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是孩子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尤其是婴幼儿时期。面对孩子突如其来的高烧,家长们往往焦虑不已。掌握一些快速退烧的小妙招,可以帮助我们迅速缓解孩子的病痛,让孩子早日恢复健康。本文将为大家介绍几种简单实用的快速退烧方法,希望能为家长们提供一些帮助。
一、物理降温法
1.温水擦浴
温水擦浴是一种简单有效的物理降温方法。具体操作如下:
(1)准备一盆温水,水温控制在37℃左右,不宜过热。
(2)用毛巾蘸取温水,轻轻擦拭孩子的额头、颈部、腋下、大腿根部等部位。
(3)擦拭过程中,注意观察孩子的反应,如有不适,应立即停止。
2.冷敷
冷敷可以迅速降低体温,减轻孩子的不适。具体操作如下:
(1)将冰袋或冷毛巾敷在孩子额头、颈部、腋下等部位。
(2)每隔一段时间更换一次,直至孩子体温恢复正常。
二、饮食调理法
1.清淡饮食
发烧期间,孩子的消化功能较弱,应给予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稀饭、面条、水果等。
2.多喝水
多喝水有助于加快新陈代谢,促进病毒和细菌的排出,从而降低体温。
3.补充维生素C
维生素C具有增强免疫力、提高抵抗力等作用。在孩子发烧期间,可以适当增加维生素C的摄入,如橙子、猕猴桃等水果。
三、中药退烧法
1.金银花茶
金银花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的功效,适合孩子发烧时饮用。具体做法如下:
(1)将金银花放入茶壶中,加入适量开水。
(2)焖5-10分钟后,即可饮用。
2.板蓝根冲剂
板蓝根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的作用,适合孩子发烧时服用。具体做法如下:
(1)将板蓝根放入杯中,加入适量开水。
(2)搅拌均匀后,即可服用。
四、注意事项
1.密切关注孩子体温变化,如体温持续升高,应及时就医。
2.不要随意给孩子使用抗生素,以免产生耐药性。
3.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孩子受凉。
4.给孩子营造一个安静、舒适的休息环境。
孩子发烧时,家长们不必过于焦虑。掌握一些快速退烧的小妙招,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照顾孩子,让他们早日恢复健康。在运用这些方法的也要密切关注孩子的病情变化,如有必要,应及时就医。愿每个孩子都能健康成长,度过一个美好的童年。
小儿快速退烧小妙招
小孩子发烧时,常常伴随食欲不振和睡眠质量下降,家长们面对这种情况往往感到无助。许多家长担心频繁使用药物治疗会让孩子产生抗药性,因此寻求快速退烧的自然方法变得尤为重要。
以下是一些小儿快速退烧的小妙招,帮助家长们更好地应对孩子发烧的情况。
首先,确保家中的空气流通。如果家中有冷气设备,可以将房间温度维持在25~27℃之间,这样有助于孩子体温的下降。同时,使用电风扇轻轻吹拂孩子身体,也能帮助他们感到舒适。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孩子四肢冰凉并伴有寒颤,说明他们感到寒冷,这时应适当添加毛毯保暖。
其次,适当减少孩子的衣物。当孩子四肢及手脚温热且全身出汗时,说明他们需要散热,这时可以少穿一些衣物。但务必确保孩子不会因此着凉。
另外,温水拭浴也是一种有效的退烧方法。解开孩子的衣物,用温水(约37℃)轻轻擦拭全身,这可以扩张皮肤血管,帮助散热。同时,水分蒸发时也会带走一部分体热。
此外,使用退热贴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退热贴的胶状物质中的水分在汽化时会带走热量,而且不会造成过分冷却的情况。但需要注意的是,对于较小的幼儿来说,使用退热贴时要确保他们不会误食。
在发烧过程中,让孩子多喝水也非常重要。这不仅可以帮助他们发汗,还能防止脱水。水还有调节体温的功能,有助于降低体温并补充体内失去的水分。
需要注意的是,当孩子的体温达到38.5-39.5℃时,应按照说明书适量服用退烧药。服药后10分钟给孩子加衣服保暖;半小时后脱掉多余衣物,用温水擦拭身体;这样可以看到孩子迅速出汗并降温。
发烧是身体对抗病毒的过程,一次治疗可能无法完全解决问题;但重复上述步骤通常能在4-6次后控制孩子的体温。如果体温超过39.5℃,应立即就医;在4-8小时内不会对大脑造成损伤;但延误时间越长可能对孩子越不利;此时可以用酒精擦拭孩子的手心和脚心进行快速降温;如果没有酒精也可以用自来水擦拭身体后立即就医。
通过了解这些“小儿快速退烧小妙招”,家长们可以更加从容地应对孩子发烧的情况。在孩子身体脆弱易生病的时期里,除了采取适当的物理治疗外;家长们也需时刻关注孩子的状况;一旦体温过高或持续不降;应及时送往医院接受治疗。
小孩快速退烧的小妙招
小孩快速退烧的小妙招
小孩快速退烧的小妙招,相信每个孩子都是爸爸妈妈心中的小心肝,孩子一生病或出什么事都会令爸妈十分担忧。但由于孩子年龄还小,所以十分容易不舒服。以下是小孩快速退烧的小妙招,分享给各位家长。
小孩快速退烧的小妙招1
1、维持家中的空气流通:
若家有冷气,维持房间温度于25~27℃之间。可将幼儿置于冷气房中或以电扇绕转着吹,使体温慢慢地下降,如此幼儿也会感觉舒适些。但如果其四肢冰凉又猛打寒颤,则表示需要温热,所以要外加毛毯覆盖。
2、脱掉过多的衣物:
如果宝宝四肢及手脚温热且全身出汗,表示需要散热,可以少穿点衣物。
3、温水拭浴:
将宝宝身上衣物解开,用温水(37℃)毛巾全身上下搓揉,如此可使宝宝皮肤的血管扩张将体气散出,另外水气由体表蒸发时,也会吸收体热。
4、睡冰枕:
有助于散热,但对较小的幼儿并不建议,因幼儿不易转动身体,冰枕易造成局部过冷或致体温过低。使用退热贴也可以,退热贴的胶状物质中的水份汽化时可以将热量带走,不会出现过分冷却的情况。
5、多喝水:
以助发汗,并防脱水。水有调节温度的功能,可使体温下降及补充宝宝体内的失水。
6、使用退烧药:
当婴幼儿中心温度(肛温或耳温)超过38、5℃时,可以适度的使用退烧药水或栓剂。
小孩快速退烧的小妙招2
1、冷敷法: 这个方法简便易行,用冷毛巾敷在前额,毛巾变热后再用冷水浸后重新敷用。用冷水袋或冰袋敷效果较用冷毛巾敷前额要好。
2、全身温水拭浴或泡澡: 将宝宝衣物解开,用温水(37℃左右)毛巾搓揉全身或泡澡,如此可使宝宝皮肤的血管扩张,将体气散出;另外水气由体表蒸发时,也会吸收体热。每次泡澡约10~15分钟,约4~6小时一次。
3、温酒精拭浴: 酒精擦浴将70%酒精兑自来水1/1,或75%酒精兑水1/2,亦可用二锅头酒兑水1/4,放在一个小碗中。擦浴时将门窗关好,用纱布或柔软小毛巾蘸碗中的酒精,擦患儿手心、脚心、腋窝和上臂内侧、前胸和大腿根部。稀释后的水温约为37~40℃,再擦拭四肢及背部;若直接用酒精擦拭,会让小朋友觉得很冷,很不舒服,甚至抽搐。擦拭后可用浴巾盖一下身体,等5~10分钟,酒精蒸发得差不多的’时候,体内的血液循环到了身体表面,又使皮肤变热时,就可以再重复第二次,如此重复三次左右,体内外的温度可迅速下降。由于退烧速度较快,此方法适合1岁以上之幼童,且超过40℃以上不易退之高烧使用。
4、以凉毛巾擦拭: 用稍凉的毛巾(约25度)在额头、脸上擦拭。
5、多喝水: 有助发汗,此外水有调节温度的功能,可使体温下降及补充体内流失的水份。
6、使用冷水枕: 肛温38℃以上可使用冷水枕,乃利用较低的温度作局部散热。现在市面上的软冷水枕甚为方便,冷度也不会太冷,较大幼儿及儿童可用。但是不建议用于6个月以下的婴儿,因为婴儿不易转动身体,会造成局部过冷而冻伤或导致体温过低。
7、适当增减衣物: 如果宝宝四肢冰凉又猛打寒颤(畏寒),则表示需要温热,所以要外加毛毯覆盖;如果四肢及手脚温热且全身出汗,则表示需要散热,可以少穿点衣物。
小儿快速退烧方法
儿童快速退烧小妙招
1、冷敷
最常用的是用冷毛巾敷在前额,毛巾变热后再用冷水浸后重新敷用。也可以去商店购买化学冰袋,使用时放冰箱冷冻,由凝胶状态变成固体后取出,包上毛巾敷在宝宝头顶、前额、颈部、腋下、腹股沟等处,可以反复使用。
当然冰袋也可以家庭自制,用一次性医用硅胶手套装水打结放冷冻柜,冻成固体后取用。如果觉得冰块太冰的话,可以在冰袋半冰半水的状态就取出,包上毛巾给宝宝冷敷。
2、全身温水拭浴
将宝宝衣物解开,用温水(37℃左右)毛巾搓揉全身,如此可使宝宝皮肤的血管扩张,将体气散出;另外水气由体表蒸发时,也会吸收体热。
3、温酒精拭浴
酒精擦浴将70%酒精兑自来水1/1,或75%酒精兑水1/2,放在一个小碗中。擦浴时将门窗关好,用纱布或柔软小毛巾蘸碗中的酒精,擦患儿手心、脚心、腋窝和上臂内侧、前胸和大腿根部。稀释后的水温约为37~40℃,再擦拭四肢及背部,切忌直接用酒精擦拭,会让小朋友觉得很冷,很不舒服,甚至抽搐。
4、蛋清退烧
打个鸡蛋,把鸡蛋清弄出来,然后找块餐巾纸或是纱布,把鸡蛋清涂在上面或浸透纱布,然后贴到孩子额头上,过一会儿换一下。
也可以弄一个小小的酒杯或是器具之类的,就是杯口小点,把鸡蛋清倒在里面,用纱布把酒杯包起来,然后用杯口对着幼儿的额头慢慢打圈涂抹,基本上一个蛋清差不多涂抹完了时,烧也就退下来了,一般情况下半小时内就能退烧,效果很灵,也不受罪。
5、冷袜子水疗法
准备棉袜和毛袜各一双,发烧时,棉袜浸湿套在脚上,再将毛袜套在外面,也就等于穿两层袜子。当发烧时,棉袜会很快就干了,此时,将棉袜浸湿再套上,如此重复,两小时内会退烧。不过要注意的是,如果症状没有好转,还是要去看医生。
7、热水泡脚
泡脚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不适,宝宝发烧时泡脚的另一妙处在于能帮助降温。泡脚可以用足盆或小桶,倒入2/3盆水,水温要略高于平时,温度在40摄氏度左右,以宝宝能适应为标准。泡脚时妈妈抚搓宝宝的两小脚丫,既使血管扩张,又能减轻发烧带来的不适感。
9、用退热贴
退热贴的胶状物质中的水份汽化时可以将热量带走,不会出现过分冷却的情况,对小孩退烧有很大的帮助。
10用藿香正气水
买来药房最便宜的藿香正气水,用藿香正气水给孩子退烧。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1444646479@qq.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起点母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