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疹,这个看似寻常的皮肤问题,却困扰着无数患者。面对湿疹,我们如何确定它是否真的存在?如何辨别湿疹与其他皮肤疾病的区别?本文将为您详细解析湿疹的识别与确诊过程,帮助您揭开皮肤问题的“神秘面纱”。
一、湿疹的定义与症状
1. 定义
湿疹,又称为特应性皮炎,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其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遗传、环境、免疫等因素有关。
2. 症状
湿疹的症状主要包括:
(1)皮肤瘙痒:患者常感到皮肤剧烈瘙痒,难以忍受。
(2)红斑:患处皮肤出现红斑,边界模糊。
(3)丘疹:红斑基础上出现密集的小丘疹,表面可覆盖白色鳞屑。
(4)水疱:部分患者可能出现水疱,破裂后形成糜烂面。
(5)皲裂:皮肤干燥,出现皲裂。
(6)色素沉着:长期患湿疹的患者,患处皮肤可能出现色素沉着。
二、湿疹的识别与确诊
1. 观察症状
(1)瘙痒:湿疹患者普遍存在剧烈瘙痒,这是湿疹的主要症状之一。
(2)红斑:湿疹患处皮肤出现边界模糊的红斑,与周围正常皮肤无明显界限。
(3)丘疹和水疱:湿疹患处皮肤出现密集的小丘疹和水疱,破裂后形成糜烂面。
(4)皲裂和色素沉着:长期患湿疹的患者,患处皮肤可能出现皲裂和色素沉着。
2. 皮肤检查
医生会通过皮肤检查来判断是否为湿疹。检查内容包括:
(1)观察皮肤症状:如红斑、丘疹、水疱等。
(2)皮肤刮片检查:取一小块患处皮肤,进行显微镜检查,观察是否有真菌、细菌等感染。
(3)皮肤活检:在必要时,医生会进行皮肤活检,以确定病情。
3. 病史询问
医生会询问患者的病史,了解发病时间、病程、诱发因素等,有助于判断是否为湿疹。
4. 排除其他疾病
湿疹需与其他皮肤疾病进行鉴别,如银屑病、玫瑰糠疹、神经性皮炎等。医生会根据症状、皮肤检查、病史询问等因素,排除其他疾病。
三、湿疹的治疗与护理
1. 治疗原则
(1)抗炎、止痒:使用抗炎药物、止痒药物等减轻症状。
(2)保湿:保持皮肤水分,使用保湿剂。
(3)避免刺激:避免接触过敏原、刺激性物质。
(4)调整生活方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熬夜、过度劳累。
2. 护理措施
(1)保持皮肤清洁:每天清洗患处皮肤,避免感染。
(2)穿着宽松、透气性好的衣物:避免摩擦、刺激患处皮肤。
(3)保持室内空气湿润:使用加湿器,降低室内湿度。
(4)合理饮食: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如辛辣、海鲜等。
湿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问题,识别与确诊需要综合考虑症状、皮肤检查、病史询问等因素。了解湿疹的病因、症状、治疗与护理,有助于患者正确应对湿疹,提高生活质量。面对湿疹,我们要保持积极的心态,勇敢面对,战胜皮肤问题的“神秘面纱”。
皮肤红痒,怎么判断是不是湿疹
湿疹的鉴别诊断:1、神经皮炎:有原发扁平圆形或多角形丘疹。 2、肛门湿疹:有急性发作史,表现为丘疹、水泡烂渗液等多形损害,有强烈渗出倾向。 3、肝、肾疾病瘙痒:黄疸伴瘙痒,常提示有梗阻性胆道疾病,其原因与胆盐在血中和皮肤内含量增高有关。尿毒症阶段,常伴有皮肤瘙痒。 4、内分泌性瘙痒:糖尿病引起的瘙痒可波及全身和会阴部、肛门。起原因系皮肤含糖量增高,刺激神经末梢所致。甲状腺功能亢进的皮肤瘙痒可能系精神紧张、多汗、基础代谢增高等引起。 5、精神性瘙痒:瘙痒可泛发全身或局限于肛门及会阴。痒部无明显皮肤损害及抓痕,瘙痒常被夸大,伴有神经精神症状或皮肤寄生虫恐惧症。 6、继发性瘙痒:主要继发于痔、瘘、肛裂、肛门湿疹、神经皮炎、肛门湿疣、蛲虫症等。 肛门周围以顽固性发痒为主要症状,时轻时重;间歇或持续性发痒,用手搔抓后,灼痛更加剧烈,有时刺痛,有时如虫咬、虫爬,有时有烧灼、蚁走等感觉,夜间更甚,影响睡眠。局部有抓痕,常有出血、糜烂、裂口、渗液、结痂等继发损害,患处皮肤变厚,皱襞肥大,久病后皮肤发生苔癣样变化,色素沉着或色素减退。除体征变化外,还应作全身检查,以确定是否与糖尿病、寄生虫病等有关。
湿疹是怎么引起的
湿疹是怎么引起的
其实引起湿疹的原因较为复杂,大体可分为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应积极治疗。
1.内在因素:寄生虫病、慢性胆囊炎、扁桃体炎等慢性感染病灶会引起湿疹,内分泌和代谢紊乱也会引起湿疹,遗传和精神因素也是湿疹发病的可能原因。
2.外在因素:牛肉、羊肉、虾肉、鱼肉、鸡肉等食物过敏会引起湿疹。吸入尘螨、花粉等过敏物质会引起湿疹,接触动物毛屑、化妆品、合成纤维、肥皂等物质也会诱发湿疹。
湿疹患者在日常生活需要注意什么?
1、不能吃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牛奶、鸡蛋等;海产类食物,如葱、蒜、洋葱、羊肉等;其中具有特殊刺激性的食品,如辣椒、酒、芥末、胡椒、姜等。
2、尽量别碰水:洗澡或者洗脸时水温不要过热,北京百草园中医医院中医儿科专家钱进主任提醒大家千万不要用含碱性较大的洗浴品,湿疹严重或渗出时不要洗澡,特别是患病部位不要接触水。
3、尽量避免晒太阳:虽日常出门的时候,最好不要让患处受到严重的暴晒,最好要对患处起到一定的保护。
4、最好穿棉质衣服
平时患者应穿纯棉衣服,纯棉衣服对皮肤不会有任何刺激性,不会对皮肤造成负担,应避免化纤接触衣物刺激皮肤,从而加重疾病。
中医如何治疗“湿疹”的?
中医认为,湿疹发病主要是因为患者体内营血不足、湿热逗留,治疗湿疹需要把体内积聚的热毒排除掉,以改善体质,使皮肤恢复正常状态,以达到根治的效果。所以可以试试这些内调的食疗法:
1、木棉花糖水材料:木棉花100克左右。步骤:木棉花加清水2碗半,加适量白糖,煎至1碗饮用。功效:利湿清热。适用于湿疹。2、双豆汤材料:绿豆30克,赤小豆30克。步骤:先煮绿豆、赤小豆,待开皮蜕后加入冰糖。功效:清热利湿。适用于湿疹。温馨提示:因每个人的体质不同,疾病情况也跟着不同,以上医疗方法知识仅供参考,不作诊断依据;
这几种治疗湿疹的方法不但便宜,而且效果好。北京百草园中医医院中医儿科专家钱进主任说由于湿疹是皮肤免疫适应的过程,也是皮肤成熟发育的过程,断根难,所以,我们要从平常预防湿疹,每天护肤洗澡,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摆脱湿疹的困扰。
婴儿干性湿疹怎办 教你如何区分湿疹
宝宝湿疹让家长非常头疼,又红有痒,宝宝又难受,家长又不知道怎么办,干着急,而且湿疹也分各种不同的湿疹,不知道到底是什么类型更没办法对症下药,所以来教教家长如何区分湿疹类型,以及如何解决。
婴儿干性湿疹怎办
1、涂郁美净
宝宝干性湿疹建议用郁美净,因为宝宝用的按摩油,润肤油,橄榄油都是油性的,质地不容易宝宝吸收,只会越涂越干。而霜质地的润肤霜质地细腻,宝宝皮肤很快就吸收了,首选郁美净1.5元一袋儿那种,不管用可以用硅霜。一天三次,七天见效。涂抹时要给孩子的脸颊、四肢外侧、肩背部、肚皮和屁股等容易干燥的部位多涂抹一些,保持其娇嫩肌肤的滋润。
2、涂鸡蛋油
取鸡蛋6个,煮熟取蛋黄,锅内放麻油50~100克,文火将蛋黄内油熬出,待蛋黄呈焦糊状即可,去渣留油、后冷却备用。皮损处,先用双氧水清洗,然后敷上鸡蛋黄油,外用纱布包扎,三五天即愈。
3、涂苦参水
用干净的纱布把适量苦参包好,放在冷水中加热,水开后,等水的颜色变成浅黄色停止加热,待水的温度适宜后给宝宝清洗皮肤。每天三次,三天见效且中医治疗湿疹副作用小,使用方便。
4、涂金银花水
从药店买来金银花后,取一小部分泡在热水中,泡半小时后,再上火煮开,稍凉凉后就可以给宝宝擦了,擦的时候用纱布、棉球都行,用纱布、棉球吸了金银花水轻轻的涂在宝宝脸上,轻轻的用手打圈按摩直到水干,一天两到三次。
5、炉甘石洗剂
炉甘石洗剂是常用的一种皮肤科外用药,用于急性瘙痒性皮肤病,如湿疹和痱子。不含激素,具有良好的消炎、散热、吸湿、止痒、收敛和保护作用。
6、药膏
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擦非油性的软膏,比如黑豆馏油软膏、吡美莫司乳膏、他克莫司软膏等,如果湿疹特别重,需要使用激素类的软膏。
干性湿疹如何护理
1、正确洗澡
进入冬季很多宝妈怕洗澡会让孩子的皮肤更干燥,患上干性湿疹,还有担心宝宝皮肤不干净,因此就不给宝宝洗澡或者天天给宝宝洗澡。给宝宝多洗澡或少洗澡都是不合理的,需要注意一下几点就可以:
(1)不用浴液,避免搓澡,尽量用清水洗或者用儿童专用的洗浴用品;
(2)洗澡时要注意水温不要太高、不要太凉,用36-38℃温水洗脸、洗澡,尽量减少使用皮肤清洁剂,仅必要时或必要的部位使用;
(3)洗澡次数不要太勤,一般一周1-2次就可以,每次5-10分钟,最好每周不要超过3次;
(4)洗完澡以后马上使用郁美净,以保住宝宝皮肤内的水分不被蒸发,建议宝妈发现宝宝皮肤干燥,随时干燥随时外用,不限次数,但要薄薄一层就可以,一定要保持皮肤湿润。
(5)洗澡可以用艾叶、金银花藤或黄皮叶煮水给宝宝洗澡,能减轻瘙痒。
2、贴身内衣以全棉织品为好
所有接触皮肤的用品如内衣、被褥、玩具等以天然棉花为好,避免人造纤维、毛织品等直接接触皮肤,否则会产生静电,加重皮肤干燥抓痒症状,而且衣物厚度要较正常同龄婴儿略薄,衣服要穿得宽松些。
3、保持适宜的居住环境
妈妈们要保持家里环境卫生,减少环境中的过敏原,如屋尘、螨、毛、人造纤维、真菌(地毯、宠物)。保持室温20-24℃,湿度50%-60%,室内空气新鲜,避免宝宝过热或出汗过多,宝宝的心情也会愉悦。
另外,发现宝宝对什么过敏,还是尽量避免接触的,被子衣服勤洗勤晒,每天更换枕巾,接触面部被子部分可缝上棉布做被头,并且每天勤换,洗枕巾和被头的盆要与洗尿布的盆分开。
避免晒太阳,猛烈的阳光会加重宝宝的湿疹。
4、注意饮食调理
多喝水,合理饮食有助于保持宝宝健康娇嫩的皮肤,家长应给月龄小的孩子提供水解蛋白或氨基酸奶粉,母亲也要忌口,一定要注意饮食清淡,清淡的饮食就是少油、少糖、少盐、不辛辣。
月龄大一些的宝宝可多吃些鸡蛋黄、胡萝卜、小青菜、苹果、猕猴桃等富含维生素A和维生素B的绿叶蔬菜、水果。同时多补充蛋白质增加抵抗力,另外对于可能诱发过敏的海鲜可以尽量少吃,如鱼、虾、蟹等。
湿疹的类型
1、脂溢型湿疹:三个月以内的小婴儿,前额、颊部、眉间皮肤潮红,覆有黄色油腻的痂,头顶是厚厚的黄浆液性痂。以后,颏下,后颈,腋及腹股沟可有擦烂、潮红及渗出,我们称为脂溢性湿疹。患儿一般在6个月后改善饮食时可以自愈。
2、渗出型湿疹:多见于3-6个月肥胖的婴儿,两颊可见对称性米粒大小红色丘疹,伴有小水疱及红斑连成片状,有破溃、渗出、结痂,特别痒以致搔抓出带血迹的抓痕及鲜红色湿烂面部。如果治疗不及时,可泛发到全身,还可继发感染。
3、干燥型湿疹:多见于6个月-1岁的小儿,表现为面部、四肢、躯干外侧斑片状密集小丘疹、红肿,硬性糠皮样脱屑及鳞屑结痂,无渗出,我们又称为干性湿疹。
宝宝干性湿疹用忌口吗
对于月龄较小的宝宝来说,因为食物比较单一就是母乳和奶粉,所以该忌口的应该是妈妈,妈妈应注意饮食清淡,清淡的饮食就是少油、少糖、少盐、不辛辣。而对于月龄大一点的宝宝,只需注意食物过敏,饮食均衡、清淡,也不用过度忌口。大家都说湿疹期间不能吃发物,但其实所说的发物太多了,鸡鸭鱼肉海鲜,所有的能吃的只要有蛋白都属于发物,所以这个是不科学的。而且绝大多数婴儿湿疹和食物是没有关联的,不要过度忌口,除非通过食物、刺激实验确定过敏,否则不要随便忌口。如果确实通过食物实验,通过查过敏原都证实这是食物过敏,那就把它停掉。过度忌食会引起营养不良,营养不良会进一步的加重湿疹。家长应多给宝宝喝水,宝宝4个月以后,开始逐步给宝宝添加辅食,减少牛奶的摄入量,直到宝宝完全脱离以牛奶为主食、以饭食代替后,皮肤湿疹常常会不治自愈。年龄大一些的宝宝可多吃些鸡蛋黄、胡萝卜、小青菜、苹果、猕猴桃等富含维生素A和维生素B的绿叶蔬菜、水果,这样有助于保持宝宝健康娇嫩的皮肤。同时多补充蛋白质增加抵抗力,比如说各种瘦肉,不过可能诱发过敏的海鲜可以尽量少吃,如鱼、虾、蟹等。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1444646479@qq.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起点母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