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常见的一种生理现象,也是新生儿期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据相关资料显示,大约有60%的足月新生儿和80%的早产儿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黄疸。了解新生儿黄疸的正常值范围,对于家长来说至关重要。本文将为您详细解析新生儿黄疸的正常值范围,帮助家长科学育儿,守护宝宝健康。
一、新生儿黄疸的定义及原因
新生儿黄疸是指新生儿出生后,血清中胆红素水平升高,导致皮肤、黏膜、眼睛等部位出现黄染的一种现象。黄疸可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两种。生理性黄疸是由于新生儿肝脏功能尚未完善,无法将血液中的胆红素完全代谢所致;病理性黄疸则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如感染、溶血、胆道阻塞等。
二、新生儿黄疸的正常值范围
1. 血清胆红素水平
生理性黄疸:足月新生儿血清胆红素水平在出生后24小时内不超过12mg/dl,48小时内不超过15mg/dl,72小时内不超过18mg/dl,7天内不超过10mg/dl。
早产儿黄疸:早产儿血清胆红素水平在出生后24小时内不超过15mg/dl,48小时内不超过20mg/dl,72小时内不超过25mg/dl,7天内不超过15mg/dl。
2. 眼白黄染程度
生理性黄疸:新生儿眼白黄染程度较轻,不会影响视力。
病理性黄疸:新生儿眼白黄染程度较重,可能会影响视力。
三、新生儿黄疸的观察与护理
1. 观察黄疸程度
家长应密切观察新生儿黄疸程度,如发现黄疸迅速加重或伴有其他症状,应及时就医。
2. 保持皮肤清洁
新生儿皮肤娇嫩,应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感染。
3. 适当晒太阳
适当晒太阳有助于促进胆红素代谢,但应注意避免阳光直射,以免晒伤。
4. 喂养充足
保证新生儿喂养充足,有助于促进胆红素代谢。
5. 及时就医
如发现新生儿黄疸程度加重或伴有其他症状,应及时就医。
四、新生儿黄疸的预防
1. 妊娠期保健
孕妇应定期进行产检,及时发现并治疗可能引起新生儿黄疸的疾病。
2. 产后护理
新生儿出生后,医护人员应及时观察黄疸程度,给予适当的治疗和护理。
3. 喂养指导
家长应按照医生指导进行喂养,保证新生儿营养充足。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期常见的生理现象,了解新生儿黄疸的正常值范围对于家长来说至关重要。家长应密切观察新生儿黄疸程度,做好护理工作,预防病理性黄疸的发生。加强孕期保健,提高新生儿出生质量,共同守护宝宝健康。
参考文献:
[1] 张晓辉,李晓霞,新生儿黄疸的护理研究[J],护理研究,2018,32(5):678-680.
[2] 刘晓红,新生儿黄疸的病因及治疗[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7,32(4):312-315.
[3] 胡丽华,新生儿黄疸的预防与护理[J],护理研究,2019,33(1):1-3.
婴儿黄疸对照表1-30天
1天:黄疸指数小于6mg/dL
2天:黄疸指数小于12mg/dL
3天:黄疸指数小于15mg/dL
4天:黄疸指数小于18mg/dL
5天:黄疸指数小于20mg/dL
6天:黄疸指数小于21mg/dL
7天:黄疸指数小于17mg/dL
8天:黄疸指数小于15mg/dL
9天:黄疸指数小于13mg/dL
10天:黄疸指数小于11mg/dL
11天:黄疸指数小于9mg/dL
12天:黄疸指数小于8mg/dL
13天:黄疸指数小于7mg/dL
14天:黄疸指数小于6mg/dL
15天:黄疸指数小于5mg/dL
16天:黄疸指数小于4.5mg/dL
17天:黄疸指数小于4mg/dL
18天:黄疸指数小于3.5mg/dL
19天:黄疸指数小于3mg/dL
20天:黄疸指数小于2.5mg/dL
21天:黄疸指数小于2mg/dL
22天:黄疸指数小于1.5mg/dL
23天:黄疸指数小于1mg/dL
24天:黄疸指数小于0.8mg/dL
25天:黄疸指数小于0.6mg/dL
26天:黄疸指数小于0.4mg/dL
27天:黄疸指数小于0.3mg/dL
28天:黄疸指数小于0.2mg/dL
29天:黄疸指数小于0.1mg/dL
30天:黄疸指数小于0.1mg/dL
新生儿黄疸正常值范围表
新生儿黄疸正常值范围表
新生儿黄疸正常值范围表,足月出生宝宝的黄疸正常值与早产儿又有所不同。 通常,足月新生儿黄疸正常值是12.9毫克/100毫升,下面给大家分享新生儿黄疸正常值范围表。
新生儿黄疸正常值范围表1
1、婴儿黄疸指数正常值是2mg/dl-12mg/dl之间。新生儿的黄疸数值若是超过12mg/dl,就说明有黄疸了。其实,新生儿黄疸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生理性黄疸,一种是病理性黄疸。如果是生理性黄疸,过一些日子就会慢慢恢复正常的。若是病理性原因导致的黄疸,就需要积极治疗了。
2、新生儿黄疸分为生理性和病理学两种,正常宝宝出生后3天开始出黄疸,14天左右消退。如果宝宝黄疸重,出现早或者消退延迟,进展快都属于异常,需要到医院就诊,可以口服妈咪爱或者茵栀黄。
3、黄疸过深表示宝宝体内的胆红素过高,如果胆红素的指数超过二十以上,婴儿脑内最重要的基底核,将会受损坏死,其结果可能在未来造成脑性麻痹,使宝宝的智力、听力、视力及活动能力终生受损,结果十分严重,不可不慎。
4、如果发生核黄疸时,小宝宝会出现胃口变差、昏睡、活动力降低等现象。最明显的特征是出现非常尖锐且刺耳的哭声、身体会向后弓弯、非常烦躁不安,甚至发烧抽筋。核黄疸较易发生在早产儿及各种原因引起败血症的宝宝,即使指数没有超过二十,很可能早期就可能出现核黄疸的问题, 需特别留意。
溶血性黄疸能治好吗
1、溶血性黄疸对新生宝宝的危害很大。发生溶血性黄疸时,宝宝不但皮肤、巩膜、等出现黄疸,而且脑内核神经细胞也可能发生黄疸,即核黄疸形成,有可能造成宝宝终身瘫痪,并影响宝宝的智力发育,还会造成听觉障碍等,所以给宝宝治疗黄疸是刻不容缓的。
2、黄疸不严重的新生宝宝可放在蓝色萤光灯下照射,以加速氧化间接胆红素,从而达到退黄疸作用或者配合药物的治疗。对严重的宝宝,要尽快采取换血、输血的方法,用血型合适的血液,代替有抗体的血液。换血越早越好,这样可减轻溶血,预防核黄疸的发生。特别是对贫血较重的新生宝宝要进行输血治疗。
3、宝妈们要知道,最好在病情被控制及稳定后再喂母乳,以防加重黄疸。此外,黄疸同时伴随有发热、精神不好、嗜睡、两眼呆滞等症状,父母需要仔细观察宝宝的状态以及黄疸的变化,当出现特殊情况时,应及时送往医院。
新生儿黄疸正常值范围表2
黄疸正常值范围是多少新生儿
很多新生儿都会有黄疸的,那么新生儿黄疸正常值范围是多少呢?
新生儿黄疸指的是新生儿发生胆红素代谢紊乱,致使血液中胆红素浓度升高,进而使皮肤、眼球等处出现异常黄色的现象。它的`正常值是以血清胆红素为参考指标的,只要足月儿不超过204μmol/L(12mg/dl),早产儿不超过255μmol/L(15mg/dl)即为正常。
一般生理性黄疸,如果宝宝没有出现不适,可以等它自己消退,或者喂点葡萄糖水。对于病理性黄疸这种伴随其他疾病的情况,通常会采取蓝光和药物治疗。蓝光治疗指的是把宝宝放在蓝光箱中,以溶解皮肤上多余的黄色色素,让它从尿液中排出,减少血液中的胆红素。
黄疸正常值7、6如何消退
有些人测出来黄疸值为7、6,那么黄疸正常值7、6如何消退比较合适呢?
黄疸正常值7、6建议服用茵栀黄颗粒和妈咪爱治疗,另外注意监测孩子的黄疸值情况,若是生理性黄疸一般会自愈,病理性黄疸需要住院治疗。黄疸正常值7、6除药物外,必要时实行蓝光治疗。
注意事项方面看看孩子黄疸是体内胆红素浓度高的结果,而胆红素主要是红血球的代谢产物,当红血球老化破坏时,血红素就会游离出来,经代谢后产生胆红素,胆红素通过血液运送到肝脏经肝脏代谢后,由胆管排泄于肠子内,当上述的代谢路径发生问题时造成血中胆红素的堆积形成黄疸,有病理性黄疸是应引起重视,因为它曾是疾病的一种表现,应寻找病因。
黄疸正常值看什么指标
黄疸的检查结果中有不少指标,通常黄疸正常值看什么指标呢?
黄疸是指血液中的胆红素含量,分为三个指标: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关系为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总胆红素的正常值范围为3、42-20、52umol/L,直接胆红素的正常范围为0-6、84umol/L,间接胆红素的正常值范围为0-13、68umol/L。通常在看肝功能化验单时,还是以总胆红素的数值代表黄疸指数。
通常黄疸伴上腹剧烈疼痛可见于胆道结石、肝脓肿或胆道蛔虫病;右上腹剧烈疼痛、寒战高热和黄疸为charcot三联症,提示急性化脓性胆管炎。持续性右上腹钝痛或胀痛可见于病毒性肝炎、肝脓肿或原发性肝癌。
黄疸正常值是多少以下
黄疸超过一定数值就是不正常的,那么黄疸正常值是多少以下呢?
正常新生儿黄疸指数最高约51、3μmol/L(3mg/dl),在生后4天左右达高峰,一般不超过171~205μmol/L(10~12mg/dl),早产儿不超过256、5μmol/L(15mg/dl),以后逐渐恢复。凡登白试验呈间接反应。尿中胆红素阴性,粪内胆色素增多。
要知道黄疸伴肝大,若轻度至中度肿大,质地软或中等硬度且表面光滑,见于病毒性肝炎急性胆道感染或胆道阻塞。明显肿大质地坚硬表面凸凹不平有结节见于原发性或继发性肝癌。肝肿大不明显而质地较硬边缘不整表面有小结节者见于肝硬化。
新生儿黄疸正常值范围表3
新生儿黄疸正常值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中一种很常见的疾病,主要症状为皮肤、黏膜、巩膜发黄,宝宝食欲不振、不安躁动,体温可能也会有所上升。
临床上有60%的足月产宝宝在出生后一周内会出现黄疸,80%的早产儿会在出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
具体来说,新生儿黄疸可以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医学上取生理性黄疸的值作为新生儿黄疸正常值。
足月新生儿黄疸正常值是12、9mg/dl(毫克/100毫升),就是代表100毫升的血液中的胆红素水平低于12毫克为正常。早产儿的黄疸正常值为胆红素低于15mg/dl(毫克/100毫升)。
足月出生宝宝的黄疸正常值与早产儿又有所不同。通常,足月新生儿黄疸正常值是12、9毫克/100毫升,也就是100毫升的血液中的胆红素水平低于12、9毫克。早产儿的黄疸正常值15毫克/100毫升血液,也就是100毫升的血液中的胆红素水平低于15毫克。
如果宝宝的黄疸值超过12、9mg/dl或新生儿黄疸指数上升过快(每日上升超过5mh/dl),或黄疸持续时间超过“足月儿在14天内消退,早产儿在4周内消退”这个时间,又或者黄疸退而复现,就表示新生儿黄疸不健康,可能患了病理性黄疸。
新生儿黄疸的症状
新生儿黄疸别名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指新生儿期由于胆红素在体内积聚而导致血中胆红素水平升高而出现皮肤、黏膜及巩膜黄染为特征的病症,60%-80%的新生宝宝在出生后2到5天内会出现皮肤发黄的现象,属于正常现象。
新生儿黄疸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
1、生理性黄疸轻者黄疸先见于面、颈,然后可遍及躯干及四肢,一般稍呈黄色,巩膜可有轻度黄染,但手心足底不黄,2~3日后消退,至第5~6日皮色恢复正常;
重者黄疸同样先头后足可遍及全身,呕吐物及脑脊液等也能黄染,时间长达1周以上,特别是个别早产儿可持续至第4周,大小便颜色正常,尿中无胆红素。粪色甚浅或灰白、尿色深者提示新生儿肝炎或胆道闭锁。
2、黄疸部位多见于面、颈、巩膜、躯干及四肢近端一般不过肘膝。黄疸色泽轻者呈浅花色,重者颜色较深,但皮肤红润,黄里透红。生理性黄疸新生儿一般情况好,无贫血,肝脾不肿大,肝功能正常,不发生核黄疸。
3、病理性黄疸常在出生后24h内出现,持续时间在2周以上,早产儿在3周以上;黄疸在出生后消失复现并进行性加重。重症的黄疸可以合并核黄疸。除此以外,由于发生原因不同,常有引起黄疸的原发病的伴随症状。
新生儿黄疸正常值是多少
新生儿黄疸怎么办?关于这个问题,家长们不用过于担心。新生儿因为肝脏功能还没有发育好,在出生的第一周内足月产的宝宝有百分之六十会出现新生儿黄疸;早产的宝宝则有百分之八十会出现新生儿黄疸。
正常的宝宝,出生后的第一周内有轻微的黄疸,可以说是一种正常的现象。但是如果黄疸太重或持续的时间太长则要考虑到宝宝的身体有某些不正常的情形存在。新生儿黄疸主要的治疗手段就是蓝光照射,安全性很好,部分婴儿可能出现皮疹和腹泻等副作用,停止照射后即消失。但如果宝宝的黄疸比较严重,或者经过光照疗法后胆红素水平仍持续升高,宝宝就需要进行换血疗法。
换血疗法适用于溶血性黄疸。是患儿严重溶血时抢救生命的重要措施。通过换血可达到换出致敏红细胞和血清中的免疫抗体,阻止继续溶血;降低胆红素,防止核黄疸发生;纠正溶血导致的贫血,防止缺氧及心功能不全。在广泛采用光疗以后,换血已大为减少。
在早期时我们要尽早给新生儿喂养,让胎便尽早的排出,因为胎便里含有很多胆黄素,因为如果胎便不排出干净胆黄素就会经过新生儿的特殊的肝肠循环重新到吸收到血液里使黄疸增多。综上所述,新生儿黄疸并不可怕。但是还有人会疑惑,新生儿黄疸正常值是多少?怎样判别我的宝宝有没有得黄疸呢?
新生儿黄疸正常值是多少?
正常足月产的小宝宝,新生儿黄疸在第二到第四天出现,平均在第四到第五天到达高峰在一周到两周之内会消失,早产儿的黄疸持续会较久。新生儿黄疸的颜色不能太深(黄疸的深浅可以请教医师,或由验血决定),胆色素的数值平均十一到十二毫克左右。
新生儿黄疸有一定限度,其颜色不会呈金黄色。黄疸主要分布在面部及躯干部,而小腿、前臂、手及足心常无明显的黄疸。若抽血测定胆红素,足月儿在黄疸高峰期不超过12毫克/分升,早产儿不超过15毫克/分升。
新生儿黄疸如果有以下特点之一,则要考虑为病理性黄疸:
1、黄疸出现过早:足月儿在生后24小时以内,早产儿在48小时以内出现黄疸;
2、黄疸程度较重:血清胆红素超过同日龄正常儿平均值,或每日上升超过85.5μmol/L(5mg/dl);
3、黄疸进展快,即在一天内加深很多;
4、黄疸持续时间长(足月儿超过2周以上,早产儿超过3周)或黄疸消退后又出现;
5、黄疸伴有其它临床症状,或血清结合胆红素大于25.7μmol/L(1.5mg/d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1444646479@qq.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起点母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