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血症,顾名思义,就是指母体与胎儿血型不合所引起的溶血现象。对于O型血孕妇来说,溶血症的风险较高。本文将从溶血症的定义、成因、症状、危害以及预防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以期帮助O型血孕妇更好地了解和应对这一疾病。
一、溶血症的定义及成因
溶血症,即胎儿红细胞抗原与母体血清中的抗体发生反应,导致胎儿红细胞被破坏,从而引起的一系列症状。O型血孕妇溶血症的主要成因是血型不合。由于O型血孕妇体内缺乏A、B抗原,而胎儿血型可能为A型、B型或AB型,当胎儿红细胞进入母体循环时,母体产生的抗体可能攻击胎儿红细胞,引发溶血症。
二、溶血症的症状及危害
溶血症的症状主要包括:
1. 胎儿水肿:胎儿皮肤、黏膜、胸腹水等部位出现水肿现象。
2. 胎儿贫血:胎儿血红蛋白水平降低,导致胎儿缺氧。
3. 胎儿黄疸:胎儿皮肤、巩膜等部位出现黄疸。
4. 胎死腹中:严重溶血症可能导致胎儿死亡。
溶血症的危害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影响胎儿生长发育:溶血症导致胎儿缺氧、营养不良,影响胎儿正常发育。
2. 诱发早产:严重溶血症可能导致孕妇早产。
3. 引起孕妇妊娠期并发症:如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糖尿病等。
三、预防溶血症的措施
1. 产前检查:O型血孕妇在孕期应定期进行产前检查,包括血型、抗体检测等,以便早期发现溶血症风险。
2. 免疫球蛋白注射:对于高风险的O型血孕妇,医生会在孕中期、孕晚期及分娩时注射免疫球蛋白,以降低胎儿红细胞进入母体循环的风险。
3. 输血治疗:对于溶血症症状明显的孕妇,医生会根据病情给予输血治疗。
4. 羊水穿刺:对于高风险的O型血孕妇,医生会在孕中期进行羊水穿刺,检测胎儿血型,以便及时采取措施。
溶血症是O型血孕妇面临的一项重要风险。了解溶血症的定义、成因、症状、危害以及预防措施,有助于O型血孕妇更好地应对这一疾病。在此,提醒广大O型血孕妇,关注孕期健康,做好产前检查,预防溶血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张红霞,李明,李晓华. 溶血症的预防与治疗[J].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7,33(3):257-259.
[2] 王艳华,赵瑞,王芳. O型血孕妇妊娠期溶血症的护理体会[J]. 护理研究,2016,30(1):120-122.
[3] 赵芳,陈莉,刘丹丹. O型血孕妇妊娠期溶血症的预防与护理[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5,31(2):328-330.
第一胎发生机率大!新生儿溶血症,危险血型大揭密。
第一胎发生机率大!新生儿溶血症,危险血型大揭密。 身为新生儿溶血症的高危险群,O型及Rh阴性的孕妈咪如何判断宝宝是否会罹病?新生儿溶血症可以预防吗? 什么是「新生儿溶血症」?
A : 台北荣民总医院妇女医学部遗传优生学科主治医师张家铭表示,新生儿溶血症是一种免疫反应。这个病症起源是在母亲身上产生一种叫做IgG的抗体,此抗体经由胎盘传到胎儿身上会与胎儿体内红血球上的抗原结合,进而破坏红血球细胞,红血球细胞溶解即造成溶血。少数溶血症的案例则是因为重度地中海型贫血、蚕豆症所造成。
根据统计,台湾在1991~2000年出生的23,886名新生儿中,大约有15名宝宝罹患新生儿溶血症。换句话说,每10万名新生儿就有4.1个宝宝罹病。相形之下,美国在2003年做的统计数据显示,光是RhD抗原的溶血症,每1千名新生儿中就有6.8名宝宝罹病。由此可以判断美国罹患新生儿溶血症的宝宝远远超过台湾。
为什么妈咪和胎儿的血型会不相容?
A : 理论上母亲体内的抗体并不会主动攻击胎儿的红血球细胞,但有时会出现某些情况诱发母亲产生IgG抗体,可能原因如下:
1.曾有流产、子宫外孕等胎盘出血病史或怀孕时因为胎盘剥离而出血,胎儿和母亲的血液互换以后,胎儿身上的抗体跑到母亲体内,就会诱发母亲产生IgG抗体。张家铭医师说,根据统计,母亲若有血液交换病史,大约有15%~50%的人会产生IgG抗体,所以曾经有血液交换病史的妈咪也不用紧张,因为不是每个有血液交换病史的人都会引发新生儿溶血症。
2.前面说到曾有血液交换病史的妈咪较容易产生IgG抗体,因此输血也是新生儿溶血症的可能原因之一。不过现在输血都会仔细比对血型(ABO或Rh),完全符合才会开始输血,可以大大降低产生IgG抗体的机率。
3.本身没有抗原的O型血妈咪若曾经接触A或B型的抗原就会产生对抗A型或B型的抗体。
4.怀孕期间抽羊水可能导致宝宝的血液流到妈妈体内, *** 妈咪产生IgG抗体进而造成溶血。
延伸阅读: 宝宝养不大跟心脏病有关?出现这几种症状要尽早就医
哪些血型的孕妇是高危险群?
A : 张家铭医师指出,O型和Rh阴性血型的人是婴儿溶血症的高危险群,这是因为他们本身没有抗原,如果有其他血型的抗原进入体内,就会产生对抗RhD的抗体,造成胎儿溶血。O型的抗原是ABO,Rh阴性血型的抗原则包含RhC、Rhc、RhD、RhE和Rhe等5种,其中又以RhD的抗原最常见。换句话说,新生儿溶血症的抗原类型以ABO和RhD最常见。
哪种血型罹患此症的机率最高?
A : 在ABO和RhD两个抗原中,以ABO(O型)抗原发生机率最高,其次才是RhD(Rh阴性血型)抗原。张家铭医师分析,ABO诱发母亲本身产生抗体的机率较大,RhD则大多是怀孕或抽羊水以后才会产生抗体。
听说ABO 型常见第一胎、Rh型常见第二胎?
A : ABO抗原的新生儿溶血症之所以容易出现在第一胎,是因为O型妈咪可能在早期身上就有抗体(对抗A型或B型的抗体)。Rh阴性血型的溶血症比较容
易出现在第二胎,则是因为Rh阴性血型的妈咪若怀的是Rh阳性血型的宝宝,可能在生完后产生抗体;若下一胎宝宝又是Rh阳性,妈咪体内的抗体就会起来对抗宝宝。
第一胎溶血症,第二胎也出现的机率有多少?
A : 张家铭医师指出,怀孕次数愈多,出现溶血症的机率愈高。这是因为新生儿溶血症是一种免疫机制,当母亲体内的IgG抗体被诱发,它会停留在体内,等到下一次怀胎IgG抗体被「唤醒」就会去对抗胎儿体内的红血球。这也是为什么第一胎宝宝出现溶血症,第二胎罹患此症的机率就会增加。
延伸阅读: 4月婴疑溢奶窒息!医师提醒:出现这些状况要小心
罹病的宝宝会出现哪些症状?
A : 罹患溶血症的宝宝通常一出生就会浮现症状。宝宝一开始会贫血并出现黄疸,当溶血情况愈来愈严重,黄疸也会变得更加明显;此时宝宝可能会出现全身水肿、呼吸困难的情形,甚至有可能心脏衰竭。由于红血球溶解后要靠肝脏、脾脏分解,因此宝宝也可能会并发肝脾肿大的症状。下面就来看看溶血症宝宝最常出现的黄疸和贫血症状的表现型态:
黄疸
生理性黄疸在新生儿身上十分普遍,但症状多半比较轻微,通常照光治疗就会好。溶血症宝宝的黄疸则严重得多,血球大量溶解时甚至会引起核黄疸;核黄疸会让胆色素大量增加并跑到宝宝脑部,造成宝宝脑功能受损。
贫血
通常医师会透过抽血检验宝宝是否有贫血。溶血症的宝宝出生时一般会有肤色苍白、心跳频率增加、身体含氧量下降等特征。
张家铭医师表示,在溶血症的治疗上,轻微贫血通常不用输血,严重贫血则要考虑输血;黄疸就是比照一般情况的照光治疗,胆色素若大于4,可以考虑换血治疗。至于肝脾肿大,等溶血情况解除,宝宝多半会自行恢复正常,但也要持续追踪肝脏功能。
第一胎发生机率大!新生儿溶血症,危险血型大揭密。 此症治愈率有多高?会出现后遗症吗?
A : 溶血症的存活率约84%~90%。大体而言,只要宝宝接受治疗,未来神经发展有9成以上的机率正常。但若出现严重水肿,存活率恐怕会降至39%。张家铭医师分析;总的来说,新生儿溶血症拥有高治愈率,并发症也不会太严重。少数症状较严重的孩子黄疸时间会拉长,若溶血严重到出现核黄疸,宝宝的神经功能就会受到影响,甚至有可能演变成脑性麻痹(但机率极小)。一般来说O型溶血症的症状比较轻微,Rh阴性血型的溶血症则严重得多。
宝宝是否可以提前在胎内治疗?
A : 刚说到溶血症通常是在出生后出现症状,但宝宝也有可能在子宫内就开始出现症状。张家铭医师表示,虽然首次怀孕会测ABO和Rh血型,医师若在照超音波时发现胎儿有水肿情况会进一步观察是否为溶血症,但溶血症仍然很难在产检时被检查出来,宝宝胎死腹中的机率是千分之6~10左右。目前已知可行的胎内治疗是在子宫内帮胎儿反复输血将攻击的抗体代换,并以此处理贫血的问题。
新生儿溶血症如何预防?
A : Rh阴性(RhD)血型的妈咪可以考虑在抽羊水的同时打免疫球蛋白,或在28、34周以及分娩48小时内打免疫球蛋白,避免体内产生抗体。ABO血型的妈咪则可以到血液科做溶血测试,检验血液中是否有IgG抗体。
哪些族群应该在产前做相关检查?
A : 只要曾经出现有可能造成「血液交换」的状况,就要留意溶血症发生的风险。张家铭医师提醒,自体免疫异常族群、上一胎宝宝曾罹患溶血症、孕期腹部遭受撞击或受伤、多胞胎、曾发生不明原因的胎儿水肿、胎儿曾在子宫内死亡,以及分娩时因胎盘植入而让医师必须用器械或徒手将胎盘扯落,都会增加胎儿与母亲血液交换的机率。如果孕妈咪曾出现上述任一情形,宝宝罹患新生儿溶血症就会增加,最好提早预防以免造成遗憾。
夫妻都是O型血,宝宝会得溶血症吗
具体如下:新生儿溶血病 (母子血型不合溶血病) 是由于孕妇与胎儿血型不符,母体的抗体与胎儿的红细胞发生反应而引起的同种免疫溶血性疾病。
预防:一项统计显示,在所有分娩中大概有20%-30%的几率会出现母婴血型不合,即这些母亲分娩出的孩子都有可能患上新生儿溶血病。与此形成对比的是,只有不到一成的父母会到医院做产前血型血清学检查,来使孩子远离溶血病。
母亲O型、父亲AB型婴儿最易发病
据了解,新生儿溶血病的原因主要分为两种:ABO血型系统不合,Rh血型系统不合。在我国,最常见的是ABO血型系统不合,尤其是母亲血型为O型、父亲是AB型的时候,因为这样血型的父母生出的孩子,血型不是A型就是B型,很容易发生溶血病。
虽然胎儿在母亲体内依靠母亲供应营养,但是母亲和胎儿之间有一道“胎盘屏障”,这道屏障可以保护母婴血液不会“相互来往”。但是仍有少量的婴儿红细胞会渗入母体循环,由此导致了抗体产生,母亲的血液也会有少部分血液进入胎儿体内。母亲一般不会受到溶血的影响,而这两种不同的血液在孩子身体里则可能“打架”,从而引起溶血病。当然,也不是所有母婴血型不合的孩子体内都会出现“打架”现象,因为等到孩子出生之后,婴儿体内的来自母亲的带有抗体的血液就会在一定时间内代谢耗尽,孩子很快会恢复正常。
所以,O型血的准妈妈照样能够怀孕生孩子。不过,一些较为严重的溶血病可能会导致流产或者死胎,如果有些年轻夫妇遇到莫名其妙的反复流产或死胎时,就需要考虑是否有溶血的原因在里头。
另外一种溶血病发生在母婴Rh血型不合,汉族人群中发生该病的几率比较小。
把好产前和产后两道关
如果准爸爸是A型血、B型血或AB型血,准妈妈是O型血,且有过流产史或者输血史的话,就要当心新生宝宝有无贫血以及黄疸出现的时间、程度,不要和其他原因所致的黄疸、贫血混淆,以免耽误治疗。
如果有ABO血型不合的可能,准妈妈在怀孕前就要做一个“产前血型血清学检查”,来查一查血液里抗体的情况。要是抗体的“活性”不高,准爸妈可以安心生孩子,要是抗体的“活性”很高,则可以通过一些药物治疗来降低,现在杭州不少医院都有相应的中药治疗。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降低母亲抗体的“杀伤力”。
如果已经怀上宝宝,准妈妈们要记得从16周左右开始,定期检测血液中抗体的情况,一般在四周左右一次,密切注意宝宝有否发生溶血可能。如有异常可以在孕期治疗,效果也不错。Rh血型不同的准爸妈,第一次怀孕时基本上没事,但如果有过流产或生过孩子等现象,一定要查准妈妈体内Rh抗体。若抗体阳性的“活性”很强,就不应该怀孕,否则发生死胎、新生儿严重溶血的危险性就比较大了。
所有分娩中大概有20%-30%的几率会出现母婴血型不合,只要是怀孕,都存在一定风险。孕前检查,定期检查,现在医学已经很发达了,即使几率很大,一般都能预防!还有要有一个乐观,开朗的好心情!
希望能够帮到你,祝你们能有一个聪明健康的宝宝!
O型血女性容易生溶血宝宝吗
引言:众所周知,父母的血型也会影响到宝宝的健康,一般情况下O型血的女性没有其他的血型女性容易受孕。在日常生活中血型也是比较重要的,一般都会听到O型血女生的第一胎尤为重要,如果第1胎不能完全地运下来,那么以后有可能就会没有在孕育的机会了。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的话题就是O型血女生的第一胎尤为重要,那么到底是为什么呢?
一、 O型血女性的第一胎的重要性
首先女性应该知道,当孕妈妈的血型为O型血的话,在怀孕期间就容轻易与其他的血型出现溶血的情况,对胎儿具有一定的影响,当出现溶血情况后,有可能会导致新生儿黄疸如血中的出现,因此新生儿的溶血进场是非常严重的。如果溶血症状较轻,则会出现一些不良的反应,但如果很严重的话,有可能会导致死亡,对于很多孕妈妈来说这是一件不能接受的事情。
二、 O型血女性怀孕期间发生溶血症的几率
O型血女性怀孕期间发生溶血症的几率是非常高的。当孕妈妈的血型是O型血,但其宝爸的血型是ab型,那么宝宝的血型有可能就是a型或者是B型,因此胎宝宝的血型就会刺激孕妈妈体内产生特殊的抗体,这种抗体会通过胎盘回到胎儿的体内,从而破坏胎儿的血细胞,引起胎宝宝溶血,因此O型血的女性在结婚时最好能够找相同血型的男生。
三、小结
当胎宝宝的血液成分通过胎盘渗入到孕妈妈的血液当中,或者是孕妈妈的血液也会有少量进入到胎宝宝的体内,这两种成分不合就会导致宝宝出现溶血的反应。但正常情况下,孕妈妈与胎宝宝之间也有一道天然的屏障,那就是胎盘。胎盘可以保护孕妈妈和宝贝之间的血液不会有太多的接触。溶血症一般都是在O型血孕妈妈在孕育第二胎的时候发生的。因此需要注意保护好第一胎。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1444646479@qq.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起点母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