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接触性皮炎(幼儿接触性皮炎图片)

一、接触性皮炎的概述

接触性皮炎,顾名思义,就是由于皮肤接触到某些刺激物或者过敏原而引起的炎症反应。这种疾病在幼儿中比较常见,尤其是在2-6岁这个年龄段。接触性皮炎的症状包括皮肤发红、瘙痒、起疹子等,严重时可能会出现水疱、渗液等症状。

二、接触性皮炎的病因

接触性皮炎的病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1. 化学物质:如清洁剂、化妆品、油漆、染发剂等。

2. 金属:如镍、铬等。

3. 植物:如荨麻、漆树等。

4. 动物:如猫、狗的皮屑等。

5. 药物:如抗生素、抗癫痫药等。

三、接触性皮炎的症状

接触性皮炎的症状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

1. 皮肤发红:接触过敏原后,皮肤会出现发红现象。

2. 瘙痒:患者会感到皮肤瘙痒难耐。

3. 起疹子:皮肤上会出现红色的小疹子,严重时可能会出现水疱、渗液等症状。

4. 疼痛:在严重的情况下,患者可能会感到皮肤疼痛。

四、接触性皮炎的诊断

接触性皮炎的诊断主要依靠以下几种方法:

1. 病史询问:了解患者接触过哪些过敏原。

2. 体格检查:观察皮肤症状。

3. 实验室检查:如过敏原检测等。

五、接触性皮炎的治疗

接触性皮炎的治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避免接触过敏原:这是治疗接触性皮炎的关键。

2. 药物治疗:如抗组胺药、皮质类固醇等。

3. 局部治疗:如使用止痒药膏、润肤霜等。

4. 中医治疗:如针灸、拔罐等。

六、接触性皮炎的预防

1. 避免接触过敏原:了解自己的过敏原,尽量避免接触。

2. 保持皮肤清洁:经常清洗皮肤,避免皮肤积累污垢。

3. 穿着舒适的衣服:选择透气、舒适的衣物。

4. 注意饮食:避免食用可能引起过敏的食物。

七、案例分析

小明,男,3岁。最近一段时间,小明的脸上、身上出现了很多红色的小疹子,并且非常痒。小明妈妈发现小明经常抓挠这些疹子,有时甚至抓破了皮。于是,小明妈妈带着小明去医院就诊。

经过医生询问病史和体格检查,诊断为接触性皮炎。医生建议小明妈妈尽量避免小明接触过敏原,并给予药物治疗。

八、总结

接触性皮炎是幼儿常见的皮肤病,家长应该引起重视。了解接触性皮炎的病因、症状、诊断、治疗和预防,有助于家长更好地照顾孩子,避免孩子受到接触性皮炎的困扰。

九、表格

项目 内容
病因 化学物质、金属、植物、动物、药物
症状 皮肤发红、瘙痒、起疹子、疼痛
诊断 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
治疗 避免接触过敏原、药物治疗、局部治疗、中医治疗
预防 避免接触过敏原、保持皮肤清洁、穿着舒适的衣服、注意饮食

孩子接触性皮炎怎么办

孩子接触性皮炎怎么办

孩子接触性皮炎怎么办,接触性皮炎是很常见的一种皮肤病,孩子接触性皮炎的时候,家长们在给孩子选择沐浴露的时候,要选择一些不含碱性的,下面分享孩子接触性皮炎怎么办,一起看下吧。

孩子接触性皮炎怎么办1孩子接触性皮炎发生的部位及周围与接触物一致,境界非常明显。多发生在身体的`暴露部位,如两手背及面部。但如接触物为气体、粉尘,则皮炎呈弥漫性,而无一定鲜明界线。有时可由于搔抓等将接触物带至身体其他部位,从而也发生相似的皮疹。

孩子接触性皮炎怎么办

除去致敏因素是治疗接触性皮炎的第一步。孩子接触了致敏物质或毒性物质后,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将接触部位冲洗干净。避免搔抓,不用热水洗烫及碱性大的肥皂洗涤,以免刺激皮肤,加重病情。

其次,要记住无论使用传统棉尿布还是新式纸尿裤,冬天的婴幼儿都会穿上好几条裤子,这就创造了最容易滋生尿布疹的不透气环境。所以家长一定要及时观察孩子的大小便,一旦有“状况”,应该立即用温水把小屁屁洗干净,但不要用香皂洗,而应该使用无刺激的婴幼儿专用清洁用品,洗完之后在空调房内稍微晾一下小屁屁,并且涂上不含刺激物的温和护肤品。

最后,孩子接触性皮炎不能吃什么,孩子接触性皮炎不能吃含有光敏感物质的蔬菜和食物,比如芹菜、莴苣、油菜、菠菜、苋菜、小白菜、紫云英、灰菜、芥菜、马兰头、马齿苋、红花草、无花果、羊蹄根等。海鲜油腻辛辣香燥的东西,比如火锅烧烤油煎食品,芹菜韭菜洋葱蒜苗等都不能吃,荔枝菠萝芒果哈密瓜榴莲等热性水果也不要吃,光敏性食物木耳花菜番茄等都不能吃。

孩子接触性皮炎怎么办2接触性皮炎能自愈吗

1、比较轻的面部皮炎,如果患者处理皮肤恰当,避免了过敏物质和刺激物质,通常情况下,一周左右就可以自愈,如果情况严重,发作时间又长,就需要去专业的医疗机构进行正确的诊治。

2、接触性皮炎发病一般比较急促,有效快捷的方法为此时采取一些应急措施,不仅可避免带来严重后果,还可避免后期病情加重、反复等情况发生。

接触性皮炎的身体表现有哪些

1、炎表现一般无特异性,由于接触物、接触方式及个体反应不同,发生皮炎的形态、范围及严重程度也不相同。轻症时局部呈红斑,淡红至鲜红色,稍有水肿,或有针尖大丘疹密集,重症时红斑肿胀明显。

2、刺激性接触性皮炎在临床上急性期可表现为红斑、水疱、渗出,亚急性、慢性可表现红斑、粗糙、脱屑、皲裂,根据接触刺激物的性质和接触时间长短来区分。

关于接触性皮炎

接触性皮炎是皮肤或黏膜接触某些物品后,在接触部位所发生的急性炎症。表现为红斑、肿胀、丘疹、水疱、甚至大疱。中医的“漆疮”、“膏药风”’属于本病的范畴。其发病原因可分为原发性刺激和变态反应两种。

[临床表现]

1.早期阶段如反应轻微,可仅有红斑、丘疹;反应较重可引起大片红斑及水肿、水疱;倘刺激更重(如酸碱等)则引起大疱甚至坏死。因弱刺激物的长期反复刺激所致者,可表现为干燥、浸润、增厚、苔藓化及皲裂等。

2.皮损以发生于手指、手背、腕、前臂、面颈等暴露部位的机会为多。

3.皮炎的范围通常限于接触部位,边缘一般比较清楚,排列形态随接触物而异。发生在眼睑、外生殖器等疏松组织处的皮损常伴明显水肿;发生在头皮者易继发感染。

4.局部常伴不同程度的瘙痒、烧灼、甚至疼痛感。如皮损广泛严重,可同时伴有发热和全身不适等。

5.本病在去除病因后,处理得当,约1—2周可痊愈。若反复接触过敏原或处理不当,可使病程迁延,皮损浸润增厚呈湿疹样变化。

[诊断]

1.本病根据接触刺激性物的病史,受刺激部位的皮损特点,即可诊断。

2.过敏性患者,斑贴试验呈阳性。

[治疗]

1.西医药治疗

(1)外用药治疗

①轻度红肿、丘疹、水疱而无渗液时用炉甘石洗剂。其中可加适量石炭酸、樟脑或薄荷脑以止痒。

②急性皮炎丽有明显渗液时可用3%硼酸溶液或1:20醋酸铝溶液作冷湿敷。

③急性皮炎红肿、水疱、渗液不多时可外用锌氧油,其中可加2%~5%糠馏油或鱼石脂。

④皮炎至亚急性阶段,则可用2%~5%糠馏油龟石脂或其它焦馏油类的乳剂或糊剂,还可应用各种皮质类固醇激素霜剂。

(2)内用药治疗:内服抗组胺药物、维生素C;静脉注射10%葡萄糖酸钙。重症泛发者可短期应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如强的松每日30mg口服或地塞米松5mg,静脉滴注。

2.中医药治疗

(1)内治法

①湿热挟毒:急性皮炎期呈红肿、水疱、糜烂、渗液,伴口渴,尿黄,便于,甚喇发热头痛,舌质红、苔薄黄,脉滑数。

治法:清热利湿解毒。

方药;龙胆草15克、栀子lO克、生地10克。黄芩lO克、丹皮l0克、地丁”克、金银花15克、紫草l5克,泽泻10克、木通l0克、甘草6克。

②风热直燥;反复发作,皮损呈慢性干燥、肥厚,伴舌质淡,苔薄白.脉弦细。

治法;清热驱风,养阴润燥。

方药;荆芥l0克、防风l0克、蝉蜕6克、生石膏30克(先煎)、生地10克,丹皮10克、当归10克、赤白芍各15克、丹参30克,鸡直滕l5克、甘草6克。

(2)外治法

①以潮红、丘疹为主者,用三黄洗剂外搽,或青黛散冷开水调敷,每日4~5次。

②糜烂、渗液者,可用蒲公英或野菊花30克煎汤待冷后湿敷。亦可用10%黄柏溶液湿敷。

③糜烂、结痴者,可用青黛膏外搽,每日3~4次。

[预防与调养]

1.不宜用热水或肥皂水洗涤或摩擦,禁用刺激性强的止痒药物。

2.明确病因,避免继续接触过敏物。

3.与职业有关者,应改进工序及操作过程,加强防护措施。

4.多饮开水,忌食辛辣、油腻、鱼腥等物。

孩子确诊为特应性皮炎,能治好吗

帮忙点个采纳,谢谢!

临床特点

湿疹患者中绝大多数是异位性皮炎性湿疹

湿疹:皮疹多形性,有渗出和融合倾向,易复发和瘙痒剧烈。

异位性皮炎: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湿疹,与遗传相关,具有过敏性的慢性复发性瘙痒性炎症性皮肤病,婴儿湿疹绝大多数是异位性皮炎。

有数据统计,异位性皮炎湿疹的发病率70%患者是5岁前发病,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近20年发病率都在逐年上升。

湿疹是过敏性疾病发生的起点,婴儿期湿疹的孩子到了2-6岁进入过敏性哮喘和过敏性鼻炎的高发期。

发病原因

异位性皮炎湿疹的发病的根本原因是遗传过敏性体质,导致肠道功能障碍和皮肤屏障功能缺陷,免疫应答偏向于TH2免疫,IgE增高,就会出现过敏原,加上其它原因如环境污染、病原体侵入导致微生物定殖进而造成人体的超敏反应,最终诱发异位性皮炎湿疹久治不愈。

异位性皮炎湿疹的治疗中,大家也最关注的是皮肤表面的病变,我们来看一下过敏体质人群皮肤屏障受到了哪些破坏?

1、皮肤第一大功能就是防止外界化学物质及微生物入侵;(屏障破坏后:直接导致感染、接触性皮炎、湿疹等反复发生)

2、皮肤第二大功能就是防止皮肤深层的水分丢失;(屏障破坏后:直接导致皮肤干燥、皲裂、脱屑,瘙痒增加)

3、采用成人抗过敏益生菌康敏元益生菌唾液乳杆菌治疗湿疹,肠道菌群失调是湿疹患儿的一个主要特征,由于抗过敏益生菌可以增加肠道菌群的多样性,调节TH细胞因子活化,抑制TH2型反应,增强TH1型免疫反应,以及上调免疫细胞和加速皮肤和黏膜屏障功能修复。

湿疹针对发病原因治疗

湿疹的内源性、外源性和皮肤屏障功能及金葡萄菌感染四大诱发病因:

1.湿疹外源性诱发因素:食物过敏:小于三岁的湿疹过敏儿童主要的食物过敏原为蛋>牛奶>大豆>小麦>花生。

2.湿疹内源性诱发因素:肠道粘膜屏障功能障碍:食物过敏首先发生在肠道,因为湿疹发生的部位是在皮肤,所以很难与肠道功能联系起来,但肠道粘膜屏障功能却是诱发婴幼儿食物过敏的第一部位,而且由于这个病因得不到医疗机构及家长的重视,因此,儿童湿疹的治疗更多的停留在针对皮肤皮疹的治疗,由于对湿疹的发病因素不能全面掌握,全面调节,因此,这是导致婴幼儿湿疹久治不愈反复发作的主要原因。

3.湿疹皮肤粘膜损害诱因:皮肤黏膜屏障受损(HDM_蛋白酶):角质细胞分泌细胞因子增加。人的皮肤屏障分4咱表皮成分:

【第一层】就是微生物屏障(也叫细菌屏障),把人的皮肤放到显微镜下看,全部都是细菌体,因此,对于湿疹患儿,不建议过度清洗皮肤。现代的新生活方式很多都在破坏人体的微生物屏障.

【第二层】是物理屏障

【第三层】是化学屏障

【第四层】是免疫屏障

4.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这一点也是基本上在婴幼儿湿疹目前治疗中最被忽略掉的,这也是婴幼儿湿疹发展中、后期迁延不愈的主要原因。它与湿疹皮肤粘膜损害也是分不开的,因为湿疹患儿皮肤长期瘙痒——抓搔——再瘙痒——再抓搔形成恶性循环,是导致皮肤粘膜金葡萄菌感染刺激皮肤角质细胞分泌细胞因子增加的主要原因,因此,宝宝湿疹到了后期皮肤会发生苔癣样增厚发黑等改变。

人体免疫功能的改变

一、异位性皮炎湿疹的患儿免疫学异常:TH1和TH2细胞功能明显失衡,湿疹急性期TH2类细胞反应过强,而湿疹慢性期则是TH1细胞因子过度表达。TH17及分泌IL-10等细胞因子的调节T细胞功能也存在异常。

二、变态反应过程

80%的湿疹患者血清总IgE升高,存在对食物以及吸入性过敏原等有明显的过敏反应。

三、微生物定殖

湿疹患者由于皮肤屏障缺陷,再加皮肤瘙痒剧烈,患者皮肤细菌尤其是金葡萄球菌定植增加,湿疹的急性加重与其细菌毒素直接作用,发生超抗原反应就可以加重湿疹,因此,很多免疫学专家支持湿疹治疗过程中采用百多邦软膏控制皮肤细菌定植一定程度上可减少湿疹加重。

异位性皮炎湿疹的发病过程及特点

婴儿期湿疹(0-2岁)

多于出生后6个月内发生,3个月发湿疹的最多,也有到了一周或两周岁发病的,少数迟到5岁发病,被起自面部、头发、以红斑基础上的丘疹,有渗出和结痂,随着宝宝的长大,向躯干四肢蔓延,婴儿期的后期湿疹渗出减少,转为瘙痒引起的搔抓为突出表现,很多宝宝夜间瘙痒严重导致无法入睡,此期皮肤易出现苔藓化。湿疹反复发作持续至2岁后大部分转为局部湿疹或部分湿疹消失好转。

儿童期湿疹(2-12岁)

湿疹皮疹多为多种皮损形态并存,典型的肘窝、国窝皮疹明显,开始于2-3岁,臀部和手足也常发湿疹。

青少年期湿疹(12-18岁)

基本上是儿童期的延续,炎症减轻,可是皮肤更趋于干燥。

【湿疹的治疗原则】

湿疹的治疗目标:尽快控制皮肤炎症,缓解瘙痒,通过延缓和减轻发作,并减少湿疹或皮癣药膏长期涂抹对皮肤本身的刺激与危害,努力改善和提高湿疹患者的生命质量。

湿疹的预防比治疗更难。应寻找病因并尽可能祛除和避免。减少诱发加重因素及刺激因素如机械因素(搔抓、摩擦);物理化学因素(热水洗烫、高温、低湿度、刺激性药物

湿疹的治疗绝大多数患者都选择外用药膏如含激素的或不含激素的,因为抹上就不再痒,抹上红疹就会退皮消失,所以患者觉得会有效,这种局部快速缓解的方法却无形中隐藏了湿疹全身免疫抗过敏的治疗,多数会选择各种湿疹膏或治皮癣的药膏来达到止瘙的效果,但长期使用的后果确是很严重的,长期使用可出现皮肤萎缩、色素沉着和皮肤毛细血管扩张以及易产生依赖性等。而忽略全身抗过敏免疫调节就是造成湿疹反复发生的原因。

【科学治疗湿疹的方法】

目前对于湿疹治疗方案最科学的方法包括:抗炎作用、抗过敏作用、抗过敏免疫调节作用和抗增生作用。

首先说一下湿疹治疗中的抗炎治疗的作用与意义

在服用康敏元抗过敏益生菌缓解湿疹调整过敏体质的患者中,我们对湿疹患者做过一项调查,无论是成人顽固性湿疹还是儿童异位性皮炎或婴幼儿湿疹患者,很少有人知道湿疹治疗中的抗炎治疗及重要意义,国际上对湿疹等皮肤病患者表皮研究中显示,慢性皮肤湿疹患者都合并有皮肤表层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敏感细菌感染,而绝大多数湿疹患者并不知道采用抗炎治疗的方法,康敏元抗过敏益生菌研究专家建议湿疹患者可局部外用百多邦软膏进行有效的局部抗炎治疗。

其次是抗过敏治疗,多数为湿疹严重患者,也多为成年人,儿童湿疹一般少口服抗过敏药物。同样能起到缓解湿疹的作用。

第三,抗过敏免疫调节

这是对过敏性湿疹最新的解决方法,我们在经过众多局部护理之后,慢慢会知道原来湿疹不是皮肤的问题,而是从体内不断发出来的,想解决体内的问题又没有好的方法,目前我国从台湾引进了国际上知名的成人抗过敏益生菌免疫调节剂(中文名:康敏元抗过敏益生菌)为湿疹患者尤其是婴幼儿和儿童湿疹患者,为了保护孩子的皮肤不受损害,通过补充康敏元抗过敏益生菌来调整过敏体质,此外,近期对湿疹的病因专家学者提出了对于婴幼儿湿疹的发病与先天性肠道功能障碍有一定关系,补充康敏元抗过敏益生菌同样可以起到调节肠道益菌环境,帮助孩子们建立良好的肠道免疫生态环境,增强肠道免疫能力使湿疹的治疗重新找到了新的领域,也可帮助缓解湿疹瘙痒等症状。

第四,抗皮肤增生

慢性湿疹患者皮肤局部会形成苔藓样病变,皮肤表皮增厚,严重影响到皮肤健康与美观,因此,避免的方法是上述三者的综合,减少湿疹药膏的使用,及时控制湿疹瘙痒,不要让瘙痒开成恶性循环伤害到皮肤粘膜,科学的对湿疹局部皮肤进行有效的抗炎护理,配合成人抗过敏益生菌康敏元益生菌调整过敏体质达到湿疹全身免疫抗过敏调节作用,最好是按疗程补充康敏元抗过敏益生菌。孕妇湿疹同样可以服用。

最后就是心理治疗;由于许多慢性湿疹患者病情反复发作,容易对治疗丧失信心,造成烦恼、郁闷等不良情绪,进而又加重病情和影响疗效。故对慢性湿疹患者采取包括心理疗法在内的综合性治疗。

湿疹治疗

湿疹基础治疗新进展(抗过敏益生菌+皮肤保湿润肤剂+皮肤抗菌)是减少湿疹皮肤激素用药的基础疗法。康敏元益生菌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湿疹特应性皮炎治疗新观念:采用微生物康敏元抗过敏益生菌治疗湿疹,肠道菌群失调是湿疹患儿的一个主要特征,由于抗过敏益生菌可以增加肠道菌群的多样性,调节TH细胞因子活化,抑制TH2型反应,增强TH1型免疫反应,以及上调免疫细胞和加速皮肤和黏膜屏障功能修复。

1.及早诊断,避免接触过敏原

2.湿疹抗过敏益生菌肠道免疫:在针对湿疹发病因素:过敏体质IgE增高——皮肤破损感染——皮肤屏障功能障碍,这三个与湿疹发病,发展紧密相关的三个病因,康敏元抗过敏益生菌专家汇总治疗湿疹的三个必要条件:

一、补充成人抗过敏益生菌康敏元抗过敏益生菌(不少于3个月),可降低血清IgE过敏抗体,建全肠道屏障功能,调整过敏体质;

二、非常必要的抗炎治疗:皮肤破损处外用百多邦药膏抗感染;

减少洗澡,湿疹遇湿就会加重,再者,湿疹宝宝先天性皮肤屏障功能不健全,皮肤皮脂层合成障碍,应减少洗澡,多用皮肤润肤剂保护皮肤。

三、大量应用皮肤保湿箱护理皮肤:对抗干燥恢复皮肤的屏障功能,含药用尿素的润肤剂较好,10%的尿素乳膏对增强患者的皮肤屏障作用有益。保湿润肤剂在治疗湿疹时可节省50%左右皮肤激素的用量。应该每日至少两次润肤剂护肤。

一些特殊部位的皮炎就高度提示为湿疹症状

1、眼睑湿疹:下眼睑湿疹更常见

2、指尖湿疹也叫特异性冬季足:学龄期儿童常见,指(趾)羊皮纸样改变基础上的红斑、发亮。

3、外阴湿疹:界限清楚的与外阴一致的苔藓化

4、甲沟湿疹

5、口角炎

6、乳头湿疹

7、钱币或盘状湿疹

8、耳廓下裂隙

9、耳后裂隙

10、鼻下裂隙

11、口角裂隙

12、白色糠疹

13、毛周隆起:初看类似鸡皮肤,为皮色,时而分散,时而聚集的毛囊性丘疹。

14、出汗障碍性湿疹(也叫汗疱疹)。

异位性皮炎湿疹的病人如何做检查?

皮肤试验:皮内试验、点刺试验和特应性斑贴试验

总IgE和特异性IgE

食物排除试验和食物激发试验。

异位性皮炎的系统治疗

多数湿疹患儿家长或湿疹患者本人只是外抹湿疹膏或激素类药膏来尽快缓解瘙痒症状,以至长时间使用导致依从性,其次,湿疹虽表现在皮肤但病因在体内,多绝大多数患者不重视或者不清楚免疫调节及改善过敏体质对湿疹和异位性皮炎康复的重要性,最后就是不知道皮肤抗炎治疗的原理。平时护理多重视皮肤保湿剂与润肤剂的使用,帮助保持角质层湿度,增加水合作用,防止水份蒸发而预防皮肤干燥。

抗组胺药

钙剂

严重者使用激素,便尽量少用

免疫调节剂:补充康敏元抗过敏益生菌,可降低IgE,平衡TH1和TH2免疫反应,适合于各阶段的湿疹患者,包括婴儿湿疹,起到良好的免疫抗过敏调节作用,为湿疹的康复打下基础。

抗炎治疗:多可采用百多邦消炎药膏做湿疹局部皮肤护理,解决微生物定植导致的湿疹加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1444646479@qq.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起点母婴网

    本文地址:https://www.shdoqs.com:443/yuer/78371.html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