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湿疹症状图片 图

湿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尤其多发于婴幼儿。由于湿疹症状明显,给患儿及家庭带来诸多困扰。本文将从湿疹的症状、成因及防治措施三个方面进行详细介绍,以期为广大读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湿疹症状

1. 皮损表现:湿疹的皮损多表现为红斑、丘疹、水疱、糜烂、渗出和结痂等症状。患儿皮肤出现瘙痒、灼热、疼痛等不适感。

2. 发病部位:湿疹可发生于全身各个部位,但常见于面部、头皮、耳后、肘弯、膝盖内侧等皱褶处。

3. 发病特点:湿疹症状易反复发作,且在寒冷、干燥、炎热等气候条件下加剧。

二、湿疹成因

1. 遗传因素:家族中有湿疹、哮喘、过敏性鼻炎等过敏性疾病病史的患儿,患湿疹的概率较高。

2. 免疫因素:湿疹患儿免疫功能异常,对外界刺激较为敏感。

3. 环境因素:过敏原、环境污染、气候变化等均可诱发湿疹。

4. 饮食因素:食物过敏、消化不良等均可导致湿疹症状加重。

5. 护肤不当:过度清洁、使用刺激性强的护肤品等均可加重湿疹。

三、湿疹防治措施

1. 饮食调理:患儿饮食宜清淡、易消化,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家长可咨询专业医生,为患儿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

2. 环境改善: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温度、湿度适宜。尽量减少过敏原接触,如尘螨、花粉、宠物皮屑等。

3. 皮肤护理:选用温和、无刺激的护肤品,避免使用含香料、酒精等刺激性成分的洗护用品。每日清洁皮肤,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4. 抗组胺药物:在医生指导下,给予患儿抗组胺药物,缓解瘙痒症状。

5. 糖皮质激素:在湿疹急性期,可适当给予糖皮质激素局部外用,减轻炎症和瘙痒。

6. 光疗:针对部分湿疹患儿,可采用光疗方法进行治疗。

湿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给患儿及家庭带来诸多困扰。了解湿疹的症状、成因及防治措施,有助于家长及时为患儿提供有效治疗。加强预防措施,降低湿疹的发生概率,让患儿拥有健康的生活。

参考文献:

[1] 张晓霞,王红,张晓丽. 儿童湿疹的病因与治疗[J]. 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018,35(9):36-37.

[2] 王晓东,刘丽君,张丽丽. 儿童湿疹的护理与健康教育[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7,33(18):27-28.

[3] 胡晓红,刘晓芳,赵春梅. 儿童湿疹的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J]. 中国社区医师,2016,32(15):40-41.

新生儿红疹和湿疹的区别图片及症状

1. 夜晚时分,冬冬在床上不断摩擦,身上涌现出大小不一的红色风团,看上去令人不安。

2. 3岁的冬冬几天前开始出现这种情况,晚上身上会出现红色斑点和小风团,同时感到非常痒。

3. 这些红斑和小风团会在一段时间后自行消退,但会反复出现。

4. 经过专科检查,医生任韵清诊断冬冬患上了急性荨麻疹。

5. 类似的情况也发生在了杭州的李女士2岁的孩子身上,她最初误以为是痱子,但擦粉后病情反而加重。

6. 李女士带孩子去医院,经专科检查后,诊断结果为湿疹。

7. 荨麻疹和湿疹都是儿童常见的过敏性皮肤病,症状相似,容易混淆。

8. 荨麻疹俗称风疙瘩或风疹块,病因复杂,病程长,容易反复发作。

9. 荨麻疹的特点是突发性风团,伴有皮肤瘙痒,风团大小不一,颜色多样,发作时间不定。

10. 急性荨麻疹严重时,还可能伴随发热、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胸闷和喉头水肿等症状。

11. 湿疹是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炎症性皮肤病,具有明显的渗出现象,瘙痒剧烈,容易复发。

12. 湿疹在不同阶段的皮疹特点不同,急性期表现为红斑、水肿、丘疱疹等,慢性期则皮肤粗糙肥厚。

13. 荨麻疹和湿疹在病因、持续时间、皮疹类型、分布和自觉症状等方面有所不同。

14. 荨麻疹的皮疹多在24小时内消退,不留痕迹,而湿疹的皮疹持续时间较长。

15. 荨麻疹的皮疹主要是风团,湿疹的皮疹则有多种表现。

16. 荨麻疹的皮疹分布无规律性,湿疹则多对称分布。

17. 荨麻疹在皮疹出现时瘙痒,消退后痒感减轻或消失,湿疹则持续瘙痒。

18. 荨麻疹严重时可引起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的全身症状,湿疹严重时可能感染。

19. 荨麻疹的治疗以口服抗组胺药物为主,湿疹则需根据不同阶段选择不同治疗方式。

20. 如有皮肤过敏、泛红、瘙痒等症状,应及时就医。特别是急性荨麻疹伴有全身症状时,应立即就医。

21. 慢性荨麻疹需要长期口服抗组胺药物。

22. 湿疹治疗应在保湿润肤的基础上,遵医嘱正规用药,以减少复发。

湿疹图片湿疹症状图片

湿疹的种类有哪些,根据湿疹的病程

1、慢性湿疹,这类型的湿疹有的发病时就是表现为慢性型的,不过多数则是有急性和亚急性发展而来,慢性湿疹一般好发于四肢部位,如手足、小腿、肘窝、窝等处,多对称分布。皮损表现为局限型的,可出现皮肤增厚、浸润彰明并伴有苔藓样变,色素沉着明显。可导致剧痒难忍,遇热或到晚上睡觉时瘙痒会更明显。病情缠绵,可经年累月难得痊愈。如患者不注意护理,局部治疗处理欠当或饮食不当时,可卖到慢性湿疹出现急性发作,从而出现一些急性湿疹的症状。

2、亚急性湿疹,这类型的湿疹炎症反应缓解,皮损红肿、渗出会有所减轻,病变主要以丘疹为主,可有轻度的糜烂或是少量的渗液,伴有少许结痂或鳞屑现象,这时期的湿疹还是有痒感的,病程可长达数周,如迁延不愈的则可转为慢性湿疹;如果处理不当也可导致病情剧烈变化,从而可逆转为急性湿疹。

3、急性湿疹,这类型的湿疹可发生在身体任何部位,最常见于头部,四肢屈侧,还有阴部、手足背等部位,一般多局限在某些部位,全身性的少见。其皮损表现为多形性,即可出现红斑、丘疹、丘疱疹,或是伴有水疱、糜烂、渗出、结痂、脱屑等现象。一处地方可出现好几种损害,炎症反应明显,其中皮听见中间炎症明显,可伴有糜烂、渗出,不过病损境界不清楚,肿胀较轻,可出现瘙痒感,瘙痒严重的可影响睡眼,有的还可因抓挠而引发细菌感染,从而导致出现毛囊炎、疖肿、脓疱疮、淋巴管炎等化脓性皮肤病。急性湿疹及时治疗的话,可很快愈合,不过易复发。

湿疹的种类有哪些,根据湿疹的部位

1、局部性湿疹:仅发生在特定部位,即可以部位命名,如手部湿疹、女阴湿疹、阴囊湿疹、耳部湿疹、乳房湿疹、肛周湿疹、小腿湿疹等。

2、泛发性湿疹:皮损多,泛发或散发于全身多个部位。如钱币性湿疹、自身敏感性湿疹、乏脂性湿疹。

湿疹的诊断方法

主要根据病史、皮疹形态及病程。一般湿疹的皮损为多形性,以红斑、丘疹、丘疱疹为主,皮疹中央明显,逐渐向周围散开,境界不清,弥漫性,有渗出倾向,慢性者则有浸润肥厚。病程不规则,呈反复发作,瘙痒剧烈。

湿疹的治疗

目的在于抗炎、止痒。可用抗组胺药、镇静安定剂等,有继发感染者加用抗生素。亚急性期可选用糖皮质激素乳剂、糊剂,为防止和控制继发性感染,可加用抗生素;慢性期可选用软膏、硬膏等;顽固性局限性皮损可用糖皮质激素进行皮损内注射。

湿疹病因复杂,常为内外因相互作用结果。内因如慢性消化系统疾病、精神紧张、失眠、过度疲劳、情绪变化、内分泌失调、感染、新陈代谢障碍等,外因如生活环境、气候变化、食物等均可影响湿疹的发生。外界刺激如日光、寒冷、干燥、炎热、热水烫洗以及各种动物皮毛、植物、化妆品、肥皂、人造纤维等均可诱发。是复杂的内外因子引起的一种迟发型变态反应。

常见的儿童各种皮肤病对照图

「长疹子」,可以说是宝宝最常见的皮肤问题,没有之一。

妈妈群里时不时就有妈妈在求助:

图片来源:丁香妈妈后台

而对于普通家长来说,处理宝宝疹子也是一个比处理感冒发烧还要难的事情。

毕竟,每一种疹子都有它自己的想(特)法(点)——有红的有白的,有的小红点有的小水疱,有痒的有不痒的,有长脸上的有长身上的,有发烧后长的有不知道怎么回事就长了的,总之就是——

形态多样

复杂难辨

今天,我们就把丁香妈妈 App 的

「孕育百科」

工具中,大家搜索最多的 11 种疹子整理出来,全面、深入地讲讲它们的

判断 + 护理方法,

干货满满,建议收藏!

湿疹痱子(热疹)手足口荨麻疹幼儿急疹水痘风疹猩红热川崎病玫瑰糠疹EB 病毒感染

先插播一条福利:

丁香妈妈专属福利

家里备些常用药,可以解决大部分常见问题,也省去了来回跑医院的麻烦。

家庭常用药小药箱

抽 10 位家长免费送

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丁香妈妈

发送「

抽奖

」,即可参与!

接下来,我们就详细讲讲各种疹子和它的护理方法。

湿疹

? 常见部位

容易出现在干燥、易摩擦的地方,如脸颊、手肘、膝盖。

? 判断方法

典型的湿疹大多最先出现在双颊,表现为圆形、淡红色的环形皮疹,可能伴有脱屑。还有的湿疹出现于耳后、头皮、四肢及腹部等。

尤其在干燥、炎热的环境下,湿疹会加重。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 家长如何做

最重要的是

保湿

,用婴儿保湿乳膏或软膏多次涂抹在宝宝皮肤上,尤其在洗澡后立即涂抹有助于缓解症状。

避免直接接触可能刺激皮肤的物质,查找并

回避过敏原

。注意清洁,保持居住环境通风舒适,适当减少衣物,避免宝宝抓挠。

在皮疹红肿、渗出严重时,建议及时就医,可以遵医嘱进行渗出皮损局部的湿敷、使用小剂量的

弱效糖皮质激素类药膏

,如地奈德软膏、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等,对缓解瘙痒和红肿很有效果。

痱子(热疹)

? 常见部分

容易出现在闷热、出汗多的地方,如脖子、腋下、腹股沟、屁屁、后背。

? 判断方法

痱子又分为晶痱、红痱和脓痱。晶痱,是透明的小水泡;红痱,是红色的小疙瘩,毛囊周围有发炎;脓痱,就是红痱上面有脓头,这种是感染了的痱子。

典型晶痱 ↓

图片来源:James Andrews' Disease of the skin 11e

? 家长如何做

首先要

保持环境凉爽,

空调温度可以调到 24~26℃ 左右,及时调整宝宝衣物,选择透气、轻薄的,保持宝宝皮肤清洁,不要在气温很高的时候出门。

痒的部位可以使用低浓度的激素类软膏,包括口服止痒药物在内,都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如果已经合并细菌感染了,还可能需要使用抗生素软膏。

如果皮疹量很多,家长护理后仍然没有缓解,瘙痒严重有抓破和感染,建议就诊。

手足口

? 常见部分

主要是遍及手心脚心、肛周、口周,四肢躯干也可能会有,但是不会很密集。

? 判断方法

手足口的皮疹看起来是小红点,有的皮疹类似水疱,不痒,偶尔有的宝宝会有疼痛,随着皮疹消退,不留疤痕。

图片来源:

? 家长如何做

通常不需要使用抗生素治疗,也没有特异性抗病毒药物,多数孩子在

1 周后

自行恢复。

手足口有传染性,建议家长把宝宝与其他健康的儿童隔离开,并把曾经接触到的玩具、餐具等注意消毒。

为了尽快退烧,同时缓解宝宝喉咙的不舒服,可以使用首选对乙酰氨基酚口服退烧。注意补充液体,避免脱水。不要吃过热、质地粗糙及刺激性的食物,避免刺激喉咙。

如果宝宝高烧很难控制,一直无精打采,或者肢体运动有异常、尿很少等症状,都要及时就诊。

荨麻疹(风团)

? 常见部分

通常全身都会有。

? 判断方法

如果宝宝身上长了一些大小不一的疙瘩,突出皮肤表面,有的像蚊子叮的包,有的像白色的米粒,痒痒的不舒服,多考虑荨麻疹。

常见的原因有过敏、病毒、细菌及寄生虫感染,以及蚊虫的叮咬等。

图片来源:

? 家长如何做

少部分患儿荨麻疹确实和过敏相关,明确相关过敏原的话,日常注意

回避过敏原

,如食物(如花生、小麦、牛奶、鸡蛋等)、药物、花粉、螨虫等。

选择轻薄透气的衣物,减少皮肤刺激,尽量不要让宝宝抓挠,避免继发感染。

如果瘙痒严重还可以涂

炉甘石洗剂或者氧化锌搽剂,

以及遵医嘱服用抗组胺药物,如西替利嗪、氯雷他定等。

如果伴有发热、呼吸困难、憋气、腹痛、精神不好及尿少等症状,都要及时就诊。

幼儿急疹

? 常见部分

颈部、躯干和四肢。

? 判断方法

如果宝宝突然发烧了,吃过退烧药精神很好,和平时基本没有太大的区别,三天后

热退疹出

,多考虑幼儿急疹。

幼儿急疹是一种病毒感染引起的常见病,多见于 7~13 月龄的宝宝。通常发热 3~5 天后,从颈部开始出现红疹,之后遍及面部躯干及四肢。

图片来源:专家提供

? 家长如何做

一般不需要特殊抗病毒药物治疗,幼儿急疹多数在 1~2 日

可自行消退

。期间只要给宝宝控制高烧,不要捂热,注意补充液体,避免脱水即可。

如果宝宝精神状态不好,尿量很少,出现皮疹,但是高烧仍然不退,或者宝宝发生惊厥等症状,都要及时就诊。

水痘

? 常见部分

通常躯干部位皮疹会较多,面部及四肢皮疹较少。

? 判断方法

典型的水痘是先发热,然后出现皮疹。皮疹开始为红点,在之后的 48~72 小时内发展为丘疹、疱疹,继而颜色变得灰暗并结痂。经过这几个阶段,皮疹才会彻底消失。

同时身上有新鲜的皮疹不断出现,可以看到多处皮疹处于不同的阶段。

皮疹很痒,常常会想抓痒,如果抓破可能会留疤痕。

图片来源:

? 家长如何做

多数可以在 10 天左右自愈,护理的重点就是

注意隔离,防止抓挠,

可用药物控制高烧(首选对乙酰氨基酚),注意补充液体。

皮疹没有破溃的部位,可以涂炉甘石洗剂止痒,如果已经破了,可以涂抗生素软膏,比如红霉素软膏等保护皮肤,避免合并细菌感染。

如果高热很难控制,宝宝精神状态不好,或者有其他不适,都建议及时就诊。

风疹

? 常见部分

脸上和躯干较多。

? 判断方法

宝宝多会低烧,大多在 37.8~38.3°C 之间,然后脸上出现粉红色疹子,之后会迅速扩展到躯干,大约 3 天后消失,伴有耳后和颈部淋巴结肿大。也有的宝宝会持续到 8 天后才完全消失。

图片来源:

? 家长如何做

最好的预防是接种麻风疫苗,给予宝宝免疫保护。

风疹有传染性,

需要隔离

。家长需要给宝宝控制高热(用药首选对乙酰氨基酚),多补充液体,一般不需要抗生素治疗,也不需要针对性的抗病毒治疗,多会自愈。

如果出现高热难以控制、眼睛刺痛、精神萎靡等,或者家长不确定宝宝的状态是否平稳,都需要及时就诊。

猩红热

? 常见部分

躯干和四肢多见。

? 判断方法

猩红热皮疹的特点是躯干和四肢出现晒伤似的疹子,嘴巴周围出现像胡子似的灰白色,被称为

「苍白圈」。

一般 5 天左右疹子会消失,皮疹会脱屑,有的孩子指趾端会出现脱皮。

同时可能出现发热、咽痛、扁桃体发炎,在扁桃体上可能渗出脓性物,特征性的

「草莓舌」

,可能伴随头痛、恶心、呕吐的情况。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 家长如何做

注意隔离。

家长需要给宝宝控制高热,可以用布洛芬(美林)或者对乙酰氨基酚(泰诺林),这类药物也可以缓解喉咙痛。

给宝宝多补充液体,避免脱水,避免吃大块粗糙的食物刺激喉咙。

如果发现宝宝出现皮疹有这些特征,或者高热伴咽痛很明显,进食困难,都建议及时就诊。

川崎病

? 常见部分

全身都可出现红色皮疹。

? 判断方法

通常伴随持续高热 39~40°C ,在发热 2~3 天后,出现皮疹。皮疹形态多样,常见为红色斑疹、弥漫性红斑或者猩红热样皮疹,没有水疱和结痂。

还会出现手足硬肿,在后期皮疹消退后,指趾端会出现膜状脱皮。

还会有特殊的结膜红肿、口唇皲裂、舌头肿胀、颈部淋巴结肿大等等。

图片来源:

? 家长如何做

一旦发现以上类似症状,都建议及时就诊,尽早治疗。

玫瑰糠疹

? 常见部分

母斑通常出现在躯干部位,子斑通常出现在躯干和四肢近端(比如大腿、上臂)。

? 判断方法

很多病例,发疹前会出现「前驱斑」或

「母斑」

。母斑通常出现在躯干部位,表现为单个圆形或椭圆形边界清楚的淡红色鳞屑性斑片。

在母斑出现数日或 1~2 周后,躯干和四肢近端(比如大腿、上臂)会出现跟母斑类似的小一些的椭圆形皮损,称为

「子斑」

,特征表现是皮疹分布沿皮纹分布。

主要发生于年龄较大的儿童及年轻成人,少数患儿发病前可出现头痛、咽炎或其他不适症状。

图片来源:专家提供

? 家长如何做

玫瑰糠疹是一种急性、自限性皮肤病,即多数瘙痒症状不明显的话是不需要治疗的,不必过度担心,皮疹可能经历 2~3 个月后逐渐消退。

如果宝宝瘙痒明显的话还是建议及时就医。

EB 病毒感染

? 常见部分

全身都可能会有。

? 判断方法

10%~15% 的宝宝发热第 4 日出皮疹,疹型表现为麻疹或者猩红热样皮疹,从躯干到四肢、从颈部到面部的离心性发疹,容易伴高热、淋巴结肿大。

? 家长如何做

对于感染传单的孩子,在有发热、咽痛或身体疼痛的症状时,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口服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来缓解症状。

患病期间最重要的就是要给孩子多喝水,且注意充分休息,等待自愈。

传单病人常伴有脾肿大,自发或外伤性脾破裂最有可能发生在发病后 2~21 天内,所以医生一般都会建议至少 3~4 周内

不要进行剧烈运动

,尤其是身体接触性的运动。

饮食方面,可以照常饮食。如果孩子胃口差,则推荐少食多餐。

宝宝疹子是一个非常庞大且复杂的话题,除了以上这些常见的,还有麻疹、虫咬皮炎、脓疱病、传染性软疣、体癣、多形红斑、中毒性红斑、日光过敏等相对不怎么常见的疾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1444646479@qq.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起点母婴网

    本文地址:https://www.shdoqs.com:443/yuer/52593.html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