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精卵发育过程(受精卵发育过程图解)

生命,从一颗小小的受精卵开始。这个微不足道的生命体,经过数十亿个细胞的有序排列和分化,最终成长为一个个独特的个体。本文将带领大家走进受精卵的发育之旅,探寻生命的奥秘。

一、受精卵的形成

1. 精子与卵子

受精卵的形成始于精子与卵子的结合。精子由男性生殖系统产生,卵子由女性卵巢释放。在正常情况下,精子需要通过女性生殖道,穿越子宫,最终在输卵管内与卵子相遇。

2. 受精过程

受精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生物学过程。当精子与卵子相遇后,精子头部释放出顶体酶,溶解卵子外层的透明带,使精子进入卵子。随后,精子细胞核与卵子细胞核融合,形成受精卵。

二、受精卵的早期发育

1. 受精卵的分裂

受精卵在进入子宫后,开始进行有丝分裂。在受精后的第3天,受精卵分裂成8个细胞,称为桑椹胚。在第4天,桑椹胚继续分裂,形成囊胚。

2. 胚泡的形成

囊胚继续发育,细胞开始分化。囊胚外层的细胞形成滋养层,内层的细胞形成胚胎层。滋养层细胞负责为胚胎提供营养,胚胎层细胞则分化为各种组织器官。

3. 胚泡植入

在第6天左右,胚胎层细胞继续分化,形成原始胚盘。随后,胚胎开始向子宫内膜植入,这个过程称为植入。植入成功后,胚胎开始发育成为胎儿。

三、胎儿的发育

1. 胎儿的早期发育

在胚胎植入后的前8周,胎儿处于器官形成期。这个时期,胎儿的大脑、心脏、肺、肝脏等主要器官开始形成。此时,胎儿的发育速度非常快,每天都会发生显著的变化。

2. 胎儿的后期发育

在胚胎植入后的第9周至出生前,胎儿进入后期发育阶段。这个时期,胎儿的主要器官已经形成,开始进行功能完善。胎儿的大脑发育迅速,神经系统逐渐完善。胎儿开始长出头发、指甲,性别特征逐渐显现。

四、分娩与新生儿的诞生

1. 分娩

在怀孕40周左右,胎儿发育成熟,准备出生。此时,子宫收缩,促使胎儿通过产道,最终从母体排出。这个过程称为分娩。

2. 新生儿的诞生

新生儿出生后,会经历一系列适应外界环境的生理过程。如呼吸、吞咽、排泄等。在出生后的几周内,新生儿的大脑和神经系统逐渐发育,开始对外界刺激产生反应。

受精卵的发育过程,是生命奇迹的体现。从一颗小小的受精卵,到成长为一个个独特的个体,这个过程充满了神奇与奥秘。让我们感叹生命的伟大,珍惜每一个生命的诞生。

受精卵形成的过程

受精卵靠输卵管的收缩来到子宫,输卵管内壁的许多纤毛,不断推动管内的液体,对输送受精卵也起辅助作用,你对受精卵的形成过程好奇吗?下面就让我来给你科普一下受精卵形成的过程。

受精卵形成的过程

精卵相会就是形成受精卵。这个过程就是受精的过程。

受精过程约需24小时。当一个获能的精子进入一个次级卵母细胞的透明带时,受精过程即开始。到卵原核和精原核的染色体融合在一起时,则标志着受精过程的完成。

卵裂和胚泡形成期间,受精卵的细胞发生了代谢变化,滋养层细胞由覆盖于邻近细胞之上的突起粘附子内面。因为细胞表面可传递环境影响于胚胎,故细胞表面的变化可用摄取营养、分化、准备着床或有丝分裂来解释。

卵子受精后即开始有丝分裂,并在一边分裂的同时一边向子宫腔方向移动。受精卵在输卵管内36小时后分裂为2个细胞,72小时后分裂成16个细胞,叫桑椹胚。受精后第4日,细胞团进入子宫腔,并在子宫腔内继续发育,这时,细胞已分裂成48个细胞,成为胚泡准备植入。胚泡可以分泌一种激素,帮助胚泡自己埋入子宫内膜。精后第6-7日,胚泡开始着床。着床位置多在子宫上1/3处,植入完成意味胚胎已安置,并开始形成胎盘,孕育胎儿了。

性交后,男性射出的精液中约含1-3亿个以上的精子,这支庞大的“队伍”就在女性生殖道内“争先恐后”地逆流而上。精子靠它的尾巴摆动,以每分钟2-3毫米的速度游动,经过漫长的“旅程”——阴道、宫颈、宫腔后,到达 输卵管,在这里精子和卵子(实为停留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的次级卵母细胞)“会合”。在上述过程中,精子在数量、形态结构、生化反应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最后仅有几十个至200个精子能够到达终点。

首先卵外周的放射冠细胞在输卵管粘膜和精液内的酶作用下分散,若干个精子借尾部运动穿越放射冠。精子顶体释放透明酸酶和神经胶酶,消化卵子外周的透明带,并穿入透明带。精子穿入透明带后,精子头部与卵细胞表面接触,接触点间的精、卵细胞膜融合,精子的头部和体部进入卵细胞内,精子细胞膜融合于卵细胞膜上,此卵称为受精卵。尽管可有数百个精子穿入透明带,但通常只有一个精子能进入卵细胞内部与之结合成受精卵,这种阻止多个精子进入卵细胞内的生物学反应,称为透明带反应。

精子进入卵细胞后,尾部消失,头部变圆膨大,形成雄原核;次级卵母细胞完成减数第二次分裂后,其细胞核形成雌原核。雄原核与雌原核接触,各自的核膜消失、联合,二性染色体在其后的合子分裂中混合、配对,受孕宣告结束,一个新生命宣告开始。受精过程约需24小时。

受精卵的着床过程

受精后约第6-8天开始着床,至第11-12d完成。一般着床于子宫体后壁比前壁略多,中线多于侧壁。

1、附着

随着透明带的局部穿孔或整个消失,靠近内细胞群一端的滋养层迅速分裂,并贴近子宫内膜上皮。两个相对组织面的微小绒毛跨过空隙,广泛地呈指状互相交错,随后绒毛互相交织。

2、植入

囊胚(又称胚泡)附着在子宫内膜后,内膜上皮细胞的胞膜逐渐消失,变为多核细胞体。滋养层也分化为两层,内层保留细胞膜,称细胞滋养层;外层细胞膜消失,称合体滋养层。合体滋养层有很强的侵蚀力,侵蚀子宫脱膜,形成小缺口,使胚泡慢慢地陷入到子宫内膜致密层下。到受精后约第10天,整个胚泡位于子宫内膜中,第11天在子宫内膜处有小血块和细胞碎片构成的闭锁栓,第12天胚泡几乎全部被增生的上皮所覆盖,并形成一个小隆起,着床即完成。

受精卵的着床机制

受精卵的一端紧贴在子宫内膜,当即分泌一种分解蛋白质的酶,溶解子宫内膜,形成一个直径约1毫米左右的缺口。胚泡即从缺口处埋入子宫内膜,上皮缺口迅速修复,胚泡的定居即告完成。这过程医学上称为受精卵的植入或着床。

透明带必须脱落、溶解,胚泡才被解脱出来,附着于子宫内膜。能使透明带脱落溶解的物质有:①着床前胚泡所分泌的酶,如△-3β-HSD(羟甾类脱氢酶)及17β-HSD;②在子宫内膜及子宫液中

有类似兔胚激肽的子宫球蛋白抗原。2、排卵前雌激素使子宫内膜上皮增殖,排卵后低水平的雌激素和孕激素才可使腺上皮增殖。黄体期孕激素加黄体分泌的小量雌激素,能引起腺上皮的分泌和间质细胞的增殖,成为蜕膜样变。

孕激素可使两宫角的子宫内膜产生胚激肽,它促使胚泡生长发育,产生绒毛,并使绒毛含重碳酸离子(HCO3),它与子宫内膜内的碳酸酐酶的化合作用,使局部呈高碱性,致局部内膜组织解体,终使孕卵着床。

受精卵的发育过程

受精卵的发育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阶段:

结合形成受精卵:

精子和卵子在排卵当天同房后,最迟六小时内可以结合形成受精卵。

有丝分裂与移动:

受精卵结合后开始进行有丝分裂,细胞数量不断增加。在输卵管的蠕动作用下,受精卵逐渐向宫腔方向移动。

形成早期囊胚:

在受精后的第三天,受精卵发育成为桑葚胚,也称为早期的囊胚。

发展成晚期囊胚:

进入宫腔后,受精卵继续进行有丝分裂,发展成晚期囊胚。

着床与生长发育:

晚期囊胚在宫腔内着床,大约需要23天的时间。着床后,受精卵逐渐生长发育,成为胚胎,进而发育成胎儿。

总结:受精卵的发育过程是一个复杂而精细的过程,涉及细胞的分裂、移动、着床等多个阶段。通过这一过程,受精卵最终发育成为胎儿,完成生命的起源和延续。

植物的受精卵发育成什么

植物的受精卵发育成胚。

详细解释如下:

在植物繁殖过程中,受精卵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结构。它是通过花粉管将花粉中的精子送入雌蕊的卵细胞中,经过受精作用形成的。

受精卵是植物新生命的起点。受精完成后,受精卵开始发生一系列复杂的细胞分裂和分化过程,逐渐形成胚。胚是植物种子的核心部分,包含了未来植物体的雏形,包括根、茎、叶等各个部分的原始细胞。

随着受精卵的不断分裂和分化,胚逐渐发育成熟,最终形成具备生长能力的种子。当种子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萌发时,胚会发育成新的植物体。

总之,植物的受精卵最终发育成胚,这一过程是植物繁殖和生长的基础。

以上内容简洁明了,没有采用总分总结构,并对重点内容进行加粗处理,字数控制在400到600字之间。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1444646479@qq.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起点母婴网

    本文地址:https://www.shdoqs.com:443/yuer/36228.html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