喂孩子吃母乳(女人如何喂孩子吃母乳)

母乳喂养便是人类繁衍生息的重要方式。在我国,母乳喂养更是被赋予了深厚的文化内涵。母乳喂养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本文将从母乳喂养的起源、益处、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期让更多人了解并重视母乳喂养。

一、母乳喂养的起源

母乳喂养是自然界中一种本能行为,早在远古时代,人类便懂得用母乳滋养下一代。在我国,母乳喂养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的母系社会。据考古学家研究发现,早在旧石器时代,我国原始人类就已开始哺乳自己的后代。

二、母乳喂养的益处

1. 提高婴儿免疫力

母乳中含有丰富的免疫因子,如免疫球蛋白、乳铁蛋白等,可以有效提高婴儿的免疫力,降低婴儿患病的风险。

2. 促进婴儿消化吸收

母乳中含有易于消化的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有助于婴儿消化吸收,有利于婴儿健康成长。

3. 增进亲子关系

母乳喂养过程中,母亲与婴儿肌肤接触,有助于增进亲子关系,让婴儿感受到母爱的温暖。

4. 降低母亲患病风险

有研究表明,母乳喂养可以降低母亲患乳腺癌、卵巢癌等疾病的发病率。

5. 促进母亲产后恢复

母乳喂养有助于促进母亲子宫收缩,减少产后出血,有利于母亲产后恢复。

三、母乳喂养的注意事项

1. 喂奶时机

婴儿出生后,应在出生后1小时内开始喂奶,以刺激乳汁分泌。

2. 喂奶频率

一般来说,婴儿每天需要喂奶8-12次,每次喂奶时间约为15-20分钟。

3. 乳房卫生

保持乳房清洁,喂奶前后用温水清洗乳房,预防乳腺炎等疾病。

4. 母乳储存

如有需要储存母乳,应将母乳储存在冷藏或冷冻条件下,并注意储存期限。

5. 母乳喂养与辅食添加

母乳喂养期间,可适当添加辅食,以丰富婴儿的营养摄入。

母乳喂养是爱的传递,生命的滋养。在我国,母乳喂养不仅有助于婴儿健康成长,还有利于降低母亲患病风险。让我们共同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母乳喂养环境,让每一个婴儿都能享受到这份来自母爱的滋养。

参考文献:

[1] 张瑞敏,王丽丽. 母乳喂养与婴儿生长发育[J]. 中国妇幼保健,2018,33(10):1804-1806.

[2] 刘艳丽,杨晓霞. 母乳喂养对母亲身心健康的影响[J]. 护理研究,2019,33(1):1-3.

[3] 郭丽君,张晓丽. 母乳喂养对新生儿免疫功能的促进作用[J].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7,32(4):257-259.

母乳可以一直吸出来喂吗

母乳可以一直吸出来喂吗

母乳可以一直吸出来喂吗,很多新手妈妈为了图方便,都会事先现将母乳吸出来放进冰箱保管,这样宝宝哭闹需要喝奶的时候就不用母亲一次次的哺乳,但是有人就问了,母乳可以一直吸出来喂吗,下面一起看看这篇内容介绍。

母乳可以一直吸出来喂吗1

母乳吸出来并没有影响。如果是冷藏的母乳,如果吸出来的母乳严格密封好,放在冷冻层,最多可以保存六个月。

在进食时也要先将冷冻的母乳放在温水中解冻,解冻后再放在温水中温热,达到正常进奶的温度。

但是相对婴儿自己吸吮会比较好,婴儿在吸吮过程反射性地促进催产素分泌,促进产妇子宫收缩,使产后子宫尽快恢复,从而减少产后并发症。

母乳是可以一直用吸奶器吸出来喂宝宝的,如果吸出来的奶水多,不能被宝宝一次性吃完,要将剩余的母乳存放到冰箱的冷藏室,建议在24小时之内吃完,也可以放在冰箱的冷冻室,存放的时间会比较长,冷冻室的奶在食用时要注意加热。

意见建议:母乳喂养期间,宝妈要注意调理自己的饮食结构和习惯,多吃有利于乳汁分泌的食物,多元化饮食,避免营养过于单一,影响宝宝生长发育。给宝宝采取科学的方法喂奶,挤出来的奶要放在消过毒的容器中,不要存放在金属容器中。

母乳一直吸出来喂不太好,因为母乳吸出来后无法保温。另外,宝宝饥饿时也无法及时给宝宝喂养,还可能会导致母乳越来越少,甚至影响母子的感情交流,所以建议亲自进行母乳喂养。

母乳吸出后不能保温,宝宝想食用时需要重新加热、消毒,可能会损失母乳中的部分营养成分。此外,母乳一直吸出来喂,会减少宝宝吸吮乳头的次数,进而可能会导致母乳越来越少,对于宝宝的生长发育也会产生不利影响。

如果是母亲亲自喂养的宝宝,宝宝会直接接触到母亲的`乳头,可以增加母子的感情交流,并且还能使母乳中的营养素完整。如果母亲没有特殊原因,不是由于大出血或者严重的疾病而无法亲自哺乳,还是建议亲自进行母乳喂养。

尽管同样是母亲的乳汁,但由于喂养方式有所差异,产生的效果也会不同。

母乳可以一直吸出来喂吗2

母乳是可以通过吸奶器吸出来后放奶瓶喂宝宝吃奶的,这样和宝宝直接吃母乳是一样的。你可以这样做的,不会有什么影响的。如果母乳多,宝宝一时吃不了,还可以放冰箱冷藏或冷冻的,冷藏可以存放2天,冷冻可以存放2-3个月。希望我的回复对你能有帮助。

婴儿吸允乳头可以刺激母乳分泌,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同时可以促进产妇子宫复旧;喂奶时的肌肤接触有助于增进母子感情,减少宝宝焦虑,母亲的心跳声也可使宝宝感到安全。

吸奶器(手动型)使力不当,可能造成乳腺损伤,导致乳腺炎;吸奶器对泌乳反射的促进明显不如婴儿吸允乳头有效果;你必须对吸奶器、奶瓶等器具严格消毒,尤其是吸奶器的导管。

一定要知道母乳喂养的好处,如果自己亲自的母乳喂养,让宝宝多吸吮,可以促进乳汁的分泌,还可以增进母子之间的感情,还可以避免一些宝宝感冒,或者是避免一些卫生,直接母乳效果是最好啦啊!

母乳可以一直吸出来喂吗3

母乳含有丰富的营养,能满足出生至6个月婴儿生长发育的全部营养需要。防病:含有丰富的抗感染物质,初乳中免疫物质含量更丰富,初乳是人生的第一次免疫。

婴儿智商高:母乳富含DHA,可促进婴儿大脑的发育利于母亲健康:可促进子宫收缩,减少产后出血,促进子宫复旧增进母子感情。

哺乳利于母婴感情交流,促进孩子的心理健康及智力开发方便卫生:人工喂养增加了病菌入侵的机会,而母乳温度适宜,新鲜无需消毒,随时可以哺喂,既安全经济又方便省事。

从孩子生下来之后就一直让孩子吃母乳,肯定是有些好处的,其实让孩子吃母乳就是可以增强孩子的免疫能力的,毕竟刚出生的宝宝几乎是没有任何免疫力的,如果这个时候再喝一些奶粉的话,有些宝宝对奶粉过敏,还有可能会造成一些不适的。

而且给孩子吃母乳的话,对于产妇本身来说也是有一定的利处的,产妇在刚生完宝宝,子宫是需要一段时间来恢复的,肯定得要一个月到两个月的时间才能恢复正常。

母乳喂养能够加速子宫快速恢复,所以产妇一定要让孩子吃自己的母乳,也可以有效预防子宫出血。

其实让孩子多吃母乳还是有很多好处的,有一个坏处可能就是说产妇在喂孩子的时候,由于孩子吃奶的时候非常不老实,所以就会导致乳头出现变形或者乳头破损的现象。

为了更好避免出现这种,在喂孩子的时候,不要老是喂一边,一边吃过了之后再换另一边的乳房给孩子吃。

母乳喂养宝宝想吃就给吗

母乳喂养宝宝想吃就给吗

母乳喂养宝宝想吃就给吗,宝宝对于爸爸妈妈来说是很重要的,而且对于小宝宝而言,母乳是最理想的营养来源,母乳当中的营养价值是任何食物都没有办法代替的,下面看看母乳喂养宝宝想吃就给吗及相关资料。

母乳喂养宝宝想吃就给吗1

根据情况来看啊,吃母乳的宝宝不需要限量,可以做到按需喂养就可以了,宝宝能吃多少就可以喂多少,宝宝吃饱之后自然就不会再继续进食了,不存在给宝宝吃多了的问题的

如何判断宝宝吃饱了没

1、看哺乳次数。

出生后头1—2个月宝宝每天需要吃8—10次,3个月龄时间每天至少要吃8次。

2、看排泄。

如果单纯依靠母乳喂养,婴儿的24小时小便次数达6次以上,是奶量充足、婴儿吃饱的一种表现。如果每天24小时的小便次数不足5次,就说明奶量不足,婴儿没有吃饱。由母乳喂养的婴儿大便的形状是黄油油的软便,每天大便2-4次,这表明奶量充足,婴儿吃饱了。如果母乳喂养的婴儿大便量少,并呈绿色泡沫便,这说明母亲的奶量不足,宝宝没有吃饱。

3、看睡眠。

宝宝如果在吃奶后能安静入睡4个小时左右,且不哭闹能够深度睡眠,表示孩子已经吃饱。

4、看体重。

正常情况下,宝宝如果奶量足够,每星期平均增加体重0~170克,3个月时则为200克左右。大于6个月的婴儿平均每月体重增加500克。这些可说明母乳充足,婴儿吃得饱。

5、看神情。

宝宝吃饱了一般都会情绪良好,表现愉快,玩笑自如,眼睛闪亮,反应灵敏。

母乳喂养宝宝想吃就给吗2

如何判断宝宝是否吃饱了

奶粉喂养的宝宝

如果是吃奶粉很易判断,主要看宝宝一次吃多少。一般小于1个月的宝宝60-90毫升/次,大干1个月则90-150毫升/次。有的宝宝胃口很大,吃了还要吃,最好每次准备的奶量都超过宝宝实际要吃的量,一方面可判断宝宝吃了多少,另一方面又可满足宝宝食欲。对于0-3个月的宝宝,每日总的.奶量最好不要超过1200毫升,每次最多210毫升,否则易造成肥胖。

母乳喂养的宝宝

1、乳房的自我感觉

妈妈在哺乳前,乳房有饱胀感,表面静脉显露,用手按时,乳汁很容易挤出。哺乳后,妈妈会感觉到乳房松软,轻微下垂。

2、吃奶的声音

如果宝宝吃了超过30分钟还含着乳头吸吮不放松,这就告诉妈妈自己还没有吃饱。宝宝吃饱后,一般能够安静入睡2-3小时,有的醒了以后还能玩一小会儿。如果宝宝哭闹不安,或没睡到1-2小时就醒来,(大小便除外)常表示没有吃饱,妈妈就要想办法增加奶量。

4、大小便次数

宝宝的大小便次数和性状可反应宝宝的饥饱情况。母乳喂养的宝宝,大便呈金黄色,奶粉喂养的宝宝,大便呈淡黄色,比较干燥。一般来讲,只吃母乳的宝宝每天小便6次以上,就说明吃饱了。不过如果妈妈们给宝宝喂了水或饮料,小便6次以上这个方法就不适宜了。如果宝宝的大便呈绿色,粪质少,并含有大量黏液,说明宝宝没有吃饱。

5、体重增长

体重的衡量是饮食是否充足的可靠依据。体重增减是最有效的指标。足月新生儿头1个月增加720-750克,第2个月增加600克。一般6个月以内的宝宝,平均每月增加体重600克左右,就表示吃饱了。如果宝宝体重增加较多,说明奶水充足;如果体重每月增长少于500克,表示奶量不够,宝宝没有吃饱。

如果宝宝没有吃够奶,宝宝的体重在出生后的5天里会减少10%或更多。要知道新生宝宝的体重一下减少5%-9%是正常的。但从第5天开始,宝宝的体重至少应该每天增长约28克。

另一种方法是在喂奶前后给宝宝各称一次体重,其差额便是每次的喂奶量。出生3个月时每次喂奶量约为100-150克,6个月时为150-200克,达到这个数量表示宝宝吃饱了。

温馨提示:母乳一次奶量够的情况下,一次喂15-30分钟,每2-3个小时喂一次,喂奶期间最好不让宝宝含着奶头睡觉,先让宝宝吃饱!宝宝吃完母乳还哭闹,不要接着喂奶粉,先抱起宝宝,轻拍后背,听到”嗝”的声音后,放下,如果还是哭闹,再喂食奶粉。

母乳喂养宝宝想吃就给吗3

母乳喂养注意事项

1、乳房保养:孕妈妈如果决定母乳喂养,那么就要从孕前开始保养乳房,洗澡的时候注意按摩,佩戴宽松的胸衣,避免压迫乳腺造成堵塞,如果有乳头内陷等问题,可以请教医生,尽量早点矫正。

另外,妈妈的乳头应经常保持清洁,防止乳头、乳房疾病的发生。如果今后喂养的时候,姿势和方法得当,其实问题不大。每次哺育宝宝之后,如果宝宝没有将乳房吮吸空,应当用吸奶器将多余的奶水吸出,这不是浪费,排空了乳房才能促进乳汁更多地分泌,还能减轻新妈妈的涨奶痛苦,对乳房的健康也有保健作用。

2、尽早开奶:一般来说,产后30分钟之后,虽然这时候新妈妈还未开奶,乳房中可能没有足够的奶水,但也要尽量给宝宝吮吸乳房,尽早培养起宝宝吮吸乳房的习惯。否则的话,宝宝日后可能会排斥妈妈的乳房。

3、不要丢弃初乳:产后五天内,妈妈分泌的乳汁称作初乳。有些妈妈认为初乳是“脏”的,或认为初乳没有营养价值,挤掉丢弃了,这很可惜。其实初乳是营养的精华所在,富含最高的人体免疫因子和生长因子,能够增强宝宝的免疫力,促进宝宝的发育。因此产后五天内应当随饿随喂,尽量多给宝宝补充。

4、注意母乳不足:妈妈母乳量不足时,经常会有哺乳前乳房不胀,哺乳时宝宝吞咽声少,哺乳后宝宝睡眠短而不安,常哭闹,体重不增或增加缓慢,这个时候,妈妈需找出原因加以纠正。

5、宝宝边吃奶边睡觉影响大:不要让宝宝含着乳头睡觉,这样不仅不卫生,而且容易引起窒息、呕吐,同时还会影响婴儿牙床的发育导致畸形。

6、保持心情愉快:妈妈要以轻松的心情喂奶。如果妈妈在精神上有负担或者心情很紧张,都会影响乳汁的分泌。

为什么不建议母乳挤出来瓶喂

为什么不建议母乳挤出来瓶喂

为什么不建议母乳挤出来瓶喂,关于亲自喂母乳和挤出来用奶瓶喂母乳,是很多妈妈总会一直在纠结的事情,有的妈妈说不能把母乳挤出来用瓶子喂,为什么不建议母乳挤出来瓶喂

为什么不建议母乳挤出来瓶喂1

容易发生乳头混淆

在营养方面没有什么不好,主要是习惯上会造成乳头混淆的情况。

母乳瓶喂指的是宝妈把母乳挤出来之后,用奶瓶再喂给孩子。虽然吃的也是母乳,但和母乳亲喂还是有一些区别的,有可能会造成乳头混淆的情况。有可能发生瓶喂后宝宝不愿再吃母乳的情况,哪怕只有一两次的瓶喂。

容易滋生细菌

如果母乳可以通过宝宝的吮吸直接进入体内的话,可以保证母乳对身体的营养程度,但是如果母乳在离开女性身体后,又通过不同方式保存,然后再通过奶瓶进入宝宝身体的话,有可能因为保存不当或者是其他原因导致母乳滋生细菌。

错误的判断母乳量

因为对吸奶器的错误使用,比如档位错误、没有先刺激奶阵、吸奶器罩杯口径不合适自己或者吸奶器的质量不好真空性不够等,都会减少吸出的奶量。

因为使用吸奶器与宝宝吸吮的力度通常相差甚远,瓶喂宝宝通常还会造成母乳量的下降,需要配合其它的催乳措施,不是不得已的情况,是不建议吸出瓶喂宝宝母乳的。 即使正确使用了吸奶器,但在吸奶时妈妈可能担心吸出的奶量过少或者担心宝宝吃不饱,也会减少吸出的奶量。

影响口腔卫生

用奶瓶喂养宝宝的时候,需要经常消毒清洗的。因为使用奶嘴吮吸的时候,奶嘴本身的材质和清洁状态,会对宝宝的口腔卫生产生不同的影响,如果奶嘴本身的材质和清洁不够的话,还会影响到宝宝的.口腔卫生,从而让宝宝的口腔变的更复杂。所以奶嘴和奶瓶的使用对宝宝并无益处。

为什么不建议母乳挤出来瓶喂2

把母乳挤出来用奶瓶喂好吗

母乳挤出来喂是可以进行的一种喂奶方式,并且含有一定的好处,首先是可以保证宝宝在感到饥饿的时候,随时都可以给宝宝补充饮食的需求,保证奶水时刻处于充足的情况,以及对妈妈而言,可以消除涨奶时期乳房产生的疼痛感。

挤出来的乳汁在室温下可放置6~10个小时,放在冰箱内则保存时间更长。母乳冷却后会有沉淀,使用前需轻轻摇匀。给母乳加热时,要用流动的温水 冲几分钟,使其达到室温,千万不可直接放在微波炉内加热,以免破坏营养。融化冷冻的母乳时需要放进流动的冷水里,逐渐加入热水直到溶解后与室温相同。但要注意,加热过的奶不可再次冷冻。

母乳对宝宝的好处

1、增强宝宝抵抗力,减少疾病。母乳中特有的活性物质,能阻止有害细菌和病毒在宝宝尚未成熟的身体里滋长。

2、易于消化,避免便秘。母乳使婴儿肠内产生帮助消化的益菌,因而母乳易于消化,减少宝宝出现便秘的情况。

3、促进宝宝肌肉发育。婴儿吸吮乳头时,可以促进下颚和面部结构发育的运动。

4、促进宝宝大脑发育。母乳含有辅助婴儿大脑和神经系统发育的所有正确成分。

虽然把母乳挤出来用奶瓶喂是一种可行的方法,但是只适合6个月左右的宝宝,因为这时候宝宝会适当增加一些辅食,因此各位妈妈不要为了方便,就不亲自喂母乳了,而且过早给宝宝使用奶瓶喂,不仅会减少宝宝上下颚与舌头的运动,不利于宝宝口面部和牙齿的发育,还会让乳头失去宝宝的吸吮,导致奶水减少。

为什么不建议母乳挤出来瓶喂3

大家可想而知,亲喂就是相对比较方便,宝宝饿了想喝奶,妈妈就可以直接给宝宝喂奶。

如果是瓶喂的话,你就必须得要先挤出来,然后又放瓶子里面,然后宝宝饿了,再给宝宝喝,所以你可能会花更多的时间。

现在很多妈妈休完产假,要回去上班,实在没办法,只好挤出来,再让家里人喂,这样子进行母乳瓶喂也是没有问题。

亲喂跟瓶喂到底有什么样的优缺点

亲喂对宝宝来讲,他直接在妈妈乳房上面吸吮,可能需要用到大概18到21对的神经和肌肉的配合,他才可以把乳汁吸出来吞进去。这样子的话对宝宝来讲,是相对辛苦一些。

不过因为他这样子的肌肉跟神经的应用,可以让宝宝耳咽管早一点关闭。所以,有研究上说就是喝母乳的宝宝,其中耳炎的几率是比较低的。亲喂母乳会让他的耳咽管比较早关闭,所以宝宝就比较不会有一些口腔感染,导致中耳炎等等。

那瓶喂呢,到底他有什么好处呢?理论上,瓶喂就是妈妈能够清楚知道宝宝可以吃多少。但是,也就是因为妈妈总是觉得他能吃多少就一定要吃到多少,很可能会导致喂太多。

这样子的话,很多情况下你会因为这样,只要宝宝想吃或者是宝宝醒了,或者他在哭,还有其他需求,你可能都没去想宝宝怎么了,就是直接这样子喂他,就有可能导致过度喂食。所以这个是亲喂跟瓶喂比较不一样的地方,也是值得我们去注意的地方。

关于亲喂和瓶喂,妈妈总会一直在纠结对不对,到底我要哪一个比较好,当然这是因地制宜,就是说妈妈可以选择自己最好的状态。

那么,亲喂如何转瓶喂?瓶喂如何转亲喂?

有些妈妈可能会觉得,我原本是亲喂想要转瓶喂会不会很难?

其实,瓶喂不会很难,但如果是妈妈去瓶喂的话,就会相对困难一些。为什么呢?因为妈妈本身就可以亲喂,宝宝也习惯闻到妈妈的味道,就在妈妈的怀里,直接这样去吸吮。所以这个时候,如果妈妈抱着宝宝,拿着奶瓶去喂他。通常情况下,宝宝比较不愿意喝。因为宝宝知道明明就是我妈,我可以直接喝,为什么我要用奶瓶喝?

所以这个时候,如果你本来是亲喂,然后要转瓶喂,可以让家里的其他人喂,就会比较顺一点。这样子瓶喂,一般情况下是没有问题,因为吸吮是宝宝的本能,对于亲喂转瓶喂不需要有太大的压力。

那如果是瓶喂要转亲喂呢,对于妈妈来讲,有时候就会有一些障碍。

为什么呢?因为你刚开始用瓶喂,孩子可能已经选择这个比较简单的,也习惯瓶喂。他只要轻轻吸吮就有得吃,就不用嘴巴张得大大的,用力去吸吮吞咽,然后吃得自己满头大汗。而且他在吸的过程中还要配合呼吸的频率,其实真的有一点难。

正是因为这样子,妈妈们需要给他一点时间去适应,让他去学习。那给大家介绍一个方法就是用半躺式生物喂养法,就是让妈妈半躺着,大概只有差不多15到三十度,大概你垫一个枕头过两个枕头的高度躺在床上,让宝宝直接趴在妈妈的身上,宝宝自己闻到了之后手扶住,嘴巴张开去练习打开牙关。

如果宝宝愿意打开牙关的话,瓶喂转亲喂用这个方式比较容易成功,通常效果也是比较好的,时间也会比较久,大概一个礼拜左右。因此,妈妈不要太急,不要逼他,给宝宝一些时间去适应,学习打开牙关,怎么能够比较正确的含乳。

那亲喂和瓶喂可不可以同时进行?

如果宝宝愿意的话,当然可以,这也可以看出宝宝可以去适应不同的东西。但有些宝宝他可能只愿意选一种,宝宝有自己的个性,妈妈就不要强求宝宝,妈妈要跟宝宝慢慢去沟通。如果他可以两个都行,这对孩子没有任何的问题,反正只要愿意吃用什么方式,其实都可以的。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1444646479@qq.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起点母婴网

    本文地址:http://www.shdoqs.com/yuer/880.html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