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29日,我国政府宣布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这一政策被称为“全面二胎政策”。这一政策的出台,标志着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重大调整,对我国的人口、经济、社会等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将从政策背景、主要内容、实施效果以及未来发展展望等方面对全面二胎政策进行深入剖析。
一、政策背景
1.人口老龄化加剧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实施计划生育政策,取得了显著的人口控制成果。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截至2019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已达2.54亿,占总人口的18.1%。人口老龄化给我国经济、社会、养老等领域带来了诸多挑战。
2.性别比例失衡
在计划生育政策实施过程中,部分家庭为了追求男孩,导致性别比例失衡。据统计,我国2019年男性人口比女性人口多出约3000万。性别比例失衡给社会稳定和人口结构带来了不利影响。
3.生育观念转变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育观念逐渐转变。许多家庭开始关注孩子的教育和成长,而不仅仅是数量。
二、全面二胎政策的主要内容
1.放宽生育限制
全面二胎政策允许一对夫妇生育两个孩子,打破了以往的一胎政策限制。
2.调整相关配套政策
为了保障全面二胎政策的顺利实施,我国政府调整了相关配套政策,如提高生育保险待遇、增加托幼机构、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等。
3.鼓励生育
政府通过多种渠道鼓励生育,如提供生育补贴、降低生育成本等。
三、全面二胎政策的实施效果
1.生育率有所回升
全面二胎政策实施后,我国生育率有所回升。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6年我国出生人口为1786万人,较2015年增长0.9%。
2.人口老龄化趋势得到缓解
随着生育率的回升,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
3.性别比例失衡问题有所改善
全面二胎政策实施后,性别比例失衡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四、未来发展展望
1.优化生育政策
未来,我国将继续优化生育政策,逐步放宽生育限制,实现生育政策的适度调整。
2.加强配套政策支持
政府将继续加强配套政策支持,如提高生育保险待遇、增加托幼机构、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等,以减轻家庭生育负担。
3.引导社会观念转变
政府将通过多种渠道引导社会观念转变,倡导生育观念的多元化,让更多人认识到生育的重要性。
全面二胎政策的实施,是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重大调整,对于缓解人口老龄化、改善性别比例失衡、提高生育率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未来,我国将继续优化生育政策,加强配套政策支持,引导社会观念转变,以实现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什么是全面开放二胎政策
全面开放二胎政策是指取消生育限制,允许符合条件的夫妇生育第二个子女。
这一政策是指不再限制公民的生育数量,不再对二胎生育进行限制,允许家庭根据自身意愿和实际情况决定生育子女的数量。这项政策旨在优化人口结构,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缓解人口老龄化压力。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口结构的变化,全面开放二胎政策是我国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形势所做出的重要决策之一。此举不仅能够增加劳动力供给,也有助于提升家庭幸福感和社会稳定。对于希望拥有第二个孩子的家庭来说,这一政策为他们提供了更多的生育选择和自由空间。同时,政府也在积极推动相关配套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为家庭生育提供更多的支持和保障。
具体来说,全面开放二胎政策的实施,是为了应对当前社会的人口老龄化问题。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劳动力短缺、社会养老负担加重等问题逐渐凸显。全面开放二胎政策有助于缓解这些问题,通过增加新生人口数量来优化人口结构,为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此外,该政策还有助于提升家庭的幸福感,使更多的家庭有机会拥有两个孩子,更好地实现家庭和谐和幸福。同时,政府也在积极推动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如加强母婴保健、优化教育资源等,为家庭生育创造更好的环境和条件。
总之,全面开放二胎政策是我国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和人口结构变化而做出的重要决策之一。这一政策的实施有助于优化人口结构、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缓解人口老龄化压力等。同时,政府也在积极推动相关配套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为家庭生育提供更多的支持和保障,从而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生育需求和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全面二胎开放时间是哪一年
全面放开二胎政策是从2016年1月1号开始的。在经历了迅速从高生育率到低生育率的转变之后,我国人口的主要矛盾已经不再是增长过快,而是人口红利消失、临近超低生育率水平、人口老龄化、出生性别比失调等问题。国内20多位顶尖人口学者历经两年的研究指出,我国的人口政策亟待转向,尤其是生育政策应该调整。之前,以独生子女政策为核心内容的我国计划生育政策,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严格推行。其间略有微调,如放开“双独二胎”(夫妻双方为独生子女,可以生育第二个孩子),及部分省份农村地区实施的“一孩半”政策(第一个孩子为女孩,可生育第二个孩子)等。
二孩政策,是中国实行的一种计划生育政策,规定符合条件的夫妇允许生育“二胎”。因为是二孩政策,故第一胎为多孩时,不可生第二胎。国家组建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为更好地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加强医疗卫生工作,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优化配置医疗卫生和计划生育服务资源,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和人民健康水平,将卫生部的职责、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的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职责整合,组建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要职责是,统筹规划医疗卫生和计划生育服务资源配置,组织制定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拟订计划生育政策,监督管理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负责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工作等。将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的研究拟订人口发展战略、规划及人口政策职责划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
第十八条国家提倡适龄婚育、优生优育。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符合法律、法规规定条件的,可以要求安排再生育子女。具体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其常务委员会规定。少数民族也要实行计划生育,具体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其常务委员会规定。夫妻双方户籍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之间关于再生育子女的规定不一致的,按照有利于当事人的原则适用。
第二十条育龄夫妻自主选择计划生育避孕节育措施,预防和减少非意愿妊娠。
第二十一条实行计划生育的育龄夫妻免费享受国家规定的基本项目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前款规定所需经费,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列入财政预算或者由社会保险予以保障。
全面放开二胎政策是哪一年
2015年我国全面放开二胎政策 2012年10月26日,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发布的《人口形势的变化和人口政策的调整》报告再度集纳20多位人口学者的政策建议——2015年我国全面放开二胎政策。多年来实施的计划生育政策对控制中国的人口增长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在优生优育政策的指引下,我国人口质量不断提,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不利影响。比如,出生率偏低,致使我国提前进入老龄化社会;独生子女政策令一小部分夭折子女的家庭成为“失独人群”,老无所依;男女比例严重失调,为社会治安埋下了潜在隐患。因此,近年来,众多人口专家都先后建议应放开二胎政策。目前,学界部分人士认为,中国的生育水平远低于1.8的官方公布水平。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按户籍人口计算则出现了低于1的超低水平。各方面的数据和信息均显示,中国生育水平已经明显低于2.1的更替水平。从高生育率转向低生育率之后,中国的人口矛盾主要集中在人口老龄化、出生性别比例失调等方面,为此,有学者提出目前应该调整生育政策。二胎要不要放开?国家人口计生委还没松口国家人口计生委主任王侠一再强调,目前,中国仍将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切实把稳定低生育水平这一首要任务抓紧抓好。稳定低生育水平是坚持和落实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首要任务,也是全面做好人口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基础和前提。看来,放开二胎并不容易。事实上,“要不要放开二胎”已经不是一个新话题,但至今还未达成共识。不过,从另一个角度看,即使现在全面放开二胎政策,很多家庭也未必愿意生育二胎。以当前允许“双独”家庭生二胎为例,据悉,宁夏银川“双独”夫妻申请二胎指标的家庭寥寥无几;安徽合肥每年审批的“双独”二胎指标只有区区几例。而在国外,许多国家以各种补贴鼓励生育,效果却不太理想。松绑二胎政策避免计划生育政策走入误区北京大学中国宏观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卢锋指出,调整一胎生育政策与继续实行计划生育国策可并行不悖。计划生育政策可以也应当在充分尊重公民个人与家庭生育选择自由基础上设计和实施,不必以行政或法律力量对公民生儿育女数量选择施加外部硬性管制为前提。往往硬性的管制会扭曲好的初衷。今年发生在陕西镇平的七月堕胎事件和湖北监利七月堕胎事件表明,实行多年的计划生育政策有偏离轨道之嫌。个别地方政府的计划生育部门,只看到了“政策”,而忽视了“生命”。要知道,计划生育政策的初衷并不是扼杀生命,而是为了让生命活得更有尊严。然而,从目前各地的执行情况来看,这一初衷并未得到很好的执行,反而出现了坏的恶果。因此,重新定位计划生育政策,调整政策细节势在必行。此外,失独人群的日益扩大。在失独人群中出现的厌世、恐老、孤独;甚至出现失独家庭为了再度生育,不惜花费巨资借腹生子,反而被骗的刑事案件等等都说明,当前实行的只能生育一胎的计划生育政策急需改进。白发人送黑发人本身就是难以愈合的伤,如果因政策的偏颇而导致膝下无子,那就应该调整政策,避免这样的悲剧不断放大。同时,我们也应该知道,实施多年的独生子女政策给家庭养老带来了重大的负担。长此以往,不仅会加重个体家庭的负累,对于整体的社会和谐也会带来致命的伤害。因此,若放开二胎政策,不仅是对当前人口结构失衡的一种纠正,更是有利于社会中的个体——家庭健康的好政策。社科院专家:放开二胎政策百害而无一利稳定低生育水平是坚持和落实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首要任务,也是全面做好人口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基础和前提。看来,放开二胎并不容易女性生育率的下降能否促使国家调整生育政策目前官方还未有正式说法。不过,近日,有研究机构建议,应分步放开二胎政策。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的一份《人口形势的变化和人口政策的调整》(下称《报告》)将此话题推向高潮,多位课题组人员明确提出,中国的人口政策亟待转向,尤其是生育政策应该调整。“中国应废止独生子女政策,放开二胎政策”。“放开二胎政策,百害而无一利。”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李小平昨日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如果当前公共服务措施不先行、不到位,即便放开二胎政策,很多家庭都不敢生。”放开生二胎政策呼声高专家方面认为,分区域分步放开二胎,可以避免同时全部放开二孩带来的人口大起大落式的剧烈变动,也可避免放开“单独”带来的花费时间较长、贻误时机等问题。事实上,记者了解到,从1987年开始,甘肃酒泉、广东南海、辽宁长海、山东长岛、黑龙江黑河等全国十多个县市和地区都进行过二胎政策的试点。但由于在执行过程中,出现了人口增长失控等问题,最后部分地区被撤销甚至不了了之,坚持到现在的也只是有限的几个地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1444646479@qq.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起点母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