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们越来越关注孩子的早期教育。对于九个月的宝宝,应该如何进行早教呢?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为家长们提供一套科学、合理的九个月宝宝早教方法。
一、视觉训练
1. 视觉追踪:在宝宝的视线范围内,悬挂颜色鲜艳的玩具或图片,引导宝宝进行视觉追踪,锻炼宝宝的视线协调能力。
2. 视觉对比:将两个不同的物品放在宝宝眼前,让宝宝观察并尝试找出差异,培养宝宝的观察力。
3. 视觉认知:通过图片、书籍等形式,让宝宝认识各种物品、动物、人物等,激发宝宝的好奇心。
二、听觉训练
1. 培养音乐素养:播放轻柔、欢快的音乐,让宝宝感受音乐的魅力,锻炼宝宝的听觉感知。
2. 语言刺激:与宝宝进行对话,重复简单的词语和句子,提高宝宝的听力理解能力。
3. 听觉辨别:将不同音高的声音播放给宝宝听,让宝宝尝试分辨,培养宝宝的听觉辨别能力。
三、触觉训练
1. 摸爬滚:让宝宝多接触不同的材质,如布料、木料等,锻炼宝宝的触觉感知。
2. 捏、揉、搓:通过捏、揉、搓等动作,让宝宝感受物体的不同质地,培养宝宝的触觉敏感度。
3. 感受温度:让宝宝接触冷、热、凉、暖等不同温度的物品,提高宝宝的触觉辨别能力。
四、动手能力培养
1. 拼图游戏:选择适合宝宝年龄的拼图,锻炼宝宝的动手能力和空间思维能力。
2. 抓握物品:让宝宝尝试抓握各种物品,如球、勺子等,提高宝宝的手眼协调能力。
3. 简单手工:为宝宝提供一些简单的手工材料,如彩纸、胶水等,让宝宝发挥想象力,锻炼动手能力。
五、社交能力培养
1. 亲子互动:多与宝宝进行亲子游戏,如捉迷藏、躲猫猫等,增进亲子感情。
2. 与同龄宝宝交流:带宝宝参加亲子活动,让宝宝与其他同龄宝宝交流,提高宝宝的社交能力。
3. 教育宝宝学会分享: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宝宝学会分享玩具、零食等,培养宝宝的团队精神。
六、情感教育
1. 情感表达:引导宝宝学会用表情、语言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
2. 情感共鸣:在宝宝遇到困难时,给予关心和鼓励,让宝宝感受到爱的力量。
3. 情感引导:通过故事、绘本等形式,让宝宝了解不同情感,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
九个月宝宝的早教方法应从多个方面入手,全面培养宝宝的能力。在早教过程中,家长们要注重以下几点:
1. 尊重宝宝的兴趣:根据宝宝的喜好,选择合适的早教内容,避免强迫宝宝。
2. 创设良好的环境:为宝宝提供一个安全、舒适、充满乐趣的环境,让宝宝在快乐中成长。
3. 沟通与交流:与宝宝保持良好的沟通,了解宝宝的需求,及时调整早教方案。
4. 父母以身作则:父母是宝宝的第一任老师,要注重自身修养,为宝宝树立良好的榜样。
通过以上方法,相信家长们能够为九个月宝宝提供一份科学、合理的早教方案,助力宝宝健康、快乐地成长。
9个月宝宝早教的方法
9个月宝宝早教的方法
9个月宝宝早教的方法?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家长对宝宝的教育都是很重视的,所以在宝宝小时候就开展了早教的训练,下面我为大家分享9个月宝宝早教的方法,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9个月宝宝早教的方法1
一、多与宝宝互动
九个月宝宝最需要的就是妈妈的爱,这时候如果父母给予宝宝更多的交流,和宝宝一起说话、唱歌,教授宝宝日常生活中最基本的文明用语,例如:妈妈,早上好,请坐下!晚安!您好!等等的文明用语,简单基础的都是可以教授的。还有像《小白兔》《形状变变变》《大风车》等等儿歌,像简单活泼、通俗易懂、好听的儿歌、童谣都是可以教授的。只要多进行亲子交流,多给宝宝多一些温暖,每次交流的时间不需要过久,而且教授的儿歌需要进行一句一句的拆分,利用晚上要睡觉的时候、或者是每天傍晚多给孩子时间进行教授,让孩子发育得更加的健康。
二、教宝宝分辨颜色、日常物品等
九个月宝宝已经有了一定的认知,对周围的事物感到很新奇,需要父母的静心指导。九个月宝宝已经会分辨出一些颜色、形状,这时候妈妈每天晚上进行一种事物的举例,像三角形、正方形、圆形、长方形,让宝宝自己去感知、认识,用小手去摸三角形的棱角,告诉宝宝有几个角,三角形有三个角,正方形和长方形一样有四个角等等,这样宝宝就有这样的认知,学会认知周围的事物对宝宝的智力发育有很大的帮助。
三、宝宝学站立,为走路作铺垫
这时候的宝宝已经经历了七个月学会坐立,八个月学会爬行,这些都是宝宝每个月宝宝的发育指标,九个月宝宝应该学习站立了。从爬行到站立是九个月宝宝必须经历的一个过程,现在妈妈该扶着宝宝慢慢开始站立,刚开始小站一会,随着时间的增长,站立的时间就会增长,慢慢的宝宝就会多站立一会,开始学会走路。
四、莫限制宝宝活动
九个月宝宝的早教内容很多,让宝宝多进行自由活动对宝宝的发育有很大的’帮助,宝宝自己多动手、多感知、多进行活动,不论对宝宝的身体还是智力多可以进行自由的活动、自由活动是非常重要的,不要什么都不让宝宝去动,玩具可以选择比较大件、不易吞服,颜色鲜艳、会发出声音的玩具比较好,对宝宝的智力有很大的帮助。
9个月宝宝早教注意事项有哪些
1、宝宝站立次数不宜太频繁。九个月宝宝学习独立站立每天不要超过5次,过早让宝宝学习超过宝宝身体能力的是动作并不是很好的事情;
2、不要经常勉强宝宝做不愿意做的事情。开发宝宝的智力要因势利导,不要强迫宝宝做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这个时期的宝宝已经开始对父母的一些要求反抗了,如果宝宝特备反对的事情,就不要强求,免得引起反面效果;
3、千万不要扼杀了宝宝的好奇心。这个时期的宝宝对屋子里面的很多东西都有了兴趣,都想拿起来动一动,这个时候父母不要什么都制止孩子,这样很容易扼杀孩子的好奇心;对于有危险的东西,父母要多次强调给宝宝,因为这个时期的宝宝记忆力只有一天,明天很可能就不记得了。
4、在宝宝面前要做好榜样。不要在宝宝面前有不文明及错误的行为,因为此时宝宝的认知能力强,很有可能印入脑海。
9个月宝宝早教的方法2
9个月宝宝有那些变化
1、宝宝什么时候会爬
专家解答:第9个月的宝宝,只要你摸摸他,你就会感觉到宝宝开始有肌肉了。另外,宝宝的平衡能力和控制能力也逐渐开始发展,大部分的宝宝在这个月学会了爬。宝宝在开始爬的时候,先是不自觉地向着后面倒退的。宝宝在趴着时总是闲不住,想要伸胳膊去够他前面的东西,如果宝宝的胳膊不够长的话,他就会一拱一拱地向前爬,但在爬的时候,宝宝的动作还是比较笨拙的。
行动的自由让宝宝的活动范围一下子变大了很多,宝宝从被动地坐着,发展到主动地扩展活动领地,这对宝宝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变化。
2、如何让宝宝学会弯腰
专家解答:在宝宝会站以后,可以进一步进行弯腰拾物训练。训练时,让宝宝扶着一点东西,接着把一个玩具放在宝宝脚旁,让宝宝能够弯腰拿起来。宝宝拾到玩具后爸爸妈妈应及时鼓励宝宝,激发宝宝的兴趣后再次进入训练。这样不仅能够锻炼宝宝的身体柔韧度,还能够促进宝宝的手眼协调能力。
3、宝宝身体会发生什么变化
专家解答:宝宝满九个月以后,无论是在身体发育还是在其他方面,都有了很多的变化,足以让爸爸妈妈感到非常惊喜。孩子的肌肤丰润有弹性,眼睛清澈明亮,头发开始长得很多,又密又柔软,小胳膊、小腿圆润有劲。所以从第九个月开始,宝宝要从圆滚的体型开始转变成一个正常婴儿的身体了。因为出牙、腹泻等情况带来的食量减少,宝宝体重增加的速度跟前几个月相比会慢很多。身高依旧以每月1厘米的速度增长。一些发育比较快的宝宝现在基本上有了3~5颗牙齿了。
9个月宝宝精细动作能力提高练习
1、让宝宝学会滚动圆柱
专家解答:教宝宝滚动圆柱能锻炼宝宝双手的灵活性,还可以增长宝宝的见识。准备一个大塑料饮料瓶或其他圆柱形的筒,横着放过来,让宝宝用手推着筒向前滚动。另外,在宝宝进行这个动作的时候,千万要注意别让宝宝的脚踩到圆柱而摔伤。
2、进行投篮练习
专家解答:在九个月的时候,宝宝的手臂经过锻炼已经有了一些力量,爸爸妈妈不妨让宝宝多做一些投东西的练习。准备一个小纸箱、小筐等容器,让宝宝把自己的玩具放进去,可以让宝宝反复练习。
3、教会宝宝学会放手
专家解答:这样可以让宝宝学会由握紧到松开手,从而促进手、眼、脑的协调性。另外,还可以用言语来鼓励孩子重复进行这个动作。
九个月宝宝早教可以学些什么
适合九个月宝宝智力开发的早教游戏种类及详细介绍 宝宝游戏一、爬行 打扫家里的卫生,空出较大的活动空间,供宝宝学习爬行。爬行时先出右手和左膝,再出左手和右膝,有条不紊以保证身体平衡;锻炼平衡和耐力,宝宝学爬行时之所以手足左右轮换,是要保证身体平衡,平衡由前庭和小脑来维持,所以学爬能促使前庭和小脑发育,左右扭动促使腰部的肌肉发育,也促使脊柱延长促进身体长高。四肢轮流负重使骨肌强健,为以后锻炼耐力打基础。 宝宝游戏二、模仿发音 爸爸妈妈可每天多次用夸张的口形对宝宝说“爸爸”、“妈妈”,并每天在各种场景下让宝宝叫“爸爸”、“妈妈”。每个孩子学会叫爸爸妈妈的时间并不相同,大多数宝宝懂话在先,开口在后,通过模仿父母的口型,练习咽喉肌肉的协调性,对发音和说话很有帮助。 宝宝游戏三、取和放 把积木放在脸盆或筐里,妈妈和宝宝一起坐在地上,妈妈把积木从盆里取出来,说“拿出来”,宝宝也会跟着学习。然后妈妈把积木捡起来,慢慢将手松开,说“放进去”,积木掉进盆内发出声音,让宝宝跟着学习。宝宝从乱扔之后慢慢学会轻轻地松手,听积木掉进盆内的声音。 锻炼松手拿东西,是锻炼前臂背侧肌群的协调运动。 宝宝游戏四、捡小东西 在白色餐巾纸上放几小片馒头,妈妈先捡起一片放进嘴里,说“真好吃”,宝宝也会用手去捡,如果用手掌不能拿到,宝宝会学习妈妈的样子,用食指和拇指去取。 这个游戏可练习宝宝用食指和拇指摄取细小物件的能力。 宝宝游戏五、用勺盛食 喂食辅食时拿一个塑料或铁质的小勺,让宝宝自己在碗中搅动,有时宝宝自己也能把食物盛入勺中并送入口中。要鼓励宝宝自己动手吃东西。 练习自己吃饭。宝宝从8个月起学会拿勺子,到1周岁时可以自己拿勺吃几勺饭,在15~18个月时就能完全独立吃饭了。 宝宝游戏六、单独玩耍 让宝宝和自己的玩具单独玩,妈妈只在旁边做自己的事,如看书读报等,然后,妈妈可以离开宝宝的房间,去另一个房间,让宝宝有一段时间看不见妈妈,仍能安心地玩。因为宝宝知道妈妈在家,只要有需要,妈妈就会出现,所以宝宝会把注意力集中在玩具上,安静地观察玩具,试着用不同的方法去摆弄它,或者将几种东西摆在一起。妈妈可记录下宝宝自己玩的时间,从两三分钟逐渐延长到20~30分钟。 让宝宝自己玩,把注意力转移到玩具上,学会用不同的摆法和方式使手的技巧得到进步,同时使注意时间延长。学会独立玩的宝宝能通过自己的感官观察和感知外界事物,将兴趣从依恋母亲转移到外界,为将来离开母亲进入社会打好基础。 宝宝游戏七、配合穿衣 在给宝宝穿衣时,妈妈告诉宝宝“伸手”、“抬脚”、“抬头”等。每天这样做,这样说,宝宝逐渐学会这种程序,妈妈不必开口,宝宝就会伸出手让人穿上衣袖,伸头套上领口,伸腿穿上裤子。 宝宝学会主动地按次序做相应动作,以配合妈妈穿衣服,为将来更主动地自己穿衣做准备。 宝宝游戏八、讲故事,看反应 宝宝睡觉前,妈妈给宝宝讲故事,用一本有彩图、情节和一两句话的故事书给宝宝朗读,开始时可以把着宝宝的小手边读边指图中的事物,你会发现宝宝的表情会随着书中的情节发生变化,时而着急,时而舒缓。一个故事可以反复地念,声音越来越小,直至宝宝完全入睡。 听故事是小儿发展语言和理解事物的好办法,会越听懂得越多。以后边讲边问时,宝宝会用手指去指图中的事物回答问题。 宝宝游戏九、敲打铃鼓 妈妈用手指敲打手鼓或者用棍子敲打空罐头盒发出响亮的声音,会引起宝宝的兴趣,并学着用手或用棍子去敲打。这些声音是宝宝喜欢听的,用不同的动作使不同的玩具发出声音,如果在玩小鼓时配上音乐,宝宝可以按节拍同妈妈一起敲打。 通过敲敲打打可锻炼手的技巧,宝宝要用手或小棍敲中鼓面才能发出声音。宝宝通过听音乐可以改进自己打鼓的技巧,使手、眼、耳互相协调而使技巧进步。
宝宝九个月了还不会做精细些的动作怎么办
手部精细运动发育的年龄进程如下:
1个月:两个手握拳,刺激后握得更紧。
2个月:两手依然呈握拳状态,但紧张度逐渐降低。
3个月:手能经常张开,将花棱棒放到其手中时能握住数秒钟。
4个月:仰卧清醒状态时,两手能凑到一起在眼前玩弄着手指,称之为“注视手的动作”,此种动作6个月后消失。
5个月:能抓到一手距离之内的物体,持物用整个手掌去抓握。
6个月:能握奶瓶,会玩自己的脚。当用一块深色手帕蒙住小儿脸时,他会用手指抓掉,按压一侧上肢时,会用另一手指将手帕扔掉,称为“蒙脸试验”。分别按压两侧上肢,如一侧不能将手帕拉掉,揭示有偏瘫的可能。
7个月:会用一手触物,能自己拿饼干吃,玩积木时可以从一只手倒换到另一只手。
8~9个月:拇指能与其他指相捏。
10个月:可用食指去触物,能将手中物品放置在桌上。
11个月:能用拇指和食指捏拿较小的物体。会将东西放入篮中,并拿出另外一个。
12个月:能把玩具给别人,能握笔涂鸦。
12~15个月:不再把积木放入口中,能叠2~3块积木,喜欢把物品往地上扔。
2岁:可将6~7块积木搭成柱状不倒塌,会转动门把,旋转圆盘子,逐页翻书。
3岁:可将9~10声积木搭成柱状不倒塌,穿脱衣服不困难,能画一个圆和“十”字。
7-12个月精细运动 游戏
1、宝宝大侦探
“物体恒存”,宝宝已经懂得了这个概念。他们的目光会跟随你从他眼前拿走的物体,即使看不见了,还不停地打探。最开始我们可以把宝宝感兴趣的东西放在枕头下,铺盖中,或者我们不同材质的衣服里,裹一起,丢在宝宝的 游戏 围栏里,让宝宝去挖掘。我们还可以把放着音乐的手机悄悄藏起来,让宝宝通过听力去感知手机的存在,并找到它。第一次给晞姐玩儿的时候,我都有点震惊了,各种翻,掀,还有“刨”!
这个 游戏 帮助宝宝去感知不同材质的手感,同时在翻找的过程中,抓、握、拉、抬等动作都有锻炼。
2、小家伙要回家
在第二个半年的后半段,开始学习将不同形状的积木投入对应的孔内,练习手眼协调能力。有很多蒙台梭利的早教教具可以帮助进行这个 游戏 。先示范着将各种形状放入对应的位置中,然后引导宝宝安放,当宝宝放进去时,即刻给予鼓励,再引导宝宝投放其他形状的积木。
这个 游戏 帮助宝宝去认识不同的形状,体会嵌套的感觉,同时熟悉颜色。
3、雪花飘飘
自从晞姐发现盒装餐巾纸可以很方便一张张抽取后,我们家用纸量直线上升。这一点群里的很多家长也发现了,他们对于餐巾纸有着莫名的好感。其实这是宝宝在发展技能,纸张、口袋的声音吸引着他们,他们并不会满足于抽取,接下来就是撕纸运动。从最开始的粗暴拉扯,到后期可以较平均地撕碎,代表着控制能力的提高。
手部运动引起声音变化及纸张大小的变化,极大地吸引着宝宝,手指控制力与手眼协调能力也在这样的活动中发展。
4、投球入框
有专门的玩具可以进行这项锻炼,比如上图这种投篮的运动。在示范后,宝宝将学会将小球投入篮框。其实这个锻炼可以直接运用家里的物品,比如,准备好家里的小盆子,小桶,以及乒乓球,海洋球等等,即可开始。后期还可以吧容器换做敞口瓶或者细口瓶,用糖果进行投入。
这个 游戏 帮助宝宝训练松手动作和对准投入的动作。宝宝也将直观体会到,松手—物体下落—坠地发声这一过程。
5、吃货的修炼
有条件的家庭可以自制溶豆,溶豆入口即化对于宝宝几乎没有危险(请注意严格按照规范进行制作),还能锻炼精细运动。虽然有旺仔小馒头这种所谓的儿童食品,但是晞晞爸还是不建议大家购买。过量摄入蔗糖、食盐、人工添加剂以及香精将降低宝宝对甜、咸、香等味觉的敏锐度,使宝宝偏爱重口味食物。比如晞晞爸一直对甜味极度偏好,这都是从小不良饮食习惯造成的。
溶豆与泡芙是锻炼精细运动和吞咽能力的好助手,也是吃货必备。但是需要注意,不论是自制还是购买都要避免过多的添加剂。
其实,精细运动的锻炼可以在家中随时随地进行,一切安全的可以让宝宝进行摆弄的物品都可以。关键的问题是要对精细运动的发展重视起来,并有意识地引导宝宝练习,这才是最重要的。
一、1岁以内孩子运动发育里程碑
通常情况下,多数宝宝大运动和手部精细运动发育与月龄的增长是同步更新的:
1、大运动发育规律:
1月龄的宝宝四肢能弯曲、活动、2月龄可抬头45度、3月龄可自主翻身、4月龄可抬头90度、5月龄可仰躺、6月龄可坐起、8月龄可自主爬行、10月份能够独自站立、12月能够辅助行走。
2、手部精细运动发育:
1月龄紧握双拳、3月龄自主抓握代替紧握的双拳、4月龄拇指可抓握物体、7月龄可拿起并传递物体、8月龄可用五指抓取物体、9月龄手指之间可以相互配合粘取物体、11月龄能紧握物体、12月龄可以拿笔涂鸦及翻书。
二、1岁以内不会这几个动作,可能是发育异常
1、3个月左右还不会吃手、握拳
2、5个月左右紧握的双手还不会自然张开,且无法自主抓握物体
3、7个月以内还不会自己翻身、独立坐起
4、9个月以内还会自己站立及自由爬行,且无法自己粘取物体
5、12个月以内不能蹲下、自主站立,且不会握笔、翻书
如果上述有三个及以上不达标,可能就是运动神经发育迟缓或者异常,建议多给宝宝一些刺激。
三、如何训练宝宝精细动作发育
1、基础训练(抓握训练)。 这是手部动作的基础,一般从掌心抓握开始做起,可以用色彩比较新鲜的小球或者毛巾,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引导他们去抓握,或者将平时孩子喜欢的玩具放到盒子中,诱导他们用手取出来。
注意:这些辅助工具可以采用不同质地、不同体积、不同形状的,以此来给孩子不同的感官刺激及触觉刺激。
2、进阶训练(左右手交替配合)。 可以选择跟孩子玩左掌拍右掌、右掌拍左掌的 游戏 。此外,还可以在孩子面前玩藏东西的 游戏 ,将小球从左右手之间来回放,小孩子的模仿能力是极强的,父母的这些行为会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3、终极训练(手眼协调训练)。 这一动作对于小孩子们来说,是比较复杂的,需要脑部神经之间的相互配合才可以完成,因此,家长不能着急,要慢慢教孩子。小一点的宝宝可以鼓励他们在画纸上涂鸦,或者由家长带着他们搭积木,数念珠,即可锻炼手眼之间的协调,还可以控制他们手腕、手指之间的力量。大一点的孩子可以多较他们用勺子吃饭、穿袜子等简单动作。
精细动作,是宝宝发育的身心发展特点的五大能力区之一(大运动,精细动作,认知,语言,社交)。如果宝宝的大运动动作,是宝宝早期接触宏观世界的主要途径;那么,宝宝的精细动作,就是宝宝早期接触微观世界的入口。宝宝在一岁左右的年龄段里,都会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把自己面前的东西(不管能吃不能吃)放进嘴里。宝宝这样做,是因为宝宝在早期对外界的直观接触,来自于“手和嘴对物品”的直接接触。因此,为了与外界接触,宝宝在早期就会什么都去碰,什么都放进嘴里。
那么,宝妈们会担心:“如果宝宝的精细动作还不熟练,是不是会影响宝宝对外部世界的认知呢?宝宝如果还不能熟练掌握精细动作的话,应该怎么办呢?”
知食君在此要先给宝妈们定义一下,什么是精细动作?
或许很多宝妈会认为,精细动作就是宝宝做抓、握、拉、抬等动作的能力呀。其实这并不全面,宝宝精细动作的能力,还包含眼手协调能力、手指屈伸和指尖动作的能力。在这定义下,知食君为宝妈们分析一下,为什么宝宝还不能熟练掌握精细动作?
所以, 知食君建议 ,要改善宝宝的精细动作能力,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内因)而言,更多是去改善宝宝与粑粑麻麻的日常互动,给予宝宝在早期时更多自由和解放的机会,而非过多的阻隔与“帮忙”。比如当宝宝出现拍打玩具的时候,粑粑麻麻可以抓住宝宝的手,一起有节奏地敲打玩具鼔。
当宝宝出现丢玩具的时候,粑粑麻麻可以和宝宝玩“滚球”,即在家长坐在宝宝面前的不远处,把玩具球轻轻地滚到宝宝面前,然后让宝宝自由拿起玩具球去观察,最后再鼓励宝宝沿着原路线把玩具球推回给家长。这样既能锻炼宝宝的眼手协调能力,也能锻炼宝宝的抓、握、推能力。
锻炼宝宝精细动作的方法可以有千百种,但方法只是改善问题的外因,最重要的,还是从问题的内因入手,那就是: 为宝宝营造更多自由发展和个性解放的机会。
我是知食君,海龟奶爸,对食品有严格要求的资深媒体人,欢迎关注我,了解更多儿童喂养、食品安全方面的知识。
宝宝在这一阶段的大动作能力变化最快,从无意识、笨拙的挥臂蹬腿,到手部精细动作和趴、爬、坐、站、走大运动的发育,都要在短短12个月内完成。那么,在宝宝生命的第一年,父母应该如何当好宝宝的“超级运动助教”,让宝宝越“动”越聪明呢?
玩具是运动的工具, 游戏 是运动的形式,没有玩具和 游戏 ,运动也就终止了。
0~1岁,宝宝的运动思维和具体的活动是分不开的,也就是说宝宝是在具体的事物和活动中发展运动思维的。玩玩具和运动 游戏 更容易吸引宝宝的兴趣,发展他的运动能力和大脑思维。
手部精细运动怎么玩?
精细运动要求手指动作灵活和手眼协调,这些经典 游戏 ,让宝宝从小心灵手巧。
0~3个月训练项目:手掌打开,拇指不内扣
经典 游戏 :抚触按摩
做抚触时顺带按摩一下宝宝的手指和手掌:用大拇指轻轻地按五个手指,从根部按到指尖,帮助宝宝打开手掌,让手指更敏感。
4~6个月训练项目:手掌拍、抓、扒
经典 游戏 :变换姿势抓玩具
经常变换宝宝在 游戏 垫上的姿势,让他侧卧、仰卧、俯卧,不停地换姿势。不同的姿势会迫使宝宝调整伸手够玩具、抓玩具的方式,从而进一步锻炼精细动作。
7~9个月训练项目:用拇指和食指配合捏拿东西
训练 游戏 :吃手指食物
宝宝开始对食物产生兴趣,你可以把手指食物当作练习精细动作的玩具。从一开始是大块长条,慢慢变细变短。几个月锻炼下来,宝宝的抓握能力一定会大幅提高,手眼协调也会越来越精准。
锻炼趴、爬、坐、站、走大动作,怎么玩?
2~4个月训练项目:趴
经典 游戏 :魔力镜子
让宝宝趴在落地镜子前面,让镜子里的小宝贝吸引他的注意力,好好打量一下自己的模样。妈妈也可以在镜子前做鬼脸,逗引宝宝看着镜子里的你。
5~6个月训练项目:学坐
经典 游戏 :拉大锯
大人与宝宝对坐,将宝宝两脚夹在大人的小腿间,大人一边拉着宝宝的双手一拉一送做锯木头状,一边唱:“拉大锯,扯大锯,姥姥家,唱大戏……。”
7~9个月
训练项目:爬行
经典 游戏 :人体保龄球
把宝宝放在一块颜色鲜艳有图案的爬行垫上,将一些软泡沫的积木堆在宝宝面前,妈妈在宝宝身后扶住宝宝的小脚丫,鼓励宝宝爬到积木跟前,并用身体将它们击倒。当积木倒成一片,宝宝开心地笑时,妈妈和他一起笑,以示鼓励,他一定会乐此不疲地爬个没完的。
8~10个月训练项目:站立
经典 游戏 :坐在球上跳一跳
让宝宝坐在皮球上,双手扶住宝宝腋下,轻轻下压他的身体,让宝宝体验被球弹起来的感觉。宝宝会玩以后,就知道怎么用脚支撑在地面上,让身体保持平衡,自然而然学会站立。
10~12个月训练项目:行走
经典 游戏 :推童车
给宝宝买一辆他喜欢的小推车,让宝宝推着童车慢慢直线走,父母在一边保护。当宝宝熟练后,再在地上放置不同的障碍物,如塑料桶、玩具,让宝宝绕过或者跨过障碍物,启发宝宝拐弯走。
发展和神经科学证据表明,孩子的运动技能、社交能力、认知能力个语言能力都是同步发展的,彼此之间也是相互支持的。也就是说孩子的运动能力好,不仅可以强壮身体,而且会变得更善于和其他小朋友打交道、语言能力和认知能力也更强,运动和大脑息息相关,并不是我们经常所说的“四肢发达,头脑简单”。
精细运动,促进宝宝大脑发育
孩子的运动可以分为精细动作和粗大运动,精细运动虽然只是个小动作,却可以促进大脑发育。
“建立或者展现认知能力的大多数活动也都涉及精细动作能力。比如要让孩子掌握阅读能力,首先需要发展精细动作能力来控制移动,帮助孩子更好地追踪文字;
要让孩子学会画画首先要发展精细动作能力,帮助孩子手眼协调他才能画出想画的内容;
要让孩子学说话首先要发展精细动作能力,比如学会运动舌头来控制声音的产生,由此可见大多数家长在意这些认知能力无论是阅读、画画、还是语言能力的孩子早期精细动作能力的发展息息相关。”
练习精细动作的方法『适合一岁一 下』:
1 .让宝宝手抓食物吃
允许宝宝自己手抓食物吃,很多妈妈会感觉这样不卫生、又一团乱糟,饭菜撒了一地不但浪费食物,还会弄脏衣服,增加自己的劳动量。于是自己,喂宝宝吃饭,其实这样不利于宝宝精细动作的发展,1岁时是宝宝发展手眼协调能力的时候,无论用手直接抓起来吃,还是握住勺子舀起一勺食物,摇摇晃晃的往自己嘴里送,都是对大脑意义重大学习机会。
妈妈可以给宝宝提供食物:溶豆、旺仔小馒头、其他一些手指食物、或者面条等。
2.拿出来、放进去 游戏
妈妈可以给宝宝提供一个大盒子和一些积木,妈妈先做示范,把积木放进去盒子里,再拿出来,让宝宝多做这样的练习,可以锻炼宝宝的精细运动,又可以让宝宝摸索事物的物理属性。
3.宝宝两手配合的 游戏
妈妈给宝宝准备一些小瓶子,小盒子,妈妈先做示范,拿起带盖的小盒子,用两手把盒子打开,再把盒子盖上,可以在盒子里放一些小球或者小豆子移动盒子发出哗啦哗啦的声响,增加孩子打开盒子的兴趣,当然先开始给宝宝选择一些比较容易打开的盒子,如果宝宝学会了打开盒盖之后,还可以再给宝宝教一些比较复杂和难度增加的,如拧瓶盖。
4.画道道
让宝宝坐在桌前桌上放一张白纸和一支彩色蜡笔,训练孩子用着整个手掌握住蜡笔,然后鼓励他在纸上乱画,可以画道道也可以画其他线条或者图形。
我个人觉得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发育曲线 。
咱们现在的儿保做得很到位,体检多,一有异常,儿保医生也会及时告知。有好处,但是也容易让妈妈焦虑。
拿我自己的经历来说:每次我大宝体检,身高总跟标准差个5-6cm,体重也偏轻。儿保医生一直建议我别纯母乳了,加奶粉。化验结果虽然没缺钙也建议补钙。我当时也心焦,这种紧张情绪我以为隐藏得很好,其实也带给孩子了。后来,我找了这方面的专家,专家就给孩子画了一张曲线,因为我孩子37周就剖出来了,一直以来的身高都是比正常值低,但是一路下来,他的曲线图是正常的。专家就建议我别焦虑,孩子也在厚积薄发。
所以,假如你觉得你家孩子,九个月了还不会做精细动作,我给你的建议 :
1,准备好纸笔,分阶段记录孩子会的本领,过一段时间看看孩子是否以学会。
2,多陪伴孩子,多引导孩子进行精细动作的训练。
比如九个月,你可以给他球,让他左手换右手,让他抛球捡球。也可以递给孩子一个纽扣和小杯子,让孩子把纽扣扔进杯子里。 游戏 有很多,关键要轻松愉快和谐的气氛。重复多了,练多了,孩子慢慢也适应了。
3,放下焦虑,多学习 。
学习带给我最大的作用就是我不焦虑了。比如现在我的二宝四个多月了才会翻身,而我小姑子的二宝三个月多一点就翻得很溜了。可是这又怎么样,我觉得特别正常,因为每个孩子都独一无二。
只要孩子健 健康 康地,能吃能睡,精神好。我们就静待花开!
9个月精细动作不会,可能是发育略微慢一些,但是每个宝宝的发育情况不同,妈妈也不要过于担心,先看看儿童动作发育进度表格。
如何锻炼宝宝的精细动作?
要知道,手是人类的第二个大脑,平时要让孩子多动手,多用脑,才能更快锻炼精细动作。老话儿说:脑袋越用越灵光。手部也一样,多活动,可以跟宝宝互动,比如把玩具放距离不远的地方让他抓起来,吃饭可以让宝宝自己吃,锻炼抓握能力。
手部的19块小肌肉,也是手最珍贵的部位。源于这19块肌肉,我们才会有非常精细、灵巧的活儿。我们日平时做的动作,比如吃饭、拿物品、写字等,都只用到了其中一半而已。还可以给宝宝玩魔方、飞叠杯等益智玩具,同时锻炼手眼协调能力。
总之,家长多留心,给宝宝手部活动的空间,如果1岁以上仍然得不到改善需要去儿童医院了解具体情况。
多数家长会把宝宝的坐、爬、走路等等动作当成衡量宝宝发育是否正常的标准,这些动作呢,我们称之为大动作。实际上,还有一种动作同样重要,那就是精细动作!
·精细动作是什么?
精细动作是指宝宝手部、脚部、口腔及舌部等细小动作,例如手部拇指和食指的捏合能力、脚趾头的活动能力、使用吸管杯的能力等等。
·精细动作对宝宝有什么意义?
精细运动发展与孩子的智力发育有密切关系,中国古话说的“心灵手巧”就是这个意思。孩子出生后的第1年对精细运动的发育尤为重要。
·如何锻炼宝宝的精细动作能力?
锻炼宝宝的精细动作建议遵循以下3个原则:
1.刺激性原则。 给宝宝提供不同的物体刺激宝宝触摸、摆弄、抓握,让宝宝充分地去抓、握、打、敲、叩、击打、挖、画,以发展良好的感知觉和动作行为。
2.操作性原则。 精细动作训练从宝宝出生后就可以开始进行,家长和宝宝一起做 游戏 互动,共同操作配合。比如妈妈可以将一块积木递给宝宝,宝宝在手接住积木(精细动作)后,再把积木一块块摞起来。在这个过程中,宝宝的手指精细动作就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3.递进性原则。 精细动作的发展是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因此,家长应按照宝宝的月龄和发育情况为其提供适宜的玩具、学具和手指 游戏 ,促进宝宝精细动作的发展。
袋鼠麻麻有话说:
在跟宝宝一起玩时,爸爸妈妈无需刻意去甄别玩具是不是锻炼精细动作的,只要将全部身心投入与宝宝的 游戏 之中,陪宝宝一起玩得开心就好,宝宝在 游戏 时他的精细动作能力自然能够提高。
根据婴幼儿精细动作发展顺序及年龄对照表,九个月的婴儿,他应该学会的精细动作是用拇指或者食指学会抓物,这个动作应该从6个月左右开始就有显现,如果晚于11个月还不会的话,才说明宝宝的精细动作发育水平较晚。
现在宝宝是9个月,这些精细动作不是很熟练的话,是可以通过训练来进行矫正的,分享如下几个 游戏 。
1.小小搬运工
准备好苹果、橘子、梨、积木或者是小海洋球、小玩偶,一个大纸箱。
妈妈做示范,将苹果拿起,轻轻地放在箱子内,引导宝宝将其他的物品轻轻地抓起,放在箱子里,这样可以训练宝宝的抓握能力。
2.套皮筋
准备好1根小木棍和几根橡皮筋。
妈妈给宝宝演示,左手拿着小木棍,右手向木棍上套一根橡皮筋,鼓励宝宝模仿妈妈的动作,让宝宝学会慢慢地把橡皮筋套在小木棍上面。宝宝全部套完以后,可以交换左右手,再来一次。
3.抓豆子
准备好一碗黄豆,妈妈作出示范,张开五指,然后慢慢地合拢,将豆子抓起来放在一边。等宝宝五指抓的动作熟练以后可以进化成三指抓,就是只用大拇指、食指和中指抓起一颗豆子,这样也可以训练宝宝的精细动作。
总而言之,精细动作的发展需要爸爸妈妈在生活中多加训练,即使稍微有一些迟缓,也不要太过担心,要耐心引导宝宝。
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到你!
婴幼儿精细动作的发展主要体现在手指、手腕、手掌等部位的活动能力、手眼协调能力。手的精细动作发育是婴幼儿大脑发育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正常婴幼儿精细动作的发育规律如下:
新生儿:两手握拳,拇指指握在四指之中,刺激后握得更紧,称为握持反射。
2-3个月:手指呈半张开状态,能握住放在手中的物体数秒钟,能看眼前或手中的物体,可玩弄自己的双手。
4-5个月:两手能凑到一起玩,手指张开,能缓慢的将手伸向物体,能主动握物,但动作不协调、不准确。
6-7个月:看到东西可伸手去拿,能握奶瓶,玩自己的脚。玩积木时可将一只手倒换到另一只手中。
8-9个月:随意动作十分明显,手指灵活,可以出现捏、敲等 探索 性活动。
10个月:手指十分灵活,抓物品的方法是用拇指和其他指的指腹对指相捏。
11-12个月:抓物品的方法是拇指和食指的指尖捏起的方法,可捏起米粒大小的东西。
12-15个月:可用匙取食,能把东西往上扔,能几页几页地翻书。
18个月:能叠3-4块立方积木。
2岁:用杯子饮水,能脱出解开扣子的外衣,会转动门把,会一页一页地翻书。
3岁:会解纽扣,能够用积木搭桥,能模仿画“十”字。
九个月的宝宝还不会做精细动作该怎么办?
前面说过,宝宝9-10个月的时候,会用拇指和其他指对捏起食物,如果1岁还不会做这个动作,不会自己喂食,可能会有发育落后。
九个月的宝宝还不会拿饼干吃,可以通过训练来矫正。
1、如果宝宝扔玩具,爸爸妈妈可以拾起来让他继续玩,让他自己去 探索 ,让宝宝练习用拇指配合其他手指抓起积木。
2、训练宝宝用一只手的玩具对敲另一只手的玩具,发出声音时给予奖励。
3、训练宝宝自己拿食物吃,由大到小,能够自己准确的将手里的食物放入手中,比如用拇指和食指捏馒头或饼干。
4、可以训练宝宝用食指扣扣小洞洞,按一按小按键等。
5、宝宝玩抓糖果 游戏 ,训练宝宝五指抓的动作。
在训练宝宝做这些精细动作时,不要太过于追求结果,要循序渐进,注重训练的过程,当宝宝有了一点小进步时,要适当给予宝宝奖励,才能使宝宝有兴趣学下去。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1444646479@qq.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起点母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