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位不正怎么办(胎位不正危险吗)

胎位不正,是指胎儿在母体内未达到正常分娩位置的情况。据统计,我国孕妇中约有5%至10%存在胎位不正问题。胎位不正不仅给孕妇带来心理负担,还可能对分娩过程和新生儿健康造成影响。本文将针对胎位不正的应对方法进行探讨,旨在帮助孕妇正确认识胎位不正,安心育儿。

一、胎位不正的原因

1. 孕妇体型:身材矮小、腹部肌肉松弛的孕妇,胎位不正发生率较高。

2. 胎儿发育异常:胎儿发育异常可能导致胎位不正,如脑积水、脊柱裂等。

3. 孕妇年龄:高龄孕妇、早产孕妇胎位不正发生率较高。

4. 前次分娩:有过剖宫产史的孕妇,再次妊娠时胎位不正发生率较高。

5. 不良生活习惯:孕妇吸烟、饮酒、过度劳累等不良生活习惯可能导致胎位不正。

二、胎位不正的应对方法

1. 适度运动:孕妇可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适当的孕期运动,如孕妇瑜伽、散步等。运动有助于胎儿在宫内活动,调整胎位。

2. 注意饮食:孕妇应保持均衡的饮食,多吃富含维生素、矿物质的食物,有助于胎儿发育和宫内胎位调整。

3. 避免久坐久卧:孕妇应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以免胎儿受压,影响胎位。

4. 定期产检:孕妇应定期进行产检,及时了解胎儿发育情况和胎位情况。

5. 胎位矫正:在医生指导下,孕妇可尝试以下胎位矫正方法:

(1)胸膝卧位:孕妇保持胸膝卧位,每天2-3次,每次15-20分钟,有助于胎儿头部下降,调整胎位。

(2)外倒转术:在医生指导下,通过外力将胎儿调整至正常胎位。

(3)激光照射:采用特定波长的激光照射孕妇腹部,刺激胎儿活动,调整胎位。

三、胎位不正的分娩方式

1. 阴道分娩:若胎位不正,但胎儿大小适中、孕妇身体状况良好,医生可建议阴道分娩。

2. 剖宫产:若胎位不正,胎儿过大或孕妇身体状况不适宜阴道分娩,医生可建议剖宫产。

胎位不正虽给孕妇带来困扰,但通过科学应对,仍能安心育儿。孕妇应保持良好的心态,遵循医生指导,积极调整胎位,确保母婴健康。关注孕期营养、适当运动,为顺利分娩做好充分准备。

(注:本文所述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方法请遵医嘱。)

胎位不正怎么办

宝宝的羊水漂流记 胎位不正怎么办?

孕妈咪好不容易度过前三月胚胎着床较不稳定的时期,不料宝宝在第二、三孕程产检时,竟在妈妈肚子里乾坤挪移为「头上脚下」,亦即临床所谓的「胎位不正」!对超级想自然生产的妈咪而言,还有希望帮宝宝力挽狂澜吗?好奇吗?古今医学会怎样处理呢?别慌张,就让本篇单元的中西专科医生来替你回答吧!

揭秘!胎位不正的比例 16~28周:约25%的宝宝呈现臀位不正(头上脚下、胎位不正)。 32周:约7%的宝宝臀位不正。 37周:约仅3%~4%的宝宝臀位不正。

一般来说,当妇女分娩时,胎头最靠近子宫颈口的部位,称为胎儿的先露部位,亦称为胎位。然而,通常宝宝在妊娠28周前,都还在羊水中漂浮移动,故胎儿的位置可能随时在变,但越接近临产前32~37周,宝宝头部一般均会转而朝下,直至妈咪分娩时,多以正常胎位的方式,也就是头下脚上的状态来诞生。

不过,有部份「胎位不正」的宝宝,出于各种原因而呈现许多不正常的胎位情形,此时则造成自然生产的困难,若就古代妇女而言,甚至将因此导致难产。但现代外科医学技术发达,任何胎位不正的困难,都有办法突破生产难关,故孕妈咪先别惊慌!

胎位不正的类型

林口长庚妇产部助理教授级主治医师萧胜文表示,正常来说,胎儿头能过,身体就过了,尤其胎儿头部占身体比例最大,而胎儿头部又较坚硬,因此,一般胎儿正常是从头部先出来,因此总括来说,只要头位向下,均还属正常胎位。相反地,若生产前,胎儿臀位不正,无论是宝宝的脚、手或臀部先露出,都是胎位不正。

萧胜文医师指出,通常产妇在分娩时,可就胎儿的先露部位判定最后是否选择剖腹产;在胎位不正的类型中,只有「臀位直腿式」有可能透过人工接生来直接自然产,但其他的类型却有生产上的高度危险,故目前医师均用「剖腹产」来替宝宝接生。

1.宝宝头位 基本上,宝宝头位向下,亦即靠近子宫颈口方向的话,算是正常胎位。但是,若就宝宝的面部来区分,又可区别为「枕前位、枕后位、额头位、颜面位」四种。

萧胜文医师表示,上述的「枕前位」还算正常胎位,也可自然产,但「枕后位、额头位」生产时就困难了;而若是「颜面位」,也就是宝宝仰脸朝子宫颈口先露,或是宝宝的脸看向妈咪肚子时,都一定要剖腹产了。

2.臀位不正 萧医师表示,当产妇临盆时,宝宝的「臀向下,头在上」均属胎位不正,此时一律需选择剖腹产为宜。此类型的臀位,约有以下四种:完全式、直腿式、单足不完全式、双足不完全式。

(1) 完全式:宝宝一样是头上脚下,但宝宝大小腿同时屈蹲,即类似「蹲下」的姿势,称作「完全式」。 (2) 直腿式:宝宝不仅头上脚下,但是宝宝的大腿关节弯曲,然小腿关节伸直的状态,称为「直腿式」。 (3) 单足不完全式:同样头上脚下的宝宝,若一腿伸直、另一腿呈现跪姿,均可列入不完全式。若是宝宝一脚先向产道伸出,就属于单足不完全式。 (4) 双足不完全式:宝宝两脚都向产道一起伸出的时候,则为双足不完全式。

3.斜位和横位 当宝宝快要出生前,无论头部、面部是否朝上、朝下或朝前,一旦胎儿身体呈现斜向或横向的状态,均属宝宝不稳定的动态胎位。萧医师指出,通常这种时候要看宝宝自己的决定,而且多半在妈咪宫缩频繁时,有时候宝宝也会突然从斜位逆转为头位,那就有机会自然分娩。但若宝宝始终保持横位(在子宫横躺)的话,那就一定得剖腹产了。

胎位不正的高危险群

(1)前置胎盘

萧医师表示,前置胎盘与胎位不正虽未被证实有必然的绝对关系,但发生机率确实最高。一般所谓的前置胎盘,是指胎盘长在子宫颈口或覆盖住子宫颈口的位置,因此将导致生产的危险与困难,像是孕妈咪意外出血,胎儿脐带掉出则有胎儿窘迫、心跳停止,必须紧急剖腹生产的早产情形发生。

(2)多(双)胞胎妊娠 当妇女怀有双胞胎时,常因两个宝宝的在子宫内的空间较小,故有时也会导致其中一名胎儿,会出现胎位不正的情形。但这并非绝对,有些双胞胎的胎位也都是正常的情形也有,但比例上双胞胎的胎位不正机率偏高。

(3)羊水过多或过少 当子宫内羊水过多时,宝宝在肚子内翻转活动的空间也大,故也容易出现宝宝胎位不正的情形。此外,包括羊水过少时,胎儿在子宫转动的空间也小,一旦宝宝胎位不正,要自然转正的机率也会偏低。

(4)胎次高、子宫畸形 孕妈咪若属于历经好几胎生产,且属于胎次较高的孕妇,其胎位不正的风险机率通常也大。另外,孕妈咪子宫结构先天异常,例如有双角子宫、子宫中隔等问题时,易导致宝宝生长空间受阻的影响,也较容易有胎位不正的情形。

(5)高龄怀孕 高龄怀孕者,较常出现宝宝臀位不正的机会。由于高龄孕妇骨盆和韧带功能退化、软产道组织弹性减弱,子宫收缩力也相对不佳,如再加上胎位不正,也较容易导致产程延长而引起难产,故多半高龄怀孕者多选择剖腹产。

胎位不正很难单纯从孕妇肚皮外观来检视征兆,并且也会影响胎儿健康。萧胜文医师指出,若要确认是否真有胎位不正的情形,则必须靠超音波检查得知。尤其高危险群的孕妇,产检尤须多留心,特别是有「前置胎盘」的人,若发现胎动频繁,宝宝脚经常下踢子宫颈口的话,将导致胎盘出血,此时可就要紧急就医了。

古今转胎矫正术

1.现代「膝胸卧式」 「膝胸卧式」是专门矫正胎位不正的孕妇练习姿势。自怀孕7、8个月(28~32周)后,可于每日早晚各做一次,每次约维持5~10分钟的时间,是有助于宝宝回归正常胎位的较佳方式。

◎正确方法如下

(1) 将身体采跪伏姿势,使头侧向一边,双手屈起伏贴于胸部两侧的地面,双腿分开与肩同宽。 (2) 胸与肩应尽量贴近地面。 (3) 双膝弯曲,大腿与地面垂直。

萧胜文医师指出,并非每个胎位不正的宝宝,靠妈咪做「膝胸卧式」都能矫正,但是至少约6成左右的宝宝,通常在28周开始练习后,宝宝就会慢慢自动转正。然而,若是无法自然产,乃至与妇产科医师讨论后,认为孕妈咪有自然生产上的危险疑虑,则多建议妈咪就以剖腹产来替宝宝安全接生较妥。

2.古代灸艾转胎 林口长庚中医部妇产科高铭侦主治医师表示,「胎儿外转术」有高风险,尤其当宝宝在推转过程中,有可能脐带绕颈、羊水破裂早产及胎盘早期剥离等危险,就容易牵扯医疗纠纷,故现今多不再用这类方法。

医师共同表示,除非极少数的孕妇在剖腹产危险性较高的情况下,像是对麻药过敏、有凝血功能障碍等,才有可能等到36周后,确定宝宝胎位仍未转正,并在临床经验丰富的医师评估后,备妥万全的准备,方可能施行「胎儿外转术」。不过,现代剖腹产手术安全性通常较高,显少有孕妈咪愿意冒险施行。

高铭侦医师怀第二胎时,刚好宝宝有臀位不正的情形。因此,她利用中医典籍中所记载,古代医师面临孕妇胎位不正的方法,以艾条灸(薰)至阴穴令宝宝胎位转正,不过会有子宫收缩、胎动频繁的现象,因灸艾转胎机转未明,若一旦孕妇早产,容易有医疗纠纷,故现在临床上较少使用。

至于国外临床研究灸至阴穴转胎位有的结果报告认为有效,有些研究结果报告却是没有显著差异,因此临床机转未明,为了安全起见,不建议孕妇自 *** 作,以免发生危险。

萧胜文医师提醒说,孕妈咪若胎位不正,先别紧张担忧,毕竟临床上也曾发生过,宝宝临盆前一晚,胎位竟突然转正的情形。而高铭侦医师也主张,孕妇若有胎位不正的情况,千万不要自行运用转胎秘方,应以医师指导的正确方式应对,如此方能以最安心的生产方式,欢喜迎接宝宝的新生。

萧胜文 学历:长庚大学医学系毕业、台湾大学分子医学研究所硕士、英国伦敦大学学院胎儿医学博士 经历:林口长庚医院妇产部总医师、林口长庚医院妇产部产科研究员医师、英国国王学院医院观察员 现任:林口长庚妇产部助理教授级主治医师

高铭侦 学历:中国医药学院中医学系 经历:中国医药大学附设医院中医妇儿科主治医师、中国医药大学问题导向临床讲师、嘉义长庚中医科主治医师 现任:长庚纪念医院中医部中医妇科主治医师

采访撰文/郁筱惠 咨询/林口长庚妇产部助理教授级主治医师 萧胜文 林口长庚中医部妇产科主治医师 高铭侦 摄影/老麦摄影 梳化/林羽钧 插画/日光路 Model/漂亮妈咪王诗桦

胎位不正怎么办 有什么方法

1、胸膝卧位

2、桥式卧法

3、外倒转术法

1. 胸膝卧位。

1、孕妈应先排空尿液,然后松开裤袋,并跪在床上;

2、两手贴住床面,双腿分开,与肩同宽;

3、胸部和肩部尽可能的贴近床面,同时脸偏向一侧;

4、双膝弯曲,大腿保持与地面垂直;

第一次做时,孕妈需保持这个姿势大约2分钟。等到身体慢慢适应了,时间可增加至5-10分钟,且每天做2-3次。

2. 桥式卧法。

1、孕妈仰卧,平躺在床上,再将头部枕在手臂上;

2、将腰部抬起,并在腰部下边垫上枕头,使臀部抬高30-35厘米。

每次保持这一姿势约10-15分钟,每天只需做一次。

以上两种方式,都适用于孕30-32周的孕妈。而且,因为胎儿位置还没完全固定,孕妈可以通过简单的方式,来改变胎儿的位置。但是,对于孕32-34周的孕妈,可以采用以下这种方式改变胎位。

3. 外倒转术法。

1、用手在腹壁上,分别摸出胎儿的头部和屁股;

2、再把屁股推上去,将胎儿头部慢慢转到骨盆里;

3、最后用布将孕妈腹部裹起来,固定住胎位。

胎位不正怎么办3个方法来调整

【导读】:临近预产期,医生都会检查宝宝的胎位,如果胎位不正(臀位或是横位)对顺产就很危险,不过胎位不正是可以调整的,准妈妈们可以根据医生的知道,将宝宝的胎位调整成头朝下的位置。

倘若准妈妈在孕晚期被查到胎宝宝属于臀位或者横位,是一件比较麻烦的事,准妈妈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帮助胎宝宝调整为头朝下的姿势。我整理了相关资料,帮各位准妈妈收集了让臀位宝宝“转正”的简单方法,大家来学一下吧!

1.针灸法

针灸法的技术含量比较高,是通过灸热的艾草 *** 准妈妈身体的特定穴位来完成。但是准妈妈是否适合用这种方法,最好要去医院咨询专业中医。中医往往会在靠近准妈妈小脚趾的穴位点燃艾条,这样可以让胎宝宝活动的更加频繁,从而变换位置。但是未必每个准妈妈都能用,最好先咨询专业针灸师后再做出选择。

2.擡高臀部

擡高臀部是最普遍也是最为简单的方法了,但是各位准妈妈在做擡高臀部的动作前,一定要确保空腹,以免牵扯到胃部,造成食物反流。擡高臀部的原理是使得骨盆比腹部高,这样胎宝宝头部就能悬浮起来,孩子就可以转动,胎宝宝的头部就会向下运动并进入到骨盆。下面就介绍两种方式:

垫枕头

准妈妈仰卧在牀上,双膝弯曲,接着在臀部下放4个枕头或者垫子,骨盆就可以明显高于腹部啦!

瑜伽姿势

这种方法有点类似于瑜伽,先找一块防滑的瑜伽垫,再在垫子上用膝盖着地跪着,接着弯曲双臂,两手分别保住另一侧手肘,将身体慢慢前倾,使得手肘贴着地面,接着吸气,将臀部往后退并擡高,让胸部贴近垫子,脸则贴近手臂。这种姿势是靠腰背力量来支持,要保持10分钟,每天两次。需要注意的是,为了防止意外发生,需要有家人陪伴练习。

当然,如果你觉得擡高臀部让你非常不舒适,就要果断放弃,因为操作不当反而不能纠正胎位,还会危害到准妈妈和胎儿的健康。

3.体外转位

倘若准妈妈已经到了孕37周,以上的方法都无济于事,可以向医生咨询体外转位。体外转位是医生通过推拿来 *** 准妈妈的腹部,使得胎宝宝慢慢转动,这种方法没有风险,而且只要孕期和羊水量都符合标准,成功率是很高的,可以达到50%-70%。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1444646479@qq.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起点母婴网

    本文地址:http://www.shdoqs.com/yuer/59047.html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