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腔积液是妇科疾病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症状,是指盆腔内液体量异常增多,导致盆腔容积增大。由于盆腔积液病因复杂,临床表现多样,给患者带来极大的困扰。本文将从病因、诊断、治疗等方面对盆腔积液进行探讨,以期为临床医生和患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病因
盆腔积液病因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妇科炎症:如子宫内膜炎、附件炎、盆腔炎等,炎症导致盆腔组织充血、水肿,进而引起积液。
2. 异位妊娠:受精卵在子宫腔外着床,如输卵管、卵巢等,导致盆腔组织受损,引发积液。
3. 肿瘤:卵巢囊肿、子宫肌瘤等肿瘤可压迫盆腔组织,造成积液。
4. 腹腔手术:腹部手术如剖宫产、卵巢囊肿剔除术等,可能损伤盆腔组织,导致积液。
5. 慢性疲劳综合征:长期精神紧张、劳累等因素,可导致盆腔血液循环不畅,引发积液。
二、诊断
盆腔积液的诊断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法:
1. 妇科检查:医生通过触摸腹部,了解盆腔组织是否有异常肿块,初步判断是否存在积液。
2. 超声检查:超声检查是诊断盆腔积液的主要手段,可直观显示盆腔内液体的分布、范围和性质。
3. 血常规、尿常规:通过检查血液和尿液,了解患者是否存在感染、炎症等情况。
4. 宫颈涂片:排除宫颈癌等妇科肿瘤。
三、治疗
盆腔积液的治疗方法因病因而异,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抗感染治疗:针对细菌、病毒等感染引起的盆腔积液,采用抗生素、抗病毒药物等进行治疗。
2. 手术治疗:针对肿瘤、异位妊娠等引起的盆腔积液,需进行手术治疗。
3. 支持治疗:如补充营养、调整作息时间等,提高患者免疫力,促进病情恢复。
4. 中医治疗:运用中药、针灸、推拿等方法,调理气血,改善盆腔环境。
四、预防
为了预防盆腔积液的发生,应注意以下几点:
1.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
2. 注意个人卫生,预防妇科炎症。
3. 做好避孕措施,减少人流手术。
4. 定期进行妇科检查,早发现、早治疗。
盆腔积液是妇科疾病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症状,病因复杂,临床表现多样。通过本文的探讨,我们了解到盆腔积液的病因、诊断、治疗和预防方法。临床医生和患者应充分了解盆腔积液的相关知识,以便及时发现、治疗和预防该疾病,提高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张丽华,王丽芳. 盆腔积液的诊断与治疗[J].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8,34(10):935-937.
[2] 李晓红,刘慧敏. 盆腔积液的相关研究进展[J].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9,35(3):285-287.
[3] 王丽芳,张丽华. 盆腔积液的诊断与治疗研究[J].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10):120-122.
什么是盆腔积液
盆腔积液就是盆腔内有液体的积聚,它分为生理性盆腔积液和病理性盆腔积液。如果没有腹痛、肛门坠胀等症状是属于生理性盆腔积液,比如在卵巢排卵后卵泡液流入盆腔,月经期经血倒流入盆腔都可以形成盆腔积液,对于生理性盆腔积液不需要治疗的。病理性盆腔积液包括炎症性盆腔积液和肿瘤性盆腔积液,这两种盆腔积液是需要用药物治疗的。炎症性盆腔积液,通常积液量较多,特别是有结核性腹膜炎的时候,会有大量的积液,通常并伴有下腹痛的症状,这时候需要药物来抗炎治疗。肿瘤性盆腔积液通常在恶性肿瘤中常见,常常伴有腹部的巨大包块。
盆腔积液是怎么引起的盆腔积液是怎么回事
很多女性都有盆腔积液的情况,而这种疾病大多都是非常影响女性身体健康的,因此很多女性都想要了解盆腔积液这种疾病的产生原因,以方便提前做好预防盆腔积液的工作。那么盆腔积液是怎么引起的?盆腔积液是怎么回事?盆腔积液的原因是什么?
1、生理因素
根据积液的多少,盆腔积液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积液在1厘米以内,属于生理性盆腔积液,部分女性,在月经期或排卵期会有少量血液积聚在盆腔,一般量较少,会自行逐渐吸收,也不会引发不适症状,可不必进行治疗。
2、病理因素
若是积液超过1厘米,属于病理性盆腔积液,主要是炎症所致,常会并发小腹坠痛、腰骶酸痛等不适,具体与下列原因有关:
经期不洁
盆腔积液常与月经期间不注意个人卫生有关,因此时,宫颈口扩张,宫腔内部的血窦呈现开放状态,若个人清洁卫生不到位、使用不洁卫生棉或没及时更换、经期进行性生活等,均可引起细菌滋生,引发盆腔炎、盆腔积液。
感染
在产后、流产手术、放(取)环手术后等情况下,身体虚弱,免疫能力低下,宫颈口处于扩张状态,此时,若不注意生殖部位的清洁卫生或过早进行性生活等,均可引发细菌滋生而导致盆腔感染。
邻近器官病变
患有女性私处炎、宫颈炎时,炎症上行感染,最终导致盆腔炎。患有阑尾炎或腹膜炎症时,女性易并发盆腔炎症。
3、盆腔积液的危害
盆腔积液若没有及时有效的治疗,可导致盆腔粘连、输卵管堵塞,造成不孕。所以若平时有白带增多、小腹胀痛、腰骶酸痛等不适时,应及时去妇科明确病情,防止炎症加重;一开始可以通过药物消除积液,若拖延不治,积液聚集过多,则可能需要物理及手术方式处理了。建议可做个后穹窿穿刺检查,鉴定下液体性质,排除其他病变。
4、盆腔积液的日常护理
1、卫生注意:女性在经期、产后等应特别注意个人卫生,预防感染。每日需用温水清洗女性私处,穿棉质内裤,勤更换卫生棉。
2、勿滥用药物: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若是滥用抗生素会使女性体内积累大量激素使得病变产生,引发盆腔积液。
3、房事的清洁:房事前后,双方都应清洗生殖部位,以免带入细菌,引发感染。
4、女性私处冲洗:学会正确的女性私处清洗方式,平日不建议使用药用清洗液,以免破坏女性私处的酸碱环境,降低局部免疫力,反而引发女性私处炎。一般用干净的温水清洗是最佳选择。
5、饮食推荐
方1苦菜莱菔汤
组成:苦菜100克,金银花20克,蒲公英25克,青萝卜200克(切片)。
用法:上四味共煎煮,去药后吃萝卜喝汤。每日1剂。
功效:清热解毒。
主治:盆腔炎,属湿热瘀毒型,发热,下腹胀痛,小腹两侧疼痛拒按,带下色黄量多,舌质红、苔黄,脉滑数。
附注:金银花对多种细菌如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双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以及皮肤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来源:韩冰中国分科食疗大全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5,224
方2银花冬瓜仁蜜汤
组成:冬瓜籽仁20克,金银花20克,黄连2克,蜂蜜50克。
用法:先煎金银花,去渣取汁,用药汁煎冬瓜籽仁15分钟后人黄连、蜂蜜即可。每日l剂,连服1周。
功效:清热解毒。
主治:盆腔炎,属湿热瘀毒型,下腹及小腹两侧疼痛,拒按,微发热,自汗,带下色黄量多,舌红苔黄。
来源:韩冰。中国分科食疗大全。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5,224
方3桃仁饼
组成:桃仁20克,面粉200克,麻油30克。
用法:桃仁研成极细粉与面粉充分拌均,加沸水loo毫升揉透后冷却,擀成长方形薄皮子,涂上麻油,卷成圆筒形,用刀切成每段30克,擀成圆饼,在平底锅上烤熟即可。早晚餐随意服食,每日数次,每次2块,温开水送服。
功效:理气活血,散瘀止痛。
主治:盆腔炎,属气滞血瘀型,下腹部及小腹两侧疼痛如针刺,腰骶疼痛,舌有紫气,脉细弦。
来源:谢英彪。妇女病患者吃什么。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1999,66
方4青皮红花茶
组成:青皮10克,红花10克。
用法:青皮晾干后切成丝,与红花同入沙锅,加水浸泡30分钟,煎煮30分钟,用洁净纱布过滤,去渣,取汁即成。当茶频频饮用,或早晚2次分服。
功效:理气活血。
主治:盆腔炎,属气滞血瘀型,下腹部及小腹两侧疼痛如针刺,腰骶酸痛,舌有紫气,脉弦。
来源:谢英彪。妇女病患者吃什么。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1999,66
方5荔枝核蜜饮
组成:荔枝核30克,蜂蜜20克。
用法:荔枝核敲碎后放入沙锅,加水浸泡片刻,煎煮30分钟,去渣取汁,趁温热调入蜂蜜,拌和均匀,即可。早晚2次分服。
功效:理气,利湿,止痛。
主治:各类慢性盆腔炎,下腹及小腹两侧疼痛,不舒,心情抑郁,带下量多。
盆腔积液是怎么造成的
盆腔积液是怎么造成的
盆腔积液是怎么造成的,盆腔积液,指的是盆腔内出现的液体,是盆腔炎症的表现方式。在临床上,此病有生理性积液与病理性积液之分,那么,以下了解盆腔积液是怎么造成的
盆腔积液是怎么造成的1
盆腔积液的原因 :
1、由炎症引起
从医学的角度来看,引起妇女盆腔积液大部分的原因都是炎症,盆腔积液实际上就是盆腔出现的炎性分泌物。
2、特殊时期形成
一些普通的女性处于经期和排卵期时在盆腔会积累微量的血液,造成盆腔积液,此时的盆腔积液是正常的,说明女性的输卵管没有堵塞,输卵管产生分泌物,要是输卵管顶部畅通些微的分泌物蔓延到朋友,导致盆腔积液。
3、某些特殊情况导致
部分病人是由于输卵管妊娠破裂、黄体裂开、盆腔脓肿、巧克力囊肿、卵巢癌等导致的。由于急性或者慢性盆腔炎出现的盆腔积液患者,一般会出现两边或者一边腹部下方疼痛,腰酸,人流或药流病史等。详细的.引起盆腔积液的病为发炎形成的浆液状分泌物难以被人体吸收,从而淤积于内导致的。
盆腔积液的危害 :
1、常引起下腹疼痛、肛门坠胀、腰痛腰酸、白带增多、或突发性下腹剧痛渐转为坠胀作痛、活动时疼痛加剧等,影响正常工作与学习。这是盆腔积液的危害之一,也较为常见。
2、盆腔积液如果不及时进行治疗,可波及输卵管伞端,导致炎症性粘连,而出现不孕症,或是小产、流产、滑胎等。
3、盆腔积液治疗不及时,也会导致盆腔周围组织炎症扩散,波及盆腔部位的其他脏器。
盆腔积液怎么办 ?
1、中药治疗
慢性盆腔炎以湿热型居多,治则以清热利湿。活血化瘀为主,方药用:丹参18g、赤芍15g、木香12g、桃仁9g、金银花30g、蒲公英30g、茯苓12g、丹皮9g、生地9g。痛重时加延胡索9g。有些患者为寒凝气滞型,治则为温经散寒、行气活血。常用桂枝茯苓汤加减。气虚者加党参15g、白术9g、黄芪15g。
2、其他药物治疗
在用抗炎药物时,也可同时采用α-糜蛋白酶5mg或透明质酸酶1500U,肌肉注射,隔日1次,5~10次为一疗程,以利粘连和炎症的吸收。个别患者局部或全身出现过敏反应时应停药。在某些情况下,抗生素与地米同时应用,口服地米0.75mg,每日3次,停药时注意逐渐减量。
3、物理疗法
温热的良性刺激可促进盆腔局部血液循环。改善组织的营养状态,提高新陈代谢,以利炎症的吸收和消退。常用的有短波、超短波、离子透入(可加入各种药物如青霉素、链霉素等)、蜡疗等。
4、一般治疗
解除患者思想顾虑,增强治疗的信心,增加营养,锻炼身体,注意劳逸结合,提高机体抵抗力。
5、手术治疗
有肿块如输卵管积水或输卵管卵巢囊肿可行手术治疗;存在小的感染灶,反复引起炎症发作者亦宜手术治疗。手术以彻底治愈为原则,避免遗留病灶再有复发的机会,行单侧附件切除术或子宫全切除术加双侧附件切除术。对年轻妇女应尽量保留卵巢功能。慢性盆腔炎单一疗法效果较差,采用综合治疗为宜。
盆腔积液是怎么造成的2
盆腔积液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1、原有疾病导致的
少数的患者诱发盆腔积液的病因可能是由于宫外孕的破裂或者是脓肿等一些妇科疾病所引起的。又或者是由于急性炎症导致其浆液性的渗出,但是却不能被身体所吸收,进而在人体内堆积形成积液,对身体造成伤害,这是造成盆腔积液的发病原因之一。
2、不良的生活习惯导致的
盆腔积液多是由于炎症分泌物堆积而形成的,而炎症多是由于患者不良的生活习惯引起的。若患者不经常换洗内裤,经期不注意个人卫生,使用不洁卫生纸及卫生棉,经期、流产或产后及妇科手术后一月内有性生活,或者游泳、盆浴等不洁行为,都是造成盆腔积液的发病原因。
3、人工流产或术后感染导致的
盆腔积液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妇女在产后或流产后,宫颈口因过度扩张无法及时关闭,若术后不注意个人的清洁卫生,或者过早的进行性生活,有可能会导致细菌入侵,上行感染盆腔,导致炎症造成盆腔积液。
盆腔积液的饮食
1. 患者应食用一些较为易于消化且清淡的食物,比如冬瓜、马齿苋、赤小豆、绿豆、扁豆等,应该食用一些有活血理气散结之功效的食物,例如橘核、玫瑰花、金橘、山楂、桃仁、果丹皮、橘皮等。同时还要注意蛋白质的摄取,如鸡蛋、鹅、瘦肉、鸭、鹌鹑等。
2、患者最好就是不要食用生冷的食物,比如冰冻的饮料、生冷的水果等。
3、患者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狗肉、胡椒、公鸡、辣椒、羊肉等。
4、患者尽量少吃油腻以及寒凉之物。如蟹、腌腊制品、肥肉、田螺等。
5、患者最好少吸烟、喝咖啡、少喝酒。
盆腔积液是怎么造成的3
盆腔炎的症状:
1、临床表现
盆腔炎性疾病可因炎症轻重及范围大小而有不同的临床表现,轻者无症状或症状轻微。常见症状为下腹痛、阴道分泌物增多。腹痛为持续性,活动或性交后加重。若病情严重可出现发热甚至高热、寒战、头痛、食欲缺乏。
月经期的时候可能会发生月经量增多、而且经期有延长。如果有腹膜炎,出现消化系统症状如恶心、呕吐、腹胀、腹泻等。有一些人还会有泌尿系统感染可有尿急、尿频、尿痛症状。
若有脓肿形成,可有下腹包块及局部压迫刺激症状;包块位于子宫前方可出现膀胱刺激症状,如排尿困难、尿频,若引起膀胱肌炎还可有尿痛等;包块位于子宫后方可有直肠刺激症状;若在腹膜外可致腹泻、里急后重感和排便困难。若有输卵管炎的症状及体征,并同时有右上腹疼痛者,应怀疑有肝周围炎。
2、患者体征
患者体征差异较大,轻者无明显异常发现,或妇科检查仅发现宫颈举痛或宫体压痛或附件区压痛。严重病例呈急性病容,体温升高,心率加快,下腹部有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甚至出现腹胀,肠鸣音减弱或消失。
盆腔炎的诊断:
1、最低标准:有时候会感觉到宫颈举痛或者是子宫压痛或附件区压痛的感觉。
最低诊断标准提示在性活跃期的年轻女性或具有性传播疾病的高危人群,若出现下腹痛,并可排除其他引起下腹痛的原因,妇科检查符合最低诊断标准,即可给予经验性抗生素治疗。
2、附加标准:体温超过38.3℃(口表),宫颈或阴道有异常黏液脓性分泌物,阴道分泌物湿片出现大量白细胞,红细胞沉降率升高,血C-反应蛋白升高,实验室正式的宫颈淋病奈瑟菌或衣原体阳性。
附加标准可增加诊断的特异性,多数盆腔炎性疾病患者有宫颈黏液脓性分泌物,或阴道分泌物0.9%氯化钠溶液湿片中见到大量白细胞,若宫颈分泌物症状并且阴道分泌物镜下见不到白细胞,盆腔炎性疾病的诊断需慎重,应考虑其他引起腹痛的疾病。阴道分泌物检查还可同时发现阴道合并感染,如细菌性阴道病及滴虫阴道炎。
3、特异标准:子宫内膜活检组织学证实子宫内膜炎;阴道超声或磁共振检查显示输卵管增粗,输卵管积液,伴或不伴有盆腔积液、输卵管卵巢肿块,或腹腔镜检查发现盆腔炎性疾病征象。
异标准基本可诊断盆腔炎性疾病,但由于除B型超声外,均为有创检查或费用较高,特异标准仅适用于一些有选择的病例。
腹腔镜诊断盆腔炎性疾病标准包括:
①输卵管表面明显充血;
②输卵管壁水肿;
③输卵管伞端或浆膜面有脓性渗出物。腹腔镜诊断输卵管炎准确率高,并能直接采取感染部位的分泌物做细菌培养,但临床应用有一定局限性,如对轻度输卵管炎的诊断准确性较低、对单独存在的子宫内膜炎无诊断价值,因此并非所有怀疑盆腔炎性疾病的患者均需腹腔镜检查。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1444646479@qq.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起点母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