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腹泻是婴幼儿时期常见的疾病之一,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质地稀薄,严重时伴有腹痛、发热等症状。腹泻不仅影响儿童的正常饮食和睡眠,还可能引起营养不良、脱水等并发症。面对儿童腹泻,家长们往往焦虑不安,急于寻求快速解决方法。本文将为您介绍儿童腹泻的快速解决之道,帮助家长们科学护理,呵护宝宝健康。
一、儿童腹泻的病因及症状
1. 病因
(1)细菌感染:如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
(2)病毒感染:如轮状病毒、诺如病毒等。
(3)寄生虫感染:如阿米巴原虫、溶组织阿米巴等。
(4)食物不洁:如摄入过期、变质食物。
(5)药物副作用:如抗生素、抗病毒药物等。
2. 症状
(1)大便次数增多,质地稀薄,有时伴有泡沫。
(2)腹痛、腹胀、恶心、呕吐。
(3)发热、乏力、口渴、尿量减少。
(4)严重时出现脱水、电解质紊乱等症状。
二、儿童腹泻的快速解决方法
1. 休息与饮食
(1)保证充足的休息,避免剧烈运动。
(2)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主,如稀饭、面条、水果泥等。
(3)避免生冷、油腻、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2. 补充水分与电解质
(1)鼓励儿童多饮水,以防止脱水。
(2)可适当补充口服补液盐,如ORS。
(3)严重脱水者需及时就医,进行静脉补液。
3. 抗感染治疗
(1)根据病原学检测结果,选择合适的抗生素或抗病毒药物。
(2)在医生指导下用药,切勿自行购买药物。
4. 中医调理
(1)根据儿童体质,可选用中药煎剂或中成药。
(2)注意饮食调理,如食用具有健脾止泻作用的食物。
三、预防儿童腹泻的措施
1. 注意饮食卫生,避免摄入不洁食物。
2. 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如勤洗手、不喝生水等。
3. 提高儿童免疫力,如合理膳食、适量运动等。
4. 避免接触患有腹泻的病人。
儿童腹泻是婴幼儿时期常见的疾病,了解病因、症状及快速解决方法,对家长们来说至关重要。通过科学护理,家长们可以有效地缓解儿童腹泻症状,呵护宝宝健康。在此,提醒家长们,一旦发现儿童腹泻,应及时就医,切勿自行用药。让我们一起努力,为宝宝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儿童腹泻解决方法
儿童腹泻严重时会导致小儿营养不良,生长发育障碍,全世界每年死于腹泻的儿童高达500万至1800万,是儿童常见的疾病之一,更是家长不能忽视的问题,所以千万别认为腹泻不是病。
如何防止儿童腹泻
1、避免孩子吃生冷的食物
春季里凉性水果少食,不易过量食入雪糕,肠道受到冷刺激后蠕动加快,影响对营养的吸收,从而引起孩子消化不良,出现腹泻等肠道问题。
2、预防儿童腹泻感染
加强户外活动,家长不要认为春季里把孩子窝在家中不会让孩子感染细菌,应该让孩子加强身体锻炼,增强孩子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才能更好的帮助孩子抵挡细菌的侵害。在家时要及时开窗通风,避免去医院、公共场所,人流密集封闭的地方,降低孩子感染的可能。
3、增加抵抗力,补充益生菌
要想增加免疫力,可以通过补充益生菌来实现。
益生菌早以成为家庭常备品,它不仅预防消化不良、营养不良、便秘、腹泻的症状,还可在儿童发病期及时医治,快速好转。成为一名合格的家长,掌握必要知识是很有重要的,不能忽略孩子身上任何疾病,也不要过分担忧乱投医,对症选择治疗方法,才能让孩子快乐成长。
急性儿童腹泻如何治疗
如何判断孩子是否腹泻? 大便性状改变或次数增多均为腹泻表现。取决于孩子的常规排便情况。对于婴儿,腹泻是指大便较正常情况稀薄或水分多,或者排便频率超过正常情况。孩子的排便次数可能会达到他/她常规排便次数的2倍。年龄较大的腹泻儿童会一日排稀便3次或更多次。
儿童腹泻最常见的原因 最常见的原因是:病毒(病毒性胃肠炎),占腹泻的60%以上,非血性大便、呕吐和发热是病毒性胃肠炎的最常见表现。其中常见的为轮状病毒(腹泻重、呕吐轻,持续3-8天)和诺如病毒(呕吐重、腹泻轻,持续1-3天)其他病因还有:细菌性胃肠炎;药物副作用,抗生素如阿莫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红霉素、头孢、克林霉素等,中成药制剂;肠道外感染,如中耳炎、泌尿道感染、肺炎等其他疾病。
急性水样腹泻,无论病毒性还是常见的细菌性均有自限性。
急性儿童腹泻如何治疗 (1)治疗原则: 积极补充水分,预防脱水及时口服补液盐ORS 纠正脱水尽早恢复进食,给予恰当的营养 (2)口服补液 补液:腹泻最重要治疗,用于预防脱水和治疗轻度、中度脱水,一定要确保孩子饮用足够的液体;目前循证医学的证据显示口服补液与静脉输液一样有效。口服补液适合没有剧烈呕吐的腹泻患儿。口服补液时机从腹泻开始,直至腹泻停止。液体应当首选口服补液盐iii(药店有售),口味略发涩。也可选择奶类;可自制补液盐,方法为:1碗米汤或水加菜汁或者1啤酒瓶盖盐,能感到一些咸味为宜。次选水;未添加辅食的小婴儿可以只给奶,增加频次。液体总用量(ml)=体重(kg)×(50~75)。如果配合应4h 内服完。如不能4小时内完成,可每次稀便后补充足够的液体以预防脱水,(<6 个月者50ml;6 个月~2岁者100 ml;2~10岁者150 ml;10 岁以上的患者随意)。如小婴儿仍不能完成口服上述液体量,可以反复少量口服,比如采用每5分钟喝5ml的5*5补液方法,适个人而定,逐渐增加补液体积,以纠正脱水状态。
如孩子伴有明显呕吐,在每次呕吐后建议严格禁食禁水1小时,这种情况越吃越吐,在最后一次呕吐间隔1小时后,试喂少量水(几口即可),观察无异常再口服多量液体或食物。
(3)饮食治疗 不少伪中医老把“积食”挂在嘴边,盲目把发热、腹泻归为积食所致,认为要少吃,个人不认同这种观点,良好的营养是孩子生长发育及疾病恢复的基础。腹泻的孩子可以继续正常饮食。补液开始后尽早恢复进食。早期进食能改善肠内渗透压,缩短病程,长时间禁食固体食物,只服用补液盐或其他液体,从而造成持续绿色便。恢复饮食时,食用由碳水化合物和低脂蛋白质食品组成的清淡饮食。此后饮食可恢复正常。婴幼婴儿腹泻时饮食原则是:平时进食过的食物都可以吃,低脂、避糖饮食。可以吃的食物包括:瘦肉类;大米、土豆和面包;适量酸奶及奶类(除非患儿有牛奶过敏);适量水果和蔬菜。高脂食物、含大量糖的饮料、运动饮料可能会加重腹泻: (4))补锌治疗 补锌治疗有助于改善急、慢性腹泻患儿的预后,减少未来数周内的腹泻病复发。急性腹泻患儿进食后即予以补锌治疗,<6个月的患儿,每天补充元素锌10mg,>6个月的患儿,每天补充元素锌 20mg,共10~14d。元素锌 20mg相当于硫酸锌 100 mg、葡萄糖酸锌 140 mg (5)药物治疗 益生菌制剂:益生菌应用于急性水样腹泻,可以缩短约1天病程。首选布拉酵母菌、鼠李乳杆菌,其他乳杆菌和双歧杆菌、酪酸杆菌。益生菌在腹泻指南中推荐使用,但是其有效性近来也被质疑。个人也是持怀疑态度。止泻剂:不必要给予患儿服用止泻药物。儿童通常不需要使用这些药物,并且这些药物可能不安全。抗生素:急性水样腹泻一般不需要抗生素,常见的病毒性腹泻及细菌性腹泻均有自限性(能自行恢复)。蒙脱石散:蒙脱石散适用于各种腹泻,可以减少排便次数和排便频率。但是要注意蒙脱石散的使用方法:应单独使用,与其他任何药物间隔1小时以上,两餐之间口服,用药前后尽量不要喝太多水。(1 袋)应该用 50 ml 升温水冲开,半袋25毫升,充分搅匀后服用。儿童:1 岁以下,每日 1 袋,1~2 岁,2 岁以上,每日 2~3 袋,均分 3 次服用。急性腹泻服用本品治疗时,首次剂量加倍。大多数家长都给孩子吃的不太合适。 (6)其他: 伴随发热,体温超过38.5摄氏度时口服退热药物;如腹泻次数太多,注意臀部护理,技术清洗及更换尿布,警惕尿布皮炎,如有 *** 红等表现可以用氧化锌软膏涂抹。
儿童腹泻食疗食谱
一般到了夏天,因为吹空调、吃冰冻食物,外加细菌活跃,拉肚子是最常见的疾病,对于小宝宝来说更是如此。那么夏季宝宝腹泻要吃什么好?
——1、营养糯米粥
材料:泡好的大米15克,泡好的糯米10克,豌豆15克,栗子20克,香菇、胡萝卜各10克,食用油1/2小匙,水40毫升,高汤1/4杯。
做法:豌豆煮好后去皮,磨成粉;栗子去皮,切成1厘米小丁;香菇取用伞部,剁碎;胡萝卜去皮,汆烫一下切成丝;在大米和糯米里加水,放进豌豆和栗子煮成饭;香菇、胡萝卜煸炒后,再将做好的饭一起倒入高汤里煮。
——2、茯苓大枣粥
材料:茯苓粉30克,大枣15克,粳米30克。
做法:先将大枣去核切碎加水浸泡20分钟,然后把粳米、大枣去核切碎,再将粳米与党参末、莲米末、枣肉一起放入锅中,加水适量煮成稀粥,加白糖少许,即可食用,每天2次。
——3、淮山药粥
材料:粳米50克,淮山药细粉20克。
做法:上述材料同煮成粥,每日2—3次。
宝宝腹泻的五种型别
1、脾虚泻
脾胃虚弱导致吃完就泻,大便里有不消化的食物、乳块等,但不臭,宝宝面色发黄,不够精神。
2、伤食泻
因为宝宝吃得过多导致腹胀、腹痛,泻下大便酸臭,由于饮食过多损伤脾胃,导致宝宝不想吃饭。
3、风寒泻
因为外出玩耍、洗澡不注意或天气转凉没有及时加衣等外因导致宝宝腹部受凉,大便清稀、有泡沫或呈绿色,有的宝宝会有发热的症状。
4、脾肾阳虚泻
就是我们常说的“五更泻”,早上四五时大便,久泻不止,面色发白,怕冷,手脚凉,精神不振。
5、溼热泻
泄下急迫,大便臭,少数会有黏液, *** 周围红肿,食欲不振,唇乾,有时会有发热的症状。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1444646479@qq.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起点母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