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独二孩政策放开的时间(单独二孩政策全面放开时间)

自20世纪70年代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我国人口结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凸显,人口红利逐渐消失。为了应对这一挑战,我国于2013年12月正式放开单独二孩政策,允许符合条件的夫妇生育两个孩子。本文将从历史背景、影响与展望三个方面对单独二孩政策进行探讨。

一、单独二孩政策的历史背景

1.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峻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已从2000年的10.2%上升至2019年的18.1%。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我国面临着劳动力供给不足、社会养老负担加重等问题。

2.人口红利逐渐消失

在计划生育政策实施初期,我国人口红利显著,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随着人口出生率的下降,人口红利逐渐消失,经济发展面临压力。

3.社会观念的变化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育观念逐渐发生变化。越来越多的家庭希望拥有两个孩子,以丰富家庭生活,提高子女的教育水平。

二、单独二孩政策的影响

1.缓解人口老龄化问题

单独二孩政策的放开,有助于提高生育率,缓解人口老龄化问题。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6年我国出生人口为1786万人,比2015年增加131万人,出生率上升至12.95‰。

2.促进经济发展

随着生育率的提高,我国劳动力市场将逐渐趋于平衡,有利于缓解劳动力短缺问题。家庭消费也将得到提升,为经济增长提供动力。

3.优化人口结构

单独二孩政策的实施,有助于优化我国人口结构,提高人口素质。家庭在生育第二个孩子时,会更加注重孩子的教育、培养和关爱,从而提高子女的整体素质。

三、单独二孩政策的展望

1.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

在单独二孩政策的基础上,我国于2015年10月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允许所有夫妇生育两个孩子。这一政策的实施,将进一步缓解人口老龄化问题,优化人口结构。

2.生育政策的持续调整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生育政策仍需持续调整。未来,我国将根据人口老龄化、劳动力市场变化等因素,进一步完善生育政策,以适应国家发展需要。

3.提高生育支持力度

为鼓励生育,我国政府将加大对生育家庭的扶持力度。包括提高生育保险待遇、增加产假、完善托幼服务等,以减轻家庭生育负担,提高生育意愿。

单独二孩政策的放开,是我国应对人口老龄化、优化人口结构的重要举措。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国将继续完善生育政策,提高生育支持力度,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全社会也应关注生育问题,共同营造有利于生育的氛围,为实现人口长期均衡发展贡献力量。

单独二孩政策的开放时间是

单独二孩政策的放开时间如下:

2013年11月15日,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外发布,其中提到“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这标志着“单独二孩”政策正式实施。

单独二孩政策适用于一方为独生子女的夫妇。一般地讲,独生子女是指本人没有同父同母、同父异母或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单独二孩是指有两个孩子,计划生育针对的是孩子的数量,而不是胎次的数量。

从新生儿结构来看,二孩比例在不断上升,证明二孩政策红利仍在持续:在2013年实施“单独二孩”政策、2016年实施“全面二孩”政策后,中国二孩及以上的新生儿人口占比总体呈上升趋势,从2014年的38%增长至2022年的56%,并在2017年超过一孩占比,已育家庭比未育家庭更倾向于多生一个孩子。

中国人口结构性问题日渐突出。

据统计,2012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开始减少,比上年减少345万人;2023年以后,年均减少约800万人。劳动年龄人口减少,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

单独两孩政策不会造成大的压力

实施单独两孩政策,不会对我国粮食安全以及教育、卫生、就业等基本公共服务造成大的压力。我国粮食安全以及基本公共服务资源配置规划,均是以2020年总人口14.3亿人、2033年前后总人口达到峰值15亿人左右作为基数制定的。

国家统计总局数据显示。

2002年至2012年这十年间中国平均每年出生的人口超过1600万,考虑自2010年起人口出生率呈现的上升趋势来推算,2013年出生人口应该仍然不少于这个数字。

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以及年度人口变动调查数据推算,按照现行生育政策,人口增长惯性趋弱。2011年,15岁至49岁育龄妇女人数达到3.8亿的峰值,20岁至29岁生育旺盛期妇女人数达到1.1亿的“小高峰”,之后趋于减少。育龄妇女结构的变化,加上人口老龄化导致人口死亡率上升的影响,将使人口自然增长率不断下降。

2014年中国共有20多个省将出台单独二孩生育政策,经过测算,一年中国增加的新生儿将不会超过200万。中国有可能在2014年迎来1700~1800万新生儿。

生育政策调整,必然带来人口数量增加。预计政策调整后,今后一个时期,出生人口将适当增加。2015年总人口在13.8亿人以内,不超过13.9亿人的“十二五”规划控制目标,在未来的5到6年中,如果每年都会有不少于1700万的新生儿,必将带来社会、经济等各个层面的影响。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

第十八条 国家提倡适龄婚育、优生优育。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

符合法律、法规规定条件的,可以要求安排再生育子女。具体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其常务委员会规定。少数民族也要实行计划生育,具体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其常务委员会规定。

夫妻双方户籍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之间关于再生育子女的规定不一致的,按照有利于当事人的原则适用。

二孩政策是从哪一年开始的(放开二胎是什么时候开始的)

二胎开放时间是从2016年1月1日。2013年12月,中国实施单独二孩政策,2015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指出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的决定》将从2016年1月1日开始实施全面两孩政策。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综合评估本地人口发展形势、计划生育工作基础和政策实施风险,科学制定实施方案,报国务院主管部门备案,确保政策平稳落地,生育水平不出现大幅波动。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划生育法》第十七条 公民有生育的权利,也有依法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夫妻双方在实行计划生育中负有共同的责任。

第十八条 国家提倡适龄婚育、优生优育。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

符合法律、法规规定条件的,可以要求安排再生育子女。具体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其常务委员会规定。

少数民族也要实行计划生育,具体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其常务委员会规定。

夫妻双方户籍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之间关于再生育子女的规定不一致的,按照有利于当事人的原则适用。

第十九条 国家创造条件,保障公民知情选择安全、有效、适宜的避孕节育措施。实施避孕节育手术,应当保证受术者的安全。

第二十条 育龄夫妻自主选择计划生育避孕节育措施,预防和减少非意愿妊娠。

双独二孩政策放开时间

法律分析: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开放时间为2015年10月29日。

法律依据:《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

会议决定: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根据国家统计局《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4年中国13.67亿人口中,60岁及以上的老人2.12亿人,占总人口比例15.5%;65岁及以上人口数为1.37亿人,占比10.1%。据世界卫生组织预测,到2050年,中国将有35%的人口超过60岁,成为世界上老龄化最严重的国家。为了应对人口老龄化等问题,2013年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启动实施“单独二孩”政策。该政策允许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生育两个孩子。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1444646479@qq.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起点母婴网

    本文地址:https://www.shdoqs.com:443/yuer/28608.html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