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温是人体重要的生命体征之一,对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具有重要意义。了解人体体温的正常范围及其调控机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自身健康状况,预防和治疗相关疾病。本文将从人体体温的正常范围、调控机制及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人体体温的正常范围
人体体温的正常范围一般在36.1℃至37.2℃之间,平均体温约为36.8℃。这一范围可能会因个体差异、环境因素、生理状态等因素而略有波动。以下是人体体温的正常范围细分:
1. 口腔温度:36.3℃至37.2℃
2. 腋下温度:36℃至37℃
3. 肛门温度:36.5℃至37.7℃
二、体温调控机制
人体体温的调控机制主要涉及以下几个环节:
1. 产热与散热平衡:人体通过代谢活动产生热量,同时通过皮肤、呼吸道、泌尿道等途径散热,以维持体温稳定。
2. 脑干调控:脑干中的体温调节中枢负责监测体温变化,并通过神经和体液调节机制来调节产热和散热。
3. 皮肤调节:皮肤是人体最大的散热器官,通过血管收缩和扩张、汗腺分泌等途径调节体温。
4. 神经调节:神经系统通过调节血管收缩和扩张、汗腺分泌等途径,参与体温调节。
5. 体液调节:体液中的电解质和激素等物质,如肾上腺素、甲状腺激素等,参与体温调节。
三、影响体温的因素
1. 环境温度:环境温度的变化直接影响人体散热,进而影响体温。在寒冷环境中,人体散热增加,体温降低;在高温环境中,人体散热减少,体温升高。
2. 代谢水平:代谢水平的高低与体温密切相关。代谢水平越高,产热量越大,体温越高。
3. 生理状态:如运动、情绪激动、月经期等生理状态都会影响体温。
4. 个体差异:不同个体之间体温存在一定差异,这与遗传、年龄、性别等因素有关。
四、体温异常与疾病
体温异常是许多疾病的临床表现之一,常见的体温异常有:
1. 发热:体温超过正常范围上限,常见于感染、炎症、肿瘤等疾病。
2. 低体温:体温低于正常范围下限,常见于休克、严重感染、神经系统疾病等。
3. 病理性体温调节障碍:如中枢性高热、自主神经性高热等。
人体体温的正常范围与调控机制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的重要保障。了解体温的正常范围、调控机制及影响因素,有助于我们预防和治疗相关疾病,提高生活质量。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关注体温变化,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身体健康。
参考文献:
[1] 王建,杨帆. 人体体温调控机制研究进展[J].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2018,25(4):7-10.
[2] 刘丽,张华,王丽娜. 人体体温异常与疾病的关系研究[J]. 医学信息研究,2017,36(4):48-50.
[3] 李慧,张晓红,刘洋. 人体体温调节机制及影响因素研究[J]. 中国实用医药,2016,11(15):123-125.
人体的正常体温范围是多少度
1、体温(T)正常值:36.0~37.0℃。腋测法是测量体温最常用的方法。擦干腋窝汗液,将体温表的水银端放于腑窝顶部,用上臂半体温表夹紧,嘱病人不能乱动,10分钟后读数,正常值为36~37℃。
2、脉搏(P)正常值:60~100次/分。婴幼儿130~150次/分,儿童110~120次/分,正常成人60~100次/分,老年人可慢至55~75次/分,新生儿可快至120~140次/分。
3、呼吸(R)正常值:16~20次/分。呼吸正常值平静呼吸时,成人16~20次/分,儿童30~40次/分,常为44次/分,儿童的呼吸随年龄的增长而减少,逐渐到成人的水平。呼吸次数与脉搏次数的比例为1∶4。
4、血压(BP)正常值:90~140/60~90mmHg。血压的产生推动血液在血管内流动并作用于血管壁的压力称为血压,一般指动脉血压而言。心室收缩时,动脉内最高的压力称为收缩压;心室舒张时,动脉内最低的压力称为舒张压。收缩压与舒张压之差为脉压。
生命四大体征包括呼吸、体温、脉搏、血压,医学上称为四大体征。它们是维持机体正常活动的支柱,缺一不可,不论哪项异常也会导致严重或致命的疾病,同时某些疾病也可导致这四大体征的变化或恶化。
扩展资料
正常人的体温在24小时内略有波动,一般情况下不超过1℃。生理情况下,早晨略低,下午或运动和进食后稍高。老年人体温略低,妇女在经期前或妊娠时略高。
最常选用桡动脉搏动处。先让病人安静休息5~10分钟,手平放在适当位置,坐卧均可。检查者将右手食指、中指、无名指并齐按在病人手腕段的桡动脉处,压力大小以能感到清楚的动脉搏动为宜,数半分钟的脉搏数,再乘以2即得1分钟脉搏次数。
两种呼吸方式人正常呼吸有两种方式,即胸式呼吸和腹式呼吸。以胸廓起伏运动为主的呼吸为胸式呼吸,多见于正常女性和年轻人,也可见于腹膜炎患者和一些急腹症患者;以腹部运动为主的呼吸为腹式呼吸,多见于正常男性和儿童,也可见于胸膜炎患者。
成人的收缩压≥140mmHg和舒张压≥90mmHg,称高血压。如出现高血压,但其他脏器无症状,属原发性高血压病;如由肾血管疾病、肾炎、肾上腺皮质肿瘤、颅内压增高、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高脂血症、高钠血症、饮酒、吸烟等引起的高血压,属继发性高血压病。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 生命体征
人体温度正常范围
人体的正常温度一般为36.5度,但是不同的人因为体质的不同的正常温度上也有着一定的区别,根据室外温度的不同,人的体温也是会发生变化的,早上和晚上的体温也有一定给差别,那么怎么样测量正确的体温呢?
人体正常体温是多少?口腔温度是多少?
人体正常体温35.9~37.2度,口腔温度36.3~37.2度,腋下36~37度, *** 36.2~37.2度
人体各个部位、每日早晚及男女之间的体温均存在着差异。人体正常体温有一个较稳定的范围,但并不是恒定不变的。
正常人口腔温度(又称口温)为36.3℃~37.2℃,腋窝温度较口腔温度低0.3℃~0.6℃,直肠温度(也称肛温)较口腔温度高0.3℃~0.5℃。
一天之中,清晨2~5时体温最低,下午5~7时最高,但一天之内温差应小于1℃。另外,女子体温一般较男子高0.3℃左右。
女子体温在经期亦有些许变化。超过正常体温就是发烧。
口腔测温的正确方法
1、要把体温计的探测体温的部分放入舌下后的,连接口腔后部和舌后部的筋腱旁边。
舌头下后部的舌小带的两侧,使口腔测量体温的正确位置,将体温计放入后,紧闭口腔。
2、在口腔内温度达到平衡温度之前,紧闭口腔。勿用牙咬,不要说话;
3、3分钟后取出。(到达平衡温,水银体温计和实测式体温计要花5分钟以上,预测式体温计要等到电子音响之前)
口腔测温法需要的时间
体温计不同,测体温的时间也不同,在测体温前建议仔细阅读口腔用体温计的说明书。
下面人群不适宜口腔测温
凡婴幼儿、精神异常、昏迷、口鼻腔手术以及呼吸困难、不能合作的病人,不宜测口腔温度;
口腔测温的注意事项
1、测温前的注意事项
在饭后,洗澡,和运动之后以及外出后30分钟内不适宜马上测量体温。
2、测温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在用体温计测量体温时,身体特别是测量体温的部位,不要乱动,在测体温过程中,要尽量保持一个姿势。如果在测量体温的中途拔出体温计,预定要重新测量。
3、使用笔式电子体温器注意事项
在测量口腔温度时,如果宝宝先前刚喝过冷(热)水,需要在15-30分钟以后,测量体温,以确保准确数值;在测量腋窝温度时,如果宝宝情绪较为激动,刚洗过澡或之前进行过较为剧烈肢体活动的话,建议30分钟后再进行测量。
4、如果是使用水银温度计,那么也要注意
口腔测量:先把体温表的水银柱甩到35度以下,
然后把水银端放到口内舌下含紧。注意不能让宝宝用牙去咬。
口腔测温咬破体温计怎么办
测口温时,当病人不慎咬破体温计时,应立即清除玻璃碎屑,以免损伤唇、舌、口腔、食管及胃肠道的黏膜;口服牛奶或蛋清以延缓汞的吸收;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可服大量粗纤维食物(如韭菜等),以加速汞的排出。
人体体温多少才是最健康的
温度和健康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这一观点在科学和文献中都有依据支持。
首先,保持适当的体温是维持身体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正常的体温范围在大约36.5°C至37.5°C之间,这是人体内各种酶活性正常发挥所需要的环境温度。如果体温过高或过低,都可能影响身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导致身体出现不适和疾病。
其次,人体的免疫系统也与体温密切相关。根据研究,体温的升高可以增强免疫细胞的活性和免疫系统的功能,从而提高身体抵抗力,减少感染和疾病的风险。一些感染疾病,如感冒、流感等,通常会在身体受到寒冷刺激后更容易发生,这是因为低温环境下免疫细胞的活性降低,身体抵抗力减弱。
此外,一些研究表明,环境温度和湿度也与一些健康问题有关。例如,长时间处于高温或低温环境下,可能会对人体的生理功能和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如中暑、热衰竭、寒冷过度等问题。此外,一些病毒和细菌在高温或低温环境下更容易繁殖和传播,也可能导致疾病的发生。
综上所述,温度和健康之间的关系是密切而复杂的。科学和文献依据表明,保持适当的体温和环境温度、湿度对于维护身体健康和预防疾病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我们应该注意调节自己的体温和环境温度、湿度,以保持身体健康。
在身体能承受的正常范围内,研究表明,体温提升1摄氏度,免疫力增强5~6倍。人体细胞缺氧和体温降低,是导致人体免疫系统功能减弱的重要原因。
问题是,这里有个bug:人是恒温动物,温度不可能使劲飙升,因为烧到38.9度你就扛不住了。
所以想着自己在家把温度提高,那是行不通的。
为什么说养生的尽头是热疗?
那有什么办法通过提升温度来增强抵抗抵抗力,又不伤害身体的方法?现代科技太赫兹热疗,来告诉你这个问题的正确答案。它采用石墨烯发热技术,使得舱内保持43℃恒温,让整个身体由内到外热起来;
太赫兹波与细胞共振,从内而外热起来,深度祛寒湿,改善很多人体内的寒湿问题。俗话说“寒湿百病生”,去寒湿就相当于身体拥有了更强大的能量;释放普通空间10倍的高浓度负氧离子,在恒温条件下并不会感到闷,甚至会觉得很舒适。对女性经常发生的痛经/宫寒体寒/风湿等都有良好的改善。
今年冬季流感频发,也和抵抗力有关。增强抵抗力,就是给身体增加一道强有力的保护闸,抵抗各种病毒入侵。
愿大家都有个好身体,每天有元气!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1444646479@qq.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起点母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