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负责输送氧气和营养物质,还承担着免疫、调节体温等重要作用。血常规检测作为一项基础的血液检查项目,能够帮助我们了解血液的基本状况,及时发现潜在的疾病。本文将详细介绍血常规检测能查出哪些毛病,帮助读者了解血液中的健康密码。
一、血常规检测项目及正常值
血常规检测主要包括以下项目:
1. 白细胞计数(WBC):正常值(4.0-10.0)×10^9/L。白细胞具有防御和调节免疫功能,异常升高或降低可能提示感染、炎症、肿瘤等疾病。
2. 红细胞计数(RBC):正常值(4.0-5.5)×10^12/L。红细胞负责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异常可能提示贫血、红细胞增多症等疾病。
3. 血红蛋白(HGB):正常值(110-160)g/L。血红蛋白是红细胞内的一种蛋白质,负责携带氧气,异常可能提示贫血、红细胞增多症等疾病。
4. 血小板计数(PLT):正常值(100-300)×10^9/L。血小板具有止血和凝血功能,异常可能提示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小板增多症等疾病。
5. 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T%):正常值(40-70)%。中性粒细胞是白细胞的一种,主要参与细菌感染和炎症反应。
6. 淋巴细胞百分比(LYM%):正常值(20-40)%。淋巴细胞主要参与体液免疫,异常可能提示病毒感染、肿瘤等疾病。
7. 单核细胞百分比(MONO%):正常值(2-10)%。单核细胞主要参与吞噬作用,异常可能提示感染、炎症等疾病。
8. 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EOS%):正常值(0.5-5)%。嗜酸性粒细胞主要参与过敏反应和寄生虫感染。
9. 嗜碱性粒细胞百分比(BASO%):正常值(0-1)%。嗜碱性粒细胞主要参与过敏反应和寄生虫感染。
二、血常规检测能查出哪些毛病
1. 感染性疾病:血常规检测可以发现白细胞计数升高,提示可能存在感染性疾病,如细菌、病毒、寄生虫等感染。
2. 贫血:血红蛋白和红细胞计数降低,提示可能存在贫血,如缺铁性贫血、地中海贫血等。
3. 炎症性疾病:血常规检测可以发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升高,提示可能存在炎症性疾病,如关节炎、感染性心内膜炎等。
4. 肿瘤:白细胞计数异常升高,提示可能存在肿瘤,如白血病、淋巴瘤等。
5. 出血性疾病:血小板计数降低,提示可能存在出血性疾病,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过敏性紫癜等。
6. 血液系统疾病:如红细胞增多症、红细胞减少症、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
7. 心血管疾病:如心肌梗死、心绞痛等。
8. 肾脏疾病:如肾炎、肾病综合征等。
9. 免疫系统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等。
血常规检测作为一项基础的血液检查项目,能够帮助我们了解血液的基本状况,及时发现潜在的疾病。通过分析血常规检测的各项指标,我们可以初步判断是否存在感染、贫血、炎症、肿瘤、出血等疾病。血常规检测并不能完全代替其他检查手段,如影像学检查、生化检查等。因此,在发现异常情况时,应及时就医,进行进一步检查和治疗。
参考文献:
[1] 张瑞,张华,李丽华. 血常规检测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J]. 临床医学研究,2019,8(4):1-3.
[2] 陈明,张丽,李芳. 血常规检测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 中国现代医生,2018,56(9):1-3.
[3] 杨晓东,赵宇,王丽华. 血常规检测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J]. 中国实用医药,2017,12(10):1-3.
血常规能检查出什么 血常规能查出哪些毛病
1 贫血
因为在进行血常规检查时,可以明显的看到自己体内的血红蛋白高低和红细胞数量的,而血红蛋白高低和红细胞数量就是来反映自身是否贫血了的。如果身体累的血红蛋白过低,则代表着身体已经出现了贫血。贫血患者可以选择多吃一些补铁的东西,其中动物的肝脏、红枣枸杞其中的含铁量较为丰富,可以选择多吃。
2 感冒
现在感冒较为严重的人去医院进行检查,首先需要做的就是对血液进行检查,因为血液检查可以反映白细胞中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数量的高低。可以根据检查之后的数据来判断患者是患了哪种类型的感冒,一般细菌性的感染患者体内的中性粒细胞会明显升高,而病毒性感染则会出现淋巴细胞升高的情况。
3 凝血
有的人在受伤之后,伤口会一直向外渗血并且长时间不会停止,这种情况的患者则需要去医院进行血常规检查了,血常规检查可以检查患者体内的血小板含量。因为血小板就是负责血液凝固的作用的,如果患者体内的血小板过度缺乏,则必须要感觉体内输入血小板并且在平时生活当中的活动要会有所限制,以免生活中的不注意而导致身体出现伤口而血流不止。
4 寄生虫感染和过敏反应
寄生虫感染和过敏反应常发生于青少年,当小孩儿经常出现咬手指或者咬衣角的行为,家长们就要慎重的考虑孩子体内是否有寄生虫出现。而进行血常规检查,就可以在检查报告当中查看报告中是否有酸性粒细胞存在,报告中如果显示有,并且其含量还挺高的话,家长就要立即对寄生虫采取措施了。
血常规能查出哪些毛病
血常规检查是一种常用的医学检测方法,它能够帮助医生诊断多种健康问题。以下是一些血常规检查能够探测到的疾病和状况:
1. 血液系统疾病:血常规通过分析血液样本,可以揭示红细胞、白细胞、血红蛋白和血小板的水平和异常。这使得医生能够检测出诸如白血病、血小板减少症或贫血等疾病。
2. 感染性疾病:血常规检查可以检测到血液中的炎症标志物和细菌感染迹象。因此,它对于诊断皮肤、呼吸、消化和泌尿等系统因感染引起的疾病非常有用。
3. 免疫系统疾病:当免疫系统出现问题时,可能会引发系统性红斑狼疮、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和干燥综合征等疾病。血常规可以帮助医生评估免疫系统是否异常。
4. 贫血的检测:贫血是一种常见病症,其主要症状包括皮肤苍白和疲劳。血常规检查可以确定是否存在血容量减少,从而在早期阶段进行针对性治疗。
为了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建议选择设备齐全、技术先进的医院进行血常规检查。
血常规能检查出什么血常规能查出哪些毛病
1. 贫血诊断:血常规检查可以揭示血红蛋白水平和红细胞计数,这两项指标是评估贫血的关键。如果血红蛋白水平低于正常范围,可能表示存在贫血。贫血患者应多吃富含铁的食物,如动物肝脏、红枣和枸杞。
2. 感冒评估:血常规在诊断感冒类型方面有帮助。白细胞分类(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的变化可以指示是细菌性还是病毒性感染。细菌性感染通常导致中性粒细胞升高,而病毒性感染则常见淋巴细胞升高。
3. 凝血功能检测:受伤后持续出血可能是凝血功能障碍的迹象。血常规可以检查血小板水平,血小板负责血液凝固。血小板计数过低可能导致出血难以控制,患者可能需要输注血小板,并在日常生活中采取预防措施以避免出血。
4. 寄生虫感染与过敏反应筛查:儿童出现咬手指或衣角的行为可能是寄生虫感染的迹象。血常规报告中的酸性粒细胞水平可以指示寄生虫感染。如果酸性粒细胞含量异常升高,应立即采取措施处理寄生虫问题。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1444646479@qq.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起点母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