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一院(中山一院什么科最厉害)

中山一院,一座屹立在羊城广州的百年医院,承载着无数生命的希望与寄托。它见证了时代的变迁,承载了无数家庭的悲欢离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中山一院,探寻这座百年医院的传奇故事。

一、历史沿革:百年传承,不忘初心

中山一院的前身是成立于1910年的广东公立医学专门学校附设医院,是我国最早的一所公立医院。1921年,学校更名为广东大学医学院,医院也相应更名为广东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1935年,医院更名为中山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1953年,更名为中山医学院附属医院。2001年,医院正式更名为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简称“中山一院”。

表格:中山一院发展历程

年份 事件
1910 成立广东公立医学专门学校附设医院
1921 学校更名为广东大学医学院,医院更名为广东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
1935 学校更名为中山大学医学院,医院更名为中山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
1953 医院更名为中山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
2001 医院更名为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二、学科建设:全面发展,追求卓越

中山一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康复、保健为一体的综合性医院。医院设有临床医学、基础医学、口腔医学、护理学等10个学院,拥有国家临床重点专科11个,广东省临床重点专科23个。

表格:中山一院国家临床重点专科

序号 专科名称
1 消化内科
2 心血管内科
3 呼吸内科
4 肾内科
5 神经内科
6 普通外科
7 胸外科
8 骨科
9 消化外科
10 神经外科
11 妇产科

三、医疗技术:精益求精,创新引领

中山一院拥有一支高水平的医疗团队,他们以精湛的医术、高尚的医德,为患者提供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医院积极开展新技术、新项目,在国内率先开展了多项高难度手术,如心脏移植、肝移植、肾脏移植等。

四、科研创新:勇攀高峰,硕果累累

中山一院高度重视科研工作,拥有一支实力雄厚的科研团队。近年来,医院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高水平论文数千篇,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教育部科技进步奖等重大奖项。

五、社会责任:关爱民生,服务社会

中山一院始终牢记“为人民健康服务”的宗旨,积极开展公益活动,为社区居民提供免费健康咨询、义诊等服务。医院还积极参与国际医疗援助,为全球的医疗事业贡献力量。

中山一院,这座百年医院,在历史的洗礼中,始终坚守着“救死扶伤、医者仁心”的初心。如今,它已成为我国医疗事业的一面旗帜,为无数患者带来了生命的希望。未来,中山一院将继续发扬优良传统,为人民的健康事业贡献更多力量!

中山大学第一医院简介

中山大学第一医院,又称中山一院,其历史渊源可追溯至1910年,最初为广东公医医科专门学校附设的公立医院。经过多次更名,于1957年成为中山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1985年更名为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01年,中山医科大学与中山大学合并,医院正式更名为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成为中山大学附属医院中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医院,也是中国乃至华南地区综合实力领先的医疗机构之一。

医院位于广州市中心的越秀区,分为院本部和黄埔院区,后者位于黄埔区中心地带。中山一院不仅是华南地区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和康复的重要基地,而且在国内外享有“技精德高”的美誉。2004年,医院被评为“香港人最信赖的中国内地医疗机构”。黄埔院区则以骨科和创伤急救为主要特色,强化了综合医疗服务。

教育与培训是医院的核心,作为中山大学最大的临床教学基地,医院承担了超过60%的医学本科临床教学任务,研究生教育活跃,现有研究生730多人。医院设有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基地、卫生部进修基地等多个科研和教育机构,其中包括肾脏病临床研究实验室,该实验室是卫生部和广东省的重点实验室。

中山一院学科设置齐全,专科实力强大,拥有17个二级学科和50个三级学科,如肾内科、普外科和神经内科等为国家重点学科,妇产科、儿科、泌尿外科等8个学科为省重点学科。医院还设有众多社会医疗组织,如广东省心脑血管病防治办公室和世界卫生组织康复中心。此外,医院拥有华南地区最早和规模最大的高压氧仓、大规模血液净化治疗中心、全国最大的体外反搏治疗中心和腹膜透析中心,以及各类重症监护病房,为救治各类危重病人提供了强大支持。

扩展资料

中山大学第一医院(简称中山一院)前身是广东公医医科专门学校附设公立医院,始建于1910年。后几经调整更名,1957年命名为中山医学院第一医院,1985年命名为中山医科大学第一医院,2001年10月原中山医科大学与原中山大学合并组建成新的中山大学后,更名为中山大学第一医院。

中山一院发展历史

中山一院,即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其历史源远流长。它始于1910年,当时名为广东公医学堂附设医院,位于广州潮音街,最初由博济医校毕业生担任医生,以达保罗医生为首。医院在1916年搬至百子岗,并改名为广东新公医院,引入德国医学教育模式,成为当时国内医疗界的先驱。

1928年,柏尔诺院长任职期间,医院在国际医学界崭露头角,多篇著作发表于德国医学杂志。然而,1938年日军侵华,医院经历了八年的辗转迁徙,从澄江、乐昌迁至仁化,直至抗战胜利后才重返广州。这段动荡时期,医院展示了坚韧不拔的精神。

1951年,柯麟院长接手,他以包容的态度整合了华南医学院的不同教育背景,推动了医院的融合与发展。1957年,为纪念孙中山先生,广州医学院更名为中山医学院,附属一院也随之更名为中山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改革开放后,医院在1978年与1985年分别经历了两次更名,先是中山医学院,后是中山医科大学,邓小平同志亲笔题写校名。2001年,原中山医科大学与中山大学合并,医院正式成为现在的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成为中国华南地区医疗、教学、科研和康复的重要中心,以其“技精德高”的口碑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中山一院以其丰富的历史和强大的医疗实力,成为中国乃至亚洲医疗界的瑰宝。

扩展资料

中山一院是国家重点大学——中山大学附属医院中规模最大、综合实力最强的附属医院,始建于1910年,现为国家三级甲等医院和国家爱婴医院,由院本部、黄埔院区和东山院区三个院区组成,是华南地区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和康复的重要基地,素以“技精德高”在我国和东南亚一带久负盛名,2004年被评为“香港人最信赖的中国内地医疗机构”。

中山一院交通指南

中山一院的交通指南如下:

1.公交线路:中山医站附近有丰富的公交路线,包括1、16、18、22、40、45等,如102、107、108、112、183、192、221、222、223等,更多详细信息请参考百度地图,数据以百度地图为准。夜班车有227、243、299、501、502等,以及夜1、夜2、夜9、夜27、夜36、夜39、夜40等。

2.地铁线路:乘坐地铁1号线,可以在东山口站C出口出站后向西步行约5分钟到达中山一院,或在烈士陵园站C出口出站后向东步行约3分钟即可。如果你来自广州火车总站、省汽车总站、留花车站或市汽车站,推荐乘坐地铁2号线到公园前站,再转乘1号线到烈士陵园站,从C出口出站后向东步行约200米即可抵达。

3.对于广州火车东站,可选择乘坐45路或183路公交车。

4.航空路线:从新白云机场出发,可选择机场快线2号线至花园酒店下车,再打车前往中山一院;或者乘坐机场快线5号线至东方宾馆下车,然后转乘地铁2号线至公园前站并转乘1号线到烈士陵园站,最后向东步行200米即可。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实际交通请以最新交通指南为准。祝您旅途顺利!

扩展资料

中山一院是国家重点大学——中山大学附属医院中规模最大、综合实力最强的附属医院,始建于1910年,现为国家三级甲等医院和国家爱婴医院,由院本部、黄埔院区和东山院区三个院区组成,是华南地区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和康复的重要基地,素以“技精德高”在我国和东南亚一带久负盛名,2004年被评为“香港人最信赖的中国内地医疗机构”。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1444646479@qq.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起点母婴网

    本文地址:https://www.shdoqs.com:443/yuer/78399.html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