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孕妈咪(好孕妈咪1 1幕后总裁)

怀孕,对于每个家庭来说都是一件大事,而对于准妈妈们来说,更是人生中一段特殊而美好的时光。在这个阶段,妈妈们不仅要关心自己的身体健康,还要关心宝宝的成长。如何才能成为一位“好孕妈咪”呢?本文将从孕期饮食、运动、心理调适等方面,为大家提供一些建议。

一、孕期饮食

1. 营养均衡

孕期饮食要注重营养均衡,保证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素的摄入。以下是一张孕期饮食营养素摄入表,供妈妈们参考:

营养素 每日推荐摄入量(克)
蛋白质 90
脂肪 70
碳水化合物 300
维生素A 800μg
维生素C 100mg
维生素D 10μg
1000mg
27mg
9.5mg

2. 食物选择

孕期妈妈要选择新鲜、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以下是一些孕期饮食推荐:

* 主食:米饭、面条、馒头、全麦面包等。

* 蔬菜:绿叶蔬菜、胡萝卜、西红柿、黄瓜等。

* 水果:苹果、香蕉、橙子、葡萄等。

* 肉类:鸡肉、鱼肉、瘦肉等。

* 豆制品:豆腐、豆浆、豆腐干等。

* 奶制品:牛奶、酸奶、奶酪等。

3. 避免食物

孕期妈妈要避免食用以下食物:

* 生食:生肉、生鱼、生蛋等。

* 刺激性食物:辛辣、油腻、烧烤等。

* 过期食物:变质、发霉的食物。

* 高糖、高盐食物:蛋糕、糖果、方便面等。

二、孕期运动

孕期运动有助于增强体质、缓解孕期不适、促进胎儿发育。以下是一些适合孕期妈妈做的运动:

运动项目 优点
散步 促进血液循环、缓解便秘、增强心肺功能
瑜伽 缓解腰背疼痛、增强肌肉力量、提高柔韧性
游泳 锻炼全身肌肉、缓解腰背疼痛、增强心肺功能
太极 调节呼吸、放松身心、增强体质

三、心理调适

孕期心理调适对于妈妈和宝宝都非常重要。以下是一些建议:

* 保持乐观心态:积极面对孕期各种变化,保持乐观心态。

* 和家人沟通:与家人分享自己的感受,寻求他们的支持与帮助。

* 参加孕期课程:了解孕期知识,提高应对孕期挑战的能力。

* 适当放松:听音乐、看书、做瑜伽等,缓解紧张情绪。

四、孕期产检

孕期产检是确保母婴健康的重要环节。以下是一些孕期产检项目:

产检项目 时间 作用
孕早期B超 6-8周 检查胚胎发育情况、胎盘位置等
孕中期B超 18-24周 检查胎儿生长发育、羊水量等
孕晚期B超 32-36周 检查胎儿生长发育、胎盘位置等
血常规 每月 检查血红蛋白、白细胞等
尿常规 每月 检查尿蛋白、尿糖等
肝功能 每月 检查肝功能指标
产科检查 每月 检查宫高、腹围、胎位等

五、孕期禁忌

孕期禁忌对于母婴健康至关重要。以下是一些孕期禁忌:

* 避免接触有害物质:如甲醛、苯等。

* 避免过度劳累:避免长时间站立、弯腰等。

* 避免剧烈运动:避免跳跃、冲撞等。

* 避免性生活:如有流产、早产等风险。

* 避免接触宠物:避免感染寄生虫、细菌等。

总结

成为一位“好孕妈咪”并非易事,但只要我们用心去关爱自己和宝宝,就能度过一个美好的孕期。希望本文能为大家提供一些帮助,祝愿每位准妈妈都能顺利度过孕期,迎接新生命的到来!

喝孕妈咪奶粉的益处是哪些怎么选购

准妈妈喝孕妇奶粉有什么好处?补充各种营养素叶酸,可以帮助胎儿健康发育,对红细胞的制造非常重要;亚麻酸和亚油酸在体内会转化为DHA(二十二碳六烯酸)和AA(花生四烯酸),这是胎儿大脑和眼睛发育不可缺少的生长因子。钙,有助于建立孕妇和胎儿的强壮骨骼;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能提供孕妇和胎儿所需的营养物质。缓解孕期不适 70%~80%的孕妈妈在怀孕初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妊娠反应,呕吐、偏食、厌食,都不利于胎儿的发育。孕妇奶粉的均衡营养可以弥补早孕反应造成的营养不足,保证胎儿前3个月发育的营养需要。一定不能缺少营养。

促进胎儿大脑发育宝宝的大脑发育并不均匀,从胎儿期到出生后一年,大脑发育会异常迅速,这个时期常被专家称为”大脑发育的黄金时期”。研究表明,从18周到产后3个月服用高浓度DHA补充剂的母亲,在4岁时的智商测试成绩有所提高。因此,怀孕和哺乳期的母亲在大脑发育的黄金时期接受足够的DHA是非常重要的。众所周知,海鱼和海鲜中的DHA含量很高,但很多孕妈妈不喜欢吃或很少有机会吃海鱼,再加上海洋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每天喝孕妇奶粉来补充DHA是一个选择。

购买奶粉时,要考虑是否添加孕期所需的微量元素。孕妇在购买奶粉时,除了考虑价格因素,去正规商场购买外,还要看奶粉是否添加了孕期应该添加的微量元素、矿物质等特殊营养物质。我们可以多比较几个品牌,看哪个奶粉添加的营养成分更全面、更均衡。如果怕发胖,可以选择无糖孕妇奶粉。

健康怀孕须知 简单做孕妈咪

导读:打从受孕到宝宝出生,为期9个多月的孕程里,孕妇是最辛苦的,如果加上害喜孕吐严重,更是让许多孕妇痛不欲生。因此,在怀孕的过程里要怎么样保持健康的身体,愉快的心灵?让我们来教你几个撇步。

怀孕过程如何保持健康 1、尽快安排产检如果你发现自己怀孕了,那就应该尽快安排产检,产检过后可以知道目前宝宝的状况,妊娠几周,预产期何时,有不懂的地方还可以请教医生。

2、饮食营养均衡补充充足的碳水化合物,每天五份蔬果,富含蛋白质的鱼、蛋、一些坚果、豆类和牛奶,鱼最好选择油鱼,比较多w-3脂肪酸。

怀孕时饮食要均衡营养,宝宝才会健康。 3、要补充维生素怀孕需要补充叶酸以及维生素D,叶酸可以避免宝宝神经有缺陷,怀孕前以及怀孕前三个月特别需要,维生素D可以帮助宝宝未来的骨骼发展。

延伸阅读:怀孕饮食禁忌营养健康概念

4、小心饮食卫生有一些食物怀孕时最好不要吃,像是没消毒的牛奶、即时食品,这一类食物里含有李斯特氏菌,它可能会引起一些并发症或是流产。

5、经常做些运动运动可以提高你的体力和耐力,帮助你能够应付接下来的沉重肚子重量以及日常工作,而且还可以提高精神,避免抑郁症。

6、骨盆肌肉运动怀孕肚子会压迫你的膀胱、***,如果骨盆肌肉越来越松弛,很容易会有尿失禁的问题,而锻炼骨盆肌肉不仅可以避免尿失禁,还可以帮助你生产比较顺利。

延伸阅读:孕妇养成良好习惯怀孕钙质不缺乏

7、切记不要饮酒酒精会经由血液和胎盘而传到宝宝身上,没人知道多少的酒精浓度是安全的,所以怀孕过程最好不要饮酒,尤其是前三个月。

8、要减少咖啡因

咖啡、查、可乐里头都含有咖啡因,过多的咖啡因可能会导致流产,甚至是让宝宝体重过轻,最好改喝果汁或不含咖啡因的茶、咖啡。

9、记得停止吸菸

怀孕抽菸可能会导致流产、早产、宝宝体重过轻、婴儿猝死综合症,为了避免,孕妇最好可以戒菸,毕竟抽菸对健康本来就不好。

10、经常休息一下怀孕初期因为怀孕激素增多,很容易觉得疲累,适当的休息一下,睡个午觉,都可以让你恢复精神。如果腰酸,可以使用靠垫减轻背部压力。

孕妈咪生产面临4风险

孕妈咪生产面临4风险怀孕是令人感到幸福的事,意味着即将会有新生命到来。不过,孕期40周对于准妈咪来说,是一条艰辛且漫长的路,不仅造成生活上诸多不便,甚至可能遭遇到危及母体与胎儿的突发状况,因此,怀孕后应具备危机意识,做好风险管理的准备。宝宝能健康平安的出生,对每个准妈咪、准爸比来说是无比重要的事,然而,并非所有人女性在怀孕过程中都很顺遂,古人云:「生有鸡酒香,生无四块板」,意思是顺产时合家欢喜,满屋子都飘散著香气四溢的鸡酒味,但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怀孕的过程中,风险随时都存在,这次特别针对生产可能面临的4大风险做说明,包括流产、早产、急产、晚产等。

台大医院妇产部主治医师李建南强调,怀孕并不是生病,只要适时的提高警觉,身体一旦出现状况,绝对不要隐忍,必须及时就医,加上规律的产检,与产检医师建立良好的医病关系,人人都能当个快乐的孕妈咪。

风险1:流产新光医院妇产科主治医师蔡育伦表示,怀孕流产的机率达10~15%,几乎都出现于怀孕12周之前,有些可能为8周以前,且有些女性根本不知道自己已经怀孕,往往隔一阵子就自然流产,误以为是月经量较多。李建南医师更指出,约70~80%的自然流产发生在怀孕12周之前,早期妊娠失败最常见是有妊娠囊却无胎儿组织及心跳,也就是指萎缩卵(俗称空包弹),其中,染色体异常即占发生因素的一半以上,意指受精时胚胎的染色体异常或基因突变。

造成自发性流产的原因很多,像是胎儿父母染色体异常、免疫系统问题、子宫构造异常(例如:子宫纵膈、双角子宫、子宫颈闭锁不全、子宫肌瘤、巧克力囊肿等)、内分泌异常(例如:甲状腺功能低下、黄体素不足等)、药物作用、环境影响及其他系统性疾病(例如:糖尿病、肾脏病、红斑性狼疮等)。蔡育伦医师补充,根据医学统计数据显示,流产大部分与年龄有关,妇女40岁比20岁的机率多一倍,原因大多是胚胎本身有问题,最常见的是第16对染色体异常;年龄则会牵涉到胚胎之好坏,通常高龄产妇的染色体异常机会较高。

若孕妈咪本身受到感染,经常有慢性骨盆腔发炎、骨盆腔疼痛或人工流产次数较多,形成子宫内膜沾粘,流产机率就会随之增高。流产次数较高,下一次再流产的机率也相对增加。举例来说,假如前3次都流产,第4次怀孕后的流产机率便高达30%。不过,即使有超过4次的流产经验,未来成功怀孕的机率仍然超过一半以上。

在临床上,流产可分成四种,包括先兆性流产,发生于妊娠20周内的***出血,意味着孕妇流产的风险加大,但经过治疗后,部分孕妇仍可继续正常妊娠;自然流产,通常在12周前发生;习惯性流产,连续流产3次或以上,发生原因很多,像是黄体不足、全身的营养不良、感染或合并其它内科疾病等,必须针对不同的情形给予治疗,但大部分为原因不明;人工流产,于20周前实施,例如:真空刮除手术(vacuum curettage);完全流产,流产后,妊娠产物(胚胎、胎盘等附属物)已全部排出妈咪体外。

生产征兆通常流产的征兆为腹痛(剧烈或轻微)、***出血,甚至有些孕妈咪感觉好像要拉肚子。若孕妈咪对这些流产征兆不了解,可能会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机,因此,怀孕期间如果有任何不适,一定要尽快就医。

***出血孕期***出血都属于不正常,应提高警惕。

腹部绞痛轻微的腹痛可以卧床休息,但若剧烈腹痛或伴随***出血等症状,则要尽快就医。

子宫收缩怀孕中、晚期的孕妇如果感觉子宫收缩的频率越来越密集,甚至达到每10~20分钟收缩1次的规律、密集收缩,或是收缩时感到疼痛,都应特别注意。

孕期感染此可分成泌尿道感染和生殖道感染,前者会有频尿、发烧、小便疼痛等征兆,后者则为分泌物常常恶臭及***搔痒。

孕妈咪生产面临4风险因应措施李建南医师说,一旦经医生检查确定为妊娠失败,包括胚胎萎缩、过期流产、不可避免性之自发流产等,如果置之不理,最后子宫还是会将坏掉的胚胎组织排挤出来,造成***出血、腹痛等情况。临床上,流产的状况很多种,除了妊娠失败(自然流产)外,也有部分孕妈咪可能因为身体健康问题或心理状态不适,无法承受继续怀孕时,选择的处理方式会随着身心状况、怀孕周数而有所不同,需经专科医师的判断后,才能做最正确的处置,一般会选择用药物或手术方式处理。

药物流产如果怀孕周数低于7周,且尚无侦测出心跳的情况下,目前国内已有合法之RU-486搭配前列腺素做为流产的药物。不过,某些情况的孕妈咪并不适用采取药物流产,像是超过35岁的妇女且每天抽1包菸以上或对药物过敏者。

药物流产出血的时间可能较长,会持续1~2周左右。若为未生育者,因子宫颈较为紧闭,有时不容易完全自然排出,导致可能出血持续超过1个月,不完全流产的机会较高。此外,因长期的出血可能造成贫血、经常腹痛或不慎感染,如果症状持续未改善,仍须考虑进行手术清除干净子宫腔。

手术流产手术流产的好处是时间短、因麻醉而没有疼痛感,手术后的出血也比较少,大约如月经般5~7天左右就能清除干净。但要注意手术本身的并发症,例如:空腹时间不足而麻醉、子宫穿孔、感染等,部分因将内膜刮得过深且干净,产生子宫腔沾黏,可能影响到未来受孕,即使受孕了,发生植入性胎盘的机会也可能较高。

此外,由于手术需要进行静脉全身麻醉,曾对***物有过敏史的孕***要特别小心。对于周数过大者(超过12周以上),一般很少选择手术,改用引产的方式将死胎产出。

█注意事项无论药物或手术流产,均有发生后遗症的可能。药物流产的后遗症最主要是不完全性流产,故仍需进行手术流产。至于手术流产可能产生的并发症,则有不完全流产、子宫发炎、子宫穿孔、子宫颈裂伤、子宫收缩不良,甚至肠道或膀胱的破裂。

‧子宫收缩不良:当胚胎清除后,子宫内壁会有许多打开的血管,需要靠子宫有效的收缩,才不会持续出血。一旦子宫收缩不好,就可能大量出血,部分的血块甚至会堆积在子宫内,使涨大的子宫收缩力更差,这种状况医师要尽快把血清除,使用适当的药物帮助收缩。

‧子宫穿孔:怀孕时的子宫壁相当柔软,如果使用器械不慎或子宫构造异常,便可能穿破子宫壁,造成大量出血及腹腔内感染。

‧肠道破裂:如果不小心造成子宫穿孔,又没有及时发现,在进行手术时,器械就可能经过子宫破洞损伤到肠子,肠子受损后24~48小时会出现发烧、腹痛增加的现象。

‧膀胱破裂:膀胱在子宫的上方,若受伤可能产生血尿、耻骨上方疼痛,膀胱破裂时也需要手术修补。

‧不完全流产引发败血症:如果手术没有清除干净,子宫内有残余的怀孕组织,可能会聚集细菌,造成感染。由于子宫的血管会很快进入全身的血液循环,感染后可能引发全身性的败血症,造成生命危险。

‧子宫颈沾黏:手术造成子宫颈受伤,以致于沾黏阻塞,经血会排不出来而产生经痛。

‧子宫腔沾黏:手术器械可能破坏子宫内膜,经过一段时间后,子宫内腔就可能沾在一起,造成经血减少、经痛、不孕等问题。

照护原则现代医学认为,早期怀孕流产只要***出血停止,子宫腔也清除干净,便算告一段落,其实并不需要像传统方式般坐月子。不过,仍建议必须充足休息、适度补充营养、稳定情绪,并且观察恶露持续时间、有无出现感染征状(例如:发烧、畏寒)。一般小周数的流产,1周以上的充分休息已足够,若较多周数(超过3个月)的引产后,调养时间也应适度增加。

手术或药物的流产之后,1~2周勿食用***性的食物、酒、咖啡等,维持正常的饮食,并且多吃含铁、绿色蔬菜、鱼、瘦肉、蛋、奶及维生素B、C的食物;日常生活除了应作息正常,尽量不要搬重物、少爬阶梯、避免剧烈的运动或过度劳累而影响身体的抵抗力之外,也得时时注意保暖。

何时再计画受孕呢?李建南医师表示,这没有标准答案,一般而言,流产后的子宫恢复约需2~3个月的时间,若有计画怀孕的女性可等到三个月后,身心都已恢复差不多时。蔡育伦医师进一步解释,以2015年美国的研究报告显示,通常流产完的3个月最容易受孕,完全颠覆以往的观念,但流产对原本准备喜迎新生命的家庭来说是很大的打击,若心理难以回复,建议寻求心理医师帮助,调整好心态,做好承受怀孕一切风险的准备再受孕,才是正确的观念。

孕妈咪生产面临4风险风险 3:急产根据资料统计显示,急产的发生机率约在2%左右,也就是说,100个产妇中就有2个急产的案例,总让准爸妈迎接急着降临的新生命感到措手不及。

「急产」就是产程太快,简单的定义是在3个小时内,从规则阵痛到胎儿产出的状况,原因在于产道阻力太小或子宫收缩太过密集(强烈),导致胎儿出生得太快,孕妈咪可能来不及抵达医院就已生产,因而提高母亲和胎儿的风险。以母体来说,由于产程太快,没有做好适当的保护,容易发生产道裂伤、子宫破裂、胎盘早期剥离、产后大出血,并且在不良的环境或没有消毒的情况下,可能造成母婴感染;对宝宝来说,也担心胎儿窘迫和胎儿落地等问题。

蔡育伦医师进一步说明,一般而言,经产妇(一胎以上)在1小时内生产就称急产,初产妇(第一胎)则为2小时内,其中,经产妇因为有第一胎的生产经验,对宫缩的疼痛感忍受度较高,有时甚至没感觉阵痛,忽略自己其实已进入产程,因此,急产大部分会发生于经产妇身上。换言之,经历过自然产(生越多次机率越高)、前一胎生产为急产、子宫颈闭锁不全、有早产征兆等都容易急产状况。其他还包括住家离医院越近的孕妈咪,认为走路只要10分钟,往往都会来不及,又或者有些碍于产后不能洗头的禁忌,选择在开始感到疼痛时先在家洗头,结果还来不及洗完就破水,以致于可能在急诊处、救护车上发生急产。

然而,怎么样的产程速度才算正常?基本上,初产妇与经产妇略有不同,自然产的初产妇之产程大约会耗费20小时上下,通常孕妈咪开始感觉自己有规律的阵痛,就要到医院请医护人员检查,只要子宫颈已扩张达3公分,便可入住,准备待产了;自然产的经产妇则会历时10~12小时,比初产妇短一些,这是因为经产妇有过生产经验,产道和周边组织曾被撑大,再次生产的时间就能缩短许多,先历经约10~12小时的产痛,再花费约20分钟即可将宝宝娩出。

生产征兆急产的发生很难预知,李建南医师提醒,接近预产期的孕妈咪应尽量避免独处,并且充分了解生产征兆,适时到医院做评估,让自己和医护人员能为生产做好充分准备。一般会先观察三大产兆的情形,包括落红、破水、阵痛,产兆出现就等于启动产程的钥匙,应该格外小心,做好迎接宝宝的准备。

落红因为子宫颈口逐渐扩张,周遭微血管破裂出血后伴随分泌的黏液流出,即所谓的产兆「见红(落红)」,在红色果冻状分泌物出现后约1~3天左右,通常会逐渐感受到规律的产痛。

破水通常产程开始进行时才会破水,但也有些不明原因会让孕妈咪提前破水。原则上,只要破水就应尽速就医待产,减少并发症发生的机会。

阵痛当孕妈咪发现自己间隔10分钟就有一回的规律产痛后,开始要有心理准备,当产痛进展到每隔7、8分钟一回,便可带着待产包到医院报到。至于经产妇,因为产程进展迅速,只要每隔10分钟有一回规律的产痛,就应立刻前往医院待产。

因应措施有急产高风险的孕妈咪应事先与产检医师讨论相关事宜,包含到达医院所需时间、事先应准备的物资及应变措施,当孕妇有密集强烈的规则宫缩,伴随落红、破水、***有胎儿向下挤的情形,应立即前往医院检查,必要时以救护车运送。如果来不及抵达医院,可在阵痛时自行或请他人协助检查胎头是否快生出来,根据不同状况而有不同应变措施。

胎头在***内若胎头仍在***内,产妇应尽量哈气不要用力,若无法控制用力,可请他人用手掌压住***口避免胎儿产出,尽量争取抵达医院的时间。

胎头已经产出若胎头已经产出一半以上、阵痛过于强烈密集或合并***出血时,应该让胎儿产出且做好保护,宝宝生出来之后,将脐带简单打结,再用消毒过的剪刀剪断,用毛巾包裹宝宝,以避免失温,亦要观察呼吸道。如果现场没有可使用的工具(例如:剪刀),则先将宝宝放在母亲的胸腹部,位置不宜太高,避免血液回流,由于胎盘不会立即产出,可至医院再做处理。

█注意事项然而,有些产妇会认为「宝宝去医院就好,自己会没事」,其实这是错误的观念,急产之后,宝宝与妈咪都必须赶快就医,让医师做详细的检查,避免大出血或感染。但有些妈咪基于刚生完孩子,不敢移动到医院,担心过程中可能导致出血,这也是不正确的想法,急产后应该立即就医。

孕妈咪生产面临4风险风险4:晚产(过期妊娠)有些孕妈咪会觉得奇怪,明明已经接近或过了预产期,怎么还没有任何产兆出现?根据台湾的统计资料显示,过期妊娠的发生率其实相当高,平均每10位孕妇就有1位出现过期妊娠的问题。

当孕妇已做好万全准备,胎儿却迟迟不肯诞生时,到底该怎么办?李建南医师指出,一般定义怀孕超过42周就属于过期妊娠,意即晚产。导致晚产的原因目前仍然不明,因此,无法事先预防,但统计出一些因素可能会影响,例如:第一胎有过期妊娠的状况或孕妈咪本身为晚产的胎儿等。蔡育伦医师则表示,过期妊娠推估最常见的原因是算错预产期,孕妈咪在孕前的生理期较长或不规则,也会影响预产期的准确度。

一般来说,预产期的推算公式为「最后月经来潮日的月份减3或加9,日数加7,即为预产期」,但并不是每个女性的周期都很准确,如果月经周期越长,以公式推算出的预产期和实际的差距就会越来越大,甚至有些女性不记得最后一次月经是何时来,或月经周期十分紊乱,故很难依公式推算,此时便需要依赖早期超音波来矫正,并且计算出较准确的预产期。

基本上,医生会以早期第一次超音波,看胎儿的大小,进而推算出预产期,准确度就很高。然而,过期妊娠的新生儿死亡率及并发症是足月妊娠的5〜7倍,因此,如何在胎盘功能退化或胎儿窘迫发生之前,选择最适当时机与解决办法,是很大的挑战。准妈咪和其家属应认知到过期妊娠对母亲及胎儿可能的危害,与医护人员充切配合及沟通,做好产前胎儿评估工作,这样才能将伤害降到最低。

负面影响如果超过42周还没生,对母体与胎儿会有哪些负面影响呢?

胎儿方面对胎儿的影响有三方面,首先是胎儿体重过重,在母体内待越久,吸收养分越多,若预产期超过1周,至少会再长100~150公克,因此,宝宝的体重也较容易超重。过大的宝宝就可能造成产程迟滞、肩难产等危机。其次为胎盘供氧减低,由于胎盘在超过产期之后会开始萎缩钙化,造成胎盘血流不足,进而影响到胎儿的生长。最后则为胎便吸入,胎儿足月后开始有肠胃蠕动,产生胎便至羊水中,当胎儿在压力下就可能会吸入胎便,不但可能增加周产期死亡的机率,也可能导致宝宝缺氧、出生后呼吸不顺、活动力不佳、脑性麻痹等问题。

蔡育伦医师补充,过期妊娠最怕的是对胎儿有影响,若过期妊娠且胎儿又过小,出生后的新生儿并发症机率就会提升许多(详见下列表格)。

过期妊娠与足月妊娠之新生儿并发症机率(与95%适龄胎儿比较发病机率)

并发症

足月妊娠胎儿太小

过期妊娠适龄大小

过期妊娠胎儿太小

抽筋

2.3倍(1.6~3.4倍)

1.5倍(1.2~2.0倍)

3.4倍(1.5~7.6倍)

胎便吸入

2.4倍(1.6~3.4倍)

3.0倍(2.6~3.7倍)

1.6倍(0.5~5.0倍)

新生儿需急救

2.2倍(1.4~3.4倍)

2.0倍(1.5~2.5倍)

3.6倍(1.5~8.7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1444646479@qq.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起点母婴网

    本文地址:https://www.shdoqs.com:443/yuer/71236.html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