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黄疸指数(婴儿黄疸指数高怎么办)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常见的一种疾病,也是许多新手爸妈们关心的问题。什么是婴儿黄疸指数?它对宝宝的健康有什么影响?如何预防和治疗呢?本文将为您一一揭晓。

一、婴儿黄疸指数的定义及分类

1. 定义

婴儿黄疸指数,是指新生儿血液中胆红素浓度的数值。胆红素是人体代谢产物,主要来源于红细胞的分解。正常情况下,胆红素通过肝脏代谢后排泄,但当肝脏功能异常或胆红素产生过多时,血液中的胆红素浓度就会升高,导致新生儿出现黄疸。

2. 分类

婴儿黄疸指数可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

(1)生理性黄疸:生理性黄疸是指新生儿出生后,由于胆红素代谢途径尚未完善,血液中胆红素浓度暂时升高所致。生理性黄疸一般在出生后2-3天内出现,7-10天内消退,胆红素指数通常在5-15mg/dl。

(2)病理性黄疸:病理性黄疸是指新生儿出生后,由于胆红素代谢异常、胆道阻塞、肝脏疾病等原因导致血液中胆红素浓度持续升高。病理性黄疸的胆红素指数通常超过15mg/dl,且病情可能持续加重。

二、婴儿黄疸指数对宝宝健康的影响

1. 眼睛和皮肤

* 眼睛:黄疸会导致宝宝的眼白和皮肤变黄,这是由于胆红素在体内积聚所致。

* 皮肤:皮肤变黄的程度与胆红素浓度有关,胆红素浓度越高,皮肤越黄。

2. 神经系统

* 胆红素脑病:当胆红素浓度过高时,可能会进入大脑,导致胆红素脑病,严重时可引发脑损伤,甚至死亡。

3. 其他影响

* 消化系统:黄疸可能导致宝宝食欲下降、呕吐、腹泻等症状。

* 免疫系统:黄疸还可能影响宝宝的免疫系统,使其更容易感染疾病。

三、婴儿黄疸指数的预防与治疗

1. 预防

* 合理喂养:确保宝宝摄入足够的营养,促进胆红素代谢。

* 定期体检:定期检查宝宝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并处理黄疸问题。

* 注意观察:观察宝宝是否有食欲下降、呕吐、腹泻等症状,如有异常,应及时就医。

2. 治疗

(1)光疗:光疗是治疗新生儿黄疸最常用的方法,通过照射特定波长的光线,使胆红素分解,降低血液中胆红素浓度。

(2)药物治疗:对于胆红素代谢异常的宝宝,医生可能会给予药物治疗,如苯巴比妥等。

(3)手术治疗:对于胆道阻塞等严重病例,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婴儿黄疸指数是新生儿常见的一种疾病,了解其定义、分类、影响、预防和治疗方法,对于新手爸妈来说至关重要。希望本文能帮助您更好地了解新生儿黄疸,为宝宝的健康保驾护航。

预防措施 治疗方法
合理喂养 光疗
定期体检 药物治疗
注意观察 手术治疗
避免感染
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注意保暖

通过以上表格,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预防新生儿黄疸和治疗方法的相关内容。希望本文能对您有所帮助,祝您的宝宝健康成长!

婴儿黄疸对照表1-30天

1天:黄疸指数小于6mg/dL

2天:黄疸指数小于12mg/dL

3天:黄疸指数小于15mg/dL

4天:黄疸指数小于18mg/dL

5天:黄疸指数小于20mg/dL

6天:黄疸指数小于21mg/dL

7天:黄疸指数小于17mg/dL

8天:黄疸指数小于15mg/dL

9天:黄疸指数小于13mg/dL

10天:黄疸指数小于11mg/dL

11天:黄疸指数小于9mg/dL

12天:黄疸指数小于8mg/dL

13天:黄疸指数小于7mg/dL

14天:黄疸指数小于6mg/dL

15天:黄疸指数小于5mg/dL

16天:黄疸指数小于4.5mg/dL

17天:黄疸指数小于4mg/dL

18天:黄疸指数小于3.5mg/dL

19天:黄疸指数小于3mg/dL

20天:黄疸指数小于2.5mg/dL

21天:黄疸指数小于2mg/dL

22天:黄疸指数小于1.5mg/dL

23天:黄疸指数小于1mg/dL

24天:黄疸指数小于0.8mg/dL

25天:黄疸指数小于0.6mg/dL

26天:黄疸指数小于0.4mg/dL

27天:黄疸指数小于0.3mg/dL

28天:黄疸指数小于0.2mg/dL

29天:黄疸指数小于0.1mg/dL

30天:黄疸指数小于0.1mg/dL

婴儿黄疸指数是多少

新生儿黄疸指数多少,主要与新生儿的年龄、体重以及是否足月等有关。如果是足月的新生儿,一般在出生以后的第一天的黄疸数值应该小于等于6mg/dL,然后第二天的黄疸数值应该小于等于9mg/dL,第三天的黄疸数值应该是小于等于12mg/dL,第四天黄疸数值会是小于等于15mg/dL,属于生理性黄疸,通常会慢慢自行消退。

拓展资料:

医学上把未满月(出生28天内)新生儿的黄疸,称之为新生儿黄疸(neonatal jaundice),新生儿黄疸是指新生儿时期,由于胆红素代谢异常,引起血中胆红素水平升高,而出现以皮肤、黏膜及巩膜黄染为特征的病症,是新生儿中最常见的临床问题。本病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生理性黄疸是指单纯因胆红素代谢特点引起的暂时性黄疸,在出生后2~3天出现,4~6天达到高峰,7~10天消退,早产儿持续时间较长,除有轻微食欲不振外,无其他临床症状。若生后24小时即出现黄疸,每日血清胆红素升高超过5mg/dl或每小时>0.5mg/dl;持续时间长,足月儿>2周,早产儿>4周仍不退,甚至继续加深加重或消退后重复出现或生后一周至数周内才开始出现黄疸,均为病理性黄疸。

新生儿黄疸的严重并发症为胆红素脑病。当血清胆红素重度升高或同时存在高危因素时,可使未结合胆红素透过血脑屏障入脑,导致胆红素脑病。多见于出生后1周内,最早可于出生后l~2天内出现神经系统症状。溶血性黄疸出现较早,多发生于出生后3~5天。早产儿或其他原因所致者大多见于出生后6~10天。当存在早产、窒息、呼吸困难或缺氧,严重感染、低白蛋白血症、低血糖、低体温、酸中毒或体重低于1.5kg等高危因素时,血清胆红素低于临界值亦可发生胆红素脑病。一般可于重度黄疸高峰后12~48小时出现症状。

治疗方法:

1.光照疗法

是降低血清未结合胆红素简单而有效的方法。未结合胆红素经光照后可产生构形异构体、结构异构体和光氧化作用的产物,其中以结构异构体的形成最为重要,它能快速从胆汁和尿液中排泄而不需要通过肝脏代谢,是光疗降低血清总胆红素的主要原因。

目前国内最常用的是蓝光照射。将新生儿卧于光疗箱中,双眼用黑色眼罩保护,以免损伤视网膜,会阴、肛门部用尿布遮盖,其余均裸露。用单面光或双面光照射,持续2~48小时(一般不超过4天),可采用连续或间歇照射的方法,至胆红素下降到7毫克/分升以下即可停止治疗。

2.换血疗法

换血能有效地降低胆红素,换出已致敏的红细胞和减轻贫血。但换血需要一定的条件,亦可产生一些不良反应,故应严格掌握指征,一般用于光疗失败时。

3.药物治疗

应用药物减少胆红素的产生,加速胆红素的清除或抑制胆红素的肠肝循环,包括供应白蛋白,纠正代谢性酸中毒,肝酶诱导剂(如苯巴比妥),静脉使用免疫球蛋白。

4.支持治疗

主要是积极预防和治疗缺氧、高碳酸血症、寒冷损伤、饥饿、感染以及高渗药物输注等,防止血脑屏障暂时性开放,预防胆红素脑病的发生。

新生儿黄疸指数多少算正常

不懂就要问,孕妈妈在怀孕期间想要知道的东西可谓是数不胜数,宝宝发育怎么样,宝宝身体好不好类似这些问题都是孕妈妈想要了解的,对于宝宝出生之后出现的面色发黄等问题,孕妈妈们不禁又开始担心了那么,新生儿黄疸指数多少算正常?如果您想知道关于这方面的东西就一起接着看吧!

新生儿黄疸指数多少算正常婴儿黄疸指数正常值是2mg/dl-12mg/dl之间。新生儿的黄疸数值若是超过12mg/dl,就说明有黄疸了。其实,新生儿黄疸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生理性黄疸,一种是病理性黄疸。如果是生理性黄疸,过一些日子就会慢慢恢复正常的。若是病理性原因导致的黄疸,就需要积极治疗了。

新生儿很容易出现黄疸高的情况,主要是由于新生儿体内的红细胞比较多,而这些红细胞被破坏后,就会产生较多的胆红素。另外,新生儿的肝脏功能并不十分完善,所以很可能会导致胆红素排出不及时,从而引起黄疸高的情况。

所以说家长一定要做好观察,如果发现宝宝的黄疸在慢慢的消退,那么就不用过于担心,平时按照医生的指导进行调理就可以。但是要注意如果黄疸情况在不断的加重,就需要及时的带着宝宝做全面的治疗,这样才可以更好的缓解病情,一般来说病理黄疸要通过蓝光或者是药物治疗,家长做好配合工作就可以。

当血清总胆红素在17.1~34.2μmol/L,而肉眼看不出黄疸时,称隐性黄疸或亚临床黄疸;当血渍总胆红素浓度超过34.2μmol/L时,临床上即可发现黄疸,也称为显性黄疸。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茵栀黄颗粒,纯中药制剂,清热解毒,利湿退黄。

黄疸怎么治疗黄疸是新生儿的常见疾病,大多数的时候新生儿的黄疸是生理性的,不需要特别治疗,但是也有的时候孩子的黄疸是病理性的,这时候就需要对病症进行治疗了,否则不仅孩子要受病痛的折磨,这还会其他成长、甚至生命带来危害。爸爸妈妈们在面对孩子出现黄疸症状时不要慌张,如果无法自行对病症进行判断,应及时到医院咨询医生,在医生的指导下给孩子进行治疗。

1、消黄利冲剂茵陈9g,桅子3g,大黄3g,茅根10g,金钱草6g,茯苓6g。

2、茵陈蒿汤茵陈1.5g,栀子9g,制大黄3g,甘草1.5g。

3、三黄汤黄芩4.5g,黄连1.5g,制大黄3g。

以上的治疗方法仅供爸爸妈妈们参考,如果对自行治疗不放心,建议应该到医院咨询一下医生,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用药治疗。药物种类挺多,家长也可以根据自己家孩子的实际需求来选择,西药见效快,副作用较大,中药副作用小,但是见效慢。虽然黄疸的成因比较复杂,有生理和病理之分,但是其核心是一样的,都是胆红素在体内积聚而引起的,胆红素积聚过量会引发严重的症状,所以一旦小孩有黄疸症状,就一定要认真检查,不能掉以轻心。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1444646479@qq.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起点母婴网

    本文地址:https://www.shdoqs.com:443/yuer/71007.html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