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鼻血,又称鼻出血,是生活中常见的症状之一。它不仅给人们带来不适,还可能引发一系列并发症。面对流鼻血,我们该如何正确处理呢?本文将为您详细解答。
一、流鼻血的原因及分类
1. 原因
流鼻血的原因有很多,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鼻腔干燥:干燥的空气、高温环境等因素会导致鼻腔黏膜干燥,容易引发流鼻血。
(2)鼻腔炎症:鼻炎、鼻窦炎等炎症性疾病会引起鼻腔黏膜充血、肿胀,进而导致流鼻血。
(3)鼻腔肿瘤:鼻腔肿瘤、鼻咽癌等疾病也可能导致流鼻血。
(4)外伤:鼻腔受到撞击、挤压等外伤也会引起流鼻血。
(5)药物副作用:某些药物,如抗凝血药物、抗组胺药物等,可能导致鼻腔黏膜出血。
2. 分类
根据出血部位,流鼻血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前鼻出血:出血部位位于鼻中隔前部,是流鼻血最常见的类型。
(2)后鼻出血:出血部位位于鼻中隔后部,出血量较大,处理较为复杂。
二、流鼻血的正确处理方法
1. 保持冷静
当出现流鼻血时,首先要保持冷静,避免恐慌。因为紧张、焦虑等情绪会导致血压升高,加重出血。
2. 坐姿正确
取坐姿,头部略向前倾,用口呼吸,避免用鼻子呼吸,以免加重出血。
3. 用力捏住鼻翼
用拇指和食指捏住鼻翼两侧,力量适中,持续约5-10分钟。注意,捏住鼻翼的不要用力过猛,以免损伤鼻腔黏膜。
4. 冷敷
在鼻梁上敷上冰袋或湿冷毛巾,有助于收缩血管,减少出血。
5. 注意饮食
保持饮食清淡,多吃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K等营养物质的食物,有助于促进凝血。
6. 及时就医
如果流鼻血持续时间较长、出血量较大,或者反复发作,应及时就医。
三、预防流鼻血的措施
1. 保持室内空气湿润
使用加湿器,保持室内空气湿润,减少鼻腔干燥。
2. 避免鼻腔受到撞击
参加运动时,注意保护鼻腔,避免受到撞击。
3. 注意鼻腔卫生
勤洗手,避免用手指挖鼻孔,保持鼻腔清洁。
4. 适当使用药物
在医生指导下,合理使用抗凝血药物、抗组胺药物等。
流鼻血虽然常见,但正确处理至关重要。了解流鼻血的原因、分类及处理方法,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应对这一症状。做好预防措施,才能守护鼻腔健康。希望本文能为您提供帮助。
流鼻血的正确处理方法
当鼻腔出血以后,最好办法是去医院就诊,由医生进行止血治疗。如果当时在家里或工作中突然出现鼻腔出血不止时,建议可以用双手捏住鼻腔前鼻孔,将两侧鼻腔向中间挤压,可以有效缓解由于鼻中隔利特尔区出血而造成鼻腔出血。
鼻腔出血可以由不同原因、不同部位而导致,常见鼻腔出血部位首先是鼻中隔利特氏区,此部位是由小动脉构成的血管网而造成,小孩容易出现,以及存在不良习惯,比如喜欢挖鼻人群容易出现此部位出血。
老年人容易出现部位在下鼻道后端,医学上称为吴氏静脉丛,主要由高血压、动脉硬化而导致下鼻道后端出血。部分高血压患者可以引起血管性出血,多好发于鼻腔中鼻道位置。由于干燥性鼻炎或者肿瘤出血,也可以导致鼻腔出血。
流鼻血的正确处理方法 鼻出血时可以怎么做
1 冷敷
因为冷毛巾能降低体表温度,促进血管收缩,从而减少出血,缓解流鼻血的状况。
方法
1.准备一条或多条用冷水或冰块浸湿的毛巾,或者冷水袋备用。
2.敷在鼻根、前额中部或后颈部。
3.反复数次。
2 压迫
轻轻从鼻孔两侧向中间鼻梁骨方向按压、捏紧,用口呼吸,一般数分钟后就能止血,即使没有完全止住,也能有效缓解流鼻血的状况。
3 填塞
流鼻血时最常见的是在鼻腔内填塞纸巾、棉球或纱布,一般几分钟的时间,就可达到压迫止血的效果。
但是在日常生活中不可经常将纸巾或棉球塞入鼻腔内擦鼻涕、挠痒等,因为反复摩擦会损伤鼻腔粘膜从而引起流鼻血,使原有的鼻出血加重或经久不愈。
4 低头而非抬头
头仰起来只是会使本来从鼻孔流出的血液向后经鼻咽部流至口中,或者咽下至胃内,只是改变了血流途径而已。而且咽下还可能会产生消化道刺激症状,引起呕吐。
流鼻血的正确处理方法 有什么可以止血的技巧
1、物理方法,流鼻血之后不要马上仰头,需要保持头部微微前倾。然后用手指压住鼻子的前部分,压迫时间持续五到十分钟,可以有效止血。另外采用一条湿冷毛巾敷在鼻子上,低温可以让鼻粘膜收缩,让血管收缩,便可止血。
2、中草药止血,一些比较常见的中草药其实也具有很好的止血效果,例如艾草,采集一些新鲜的艾草,将其揉碎与凉开水拌匀揉成足以塞进鼻孔的团块状。将之塞入鼻孔里,不久之后便可以有效止血。具有同样效果的,还有大蒜,用纱布包好剁碎的大蒜,敷在脚心上,可以止住流鼻血。
3、巧用凉水,准备一盆凉水,用手勺起少量的凉水轻拍脑门,但是动作要轻盈,在止血之后避免用力擤鼻涕以及过于激烈的活动,以免再次造成出血。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1444646479@qq.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起点母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