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是家庭的希望,他们的健康牵动着每一个父母的心。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疾病。其中,宝宝反复高烧39度以上是一种常见的症状,让家长们倍感焦虑。本文将针对这一症状,从病因、应对策略及预防措施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家长们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一、宝宝反复高烧39度以上的病因
1. 感染性疾病
宝宝反复高烧39度以上,首先应考虑感染性疾病。常见的感染性疾病有:
(1)呼吸道感染:如感冒、肺炎、扁桃体炎等。
(2)消化道感染:如胃肠炎、轮状病毒感染等。
(3)皮肤感染:如脓疱疮、丹毒等。
(4)尿路感染:如急性肾盂肾炎、膀胱炎等。
2. 非感染性疾病
(1)免疫性疾病:如川崎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2)内分泌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等。
(3)遗传性疾病:如先天性代谢障碍、遗传性神经肌肉病等。
二、宝宝反复高烧39度以上的应对策略
1. 及时就医
当宝宝出现反复高烧39度以上的症状时,家长应立即带孩子去医院就诊。医生会根据病情进行相应的检查,以确定病因,并给予针对性的治疗。
2. 降温措施
(1)物理降温:如使用温水擦拭宝宝的身体,特别是腋窝、颈部、腹股沟等大血管丰富的部位。
(2)药物降温: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退烧药物,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
3. 支持治疗
(1)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鼓励宝宝多喝水,以防止脱水。
(2)保证营养:给予宝宝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如稀饭、面条等。
(3)休息:保证宝宝充足的睡眠,有助于病情恢复。
三、宝宝反复高烧39度以上的预防措施
1. 增强宝宝免疫力
(1)合理膳食:保证宝宝摄入充足的营养,特别是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
(2)适量运动:鼓励宝宝进行户外活动,增强体质。
(3)充足睡眠:保证宝宝有充足的睡眠时间。
2. 注意个人卫生
(1)勤洗手:教育宝宝养成良好的洗手习惯,预防感染。
(2)避免接触传染源:尽量减少宝宝与感冒、腹泻等患者的接触。
(3)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定期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3. 定期体检
定期带宝宝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健康问题。
宝宝反复高烧39度以上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家长们应引起重视。通过了解病因、应对策略及预防措施,家长们可以更好地应对这一症状,保障宝宝的健康成长。在此,祝愿每一个宝宝都能健康成长,远离疾病困扰。
幼儿反复高烧39度以上是什么原因
发烧39度时属于高烧,一般来说,如果孩子面色如常或者潮红,可以在家中护理;若面色暗淡、发黄、发青、发紫,眼神发呆,则说明病情严重。孩子发烧时家长不能盲目退烧,应到医院查明发烧的原因,根据结果做出相应治疗。因为发烧是一种身体的正常防御反应,感冒、白血病、乃至其他疾病都会表现出发烧的症状。
39度高烧的确严重,而一般人都会误以为高烧不退会烧坏头脑。其实高温烧坏头脑是和温度高低和持续时间长短的关。只有在体温超过42度,并持续很长一段时间后,人体的蛋白质才会开始变性,对脑部才会造成直接的伤害。
宝宝反复高烧39度以上可以采取:
温水擦浴。用毛巾蘸上温水(水温不感烫手为宜)在颈部、腋窝、大腿根部擦拭5~10分钟。亦可用市售的“退热帖”贴(或家用冰袋)在的前额部以帮散热降温。
服用退烧药。宝宝发烧超过38.5度时,医生会考虑使用口服剂或肛门塞剂来为宝宝退烧。或者以上物理措施不明显时,可口服退热药降温。
通风散热。多通风,注意散热,衣着宽大,忌用棉被包裹。夏天可使用空调,室温控制在27℃左右,注意定时开窗通风,使房间空气对流。
保证水分。多饮水,吃流质饮食,如西瓜汁等,以保证机体足够的能量及水分。
脱掉过多的衣服。如果宝宝四肢及手脚温热且全身出汗,表示需要散热,可以少穿点衣物。
其实一般宝宝发高烧,医生都会建议盖被子,吃药。其实这种方法有时候不是特别有效。不妨使用一下西方的物理降温方法,那样效果会比较好。
宝宝反复发烧39度以上怎么办
宝宝反复发烧39度以上怎么办?
一般来说大多数的发热都是因为感染引起的,感染的病原体可以有细菌、病毒、支原体等等,首先需要找医生查下发烧的原因,同时做血常规检查看看,确定是否病毒感染,还是细菌感染。给予相应的抗炎,抗病毒药物出现低热,可通过多喝点水、温水擦浴等物理降温,一般不主张用退热药物;如果体温偏高超过38.5,则多喝水的同时,要服用退热药物。祝早日康复!
宝宝发烧到39度多怎么办
1.一岁半以内的婴幼儿,前囟门还未完全闭合,家长可以在孩子睡着后,用手心捂住孩子的前囟门,一直捂到孩子的头微微出汗,这时再看小婴儿,鼻子通了,呼吸平稳了,温度也降下来了。这时,家长再把宝宝叫醒,多给喂一些温开水或红糖水,宝宝很快就能恢复如初。
2.多数孩子还是受凉感冒引起的发热,发热时手脚发冷、舌苔发白、面色苍白、小便颜色清淡,家长可以用生姜红糖水给孩子祛寒,效果是不错的,如果生姜红糖水里再加上2~3段切成一寸长的葱白,效果会更好。若孩子怕辣,可以在给孩子煮的稀饭里面加上两片生姜、两段葱、几滴醋,煮好后,去掉姜、葱,喂给孩子吃,能祛寒、发汗,退热的效果不错,孩子也愿意吃。家长可以一天给孩子喂2~3次,孩子退热后就不要加葱了,舌苔不再发白时,姜也可以不放。
3.如果孩子发烧时手脚不冷,但面色发红,咽喉肿痛,舌苔黄或红,小便颜色黄、气味重,眼睛发红,则说明孩子身体内热较重,就不能喝生姜红糖水了,家长应该让孩子大量喝温开水,也可以在水中加少量的盐,冲成淡盐开水给孩子喝,能消内热。孩子只有大量喝水,多解几次小便,让身体的内热随着尿液排出,体温才会下降,上火的症状也才会好转。
4.如果孩子白天、晚上都发热,则说明体内有内热或炎症,家长可以用苦瓜切成薄片,取10片,加水煮5~10分钟后给孩子喝,一天2~3次,到孩子白天不发热时,就不要再喝了。同时尽量给孩子多喝水,吃新鲜的水果,饮食要相对清淡,不能吃鱼、虾,只能吃其他肉类及蔬菜。
5.如果孩子白天体温正常,一到傍晚就升高,到早晨又退热,说明孩子发热是身体内寒重及亏虚引起的,这时仍要给孩子喝生姜红糖葱水,最好再配合艾叶水泡脚祛寒,而且可以让孩子喝肉汤和淡淡的鸡汤,固元膏可以一天吃2次,一次小半勺,给孩子及时补充营养,同时让孩子多喝水。
6.对于2岁以上的孩子,家长可以帮孩子按摩。先搓孩子的脚心,把热往下引,等脚搓热了,再搓小腿,上下来回搓,把小腿搓热后,再搓孩子的小手、胳膊、后背和耳朵,最后搓孩子头顶正中的百会穴。
7.家长在帮孩子按摩时不可太用力,要轻轻地搓,搓的速度不能太快,要一下一下慢慢地搓,不能着急,一边搓,一边让孩子多喝些温开水。如果孩子烧还不退,可用温水把孩子全身擦一遍,用毛巾把孩子的皮肤擦红、擦热,让孩子的身体自行散热。如果孩子还是手脚发凉,则说明受寒较重,家长可连续给孩子多喝几次生姜红糖葱水,这样处理后,孩子多半都能降温。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1444646479@qq.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起点母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