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肠绞痛,是新生儿常见的一种症状,表现为婴儿突然哭闹、难以安抚。据统计,大约有20%的婴儿在出生后的前几个月内会出现肠绞痛。本文将从病因、症状、诊断、治疗和预防等方面对婴儿肠绞痛进行详细介绍,以帮助家长们更好地应对这一困扰。
一、病因
1. 肠道发育不成熟:婴儿的肠道发育尚未成熟,肠道蠕动功能较弱,导致食物在肠道中停留时间过长,产生气体,引起肠绞痛。
2. 消化不良:婴儿的消化系统尚未完善,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能力较差,容易导致消化不良,进而引发肠绞痛。
3. 过敏:部分婴儿对某些食物或成分过敏,如牛奶、鸡蛋等,过敏反应可能导致肠绞痛。
4. 气候变化:气温、湿度等气候变化也可能影响婴儿的肠道功能,引发肠绞痛。
5. 情绪因素:婴儿的情绪波动也可能导致肠绞痛,如焦虑、紧张等。
二、症状
1. 突然哭闹:婴儿在肠绞痛发作时,会突然哭闹,声音尖锐,难以安抚。
2. 肚子胀气:婴儿在肠绞痛发作时,肚子会胀气,触摸时感觉坚硬。
3. 面部表情痛苦:婴儿在肠绞痛发作时,面部表情痛苦,皱眉、扭动身体。
4. 频繁排气:婴儿在肠绞痛发作时,会频繁排气,有时伴有臭味。
5. 拒食:部分婴儿在肠绞痛发作时,会出现拒食现象。
三、诊断
1. 婴儿肠绞痛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如突然哭闹、肚子胀气、面部表情痛苦等。
2. 家长在观察婴儿症状时,应注意与婴儿的其他疾病进行鉴别,如肠套叠、肠炎等。
3. 如有疑问,应及时就医,以便医生进行详细检查和诊断。
四、治疗
1. 改善喂养方式:调整喂养时间、喂养量,避免过度喂养。
2. 调整饮食:注意食物的清洁卫生,避免婴儿对某些食物过敏。
3. 腹部按摩:家长可以轻轻按摩婴儿的腹部,帮助缓解肠绞痛。
4. 热敷:用温水袋或热毛巾敷在婴儿的腹部,有助于缓解肠绞痛。
5. 服用药物:在医生指导下,可适量服用益生菌、消化酶等药物。
五、预防
1. 注意饮食卫生:保证食物的清洁卫生,避免婴儿感染。
2. 适当调整喂养方式:根据婴儿的实际情况,调整喂养时间、喂养量。
3.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婴儿受凉,预防感冒。
4. 关注婴儿情绪:保持婴儿情绪稳定,避免情绪波动引发肠绞痛。
婴儿肠绞痛是新生儿常见的一种症状,家长们应了解其病因、症状、诊断、治疗和预防方法,以便更好地应对这一困扰。在日常生活中,家长们要关注婴儿的饮食、情绪等,为婴儿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如遇疑问,应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婴儿肠绞痛的症状 婴儿肠绞痛缓解的9个方法
【导读】:婴儿肠绞痛是指有些小婴儿会出现突然性大声哭叫,可持续几小时,也可阵发性发作,那婴儿肠绞痛有什么症状,婴儿肠绞痛该如何缓解呢?
婴儿肠绞痛又称肠痉挛,以间歇性的哭闹为主,多数在出生后第3周起病,到4个月后自愈,常见的症状是突发性尖叫,有时会呈现声嘶力竭的大哭,甚至哭到脸红脖子粗,有些婴儿还会有头部摇晃、全身拱直、呼吸略显急促的现象;同时腹部往往会有些鼓胀、两手掌会握拳、两脚则会伸直或弯曲四肢末端则常会呈现冰冷,最终以哭得力竭、排气或排便而停止,是小儿急性腹痛中最常见的一种,常在傍晚开始发病,每次发作时间不长,数分钟至10分钟,时痛时止,反复发作可持续数小时之久。
一、什么样的宝宝容易出现肠绞痛?
大约5个宝宝中,就有一个出现过肠绞痛。宝宝出现肠绞痛的时间和好转的时间个体差异都很大,总体来说,范围如下:
1、宝宝肠绞痛通常从出生后2一4周开始出现,最高发病年龄是出生后6周。.
2、肠绞痛通常是在出宝宝生后8周左右开始慢慢好转。
3、宝宝的肠绞痛通常在3~4月时消失,也有持续到半岁左右才消失的。
二、怎么辨别肠绞痛?
如果宝宝是肠绞痛,通常会有这些表现:
剧烈哭闹,有时每天超过3一5个小时。但不哭闹的时间,宝宝的表现一切正常。
宝宝的哭闹是能够预测的,通常在每天的同一时间哭闹,而且这个时间多发生在傍晚。
哭闹时,宝宝常会放屁、擡高双腿或伸直双腿。
三、缓解肠绞痛的9个方法
如果宝宝出现肠绞痛,可以尝试用以下的方法来
安慰他。
1、用一张大而薄的毯子包住宝宝,让他觉得很有安全感。
2、用双臂抱住宝宝,让他保持左侧卧位或俯卧位,轻抚他的背部。如果宝宝睡着了,要将他放在婴儿牀中。
3、如果是食物不耐受导致的肠绞痛:改变食谱会对宝宝有帮助。
4、如果宝宝是母乳喂养,妈妈需要改变自己的食谱。
妈妈要减少奶制品或咖啡的摄入,看看宝宝的肠绞痛是否有所缓解。如果没有缓解的话,妈妈可以恢复正常饮食。有些哺乳妈妈不吃辛辣或产气的食物,如洋葱,会有所帮助,但目前这种做法还没有被科学实验证实。
5、如果宝宝是配方奶喂养,要咨询儿科医生是否需要更换配方奶。对于一部分宝宝来说,这样做是有帮助的。
6、让他听那些可以让他平静下来的声音,如有助于睡眠的声音、风扇的嗡嗡声或是心跳的声音。把宝宝放在手推车里,轻轻推车,或轻轻摇晃宝宝,这样的动作也可以让他有重回子宫中的感觉。
7、吸吮可以缓解宝宝的肠绞痛,让宝宝安静下来。但要注愈,不能过度喂养宝宝,两次喂养开始的时间至少要间隔两个小时到两个半小时。如果还没到喂养时间,宝宝又哭闹得厉害,可以让他吸吮安慰奶嘴。
8、记录宝宝每天睡眠、吃奶及哭闹的情况,看看宝宝的哭闹是不是更容易发生在喂养后。将宝宝的这些情况告诉医生,让他帮你分析宝宝的哭闹是否与睡眠或喂养有关。
9、每天白天的小睡最好控制在3个小时以内。夜间喂宝宝或给他翻身的时候,要尽量保持安静,动作要轻,避免强光或电视机等噪音的 *** 。
哭闹,还有什么原因
除了肠绞痛,下面这些也是宝宝哭闹的常见原因以及处理办法。
饿了
遵循喂养时间,同时要细心观察宝宝饥饿的早期表现,如咂嘴或将拳头塞进嘴里。
冷了或热了
给宝宝穿适量的衣服,不能太多或太少,原则上,宝宝穿跟你一样多就可以了。
拉了或尿了
检查尿布,及时给他更换。
吐口水或大量呕吐
有些宝宝有胃食道反流的现象,这种情况可能会与肠绞痛混淆。如果宝宝吃奶后出现易哭闹、大量吐口水或呕吐的现象,并且体重不增或下降,要及时咨询儿科医生。
生病(发热或其他疾病)
小于两个月的宝宝出现发热,要马上咨询儿科医生。
觉得无聊
抱着他在屋里走一走,或轻声给他唱唱歌。
写给父母的重要提醒
● 如果你被宝宝的哭闹弄得烦躁不已,或觉得压力过大,想要发泄一番,最好请其他的家庭成员或朋友帮你照看一下宝宝,自己稍微休息一下。妈妈也需要有自己的时间,哪怕短短的1个小时,也可以让你调整好情况,重新振作起来。记住:再烦也不能使劲摇晃宝宝。
● 如果你确定宝宝已经吃饱了,也给他换了尿布,并且没有其他的不舒服,让他在婴儿牀中哭个十来分钟也没关系。有些时候,你和宝宝都需要休息。
婴儿肠绞痛怎么办
出现肠绞痛症状后,需要多注意放松心情,避免情绪波动幅度大。最好是在安静的环境当中,进行充分休息。在疼痛发作时,也可以对腹部进行热敷,缓解疼痛症状,必要时也可以服用解痉药物进行相应治疗。
【拓展资料】
一、新生儿出现肠绞痛主要表现为突然大声哭叫,可持续几个小时,甚至是每到晚上就出现哭闹。哭闹的新生儿表现为面色潮红、口周苍白、腹部饱胀紧张、双腿向上弯曲、双足发凉、双手紧握,抱哄和喂奶均无法缓解,最终以哭得没有力气停止,这种现象通常称为婴儿的肠绞痛。由于肠壁平滑肌的强烈收缩或者肠胀气引起疼痛是小儿急性腹痛中最常见的一种,常常发生在夜间,多发生在三个月以内的婴儿,出现这种情况首先要查找出现肠绞痛的原因。如果新生儿是母乳喂养,一定要注意母亲的饮食情况,防止母亲饮食不当造成宝宝腹痛。如果新生儿是牛奶喂养,判断是否腹部受凉从而造成腹痛。家长可以在家中备一些开塞露,紧急情况下,新生儿腹部疼痛严重时,可以用开塞露进行通便处理,排出大便或气体,可缓解腹痛症状。如果无法缓解,建议及时到医院就诊。
二、肠绞痛属于肠痉挛里比较严重的症状。肠绞痛的原因比较复杂,分功能性和器质性疾病。器质性疾病可发生于小孩和成人,如肠梗阻、肠套叠甚至缺血性肠病,部分肿瘤性疾病都会引起严重的肠绞痛。功能性疾病主要是受刺激以后,引起的平滑肌收缩,引起疼痛,功能性疾病也有几个原因:
1.吃了不干净的食物引起肠炎,称急性胃炎或者急性肠炎;
2.环境温度改变,气温低的时候穿的太少可能引起肠疼痛;
3.生冷、冻的食物和饮料,以及部分人不能耐受或者比较敏感的食物,吃了之后也会引起肠绞痛。
三、对于有器质性疾病的肠绞痛,要通过化验和检查判断,比较危急的情况叫做急腹症,部分需要手术治疗。所以,比较剧烈的肠绞痛建议到医院做检查,鉴别是否需要紧急手术治疗。如果耽搁治疗时间,会引起严重的并发。
宝宝肠绞痛怎么办
1、腹部保暖:宝宝受凉时会引起或加重肠绞痛,家长注意宝宝的腹部保暖,或使用婴儿薄毯将宝宝裹起来,保暖同时增加宝宝安全感;
2、热敷:使用暖水袋或海盐包隔着衣服给宝宝腹部进行热敷,注意避免烫伤宝宝;
3、按摩:给宝宝腹部进行顺时针按摩或做排气操,帮助排气,
4、增加腹部压力:让宝宝趴在家长的膝盖上,将手搓热给宝宝轻轻按摩后背;或者让宝宝趴在家长胸腹部,家长和宝宝皮肤进行接触,或者进行飞机抱,增加宝宝腹部压力,缓解不适感。
5、轻晃宝宝、四处走走:如果宝宝烦躁不安,可以抱着宝宝轻晃宝宝、四处走走,这种方法虽然没办法彻底缓解宝宝不适感,但依旧可以让宝宝好受些。注意是轻晃宝宝,不能猛烈摇晃。
6、益生菌:益生菌可部分缓解宝宝不适感;
7、西甲硅油:根据宝宝具体情况,在医生建议下,使用西甲硅油。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1444646479@qq.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起点母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