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作为女性特有的生理现象,是女性健康的重要标志。有些女性在月经期间会出现月经量过多的现象,这不仅给生活带来不便,还可能对身体健康造成影响。月经量过多应该吃什么药呢?本文将为您解答这个问题。
一、月经量过多的原因
1. 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导致月经量过多的主要原因之一。当子宫内膜生长在子宫外其他部位时,会形成异位病灶,导致月经量增多。
2. 子宫肌瘤:子宫肌瘤是女性常见的良性肿瘤,其生长部位和大小不同,可能导致月经量增多。
3. 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功能亢进会导致月经失调,表现为月经量过多。
4. 激素水平失衡:激素水平失衡也可能导致月经量过多。
二、月经量过多的治疗方法
1.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月经量过多治疗的主要手段。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药物:
(1)短效避孕药:短效避孕药可以抑制卵巢排卵,减少月经量。常用的短效避孕药有:复方炔诺酮片、左炔诺孕酮片等。
(2)口服避孕药:口服避孕药可以抑制卵巢排卵,调节月经周期,减少月经量。常用的口服避孕药有:复方左炔诺孕酮片、复方炔诺酮片等。
(3)抗纤维蛋白溶解药:抗纤维蛋白溶解药可以抑制纤维蛋白溶解,减少月经量。常用的抗纤维蛋白溶解药有:氨甲环酸、阿司匹林等。
(4)激素类药物:激素类药物可以调节激素水平,减少月经量。常用的激素类药物有:雌孕激素联合用药、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等。
2. 手术治疗:对于药物治疗无效或伴有严重并发症的患者,可以考虑手术治疗。常见的手术方法有:
(1)子宫切除术:适用于年龄较大、无生育需求的患者。
(2)子宫内膜切除术:适用于年轻、有生育需求的患者。
(3)肌瘤切除术:适用于子宫肌瘤患者。
三、月经量少吃什么药
根据月经量过多原因的不同,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药物:
1. 复方炔诺酮片:适用于月经量过多、经期延长、月经不调等。
2. 左炔诺孕酮片:适用于月经量过多、经期延长、月经不调等。
3. 氨甲环酸:适用于月经量过多、经期延长、经血过多等。
4. 阿司匹林:适用于月经量过多、经期延长、经血过多等。
四、注意事项
1. 在选择药物治疗时,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切勿自行购买和使用。
2. 治疗期间,注意观察身体变化,如有不适,应及时就医。
3. 药物治疗期间,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
4. 长期服用激素类药物可能导致激素水平失衡,应在医生指导下调整剂量。
月经量过多是女性常见的妇科疾病,严重影响女性生活质量。了解月经量过多的原因和治疗方法,科学用药,关爱女性健康,是每个女性都应该关注的问题。希望本文对您有所帮助。
例假量少吃什么药调理
问题一:月经量少吃什么药调理 月经量少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主要分为: (1)气虚型 月经周期易提前,经量增多,易疲倦乏力,食欲不振,常伴有肠胃消化功能不好或易腹泻的情形。脸色苍白,舌质淡白,脉弱。治疗时宜补益肺气,并适度运动,锻炼体能。 (2)血虚型 此种体质的女性多患有贫血,经色较淡,质地较稀,脸色苍白或萎黄,容易疲倦、头晕、心悸,舌质淡白,苔薄白,脉细弱。平时应多吃瘦肉、红凤菜或菠菜、蕃薯叶等绿色蔬菜或苹果、樱桃、葡萄等富含铁质的食物。治疗宜补气、养血。 (3)血瘀型 月经易延后,经量过少或有血块,经血颜色紫或暗黑,月经来潮时小腹疼痛,血块排出后疼痛稍微减轻,严重者甚至不孕,常见于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治疗时宜活血化瘀。 鹿胎是纯天然动物药,是鹿的胎盘,有针对性的恢复卵巢功能,加速子宫创伤自愈。是人流术后必不可少的补益良品。除了用药外,还要从精神方面调理,心态要平衡,适当运动,乐观面对生活……身心健康才是女人完美的状态。补养的时间以一月为宜,平时身体虚弱、体质差、失血多者,可酌情适当延长补养时间。获取更多鹿胎知识,请搜索 鹿胎网 了解。以上作出解答及指导建议,并提醒女性朋友平时注意保持好的心态,合理的饮食及休息等。
问题二:例假量很少,吃什么药可以调节一下 我哺乳期每次例假来了一天就没啦!
问题三:月经量少,几乎没有,应吃什么药调理 建议最好去医院检查一下,看看具体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对症下药!我是靠多菌茶在调理身体
问题四:月经量少吃什么药最好 问题分析:您好,女性的月经受丘脑-垂体-卵巢性腺轴的调节,精神因素、情绪波动、环境的改变、妊娠、年龄、疾病、药物以及营养状况等因素,都可以引起这一性腺轴的功能异常,而出现月经不调。月经提前或延期一周左右属于正常。如果月经延期超过10天,需要到医院妇科进行相应的检查,以便确诊。
意见建议:及时关注自身身体状况,一旦发现严重月经不调,需及时到正规专业医院检查确诊。
问题五:我例假每月都来,就是量少,该吃什么药调理 需要考虑和月经不调可能有关系的,是需要检查B超看看的,然后可以吃一些调经丸及益母草治疗的
问题六:月经量少吃什么药调、比较好。 你好;月经量过少建议你先上医院检查出原因,然后对症吃药; 经血过少的最主要原因是压力大和性生活减少。经血量变少但月经规则的女性较少来咨询医生。事实上,现代女性生活紧张,许多女性生了小孩后,除了照顾孩子、操持家务还要出外工作,压力大加上性生活减少,本身激素分泌不足,月经量变少的几率也增加许多。 二是因为性观念开放,频繁进行人流手术造成子宫内膜受伤粘连,从而导致月经量减少,有的患者甚至因子宫颈阻塞而停经。 三是卵巢功能提前衰退,卵巢提前衰退或接近更年期的女性,经血量会变少,常会先有黄体酮不足的现象,即在月经来之前会先有几天少量的出血,才开始真正月经来潮。 经血过少一般会进行血液检查,同时检查促卵泡素、黄体生成素、雌激素、催乳素、黄体酮,来确定是卵巢还是脑垂体的激素出问题。其次量基础体温制图,以观察是否有排卵,或是否出现黄体酮不足的情形。还可超音波检查,侦测子宫内膜厚度及是否排卵。如果是因子宫粘连造成子宫颈堵塞所引起的,可用子宫镜分开后置入避孕器,再用激素治疗3个月。如是黄体酮不足,可以补充雌激素或使用卵巢治疗补充雌激素即可达到治疗的目的。放松心情,减少生活上的压力也有助于月经恢复正常。月经过多和过少都属月经不调。月经不调会导致缺铁性贫血,为妇科常见病。鹿胎是名贵动物药,是鹿的胎盘,补气养血温经散寒通络。保养子宫、恢复卵巢功能,避免了西药人工周期带来的副作用和雌激素产生的依赖性。对气血瘀滞及虚寒证引起的月经不调有非常好的对症调经效果。月经是女人健康的标志!身为女人,谁不希望风华正茂、魅力逼人!除了用药外,还要从精神方面调理,心态要平衡,适当运动,乐观面对生活……身心健康才是女人完美的状态。获取更多鹿胎知识,请搜索 鹿胎网 了解。以上作出解答及指导建议,并提醒女性朋友平时注意保持好的心态,合理的饮食及休息等。
问题七:月经量少吃什么药 月经量少吃什么药?
1、血虚治法:养血和营调经
党参12克黄芪12克茯苓12克炒白术10克大白芍12克当归9克川芎6克熟地12克仙灵脾9克山茱萸9克鸡血藤12克加减:脾虚食少者,加砂仁3克(后下)、陈皮6克;经期者,宜加红花6克、川牛膝9克、路路通10克;四肢不暖者,加桂枝6克;下腹隐冷者,加文叶9克、乌药9克。
2、肾虚治法:补肾养血调经
菟丝子12克杜仲10克枸杞子12克山茱萸9克当归9克熟地10克淮山药12克白茯苓10克巴戟天10克仙灵脾10克补骨脂9克加减:经期加莪术12克、香附9克;畏寒肢冷者加桂枝6克、熟附片9克、乌药9克。
3、血瘀治法:活血化瘀调经
桃仁9克红花6克当归10克川芎6克赤芍9克生地9克香附9克失笑散9克(包煎)乌药9克泽兰叶12克京三棱9克加减:瘀久化热者加丹皮9克、炒山桅10克;腹胀者加枳壳9克、木香9克;经少不畅腹痛者加桂枝6克、莪术12克、王不留行籽9克;气滞血瘀者加木香9克、小茴香6克。
4、痰湿治法臊湿豁痰通络
白茯苓12克法半夏10克陈皮6克炙甘草3克苍术9克香附9克胆南星10克枳壳9克六神曲9克丹参12克加减:经期者,加没药9克、路路通10克、益母草15克,去甘草;苔白腻,院问者,去甘草,加木香9克、砂仁3克(后下);肾虚者,加锁阳10克、熟附片9克,或紫石英15克。
5、宫寒型
这种体质常发生于爱吃冰冷食物的女性。月经较易延后,经量较少或颜色较暗,有些在月经来前或来潮时小腹冷痛,剧烈时甚至脸色发青,四肢冰冷,热敷则疼痛可稍微减轻。诊察时,常可发现舌质颜色较淡,舌苔白,脉沈紧。治宜温经散寒,并应忌吃生冷的食品。
用生姜15克,艾叶10克。水1碗煎至半碗去渣,鸡蛋1个去壳搅拌,放入汤内煮熟服食,每日1–2次(艾叶用量不宜太多,每次60克即可,若食用太多会有恶心,呕吐的副作用)。
6、肝郁型
月经周期较不规则,月经来潮前易多愁善感,烦躁易怒或情绪不稳定, *** 易胀痛。舌边暗,苔薄白或薄黄,脉弦。常见于经前紧张症候群。治疗宜疏肝解郁。
取鲨鱼1片洗净。香附拍破,与姜丝铺在鱼肉上,抹盐,入蒸锅隔水蒸约40分钟(体内燥热者不宜食用)。
月经量少吃什么药
月经量少的病因有虚有实,虚者多因体质虚弱,或房事过度伤及肾脏,而使经量减少;实者多由瘀血内停,或痰湿壅滞导致血行不畅,经血减少。中医认为,根据病因将月经量少分为血虚、血瘀、肾虚、痰湿四种分型。月经量少吃什么药?针对这不同分型,可以服用以下中药。
1、血虚型
症见:经来量少色淡,或点滴即净,小腹空痛,头晕眼花,心悸怔忡,面色萎黄,舌淡苔薄,脉细弱。
治法:养血和营调经。
方药:八珍汤加味。
组成:党参12克,黄芪12克,茯苓12克,炒白术10克,大白芍12克,当归9克,川芎6克,熟地12克。
2、肾虚
症见:月经量少,色鲜红或淡红,腰膝酸软,足跟痛,或头晕耳鸣,舌淡少津,脉沉细。
治法:补肾养血调经。
方药:归肾丸加减。
组成:菟丝子12克,杜仲10克,枸杞子12克,山茱萸9克,当归9克,熟地10克,淮山药12克,白茯苓10克。
3、血瘀
症见:经来量少,色紫黑有块,小腹胀痛拒按,血块排出后疼痛减轻,舌质紫暗,或有瘀点,脉弦或涩。
治法:活血化瘀调经。
方药:桃红四物汤加减。
组成:桃仁9克,红花6克,当归10克,川芎6克,赤芍9克,生地9克。
4、痰湿
症见:经血量少,色淡红,质黏稠或夹杂黏液,形体肥胖,胸脘满闷,倦怠乏力。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苔白腻,脉弦滑。
治法:臊湿豁痰通络。
方药:苍附导痰丸。
组成:白茯苓12克,法半夏10克,陈皮6克,炙甘草3克,苍术9克,香附9克,胆南星10克,枳壳9克,生姜6克,六神曲9克。
更多精彩,请看趣味组图:
小白菜汁 茉莉花木瓜粥
月经少该吃什么药调理
月经问题,算是我们女孩的隐私问题,相信很多女孩都不愿意去医院看医生吧,毕竟现在医院医生大多都是男性,女孩们脸皮薄,不好意思是情有可原的,所以小编这篇文章就起了很大用处了,而这次讲的是:月经少该吃什么药调理好?毕竟小编的文章是个死物,不能灵活运用,所以女孩们还是去医院看医生好。
月经少该吃什么药调理
月经量少而发黑的治疗重在濡养精血,本病虚多实少,故治疗重在滋肾养血,充养天癸,使任通冲盛,血海满溢。即使是瘀滞或痰湿,也多属气血有伤,慎不可恣投攻破,以免重伤气血,使经血难复。月经量少,常伴后期,并可发展为闭经,应积极治疗。根据月经少而黑的症状不同,可以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1、气滞血瘀型月经少而黑
症状:月经周期先后无定,经量或多或少,颜色呈紫红,有血块,经行不畅。或伴小腹疼痛,或有胸胁乳房,脘闷不舒,舌质紫黯或有瘀点,苔薄白或薄黄,脉弦或涩。
治疗:治宜活血化瘀理气止痛。可用调经补血丸、逍遥丸、七制香附丸、月月舒冲剂、妇科得生丸、慈航丸失笑散、当归浸膏片、少腹逐瘀丸等。
2、肾虚型月经少而黑
症状:月经周期期间腰膝酸软,头晕耳鸣,足跟痛,或小腹冷,或夜尿多,舌淡,脉沉弱或沉迟。
治疗:治宜补肾调经。可用嫦娥加丽丸、女宝定坤丹等。
3、血寒型月经少而黑
症状:经期延后,小腹冷痛,得热减轻,畏寒肢冷,苔白,脉沉紧。
治疗:治宜温经散寒。可用田七痛经散、艾附暖宫丸、金匮温经丸等。
月经调理的方法
调理月经,除了药物治疗外,还要配以健康的生活方式,少吃冰冻食品,保持营养充足,不要过度节食,同时学会调节释放自己的压力,保证充分的休息时间等。
1、保持精神愉快,避免精神刺激和情绪波动。个别女性在月经期有下腹发胀、腰酸、乳房胀痛、轻度腹泻、容易疲倦、嗜睡、情绪不稳定、易怒或易忧郁等现象,均属正常,不必过分紧张。
2、注意卫生,预防感染。注意外生殖器的卫生清洁。注意保暖,避免寒冷刺激。避免过劳。经血量多者忌食红糖。
3、防止过度节食,戒烟限酒,注意自己的饮食结构,多食用瘦肉、谷类、深绿叶蔬菜及含钙丰富的食物,不宜过食生冷,保持心情舒畅,加强锻炼,提高身体素质。
4、注意内裤要柔软、棉质,通风透气性能良好,要勤洗勤换,换洗的内裤要放在阳光下晒干。
5、不宜吃生冷、酸辣等刺激性食物,多饮开水,保持大便通畅。血热者经期前宜多食新鲜水果和蔬菜,忌食葱蒜韭姜等刺激运火之物。气血虚者平时必须增加营养,如牛奶、鸡蛋、豆浆、猪肝、菠菜、猪肉、鸡肉、羊肉等,忌食生冷瓜果。
6、长期月经不调要注意饮食调理,如多喝黑木耳红枣茶、浓茶红糖饮、山楂红糖饮等。如果症状仍未改善建议及时到医院检查,明确病因,以便遵医嘱及早针对性的治疗。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1444646479@qq.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起点母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