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奶粉市场屡屡爆出问题,消费者对国产奶粉的信心备受打击。一份最新的奶粉黑名单再次引发公众关注,其中飞鹤奶粉赫然在列。本文将深入剖析飞鹤奶粉问题,探讨其背后的原因,并对整个奶粉行业提出反思。
一、飞鹤奶粉问题回顾
1. 质量问题
据公开资料显示,飞鹤奶粉曾因质量问题被多次曝光。其中,2018年,飞鹤奶粉被检出重金属超标;2019年,飞鹤奶粉又因蛋白质含量不达标被处罚。这些问题奶粉流入市场,严重威胁消费者健康。
2. 广告虚假宣传
除了质量问题,飞鹤奶粉在广告宣传方面也存在诸多问题。有媒体报道,飞鹤奶粉曾夸大产品功效,误导消费者。这种虚假宣传行为,不仅损害了消费者权益,也扰乱了市场秩序。
二、飞鹤奶粉问题原因分析
1. 企业内部管理不善
飞鹤奶粉问题频发,与其内部管理不善密切相关。据了解,飞鹤奶粉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监管不严、生产流程不规范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产品质量难以得到保障。
2. 行业竞争加剧
近年来,我国奶粉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企业为了争夺市场份额,不惜采取低价策略、虚假宣传等手段。在这种环境下,飞鹤奶粉为了生存,也不得不采取一些不规范行为。
3. 监管力度不足
尽管我国对奶粉行业实施了严格的监管政策,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监管力度仍显不足。这为一些企业提供了可乘之机,使得问题奶粉得以流入市场。
三、奶粉行业反思
1. 企业应加强自律
奶粉企业应树立社会责任意识,加强内部管理,确保产品质量。要遵守市场规则,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2. 政府应加大监管力度
政府部门要加强对奶粉行业的监管,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要完善法规制度,提高监管效率,确保消费者权益。
3. 消费者应提高维权意识
消费者在购买奶粉时,要关注产品质量、企业信誉等因素,提高维权意识。一旦发现质量问题,要及时举报,维护自身权益。
飞鹤奶粉问题奶粉事件再次提醒我们,奶粉行业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只有企业、政府、消费者共同努力,才能推动奶粉行业健康发展,让消费者重拾信心。
48批次奶粉上黑榜名单
不少家长可能有听说过“48批次黑榜奶粉名单”这个说法,所以很多家长想知道这个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并且这个48批次奶粉上黑榜名单都有哪些奶粉和哪些公司,下面就由我来给大家说说。
48批次奶粉上黑榜,其实是2015年国家食药监总局对2014年婴幼儿配方奶粉进行抽样检验得出的问题奶粉名单。当时抽样检验了全国100家企业产品,包括了一些进口产品,抽检样品多达1565次,不合格产品有48批次。
虽然是2015年的奶粉黑名单,但是从中还是可以看出一些企业的信誉,因此这份名单至今还是有一定参考价值的。下面具体说说出问题的48批次奶粉名单。
较高风险的有11批次:
山西古城乳业集团有限公司有3个批次样品检测到黄曲霉毒素M1超标;
贝登(福建)婴幼儿营养品有限公司、白城龙丹乳业科技有限公司、山西古城乳业集团有限公司、黑龙江华丹乳业有限公司、黑龙江农垦多元乳业有限公司的5个批次的奶粉样品检测到阪崎肠杆菌;
陕西金牛乳业有限公司的1个批次样品检测到硝酸盐超标;
杨凌圣妃乳业有限公司2个批次样品检测到菌落总数超标。
一般风险的12批次:
加比力(湖南)食品有限公司、黑龙江农垦英博华威乳业有限公司、黑龙江省农垦龙王食品有限责任公司、黑龙江农垦正元乳业有限责任公司、黑龙江澳乐滋乳业有限公司、哈尔滨乳多宝乳业有限责任公司青冈分公司、陕西省定边县乳品实业有限公司的样品中维生素C、亚油酸与α-亚麻酸比值、氯、锰、硒、铁、钙等营养素的指标不符合标准。
不存在食品安全风险,但标签标示值与实际不符的有21批次:
白城龙丹乳业科技有限公司、黑龙江省富裕明星食品有限公司、黑龙江华丹乳业有限公司、黑龙江红星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黑龙江省农垦龙王食品有限责任公司、黑龙江澳乐滋乳业有限公司、哈尔滨太子乳品工业有限公司、陕西圣唐秦龙乳业有限公司、陕西优利士乳业有限责任公司、若尔盖高原之宝牦牛乳业有限责任公司、陕西美力源乳业有限公司、湖南长沙亚华乳业有限公司、吉林飞鹤艾倍特乳业有限公司的样品检出钠、氯、锰、锌、铜、铁、维生素B1、维生素C、牛磺酸等营养素指标与标签标示值的含量不符。
抽检的进口奶粉样品中,一般风险的2批次:
武汉美斯通经销的原产奥地利的Holle品牌乳粉、福州迪瑞贸易经销的原产西班牙的宝露芬品牌乳粉。
进口奶粉不 存在 食品安全风险,标签标示值与实际不符的2批次:
北京百慧智业科技有限公司经销的原产瑞士的Tanilac(R) 品牌乳粉、申维健怡贸易(深圳) 有限公司经销的原产荷兰的玛米力品牌乳粉。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1444646479@qq.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起点母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