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这一看似普通的传染病,却给无数家庭带来了困扰。了解手足口病的先兆,是预防和控制疾病的关键。本文将带您揭开手足口病先兆的神秘面纱,助力家长守护儿童健康。
一、手足口病概述
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的急性传染病,主要由肠道病毒引起。该病毒传染性强,易在儿童中传播。手足口病的主要症状为发热、口腔疱疹、手、足和臀部皮疹等。重症病例可出现脑炎、脑膜炎、肺水肿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二、手足口病先兆
1. 发热
手足口病先兆之一便是发热。病初,患儿体温可迅速升高至38℃以上,并伴有头痛、乏力、食欲不振等症状。发热是手足口病最常见的先兆之一,家长需引起重视。
2. 口腔疱疹
口腔疱疹是手足口病的典型症状之一。患儿口腔黏膜、舌、颊黏膜等处出现疱疹,疱疹破裂后形成溃疡。患儿在进食时感到疼痛,不愿进食,这是手足口病的明显先兆。
3. 手、足、臀部皮疹
手足口病的皮疹多在手、足、臀部等部位出现。皮疹呈圆形或椭圆形,颜色鲜红,周围有红晕。皮疹的数量、大小、分布等因个体差异而异。家长在发现孩子出现皮疹时,应警惕手足口病的发生。
4. 咳嗽、流涕、咽痛
手足口病先兆还包括咳嗽、流涕、咽痛等症状。这些症状与普通感冒相似,但手足口病患儿在发热、口腔疱疹的往往伴有呼吸道症状。
5. 消化道症状
部分手足口病患儿可出现消化道症状,如呕吐、腹泻等。这些症状可能与肠道病毒感染有关。家长在发现孩子出现消化道症状时,也应警惕手足口病的发生。
三、手足口病预防与治疗
1. 预防
(1)勤洗手:家长和患儿要养成勤洗手的习惯,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可有效预防手足口病。
(2)加强室内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减少病毒滋生。
(3)避免接触患者:尽量避免带孩子到人多的公共场所,减少感染风险。
(4)接种疫苗:目前我国已批准手足口病疫苗上市,家长可根据自身情况为幼儿接种。
2. 治疗
手足口病是一种自限性疾病,多数患儿可自愈。治疗主要以对症治疗为主,包括:
(1)退热:可使用退热药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
(2)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可使用生理盐水漱口。
(3)皮肤护理: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搔抓皮疹。
(4)并发症治疗:如出现严重并发症,需及时就医。
手足口病先兆的识别对于预防和控制疾病具有重要意义。家长要关注孩子的健康状况,一旦发现先兆症状,应及时就医。加强预防措施,降低手足口病的感染风险,共同守护儿童健康。
手足口病在家怎么护理
多观察
观察小朋友的体温和精神状态,重点观察重症手足口病先兆,可以 两摸两看 :
1、两摸:
(1)摸宝宝额头是否发高烧。
(2)摸四肢皮肤是否冰冷。
2、两看:
(1)看宝宝是否精神差、嗜睡、易惊、头痛、呕吐等。
(2)是看孩子肢体是否抖动、无力和惊跳等。
口腔护理
手足口病常常会出现口腔溃疡,家长们要注意保持小朋友口腔清洁,饭前饭后用淡盐水漱口,然后用宝宝用手足口病喷剂对口腔创口处进行清洁消毒。
[宝宝手足口病吃什么药好]
合理饮食
小朋友夏季得病,更容易缺水,家长要给小朋友多喝温开水。如果发热、口腔疱疹而不愿意吃东西,可以给他吃清淡、易消化粥或面食等。
皮疹护理
给小朋友换上舒适、柔软衣服,同时要防止他抓破皮疹。 臀部有皮疹的小朋友,还要记得随时清理他的大小便。
清洗消毒
小朋友用过的物品要彻底消毒,房间要定期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新鲜、流通。
手足口病一般已轻症为主,少数人会继续发展为重症病例:出现心肌炎、肺水肿、肺出血、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严重者出现死亡!因而爸爸妈妈一定要及时看医生,并做好家庭护理工作。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变脸”快 救治要抢时间
截至2014年4月30日,2014年全国共报告手足口病病例672043例,其中重症病例5764例,死亡病例111例,与2013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了95%、193%和106%,而且今年的疫情提前出现。根据目前的流行态势, 进入5月后,病例数正快速上升,流行高峰将提前出现。
对手足口病来说,临床救治成功的关键是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干预,阻断疾病进展,同时要处理好细节。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医生要理解神经源性肺水肿的发病机理。手足口病患者部分可出现神经系统受累,表现为脑膜炎或脑炎时颅内压升高、交感神经兴奋,使得外周血管收缩、血压升高,血液从高压力的体循环进入阻力较低的肺循环内,引起肺水肿。加之肺毛细血管及肺泡损伤,使其通透性增高,大量血浆蛋白外渗,会加重肺水肿。临床上一旦出现神经源性肺水肿,救治相对困难,病死率高达60%以上。
二是弄清楚手足口病分期。手足口病分为5期。第1期为手足口出疹期,第2期为神经系统受累期,第3期为心肺功能衰竭前期,第4期为心肺功能衰竭期,第5期为恢复期。
第1期病例属于手足口病普通病例,绝大多数病例在此期痊愈。第2期是第3、4期发生的基础,阻断第2期向第3期、第3期向第4期发展是救治成功的关键。临床上,从第2期发展到第3期一般需要1天,偶尔在两天或两天以上。而从第3期发展到第4期有时仅需数小时,这数小时也是救治的关键。因此,及时发现第2、第3期病例,给予干预,是救治成功的关键。
三是密切观察几个重要的临床症状和体征。由于婴幼儿无法准确主诉其症状,查体也不配合,密切监测的意义尤其重大。对发展为重症或危重症的表现更要密切观察,如体温持续不退而四肢皮肤凉、精神萎靡、嗜睡、易惊、肢体抖动、呼吸心率增快、血压增高等。即便发病初期的孩子,门诊医生也要告知患儿家长细心观察,一旦出现重症病例的早期表现,应当立即就诊,尤其对3岁以内、病程5天以内的病例。
对于一个急性感染性疾病,除非有基础疾病,一般不存在“刚刚还好好的,突然就不行了”这样的情况。虽然重症手足口病病情发展快,但病情的加重都有先兆,有迹可循。通过严密监测可以及早发现重症病例,及时调整治疗,阻断病情进展。
四是在第3期及时果断使用心血管活性药物。如米力农、酚妥拉明等心血管活性药物,可以阻断病情向第4期发展。
五是适当限制液体入量,给予生理需要的低限即可。有颅内高压时,脱水也要慎重,以防过度脱水引发循环容量增多,诱发肺水肿。此外,对小儿还要注意输液种类,保持匀速。
六是处理好各个环节的衔接。如上述米力农、酚妥拉明等血管活性药物应在抢救车上备用,当医生快速准确开出医嘱后,护士能马上配液,尽快给患儿用上,不要再到药房取药,因为第3期到第4期进展很快
小贴士
米力农注射液配制和使用方法
●1支米力农5mg加生理盐水配成50ml,以10kg体重儿童为例,首剂10分钟内推入5ml(相当于50μg /kg),此后以3ml/h(相当于0.5μg /kg/min)的速度泵入。
酚妥拉明注射液配制和使用方法
●以10kg体重儿童为例,酚妥拉明每支10mg,加生理盐水配成50ml。首剂10分钟内推入5ml(相当于100μg /kg),此后以3ml/h(相当于1μg /kg/min)的速度泵入。
以上用法可打印出来,贴在医生和护士办公桌上。输液泵的速度以10kg体重的患儿做基数,根据体重
手足口病神经后遗症在天津怎么治疗
一旦患上了手足口病神经后遗症这种严重的疾病,需要及时进行治疗,改善病情,减轻患者的痛苦。但是
手足口病神经后遗症治疗
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必须选择合适的方法,针对性的进行。那么
下面就是具体的介绍。
1、加强护理
病程中应加强护理,防止褥疮发生。要供给一定的水分、营养及电解质。对出现精神症状的病儿要防止发生意外。观察是否出现脑疝的先兆。
2、抗病毒治疗
虽然目前尚无有效的抗病毒药物,但以下药物可以使用:碘甙(疱疹净)、三氮唑核苷(病毒唑)、丙种球蛋白,其他如转移因子,干扰素可以提高机体对病毒的抵抗能力,均可应用。
3、对症处理
退热、止痉。高热可以引起抽痉。用物理降温或中、西药物退热。苯巴比妥或安定可预防或控制抽搐;减轻脑水肿。20%甘露醇。亦可用氢化可的松或地塞米松。手足口病神经后遗症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1444646479@qq.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起点母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