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岁是宝宝成长的关键时期,这个阶段的孩子正处于身体和心理发展的黄金时期。作为父母,了解1-3岁育儿知识,掌握科学的育儿方法,对宝宝的成长至关重要。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1-3岁育儿知识大全,帮助您更好地关爱宝宝。
一、1-3岁宝宝的身体发育
1. 身高和体重:1-3岁宝宝的身高和体重增长较快,每年平均增长约10-12厘米和4-5公斤。家长应定期为宝宝测量身高和体重,了解其生长发育情况。
2. 五官发育:1-3岁宝宝的五官发育逐渐完善,视力、听力、嗅觉、味觉和触觉都趋于成熟。家长要注意保护宝宝的眼、耳、鼻、口等部位,预防眼部疾病、听力下降等。
3. 骨骼发育:1-3岁宝宝的骨骼发育迅速,家长要注重宝宝的饮食营养,保证钙、磷等矿物质摄入,预防佝偻病。
二、1-3岁宝宝的心理发展
1. 情绪发展:1-3岁宝宝的情绪表达逐渐丰富,家长要学会理解和引导宝宝的情绪,培养宝宝的情绪管理能力。
2. 认知发展:1-3岁宝宝的语言、认知、社交能力逐渐提高,家长可以通过游戏、绘本等方式,促进宝宝认知能力的发展。
3. 社交发展:1-3岁宝宝开始学会与人交往,家长要培养宝宝的社交能力,让宝宝学会与人分享、合作。
三、1-3岁宝宝的喂养与营养
1. 喂养方式:1-3岁宝宝的喂养方式以母乳或配方奶为主,逐渐过渡到固体食物。家长要根据宝宝的生长发育情况,合理安排饮食。
2. 营养需求:1-3岁宝宝的营养需求较高,家长要保证宝宝摄入充足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
3. 饮食原则:1-3岁宝宝的饮食应多样化、易消化、营养均衡,避免过量摄入糖、盐等添加剂。
四、1-3岁宝宝的保健与预防
1. 疫苗接种:1-3岁宝宝要按时完成疫苗接种,预防各类传染病。
2. 日常护理:家长要关注宝宝的日常护理,如保持皮肤清洁、预防感冒、注意口腔卫生等。
3. 预防意外:家长要加强对宝宝的看护,预防跌倒、烫伤、中毒等意外事故。
1-3岁是宝宝成长的关键时期,家长要掌握科学的育儿知识,关注宝宝的身体和心理发展,为宝宝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希望本文的1-3岁育儿知识大全能对您有所帮助。在此过程中,家长要充满爱心和耐心,与宝宝共同成长,共创美好未来。
1到3岁育儿知识大全
吃鸡蛋也是有禁忌讲究的,尤其是对于婴幼儿宝宝来说,鸡蛋如果食用不当,不仅起不到补营养作用,反而会导致宝宝身体不适生病。下面我整理了1到3岁育儿知识,供你参考。
1到3岁育儿知识一
吃鸡蛋有6个禁忌,宝宝食用不当就会引发疾病
禁忌一、当做首选辅食给宝宝食用
尤其在老辈人看来,鸡蛋是非常“万能”的食物,孕妈可多吃,产妇可多吃,就连新生宝宝添加辅食都把它当做第一道“下胃菜”。其实,鸡蛋黄中含有的铁对于宝宝来说非常不易吸收,而且很容易引起宝宝过敏,是绝对不能当做宝宝辅食第一道菜的。因过早给宝宝食用蛋黄导致宝宝过敏入院的例子不在少数,家长应该重视起来。
宝宝辅食应该以流质食物开始,慢慢转为泥糊状,最后才开始吃固体食物。当可以添加蛋黄做辅食的时候,也不要一下子就给宝宝吃一整个,应该循序渐进,从最初的一小口慢慢增加为1个。
禁忌二、给1周岁以内的宝宝吃蛋清
这个阶段的宝宝消化系统很差,蛋清中的白蛋白会穿透肠壁进入孩子血液,很容易导致孩子过敏、湿疹、气管炎等疾病。所以,建议家长一定不要给周岁宝宝的辅食中添加蛋清。
禁忌三、过量食用鸡蛋
很多家长认为鸡蛋营养多,就一次煮4、5个鸡蛋让孩子一下子吃完。但其实孩子消化很差,一次性食用大量鸡蛋不仅会影响消化,鸡蛋中的一种蛋白还会与肠道中的生物素结合,导致孩子维生素含量缺失,影响身体健康。
一般来说,幼儿时期的孩子每天吃1个或者1个半鸡蛋就已足够。
禁忌四、给孩子吃生鸡蛋
坊间有说法:小孩生吃鸡蛋可以治疗便秘。事实上,这不仅不会对便秘起到作用,还会导致孩子感染。这种感染速度很快,几乎全身器官都会受到影响,导致关节、肌肉疼痛、肺炎、脑炎、心肌炎、甚至死亡。
除了生吃,还有家长经常会用开水烫鸡蛋,然后加上糖拿给孩子食用。但是鸡蛋中的寄生虫和细菌并不能够在开水作用下杀除,宝宝吃了会导致食物中毒、肠炎、呕吐、腹痛腹泻等疾病,是非常不利于健康的。
禁忌五、给宝宝食用煎炸鸡蛋
好多人觉得鸡蛋怎么吃都是有营养的,煎炸过后不仅更好吃,营养也会变更多。其实在煎炸中蛋白很容易焦糊,这样的鸡蛋不仅营养大幅度流失,宝宝食用还不好消化。所以,鸡蛋最好是煮或蒸吃,营养价值最高也最适合宝宝。
禁忌六、给发热的宝宝吃鸡蛋
其实不管是哪种感冒,人生病以后都很容易食欲不振,吃些补充蛋白质的鸡蛋对恢复身体很有好处。但是对于感冒后发热的宝宝来说,鸡蛋食用后会释放大量热量,这样不仅不利于宝宝退烧,还会导致宝宝体温升高,是不利于恢复健康的。
1到3岁育儿知识二
宝宝多大不能穿开裆裤?超过这个时间就晚了
一.泌尿系统感染
开裆裤虽然方便,但是会使孩子的屁屁和私处暴露出来。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活动量增大,他们会随地乱坐,有时候玩沙子、滑滑梯的时候,会不小心沾上脏物。如果仍然穿开裆裤,会大大增加私处感染和受伤的几率。特别是女宝宝,尿道短直的特点很容易使细菌或者异物进入尿道口,甚至阴道口。从而导致尿道感染、外阴炎或者阴道炎。
此外,现在的社会总会有那么一些特殊癖好的人,比如昨天看到的新闻五十岁大叔性侵16个月的女宝宝,想想都不寒而栗。
当然这可不是说男宝宝就不需要注意,之前看过一个新闻,一个宝妈带着一岁多的孩子去饭店吃饭,结果孩子的阴囊被破的塑料凳划了一个大口子,睾丸都快掉出来了。所以不让孩子穿开裆裤其实也是他们的一种保护,宁可自己累点,多洗几次裤子,也不要让孩子穿开裆裤了。
二.寄生虫病反复感染
除了感冒、发烧、湿疹这些疾病之外,对于小孩子来说最常见的可谓是寄生虫病,也就是孩子肚子里有虫。引起这种疾病的原因很多是和孩子食用有虫卵的食物或者没有熟透的肉类。最为常见的表现是孩子的肛门会出现瘙痒,如果仍然穿着开裆裤的话,孩子就会直接用小手去抠瘙痒部位。如果没有及时洗手,就去吃东西或者把手放进嘴里,使虫卵再次进入体内,引起反复感染。
三.玩小鸡鸡
穿开档裤的时候,男宝宝的小鸡鸡会无意蹭到一些地方。感受到快感后,孩子就会意识到原来玩小鸡鸡也会让自己快乐,养成习惯后就很难纠正了。
四.尿床
其实当孩子长到一岁半的时候,大部分已经逐渐具有自主掌握大小便的能力。一般他们感觉有便意、尿意,会蹲下来或者示意家人进而寻求帮助。这时候大人要抓住时机,适时让孩子穿上封裆裤,告诉孩子想尿尿的时候要赶紧让大人帮忙脱裤子。
如果还是坚持让孩子穿开裆裤,孩子就不会自主控制排尿,甚至没有这样的意识,晚上睡觉的时候出现尿床肯定是时有发生的事情。
1到3岁育儿知识三
孩子出现3种肚子痛越揉越伤,可能会揉出大问题
一.婴幼儿肠绞痛
发病年龄:3个月以内的婴幼儿
发病原因:
1. 宝妈喂奶姿势不正确,婴幼儿吃奶的过程中误吸了空气,形成气泡在肠内移动一起腹痛;
2. 喂奶喂得太饱,使宝宝的胃进行大幅度的扩张,引起不适;
3. 牛奶过敏,诱发肠绞痛;
4. 容易兴奋、激动、情绪不稳定的婴幼儿发生肠绞痛的可能性更大。
发病症状:对于肠绞痛,很多宝妈都不陌生,发病时,宝宝突然之间就会大声啼哭,哭的时候面部涨红,口周苍白,腹部胀而紧张,双手紧握,小脚冰凉,怎么哄都无法缓解,排便、或排气之后才有所缓解。
缓解方法:病情发作的时候,宝妈把孩子竖抱起来,让宝宝趴在自己的肩膀上,轻轻拍拍宝宝的背部,排出孩子体内多余的空气。如果宝宝腹胀的厉害,可以用开塞露通便排气,病情还没有好转的话,就要带孩子到儿童医院进行检查治疗。
二.小儿肠套叠
发病年龄:2岁以内,4~10个月的婴幼儿最为常见
发病原因:病因现在还不清楚,目前认为可能和这几种因素有关:
1. 饮食突然改变,添加辅食的时候,婴幼儿的肠胃无法完全适应,引起肠胃功能紊乱,导致出现肠套叠;
2. 病毒感染;
3.上呼吸道感染;
发病症状:婴幼儿出现阵发性哭闹,并伴随有呕吐的情况,腹部会出现肿块,家长用手很容易就能摸到,后期逐渐变得不明显,很多患儿大便还伴有血渍。
方法措施:赶紧送孩子到医院进行检查治疗,事后注意饮食和生活上的护理。
三.小儿急性阑尾炎
发病年龄:5岁以上的儿童最为常见,6~12岁为发病高峰
发病原因:发病原因尚不明确,可能是细菌感染、阑尾腔梗阻、神经反射等因素相互作用下的结果。
发病症状:
1. 体温不稳定,发热情况出现的比较早,孩子的体温大多在37.°5C~38.5°C之间徘徊,最高甚至高达40°C左右,孩子会出现高热、惊厥、抽搐等情况。
2. 出现持续性腹痛,刚开始的时候出现于腹部上方或肚脐周围,然后再慢慢转移于腹部的右下方。
3. 呕吐,呕吐是首发症状,呕吐的情况比较严重,持续的时间也比较长,严重的情况下,可能会因为长时间大量的呕吐出现脱水或代谢性酸中毒的情况。
方法措施:没有方法,一旦出现小儿急性阑尾炎的症状,必须要立刻马上带孩子到医院进行检查治疗。
猜你喜欢
1. 1到3岁育儿知识大全早教
2. 三岁幼儿早期教育知识大全
3. 2017年1到3岁育儿知识
4. 1-3岁育儿知识大全
5. 1到3岁幼儿的早期教育内容
6. 0到3岁育儿知识
3-6岁育儿知识大全
3到6岁的宝宝,这段时间里算是很淘气的时候了,怎么样照顾呢?下面我整理了3-6岁育儿知识,供你参考。
3-6岁育儿知识一
三岁宝宝发烧怎么办
如果宝宝发热没有超过38.5℃,可以采用物理降温,例如用一条温毛巾擦拭全身,或者给宝洗澡,要注意水温在37℃左右,出水时不要让宝宝着凉,及时裹上浴巾,还要用酒精擦手心脚心。
超过38.5℃要及时就医,以免有其他连锁反应,通过化验和检查,也便于查找到真正的原因,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比如感冒有细菌性的和病毒性的,用药截然不同,发烧是由什么引起来的,诊疗方法应该也不同。不要因为惧怕抗生素而讳疾忌医,以免耽误宝宝)。
1、多数宝宝发烧是因为受凉感冒引起,如果宝宝发烧时手脚冷,舌苔白,面色苍白,小便颜色清淡,爸妈可用生姜红糖水为之祛寒,在水里再加2-3段1寸长的葱白,更有利宝宝发汗。
2、如果宝宝发烧咽喉肿痛,舌苔黄,小便黄而气味重,说明孩子内热较重,这时不能喝姜糖水,而应喝大量温开水,也可在水中加少量的盐。
3-6岁育儿知识二
婴儿液体钙怎么吃
1、婴儿液体钙最常见的是乳钙,因为乳钙是从牛奶中提取,相对来说不伤胃肠道,吸收也比较好。
2、乳钙不建议加在牛奶里,一起服用会影响吸收,建议间隔至少半小时。
3、乳钙和牛奶一起冲,钙会黏附在奶瓶上,宝宝吃不干净,影响了钙的摄入量。
4、同时服用钙剂最好和维生素D一起吃,因为维生素D可以帮助钙剂的吸收。
5、可以每天早上给宝宝吃,吃完就去户外晒晒太阳,当然不一定要在大太阳下直射,最好是在太阳下让宝宝把屁股暴露出来!这样不但帮助钙的吸收,而且户外的空气比较好,可以锻炼一下宝宝的身体,呼吸呼吸新鲜空气,同时可以增加宝宝与其他小朋友的交往。
婴儿液体钙什么时候吃
液体钙在临睡前吃比较好。专家解释,临睡前补钙效果好,而且有助于睡眠:
1、临睡前补钙可以为夜间钙的调节提供钙源,阻断体内动用骨钙;
2、钙还有镇静作用,可以有助于睡眠。
临睡前是一天中最佳的补钙时间,可以喝点牛奶或补钙食品、药物,妈妈们在这个时间段给宝宝补钙效果比较好。
3-6岁育儿知识三
宝宝流清鼻涕怎么办
宝宝流清鼻涕,要让宝宝多休息多饮水,必要时可给与宝宝专用的感冒颗粒,能明显改善症状。另外,还需注意宝宝的保暖,观察宝宝有没有其它的症状,比如咳嗽、发热、鼻塞等,严重时建议到医院化验一下血常规。宝宝流清鼻涕一般是感冒初期的症状,爸妈要及时进行护理治疗,才能让宝宝远离感冒哦。
1、多休息。
宝宝感冒家庭护理重要就是要让孩子充分休息,宝宝年龄越小越需要休息,待症状消失才能恢复自由活动。
2、按时服药。
就大多数感冒而言,多数是由于病毒所致,抗菌药物无效。特别早期病毒感染。抗生素非但无效,滥用抗生素反而会引起机体菌群失调,有利病菌繁殖,加重病情。
3、进食易消化食物。
宝宝感冒发热期,应根据孩子食欲及消化能力不同,分别给予流质或面条,稀粥等食物。喂奶孩子应暂时减少次数,以免发生呕吐腹泻等消化不良症状。
4、适宜的家居环境。
居室安静,空气新鲜,禁烟,温度宜恒定,不要太高或太低、太湿。有喉炎症状时,更应注意,这样样才能让宝宝早早康复。若宝宝发热持续不退或者发生并发症时,应及时去医院诊治,以免发生意外。
猜你喜欢
1. 幼儿园3到6岁育儿知识
2. 3到6岁的育儿知识大全
3. 3到6岁育儿知识大全
4. 3岁-6岁育儿知识大全
5. 3-6岁育儿知识
6. 幼儿园育儿知识大全3到6岁
2到3岁育儿知识大全早教,1到3岁育儿知识大全早教
作为父母,对宝宝的教育起着重要的作用,可以说父母是宝宝的第一任老师,很多家长会在宝宝一两岁后就给宝宝进行早教,如果不是送早教班的话,家长要自己在家对宝宝进行早教,在给宝宝进行早教之前,要了解清楚早教知识。很多家长对宝宝早教知识不太了解。下面给大家详细2到3岁育儿知识大全早教,1到3岁育儿知识大全早教。
1到3岁和2到3岁的育儿知识有这些:
1、保护孩子的好奇心,这个阶段的孩子对世界是充满好奇的,对于一些事物都想探索尝试,家长可以在保护孩子安全的前提下,不要限制孩子的言行。
2、加强和孩子的语言交流,不同的孩子语言发育是有差异性的,有的快一些,有的慢一些,家长要经常和孩子说话,注意说话的时候要用准确的词语,还有可以多问孩子问题,这样能促进孩子的语言能力发育。
3、锻炼孩子身体的协调性,可以经常带孩子去野外玩,这样能培养孩子身体与腿、脚的协调一致,还有给孩子玩各种玩具,也能增强手和眼睛的配合性。
4、培养孩子的想象能力,给孩子提供纸笔,任由孩子去发挥去画,家长只要多鼓励和夸赞孩子,不要说这个画的不对或者教孩子去画,让他们自由发挥,发展想象力。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1444646479@qq.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起点母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