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推拿健脾胃手法图(小儿推拿健脾胃手法图 积食)

小儿推拿作为一种传统中医外治法,在我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小儿推拿逐渐走进了千家万户。其中,健脾胃手法在小儿推拿中尤为重要,对于改善宝宝脾胃功能、增强体质具有显著效果。本文将围绕小儿推拿健脾胃手法展开,为家长们提供一份实用的育儿指南。

一、小儿推拿健脾胃的原理

小儿推拿健脾胃手法的原理是通过对宝宝特定的穴位进行按摩,刺激相应的经络,达到调和脾胃、促进消化吸收、增强免疫力的目的。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功能正常,则生长发育旺盛,反之则易出现食欲不振、消化不良、面色萎黄等症状。

二、小儿推拿健脾胃手法图解

1. 补脾经

操作方法:用拇指螺纹面旋推宝宝拇指掌面,由指尖推向指根,力度适中,约100次。

作用:补益脾气,增强脾胃功能。

2. 清胃经

操作方法:用拇指螺纹面旋推宝宝拇指掌面,由指根推向指尖,力度适中,约100次。

作用:清胃热,促进消化。

3. 按揉板门

操作方法:用拇指指端按揉宝宝掌面中心板门,力度适中,约1分钟。

作用:健脾和胃,增进食欲。

4. 推四横纹

操作方法:用拇指螺纹面沿宝宝掌面四横纹自拇指侧推向小指侧,力度适中,约100次。

作用:健脾和胃,增进食欲。

5. 按揉足三里

操作方法:用拇指指端按揉宝宝小腿外侧足三里穴,力度适中,约1分钟。

作用:健脾和胃,增进食欲,强身健体。

6. 推天柱骨

操作方法:用拇指螺纹面沿宝宝颈后正中线自上向下推,力度适中,约100次。

作用:调和阴阳,增强脾胃功能。

三、小儿推拿健脾胃的注意事项

1. 操作时间:每天1-2次,每次约5-10分钟。

2. 操作力度:力度适中,以宝宝感到舒适为宜。

3. 操作环境:选择安静、舒适的环境进行推拿。

4. 操作前:确保宝宝指甲剪短,以免划伤宝宝皮肤。

5. 操作后:注意观察宝宝反应,如有不适,立即停止操作。

小儿推拿健脾胃手法是一种简单易学的育儿方法,家长们可以在家中为宝宝进行操作。通过正确掌握手法,可以帮助宝宝改善脾胃功能,促进健康成长。在操作过程中,家长们还需注意相关事项,以确保宝宝的安全和舒适。愿每位宝宝都能在推拿的呵护下,茁壮成长!

小儿推拿健脾胃手法图 小儿健脾推拿手法

1 小儿推拿对脾胃的好处

运用有关推拿方法推拿保健穴位,具有健脾和胃,增强食欲,调理气血,增强抗御疾病能力的作用。并能提高小儿身体素质,增强抵御疾病的能力,可用于脾胃虚弱,食少吐泻,营养不良等病症。小儿推拿健脾胃的主要手法可以采用以下几种。

2 补脾经

定位:拇指的螺纹面。

推拿方法:用拇指螺纹面着力,在小儿拇指的螺纹面旋推500次。

3 推四横纹

定位:掌面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掌关节横纹处。

推拿方法:将孩子四指并拢,家长用拇指指腹从孩子食指推到小指部位,或用拇指指甲分别掐四个指间关节横纹处,推100-200次,掐5-10次。

4 揉板门

定位:手掌面大鱼际部

推拿方法:家长用拇指在手掌面拇指后边的大鱼际处按揉100次。

脾胃虚弱怎么调理,小儿推拿健脾胃手法图

之本,气血生之源。小儿生长发育所需要的一切营养物质,均需脾胃化生。而婴幼儿脏腑妖嫩,形气未充,脾常不足,易为饮食及外邪所伤。

另一方面,小儿生长发育迅速,为纯阳之体,所需营养物质较多,所以小儿脾胃运化水谷,吸收精微物的负荷相对较大,脾胃的正常运转是小儿健康成长的基本保证。

症见:大便硬、大便烂,或常拉不消化的东西,腹胀,不想吃东西,过于消瘦或肥胖,面色暗黄,常生病,睡觉时开嘴巴或两眼闭不合有一条缝。

应用推拿调理脾胃,可以增强儿童的食欲,达到调理气血,促进消化吸收功能,从而提高小儿身体素质增中抵抗力。

工具/原料益多贝小儿推拿手法,bb霜和天然茶油。

健脾和胃,你要的小儿推拿手法这里都有!

孩子脾胃不好的常见表现,你家宝贝中招了吗?

1.食欲不振,腹胀,腹痛,腹泻或便秘,常有口气。

2.睡眠不踏实不安稳,爱趴着睡或磨牙,睡时眼睛漏缝。

3.盗汗,睡觉时非正常出汗。

4.面色发黄,形体消瘦,精神活动差,爱发脾气,常哭闹而且不好哄!

5..头发发黄稀疏,竖立或头发咎,形如麦穗。

6.鼻梁中间有青筋,或者上下眼皮处有青筋,鼻翼,口周隐隐青色。

7.易过敏体质,湿疹,荨麻疹,皮肤干燥,瘙痒。

8.易感冒,预后差,易反复。

脾胃为后天之本,主要功能是运化水谷和输布精微,为气血生化之源。小儿脏腑发育未全,故运化功能也尚差,易为饮食所伤而致积滞、呕吐、泄泻、食欲不振等消化系统病症。

中医学有小儿脾常不足之说,加之小儿生长发育快,需要的营养物质较成人多,又加重脾胃的负担,因此注意调节脾胃是小儿健康的基本保证。

健脾和胃的推拿方法很多,现选择如下:

处方1:补脾经5分钟

逆运内八卦3分钟

掐揉四横纹2分钟

揉板门2分钟

补肾经5分钟

揉足三里5分钟

处方2:揉背部脾俞、胃俞各5分钟

揉肾俞5分钟

摩腹顺逆各5分钟

处方3:捏脊法,5-10行。

方义:

1.补脾经、逆运内八卦、掐揉四横纹、揉足三里、揉板门健脾和胃,促进消化吸收,加补肾经有助骨及助脾阳的作用,促进小儿生长发育。

2.揉背部俞穴共同协调脏腑的功能。

3.捏脊是调动督脉及膀胱经上俞穴的功能,以提高督脉及相应脏腑的功能。

保健一般取上捏脊,早上起床后捏脊最为适宜,因为捏脊有升发阳气的作用,早上正是人体一身之气升发之时,符合中医天人相应的整体观。而晚上是养阴的时间,原则上不可上捏脊,否则升发阳气太过,伤及体阴,反招实热病患。有些家长反应晚上给孩子上捏脊后睡眠变差甚至烦躁不安,就是这个原因。

4.摩腹能消食理气,对乳食停滞所致的恶心、呕吐、腹胀等消化系统症状颇有效。

保健功用:通过以上方法,使胃肠蠕动增强,促进消化吸收而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促进生长发育。

疗程与疗次:以上每日1次,15天为1个疗程,病轻的一般1-2个疗程愈,重者可多推几个疗程。以上方法家长根据情况选择。

宝宝皮肤娇嫩,推拿时可加用介质(可食用生粉)以保护皮肤。

要注意的是,如果孩子现在有咳嗽或者积食等问题,那么需要先解决这些,再调理脾胃。

对于孩子的脾胃问题,起因比较多,应配合食疗,包括孩子情绪和家庭氛围等都会影响。调理时间会比较长,家长切不可心急,而且对于慢性疾病而言,可能刚开始效果并不明显,不妨再坚持一段时间,结果会不同的。

愿每一个宝宝都是脾胃健运的健康宝贝。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1444646479@qq.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起点母婴网

    本文地址:https://www.shdoqs.com:443/yuer/46148.html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