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生儿的生理特点
新生儿是指出生后28天内的新生儿,这个阶段的孩子生理机能尚未完善,需要家长的悉心照料。了解新生儿的生理特点,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照顾他们。
1. 新生儿呼吸系统:新生儿呼吸频率较快,每分钟可达40-60次。由于肺部发育不成熟,易出现呼吸困难、呼吸暂停等问题。
2. 新生儿消化系统:新生儿消化能力较弱,母乳或配方奶是其最佳食物。注意不要喂食过量,以免引起消化不良。
3. 新生儿免疫系统:新生儿的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善,易受外界病毒、细菌的侵袭。因此,家长需做好新生儿的防病工作。
4. 新生儿神经系统:新生儿神经系统发育迅速,对外界刺激敏感。家长在照顾新生儿时,要尽量保持环境安静、舒适。
二、新生儿的日常护理
1. 温度调节:新生儿的体温调节能力较差,家长要确保新生儿生活环境的温度适中,避免过高或过低。
2. 衣物选择:新生儿的衣物要选择柔软、透气、吸湿性好的棉质衣物,避免使用化纤等刺激性强的材质。
3. 洗浴:新生儿的皮肤娇嫩,洗浴时注意水温适中,不要用刺激性强的洗浴用品。建议每周洗浴2-3次。
4. 睡眠:新生儿的睡眠时间较长,每天需保证14-18小时。家长要为新生儿提供一个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
5. 换尿布:新生儿每天需要更换尿布6-10次,注意观察尿布湿透情况,及时更换。
6. 口腔护理:新生儿出生后不久,家长可用软布轻轻擦拭新生儿口腔,以去除口腔内的残留物质。
三、新生儿的喂养
1. 母乳喂养:母乳是新生儿最理想的天然食物,含有丰富的营养和抗体。建议新生儿出生后1小时内开始母乳喂养。
2. 配方奶喂养:如母乳不足或无法进行母乳喂养,家长应选择适合新生儿的配方奶。注意按照说明书进行冲泡,确保新生儿营养均衡。
3. 喂养时间:新生儿每次喂养时间约为10-15分钟,每隔2-3小时喂养一次。
4. 喂养姿势:家长在喂养新生儿时,应采取正确的姿势,避免新生儿吞咽空气,引起消化不良。
四、新生儿的疫苗接种
疫苗接种是预防新生儿感染疾病的重要手段。家长应按照我国卫生部门规定的疫苗接种程序,为新生儿按时接种疫苗。
五、新生儿的保健
1. 定期体检:新生儿出生后,家长应定期带新生儿到医疗机构进行体检,了解其生长发育情况。
2. 母婴同室:新生儿与母亲同室居住,有助于增进母婴感情,提高新生儿的免疫力。
3. 家庭护理:家长要学习新生儿护理知识,提高自身护理能力,为新生儿提供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新生儿的护理需要家长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只有掌握了科学的护理方法,才能让新生儿健康成长。希望这篇新手爸妈必读的新生儿护理指南,能为家长们提供有益的参考。
刚出生的婴儿怎么照顾
刚出生的婴儿是非常娇弱的,要求家长的要进行细心的呵护,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要保持室内的适应的温度和湿度。2.宝宝的衣物要保持纯棉透气,柔软度比较好一些的。3.在给宝宝喂奶的时候,妈妈要尽量抱着婴儿进行喂奶,不要躺着喂,喝完奶之后一定要竖起来拍嗝,放下的时候尽量要侧身放,以免宝宝吐奶,造成呛咳和窒息。4.尽量的少用纸尿裤,可以用尿布,但是经常要常换,宝宝尿了拉了就要照顾好宝宝的屁股,以免引起尿布皮炎等等这些情况,所以说照顾刚出生的婴儿要非常的细心,非常的仔细。
新手父母入门教学:刚出生的宝宝,应该如何照顾
在妈妈肚子里生活了十个月的宝宝,哪怕出生之后也不能立即适应外界的环境,再者他们的身体机能也都没有发育完善。
比如:视力, 刚出生的宝宝只能看到一个模模糊糊的轮廓 ,连颜色都是黑白的。
再加上他们的脊椎无法支撑整个身体,也就意味着他们必须躺在床上,并且需要人照顾,他们 大部分时间都在睡觉当中 ,基本上日常生活除了睡就是吃。
不过,看着这个小家伙,让父母心化的同时也在忧心, 生怕自己照顾不好让他出现什么状况。
尤其第一次生产的父母,没有经验,虽然之前学了很多相关的 育儿 知识,但真正抱起自己的宝宝又会不知道该怎么办。
照顾新生儿有很多细节都需要注意,不过总结来说, 只要父母遵循“三三四”原则 ,照顾宝宝基本上都不会出现什么问题。
什么是“三三四”原则呢?
具体来说就是三多、三勤、四不要。
1、多睡觉
刚出生没多久的宝宝,一天几乎一大半的时间都在睡梦当中。 一天二十四个小时,宝宝几乎有22个小时都在睡觉 ,清醒的时候寥寥无几。这是因为他们只有在睡眠中才会分泌生长激素。
是以,宝宝的睡眠质量与他的生长情况息息相关,父母应该给他营造一个良好的睡眠环境,尽量不要去打扰他的睡眠。
2、多抚摸
多抚摸宝宝,尤其是妈妈,不仅能够增进亲子关系,还能给宝宝带来更多的安全感。
不过在抚摸的时候需要注意要 在宝宝精神饱满、状况良好的情况下进行 ,力度要适中,不要太用力,免得伤害到宝宝。
3、多晒太阳
阳光能帮助宝宝补充维生素D,以促进钙的吸收,同时 阳光也能起到杀菌消毒的作用, 更能加快宝宝的新陈代谢。
不过要注意的是晒太阳的时间不要过长,也不要在阳光比较猛烈的时候。因为晒久了,阳光中的紫外线会伤害宝宝娇嫩的肌肤, 倘若途中宝宝出现任何不适,都要立马停止。
1、勤洗澡
勤洗澡能够加强宝宝的血液循环,对发育非常有利,在夏季的时候,可以保持一天一洗的频率。
到冬天可以减少为一周一次,不过宝宝容易感冒,所以 在洗澡的过程中要注意室温,洗完之后立马擦干。
2、勤换尿不湿
尿不湿虽然方便快捷,但毕竟是一次性的,存储尿液量有限, 长时间不换尿不湿容易刺激宝宝的皮肤,引起尿布疹。
如果宝宝大便了,那么一定要立即清理,因为尿布无法吸收粪便,而 粪便中又含有很多细菌。 不仅会让宝宝非常不舒服,还容易让屁股红肿。
3、勤剪指甲
由于宝宝的手喜欢乱挥, 留有指甲容易抓伤自己或者他人 ,父母可以使用婴儿专用指甲剪给他修剪指甲。
1、不要捂热
父母特别担心宝宝会冷,就给他捂的严严实实,事实上这样很不利于宝宝的 健康 ,因为他的体温调节系统并不完善。
要想知道宝宝是不是冷, 不应该谈手脚的温度,而是应该探他后背的温度。
2、不要碰到卤门
宝宝卤门还未闭合,底下就是脑组织,非常脆弱。父母应该注意保护这个地方,平常不要去触碰,否则很容易会造成大脑损伤。
3、肚脐不要沾水
虽然出生后脐带会被医生剪掉,但肚脐外面还会留有一截末梢,会随着时间脱落。肚脐连接着肠胃,存水特别容易滋生细菌,造成腹胀、腹泻。
所以父母尽量不要让肚脐沾水,平时清理用棉签蘸水即可。倘若洗澡弄湿了,一定要及时用干毛巾或者棉签弄干,最后再用酒精消毒。
4、不要亲吻宝宝
亲吻是父母对孩子表达爱意的一种方式,但 这种行为很容易将口腔里的病菌传给宝宝。 这些细菌在成年人的身体里并没有什么作用,但到宝宝身上就可能引起比较严重的反应。
育儿 无小事,不过即便是新手父母也不要慌手慌脚, 在照顾孩子的过程中会变得越来熟练的。 毕竟没有人刚开始就懂得如何照顾好宝宝。只要有耐心,一切都不是问题!
刚出生小孩子要怎么照顾
新妈妈需知
新妈妈需知之一 --宝宝出生前的准备
1、在生宝宝前半个月,准备塑料箱一只,将需要用的东东放入,随时备用。好处是可以放在床底,而且干净。
2、妈妈要准备的东东 :
? 全棉毛巾(用于产后多汗使用);
? 二件开胸的上衣(便于喂奶)。我的经验:夏天方便就不必了,冬天我用就棉毛衫让婆婆作了两件喂奶衫,很方便,不过现在市场上也有买的。
? 三大包卫生纸(用于产后垫在身体下面是以前用的那种很长的);
? 一把软毛的牙刷(用于产后刷牙);
? 一包婴儿用纸尿片(用于妈妈个人卫生问题);
? 下身毛巾(用于清洗个人卫生);
? 袜子二双(产后要立即穿上袜子,防止脚部着凉)
? 吸奶器,千万别忘了这个,第二天、第三天就要用到了
3、宝宝要的东东 一般医院都提供了一些,可以先咨询下,看少什么。必带的是:
? 一个杯子,一个勺子(宝宝刚出生不要用奶瓶喂水或牛奶,因为宝宝容易产生对奶嘴的依赖性,从而拒绝母乳。)。
? 婴儿湿巾*(新生儿可以不用水清洗,湿巾足够了)。
? 尿不湿一包
4、月子里的妈妈注意事项
(1) 宝宝刚出生后要立即给宝宝喂一次母奶,因为这时宝宝的意识刚刚产生,是记忆最强的时候。
(2) 拔掉尿管后要尽快下床活动,自己小便和大便,防止肠粘连出现。走路时用手按住伤口,腰稍微弯曲一点
(3) 起床时先侧身体。再用肘部撑在床上,一手按住伤口,慢慢起来。LG帮忙的时候自己腰部尽量不要用力,要学会借力。
(4) 宝宝 出生头三天不要吃下奶的东东,因为这时一来宝宝需要的奶量不大,二来发奶太快会造成漏奶。如果感觉奶很胀的情况下,可以用手挤出来,或者请LG帮忙。。。。一定要让奶出来,不然容易堵塞奶腺,最后大人小孩都吃亏。切记
(5) 产妇的饮食要注意饮食均衡,少吃多餐,多喝汤的同时要吃些青菜。
(6) 20天内的妈妈最好多卧床休息,适当走动。因为怀宝宝的时候人的脊椎为了支撑重量是向后倾斜的,一旦宝宝出生后,重量突然消失,脊椎恢复日常状况需要一个过程。
(7) 妈妈外出时一定要注意头部和脚部的保暖,不要对着风口。
(8) 空调房间里要配上空气清新器和加湿机,并定时换气,室温保持28度左右是最好的。只要宝宝的手心和脚心是热的,就不用穿太多的衣服,注意肚子和脖子要保暖。如果穿着的太多,宝宝反而会睡的不安稳。
(9) 宝宝刚出生的时候,奶一定要稀释。记得用勺子喂哟
(10) 在医院里刚出生宝宝后,可以用白葡萄糖水,一天三次,一次10ml,用水稀释或者不稀释都可以,给宝宝喝,主要是为了帮助宝宝消退黄胆,新生儿黄胆一般会在三天后出现,7-14天后消失。如果14天后不退黄,就要到医院看下,注意有的宝宝是母乳性黄胆,不吃妈妈的奶就会好的。但有的不是哈。
新妈妈需知 之二 --喂奶省力秘笈
给宝宝喂奶,虽然不是件困难的事,但是如喂养不当,则会造成宝宝吐溢奶,或自己长时间喂奶而腰酸背痛。这里汇集了专家的一些小建议,教你省时省力地喂养宝宝。
一般喂奶秘笈:
(1) 以半坐卧姿,将宝宝以45度角度抱着。
(2) 使宝宝的大腿和小屁屁坐在自己的大腿上,让宝宝的头枕在自己的臂弯。
(3) 宝宝开始吸吮时,记得注意一定要让奶嘴内充满牛奶,以免吸入太多空气。
(4) 开始喂奶,可以先用奶嘴碰触宝宝的嘴角周围,宝宝如果饿了,自然会找寻奶头吸吮。塞入奶嘴时,记得奶嘴放在宝宝的舌头上。
(5) 当宝宝吸吮的速度开始变慢,甚至不吸或有奶从嘴角流出,就必须先停止喂奶,进行拍嗝。传统妈妈常矗立抱着宝宝,让宝宝的头枕在肩膀上,其实这是不好的做法。较好的方式为:将宝宝的上半身以原本拿奶瓶的手托住,使其前倾(此时宝宝的大腿和小屁屁仍旧坐在自己的大腿上)然后用另一只手拍嗝,如此才能观察宝宝有无吐溢奶。
床上喂奶秘笈
(1) 先垫上枕头,作为靠垫。
(2) 在床边备妥热水、纸巾、奶粉等相关喂奶用品。
(3) 将宝宝抱上床准备喂奶。如果是冬天,可在抱宝宝上床后,以棉被圈围住宝宝,保持喂奶环境的温暖。此外,喂奶时,妈妈应背靠枕头,以减缓腰部的压力。
坐着喂奶秘笈
(1) 找一张有把手的椅子。
(2) 在椅子旁,备妥热水、纸巾,奶粉等相关喂奶用品。
(3) 喂奶时,双手手臂可以枕在椅子扶手上。
(4) 开始喂奶
专家的小建议
奶瓶的选择,要以无花纹、素色为宜。初生婴儿的奶嘴,应选择圆孔型,等添加辅食之后,才能更换成十字型。
此外,家中需备有8-9只奶瓶,且使用前一定得消毒。消毒奶瓶的过程,分煮沸消毒和蒸气锅消毒。至于煮沸消毒,又依奶瓶的材质而方法各异。如果是玻璃奶瓶,可在水煮沸前便置入锅中(此时水的高度必须高过瓶身)待水煮沸后,再滚5-10分钟左右即可。至于压克力奶瓶,则必须等水煮沸后再置入,一样煮5-10分钟左右。
消毒后的奶瓶,如在24小时内未使用,使用前就必须重新消毒。喂奶时机也必须特别留意,通常宝宝得4个小时喝一次奶,爸妈可弹性提早或延后半小时,且最好在喂奶前提早半小时准备。要特别注意的是,喂食时间最好在洗澡之后。
这是人工喂养的介绍哦
新妈妈需知之三--众网友谈新妈妈下奶的妙方
? 用吸奶器… 我女儿已有十四岁,我的经验是:乳头内陷,可用吸奶器(俗称奶拔子)吸出;我曾用过的下奶方是通草炖七星猪蹄(即有七个左右小眼的猪蹄),不放盐'效果不错。
? 不要轻易放弃母乳喂养 千万不要轻易放弃母乳喂养。如果网友们提供的方法都不管用,那么就只好把妈妈的奶用吸奶器吸出再用奶瓶喂。母乳对婴儿的好处任何东西无法代替。(网友艾子9863)
? 不下奶与千金吸不到乳头有一定关系,首先得抓紧时间在月子里设法把奶吸出来,用吸奶器或当老公的亲自出马,否则奶回了就麻烦了。下奶可以试试“生乳灵”,中成药,配合鲫鱼汤加猪后肘老汤,一天二,三顿,别怕腻,但很灵,至少我老婆就是这末着。(网友xianpeng)
? 用鹿茸片、通草、当归煮汤,每天早晚一次,平时多喝汤。(网友99coco1124)
? 下奶用通草(药店有卖)煮鲫鱼汤试试.妈妈的乳头用吸奶器吸吸.(网友xuma0227)
新妈妈需知之四 剖腹产过程纪实
1、麻醉 医生会让你抱住双腿,二头晌里弓身,然后会在背心的脊椎处打一针下去,几分钟后会感觉全身突然一弹(没有先兆的),说明麻醉开始起作用了。医生会不停用针来试反应,看麻醉效果是否达到。
2、开刀 因为已经麻醉了,所以没有什么感觉。只感到肚皮被划开,宝宝出来的时候会感觉有些难受,特别如果宝宝大的时候不太容易取出,会感觉刀口有点被撑开。这时你要配合医生,张大嘴出气,保持一种节奏,不要太快,慢慢地一口一口地呼吸。
3、回产房后 最好立即带上腹带,一来帮助你子宫还原,二来也可以保护刀口。注意是腹带,不是收腹裤哟。不要用枕头,平卧。因为是局部麻醉,麻药失效后可能会感觉有点疼痛,而且宝宝吃奶时会感觉伤口扯着疼哟,这是考验妈妈的时候了。由于开刀,所以要等通气(俗称:放屁)后才能进食。术后第一次小便或者大便时会感觉不舒服,蹲下的时候要用手扶住墙壁慢慢地,但一定要坚持尽早自己方便,这样可以帮助早日排干恶露。 供参考之用。
新妈妈需知—-之四 宝宝的日常生活注意事项
1、晚上不要开灯
有的妈妈怕宝宝晚上怕黑,所以喜欢开一个小夜灯,同时也便于起身照顾宝宝。这是不好的。因为新生儿要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首先就要分清白天和晚上。虫宝宝从生下来就睡在小床里,晚上我们除了给他喝奶外从来不开灯,所以他的习惯特别好,一天也没出现睡倒了的现象(即白天睡晚上玩)
2、宝宝的玩具不要放在宝宝的正上方。
因为放正上方,宝宝长时间注意看会引�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1444646479@qq.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起点母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