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温,作为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指标,一直以来都备受关注。古语有云:“病从口入,寒从脚起。”可见,体温的稳定对于维持人体健康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人的正常体温是多少度?体温的波动又会对人体产生哪些影响?本文将围绕这些问题展开探讨。
一、人体正常体温的界定
1. 定义
体温是指人体内部的温度,通常以摄氏度(℃)为单位。人体正常体温的界定范围因个体差异、性别、年龄、环境等因素而有所不同。世界卫生组织(WHO)认为,成年人正常体温范围在36.1℃至37.2℃之间。
2. 测量方法
体温的测量方法主要有口腔、腋下和直肠三种。其中,口腔温度最接近人体内部温度,但受呼吸、饮食等因素影响较大;腋下温度相对稳定,但测量时间较长;直肠温度最准确,但操作较为复杂。
二、体温波动对人体的影响
1. 热平衡
体温的波动会影响人体的热平衡。当体温过高时,人体会通过出汗、呼吸加快等方式散热;当体温过低时,人体会通过颤抖、血管收缩等方式产热。热平衡的维持有助于保证人体各项生理功能的正常进行。
2. 免疫系统
体温的波动与免疫系统的功能密切相关。研究表明,体温升高时,免疫细胞的活性增强,有利于抵抗病原微生物的侵袭。因此,体温的波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体的免疫力。
3. 生长发育
体温的波动对生长发育具有重要影响。儿童和青少年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体温的波动会直接影响生长激素的分泌,进而影响骨骼、肌肉等组织的发育。
4. 精神状态
体温的波动还会影响人的精神状态。研究表明,体温升高时,人的情绪容易激动;体温降低时,人的情绪容易低落。因此,保持体温的稳定有助于提高生活质量。
三、如何维持正常体温
1.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是维持正常体温的基础。如合理饮食、规律作息、适当运动等。
2. 注意保暖与降温
在寒冷的冬季,要注意保暖,避免受凉;在炎热的夏季,要注意降温,避免中暑。
3. 适时就医
当体温出现异常波动时,应及时就医,查明原因,采取相应措施。
体温是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指标,保持正常体温对于维持人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了解人体正常体温的范围、波动对人体的影响以及如何维持正常体温,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关注自身健康,提高生活质量。让我们共同努力,关注体温,关爱生命。
人体的正常体温范围是多少度
1、体温(T)正常值:36.0~37.0℃。腋测法是测量体温最常用的方法。擦干腋窝汗液,将体温表的水银端放于腑窝顶部,用上臂半体温表夹紧,嘱病人不能乱动,10分钟后读数,正常值为36~37℃。
2、脉搏(P)正常值:60~100次/分。婴幼儿130~150次/分,儿童110~120次/分,正常成人60~100次/分,老年人可慢至55~75次/分,新生儿可快至120~140次/分。
3、呼吸(R)正常值:16~20次/分。呼吸正常值平静呼吸时,成人16~20次/分,儿童30~40次/分,常为44次/分,儿童的呼吸随年龄的增长而减少,逐渐到成人的水平。呼吸次数与脉搏次数的比例为1∶4。
4、血压(BP)正常值:90~140/60~90mmHg。血压的产生推动血液在血管内流动并作用于血管壁的压力称为血压,一般指动脉血压而言。心室收缩时,动脉内最高的压力称为收缩压;心室舒张时,动脉内最低的压力称为舒张压。收缩压与舒张压之差为脉压。
生命四大体征包括呼吸、体温、脉搏、血压,医学上称为四大体征。它们是维持机体正常活动的支柱,缺一不可,不论哪项异常也会导致严重或致命的疾病,同时某些疾病也可导致这四大体征的变化或恶化。
扩展资料
正常人的体温在24小时内略有波动,一般情况下不超过1℃。生理情况下,早晨略低,下午或运动和进食后稍高。老年人体温略低,妇女在经期前或妊娠时略高。
最常选用桡动脉搏动处。先让病人安静休息5~10分钟,手平放在适当位置,坐卧均可。检查者将右手食指、中指、无名指并齐按在病人手腕段的桡动脉处,压力大小以能感到清楚的动脉搏动为宜,数半分钟的脉搏数,再乘以2即得1分钟脉搏次数。
两种呼吸方式人正常呼吸有两种方式,即胸式呼吸和腹式呼吸。以胸廓起伏运动为主的呼吸为胸式呼吸,多见于正常女性和年轻人,也可见于腹膜炎患者和一些急腹症患者;以腹部运动为主的呼吸为腹式呼吸,多见于正常男性和儿童,也可见于胸膜炎患者。
成人的收缩压≥140mmHg和舒张压≥90mmHg,称高血压。如出现高血压,但其他脏器无症状,属原发性高血压病;如由肾血管疾病、肾炎、肾上腺皮质肿瘤、颅内压增高、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高脂血症、高钠血症、饮酒、吸烟等引起的高血压,属继发性高血压病。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 生命体征
成人正常体温多少度正常
正常值:口腔舌下温度为36.3~37.2℃,直肠温度36.5~37.7℃比口腔温度高(0.2~0.5℃),腋下温度36.0℃-37.4℃。
正常人的体温是相对恒定的,它通过大脑和丘脑下部的体温调节中枢,调节和神经体液的作用,使产热和散热保持动态平衡。在正常生理状态下,体温升高时,机体通过减少产热和增加散热来维持体温相对恒定;反之,当体温下降时,则产热增加而散热减少,使体温维持在正常水平。
/iknow-pic.cdn.bcebos.com/cb8065380cd791239a3eef4ca2345982b2b7802f”target=”_blank”title=”点击查看大图”class=”ikqb_img_alink”>/iknow-pic.cdn.bcebos.com/cb8065380cd791239a3eef4ca2345982b2b7802f?x-bce-process=image%2Fresize%2Cm_lfit%2Cw_600%2Ch_800%2Climit_1%2Fquality%2Cq_85%2Fformat%2Cf_auto”esrc=””/>
扩展资料:
体温调节中枢通过神经、体液等因素调节机体的产热和散热过程,使体温波动于正常范围之内,所以健康人的体温就能保持相对恒定。一些外来的或内生的物质均可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破坏产热与散热之间的动态平衡,机体就表现为发热,医学将这些能引起发热的物质统称为致热原。当然,体温调节中枢自身功能紊乱也可引起发热。根据发热程度的高低(口腔温度),可以区分为:低热:37.4℃~38℃;中等度热:38.1℃~39℃:高热:39.1℃~41℃;超高热:41℃以上。
参考资料来源:/baike.baidu.com/item/%E4%BD%93%E6%B8%A9/19692207″target=”_blank”title=”只支持选中一个链接时生效”>百度百科-体温
参考资料来源:/baike.baidu.com/item/%E6%AD%A3%E5%B8%B8%E4%BD%93%E6%B8%A9/1185794?fr=aladdin”target=”_blank”title=”只支持选中一个链接时生效”>百度百科-正常体温
人的正常体温是多少度
人体正常体温平均在36~37℃之间(腋窝),超出这个范围就是发热,38℃以下是低热,39℃以上是高热。 以上就有危险了 测体温时,应先将体温表的水银柱甩到35℃以下,再用棉签蘸酒精擦拭消毒。现在多数是把体温表挟在腋下试温,年龄小或昏迷的小儿可采用肛门测温。 测腋下温度时,要先擦去腋窝的汗,再把体温表有水银柱的一头放在腋下夹紧,5分钟后取出。测肛温时,先在肛表圆头涂些油类物质以起润滑作用,再缓缓插入肛门2厘米左右深,3分钟后取出。肛门测温时,要用手扶着体温表,以免小儿弄碎体温表刺伤肛门。 看体温表时,应横持体温表缓缓转动,取水平线观察水银柱所示温度刻度。体温表用后,要用75%的酒精消毒。 正常人体温一般上午比下午高,刚出生1个月的小儿上午比下午高0.25℃,6个月的小儿上午比下午高0.5℃,1岁以后高1℃。 、神经方面: 女人皮肤里的“传感器”比男人身上的灵敏,女性有繁殖后代的使命。在怀孕期间,子宫内的胎儿需要恒温环境,而子宫在躯干内,所以,女人的躯干需要得到更加周密的保护。要实现这一目标,女人皮肤里的“传感器”必须更加敏感 2、激素方面: 女性卵巢形成黄体,黄体分泌孕酮会使体温上升,体温调节中枢对孕酮(又称黄体激素)作用极为敏感,一定量的孕酮(12,8nmol/L)即可引起体温升高 3、女性的体内脂肪较男性为高这也应该是一个原因 小孩高,婴儿专家回答: 体温不超过口表37℃,肛表37.6℃是正常体温。 口表是在嘴里测量体温的体温计 幼儿正常体温该多高 (腋下) 孩子出生后,正常的体温较成人稍高,且易波动。这是因为小儿新陈代谢旺盛,体温调节中枢发育尚未完善。 一般小儿的正常体温在37~37.2摄氏度左右,少数小儿一天中最高体温可达37.4摄氏度。除此之外,小儿体温在一日之间可有较大波动,年幼儿一日之间体温可相差0.5~1摄氏度,稍大点的则在1摄氏度以上。饭后、运动后、洗澡后、大哭后、大量出汗后及天热、午后体温较高。相反,上午和睡眠时体温较低。 由于个人的正常体温有差异,因此,并不是所有孩子的正常体温均能达到37.2摄氏度,或每日上下午体温均有0.5~1摄氏度的波动。在一些疾病早期,病情较轻时,孩子都有低烧现象,如果这些孩子平时的正常体温低于37摄氏度的话,在其患病的早期阶段,低烧温度则可能只在37.5摄氏度左右,对于这种情况则必须予以重视。 正常体温的测量方法是在早晨8点左右、午后3点左右、晚上8点左右各测一次体温,连续测量几天,取其最稳定的值即为正常体温。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1444646479@qq.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起点母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