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奶粉吃了不上火大便通畅(吃什么奶粉不上火不便秘)

奶粉作为婴幼儿的主要营养来源,其品质直接关系到宝宝的健康。越来越多的家长关注到宝宝在食用奶粉后出现上火、大便不通畅等问题。本文将为您揭秘不上火、大便通畅的秘密,帮助您选择合适的奶粉。

一、奶粉中的成分与宝宝上火、大便通畅的关系

1. 蛋白质

蛋白质是宝宝生长发育的重要营养素,但过量摄入或蛋白质质量不高,容易导致宝宝上火。因此,选择蛋白质含量适中、质量高的奶粉至关重要。

2. 碳水化合物

碳水化合物是宝宝能量的主要来源,但过量摄入容易导致宝宝大便干燥。因此,选择碳水化合物含量适中、易于消化的奶粉有助于宝宝大便通畅。

3. 脂肪

脂肪是宝宝生长发育的重要营养素,但过量摄入或脂肪质量不高,容易导致宝宝上火。因此,选择脂肪含量适中、质量高的奶粉有助于宝宝不上火。

4. 纤维素

纤维素有助于促进宝宝肠道蠕动,预防便秘。因此,选择富含纤维素的奶粉有助于宝宝大便通畅。

二、如何选择不上火、大便通畅的奶粉

1. 选择蛋白质含量适中、质量高的奶粉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0-6个月婴儿每日蛋白质摄入量为10克,6-12个月为12克。家长在选择奶粉时,应注意蛋白质含量是否适中,避免过量摄入。

2. 选择碳水化合物含量适中、易于消化的奶粉

碳水化合物含量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宝宝健康。家长在选择奶粉时,应注意碳水化合物含量是否适中,并选择易于消化的配方。

3. 选择脂肪含量适中、质量高的奶粉

脂肪含量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宝宝健康。家长在选择奶粉时,应注意脂肪含量是否适中,并选择质量高的植物油脂。

4. 选择富含纤维素的奶粉

纤维素有助于促进宝宝肠道蠕动,预防便秘。家长在选择奶粉时,应注意奶粉中是否富含纤维素。

三、权威资料支持

1.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指出,婴幼儿蛋白质摄入量应适中,避免过量摄入。

2.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指出,婴幼儿碳水化合物摄入量应适中,避免过量摄入。

3.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指出,婴幼儿脂肪摄入量应适中,避免过量摄入。

选择合适的奶粉对宝宝的健康至关重要。家长在选择奶粉时,应注意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和纤维素的含量,以确保宝宝不上火、大便通畅。希望本文能帮助家长们为宝宝选择一款合适的奶粉,让宝宝健康成长。

婴儿奶粉哪种比较好消化

宝宝出生以后,妈妈们大多有两怕:一怕免疫差,二怕消化差。而消化系统被认为是身体最大的免疫器官,当消化比较差时,营养物质不能被很好地吸收利用,自然影响宝宝免疫系统的发育。因此,为婴幼儿提供营养又好消化的食物尤为重要。

当然,宝宝们最好的食物是母乳,母乳几乎能提供宝宝生长需求的所有营养物质,吃母乳的宝宝消化好,又能获得更丰富的免疫物质。那么,当母乳不足或不方便母乳喂养时,相信你很想给宝宝选择一种好消化的奶粉。

怎么才能找到好消化的奶粉呢?首先你应该认识一些好消化或能提高消化吸收的营养物质。今天给大家介绍的这些营养成分不一定会同时出现在一款奶粉里,但是认识他们后,能让你在选择奶粉时有的放矢,方便你找到想要的配方,我们来看看有哪些。

一、蛋白质类

蛋白质是宝宝细胞组织、骨骼、各个脏器生长发育的重要物质,是生命的物质基础。在选择奶粉时首先应该注重蛋白质的消化利用率。

1、 乳清蛋白

乳清蛋白是营养价值最高的一类优质蛋白,主要成分为α-乳白蛋白、β-乳球蛋白、免疫球蛋白和乳铁蛋白,素有“蛋白之王”的美誉,其富含人体所需的8种必需氨基酸,配比合理,消化吸收率高,非常符合人体的需求。在母乳蛋白中有70%左右为乳清蛋白,吃母乳的宝宝大便软、量少、不易腹泻和便秘。

为了让宝宝更好地消化利用配方奶粉中的蛋白质,降低消化负担,1段配方奶粉中的乳清蛋白也普遍调整为60%左右,也就是乳清蛋白:酪蛋白=60:40,一般在2、3段会增加酪蛋白的比例来增加宝宝的饱腹感,这也是为什么有的宝宝初次吃2段,要是转奶不当就易腹泻的原因之一。不过也有奶粉在2、3段中一直维持比较高的乳清蛋白比例。

2、乳铁蛋白

乳铁蛋白的主要作用是提高宝宝免疫力,是宝宝出生后获得的第一道健康屏障的免疫物质之一。提高消化吸收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可抑制有害菌,助于肠道益生菌繁殖,及促进铁吸收等方面。

3、酪蛋白磷酸肽(CPP)

酪蛋白磷酸肽来源于牛乳酪蛋白,是一种肽链,严格说不属于蛋白质。能够与钙、铁、锌发生螯合反应,避免与磷酸、草酸、植酸等物质结合而沉淀,有效促进钙、铁、锌等二价矿物质的吸收。

4、水解蛋白

水解蛋白是指利用酶解法,将乳清蛋白和酪蛋白水解为小分子肽链片段或氨基酸。根据不同水解程度,分为适度水解蛋白、深度水解蛋白、氨基酸等。水解后降低了蛋白质的致敏性,蛋白分子变得更小,让宝宝更好消化吸收。除了特殊配方奶粉,很多普通奶粉中可能额外添加一定比例的水解蛋白来降低致敏/大分子蛋白的量。

二、脂类

脂肪是人体重要的能量物质之一,维持着宝宝大脑、心脑血管组织、视力等的发育与正常功能。脂肪消化吸收不好,不仅影响发育,也可能导致腹泻、便秘等消化异常现象。在配方奶粉中,添加以下脂肪比较好消化。

5、植物油

由于在牛奶中,宝宝需求的不饱和脂肪酸比较少,人们也对脂肪的结构进行调整,将动物奶中的部分不饱和脂肪酸脱去,选用含有较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植物油来调整配方奶粉中脂肪比例,在满足宝宝需求的同时也提高了对脂肪的消化吸收率。

常用的植物油有核桃油、花生油、菜籽油、大豆油、葵花籽油、椰子油、玉米油等,有的含有棕榈油,但是棕榈油容易与钙结合而造化,易引起便秘,越来越多的奶粉用OPO结构脂来替代。

6、 OPO结构脂

这是一种结构上非常接近母乳脂肪的不饱和脂肪酸,学名为1,3 -二油酸 2-棕榈酸甘油三酯。研究显示,母乳中的脂肪有98%是甘油三酯,甘油三酯中70%棕榈酸连在2位上,不饱和脂肪酸主要链接在1、3位上,即OPO结构脂。为了让配方奶粉也能含有较多的OPO结构脂,人们用酶法脂交换技术将植物棕榈油的上的不饱和脂肪位置进行置换,提高2位棕榈酸的比例高达40%以上。

这种模拟母乳脂肪结构的脂肪酸,能够大大提高宝宝对脂肪的消化吸收能力,软化大便,减少钙离子在肠道中的皂化而引起的便秘,同时提高钙的利用率,支持宝宝骨骼的发育。此外,OPO结构脂,还能帮助肠道益生菌的增殖,助于平衡肠道微生态平衡,,维持肠道健康状态。

三、益生元

益生元是一类不被人体吸收利用而可供人体中尤其是肠道中的益生菌可选择性利用的碳水化合物,一般为可溶性膳食纤维,是益生菌赖以生存和增殖的营养来源。在奶粉中添加有利于维持肠道正常菌群的平衡,可抑制有害物质或微生物的产生,利于预防或减少腹泻和便秘发生,还可促进钙吸收。目前,可用于配方奶粉的益生元有低聚半乳糖、低聚果糖、多聚果糖、棉子糖、聚葡萄糖等。

7、低聚半乳糖(GOS)

低聚半乳糖在人乳中含量较多,宝宝出生后肠道中的双歧杆菌菌群的建立很大程度上依赖母乳中的GOS 成分。具有较强的耐酸性、耐热性,不会在加工时因高温杀菌或胃酸分解而失去应有的特性,其稳定性优于低聚果糖。低聚半乳糖是唯一能被肠道中常见的8种益生菌利用的益生元,又是母乳中的重要成分,所以在配方奶粉中最为常用,有时也与低聚果糖联合使用。

8、低聚果糖(FOS)

低聚果糖多以菊芋粉为原料制得,具有双岐杆菌、乳酸杆菌等有选择性增殖作用。可减少和抑制肠内腐败物质的产生,抑制有害细菌的生长,调节肠道内平衡;能促进微量元素铁、钙的吸收与利用。在婴幼儿配方奶粉中常与低聚半乳糖联合使用。

9、棉子糖

棉子糖主要存在植物中,比如甜菜、土豆、卷心菜、大豆、葡萄、香蕉等。同样具有双歧杆菌、乳酸菌的增殖作用。2012年时,我国允许棉子糖运用于食品、保健品、化妆品中。目前有少部分婴幼儿配方奶粉添加了棉子糖。

10、多聚果糖

多聚果糖提取于菊苣根,是一种很好的“益生元”,具有调节肠道菌群、增殖双歧杆菌、促进钙吸收的作用。

11、聚葡萄糖

以葡萄糖、山梨醇和柠檬酸为原料,加工成的一种D-葡萄糖多聚体。在食品添加剂中可作为增稠剂,填充剂,配方剂。具有保持肠胃通畅,减少便秘的功能,有利于肠道双歧杆菌、乳杆菌的繁殖,并抑制有害菌如梭状芽孢杆菌和拟杆菌的繁繁殖。目前在奶粉中运用比较少,不过在益生菌产品和其他保健食品中常见。

四、益生菌

婴儿配方乳粉中可以添加动物双歧杆菌、乳双歧杆菌、鼠李糖乳杆菌、罗伊氏乳杆菌、发酵乳杆菌、短双歧杆菌等6种益生菌。这些益生菌都具有较强的耐酸和耐热性,能够更好地达到肠道并定植。配方奶粉中的最低活菌量应该为106CFU/100g。这里主要介绍国家卫计委下发的《可用于婴幼儿食品的菌种名单》(2016年第6号文件公告)的几种益生菌种。

12、动物双歧杆菌Bb-12

是人和动物肠道中最重要的生理菌,能够迅速在肠道中定殖,在婴幼儿肠道中含量很高。能够为人体合成维生素B1、B2、B6和K,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苏氨酸的必须氨基酸,供人体吸收利用。可以将食物进行降解,提高食物的消化吸收率。动物双歧杆菌可以将奶粉中的乳糖分解为葡萄糖和半乳糖,减缓宝宝乳糖不耐受症。

Bb-12为动物双歧杆菌乳双歧亚种,在食品中具有很高的稳定性,其耐酸和耐胆汁功能出色,有很强的肠道附着能力,也是最早允许运用在婴幼儿配方奶粉中的益生菌。

13、乳双歧杆菌HN019/Bi-o7

是动物双歧杆菌的亚种,在改善宝宝消化方面基本与动物双歧杆菌相似。乳双歧杆菌能有效缩短肠道转运时间,在改善宝宝消化能力方面优于普通的益生菌。此外,这类益生菌可以通过增加中性粒细胞的吞噬能力来提高细胞免疫活性,在增强宝宝免疫力方面非常不错。

14、鼠李糖乳杆菌LGG/HN001

鼠李糖乳杆菌属于乳杆菌属,是从人健康的肠道分离而得的一种益生菌。具有较强的耐胃酸能力,肠道附着率高,定植能力强,在肠道中起到调节肠道菌群、预防和缓解腹泻及便秘、提高免疫力的作用。由于鼠李糖乳杆菌具有细胞分裂的作用,可促进双歧杆菌和嗜酸乳杆菌生长,还可缓解过敏体质。但是鼠李糖乳杆菌在不能利用乳糖,对缓解乳糖不耐受症效果一般。

15、罗伊氏乳杆菌DSM17938

是乳杆菌属,广泛存在于脊椎动物和哺乳动物的肠道中,具有改善过敏体质、预防反复过敏、促进婴儿胃排空减少吐奶、调节胃肠道功能的作用。

16、发酵乳杆菌CECT5716

为乳杆菌属,是从人乳汁中筛选的特异性菌株,可同时提高母体和宝宝的免疫力和肠道健康。添加在奶粉中能降低婴幼儿胃肠道及呼吸道感染。

17、短双歧杆菌M-16V

属于双歧杆菌属,分离于健康的婴儿肠道,是婴儿肠道中主要的有益菌之一,除了能提高宝宝消化吸收能力外,短双歧杆菌M-16V对预防早产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有效,对过敏性哮喘、过敏性皮炎及湿疹有一定缓解作用。

虽然糖类在奶粉中的占比大约在55%-60%之间,但是较难消化,文中的益生菌等也能帮助宝宝对糖类的吸收,所以不在本次讨论话题中。如果想找一款消化好的奶粉,可以对应以上营养成分选择。

需要注意的是蛋白质和脂肪是奶粉占比较重的成分,一定要先关注这两部分,比如乳清蛋白的比例怎样、脂肪结构如何,然后再是其他成分。

吃什么奶粉不上火

吃什么奶粉不上火

吃什么奶粉不上火,生活中,许多妈妈给宝宝喂养奶粉的时候,发现宝宝出现上火的情况。许多妈妈认为是奶粉导致上火的,所以有些妈妈就想给宝宝换奶粉。那么吃什么奶粉不上火?

吃什么奶粉不上火1

婴儿喝什么奶粉不上火都是相对的,每个宝宝的具体情况不同。

宝宝上火便秘是因为粪便过硬,而这是由于粪便中的不溶物质引起的,此不溶物质主要来自肠道中不能吸收的棕榈酸和硬脂酸结合钙质形成钙皂所致。

因此,如果婴幼儿食物中含有较多的棕榈油酸和硬脂酸,宝宝排便便会较硬。

所以,控制宝宝饮食中棕榈油酸和硬脂酸很重要,为宝宝挑选婴儿奶粉时,应避免含有棕榈油、全脂奶粉或乳脂等成份的宝宝奶粉,。

尽量选用精制植物油配方,宝宝喝了不上火,对钙质和脂肪的吸收会更好,这样才有助于婴幼儿骨骼发育和能量的吸收。

同时还可适当地给宝宝增加辅食,最好将菠菜、卷心菜、青菜、荠菜等切碎,放入米粥内同煮,做成菜粥给宝宝吃。蔬菜中所含的大量纤维素等食物残渣,可以促进肠蠕动,达到通便的目的。

此外还应当培养宝宝自幼养成正常排便的习惯,宝宝排便与进食一样重要。进食是为了宝宝生存和生长发育,排便则使人体新陈代谢的废物或有害物质及时排出体外,免除机体损害。

如何解决喝奶粉“上火”的问题:

1、选择奶粉,尽量选母乳化配方配方奶粉,具有肠道消化吸收的酪蛋白磷酸肽因子,有助于促进宝宝肠胃对矿物质及维生素的消化吸收,改善便便的通畅。

2、多给宝宝喝水,水有利于消化与排泄。

3、对于添加辅食的宝宝,需按辅食添加原则喂养,并且多样性搭配。

4、培养定时排便习惯:把粪、尿,稍大小孩要定时坐盆5分钟,养成习惯。

5、腹部按摩:每天一次约10分钟,顺序:左下腹—左上腹—右上腹—右下腹,从脐周开始顺时针进行。

6、多活动:多爬,多站,被动健身操,增加肠道平滑肌的张力,促进肠蠕动有利排便。

对于不愿意用母乳喂养宝宝的妈妈,奶粉是另一种选择,但是奶粉的选择要仔细,应该尽量选择不容易使宝宝上火的奶粉。

吃什么奶粉不上火2

喂养建议:

1、首选母乳喂养

因为母乳是婴儿的天然营养品。万不得已的情况下,再考虑给婴儿喝奶粉。当然,为了婴儿的健康成长,选择一些营养价值高又相对不上火的奶粉给宝宝喝也很有必要。

2、尽量选用精制植物油配方奶粉

妈妈们要注意控制宝宝饮食中棕榈油酸和硬脂酸,为宝宝挑选配方奶粉时,应避免含有棕榈油、全脂奶粉或乳脂等成份的婴幼儿配方奶粉。

3、正确的喂养方式

没有什么婴儿奶粉是绝对不上火的!妈妈们除了要知道婴儿喝什么奶粉不上火外,还必须了解,奶粉不是万能的,给自家的宝宝在正确的时间补充适量的水也是降火的重要方式之一。

还可能是其他原因造成的。比如有时是妈妈们的喂养方式不恰当,有时跟婴儿的体质和当地的气候有关。

五种不上火的婴儿奶粉(品牌奶粉)。

1、美国原装进口的旭贝尔奶粉。

原因:旭贝尔奶粉1-3段都含有FOS低聚果糖,也称益生元。低聚果糖作为一种可溶性膳食纤维,人体摄入后,由于不被消化吸收,因而能到达大肠被肠道内有益菌群选择性利用,促进双歧杆菌等有益菌的增殖,有效调节肠道菌群。

2、荷兰本土牛栏。

原因:

a、富含益生元专利组合,作为一种可溶性膳食纤维,人体摄入后,能促进肠道益生菌生长及抑制害菌数量,帮助增强抵抗力,同时益生元能软化大便,减少便秘机会。

b、不添加蔗糖成分,避免虚胖、上火。

3、荷兰本土美素。

原因:

a、绝不添加蔗糖成分,避免虚胖、易兴奋和上火。

b、添加了益生纤维,促进肠道益生菌生长及抑制害菌数量,缓解便秘。

4、日本原产明治奶粉。

原因:

a、明治奶粉参照了婴儿的哺乳量及发育调查,把产后21日~2个月的母乳设为人工营养的样本,所以在奶粉成分上很接近母乳,所以不易引起上火。

b、改良后的明治奶粉,减少了80%的容易过敏成分,还强化了DHA和ARA等成分,同时添加寡醣改良便性,绝对不含蔗糖。

5、“金领冠珍护”。

原因:

a、金领冠珍护产品是蛋白质最接近母乳水平的`配方奶粉。

b、含有最贴近母乳成分的OPO结构脂和蛋白组合。珍护opo结构脂能减少钙皂产生,有效预防便秘和上火问题,大便软化率增加20%。

宝宝上火有以下几种原因:

1、内因: 宝宝生理特征易上火。中医认为宝宝是“纯阳之体”,体质偏热,容易出现阳盛火旺即“上火”现象。

而且宝宝肠胃处于发育阶段,消化等功能尚未健全,过剩营养物质难以消化,造成食积化热而“上火”。吸收消化及自身调节能力较弱,由于食物搭配不科学,引起“上火”。

2、外因: 饮食及环境引起的上火。

a、饮食因素:过多的肉类,过浓的牛奶、过甜的饮料、零食都相当于给身体进补,这部分高蛋白质食品的摄入就是火的来源。

b、环境引起上火:如天气炎热潮湿,水质偏热,易引起上火。

宝宝上火有眼屎怎么办?

中医所说的“上火”实际上是一个很笼统的概念。对于新生儿有眼屎,用结膜炎或泪囊炎来解释会更加合理。

大部分的新生儿会生活在室温偏高的环境当中。在室温偏高的环境当中细菌容易繁殖,一旦眼结膜发生细菌感染,就容易出现眼睛分泌物增多、眼睑充血等结膜炎症状。

若是严重的细菌感染,或是感冒发热发生,则分泌物增多、泪水增多、眼球充血等症状会更明显,还可导致眼睑皮肤红肿。

除了结膜炎,还有另外一种眼科疾病容易导致新生儿眼睛分泌物增多,那就是泪囊炎。

新生儿泪囊炎是由于排泄泪液的泪道、鼻泪管堵塞引起,由于鼻泪管下端的胚胎性残膜没有退化,阻塞鼻泪管下端,泪液和细菌积聚在位于内眼角皮肤下的泪囊里,从而继发感染。

约2%~4%的足月新生儿有这种残膜存在,大多数可在4~6周内自行萎缩。

正常情况下,新生儿是没有眼屎,也不会流大量眼泪。如果孩子出现大量的眼屎或眼泪,要及时就医检查,不宜自行喂服药物。由鼻根往鼻头方向按摩泪囊及鼻泪管,增大管道内的压力,促使残膜穿破可以尝试治疗泪囊炎。

当泪囊炎合并细菌感染时,要适当给予抗感染治疗。当按摩和保守治疗无效时,可在抗感染治疗后,进行探通术。

一岁宝宝喝奶粉便秘,有没有不易上火的奶粉推荐

奶粉都有一定的热量,不上火不便秘的奶粉是不存在的,只要按照宝宝的需求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奶粉,平时合理喂养宝宝就可以避免上火便秘的发生。

由于奶粉都有一定的热量,无论哪种品牌的奶粉,哪种配方的奶粉,如果喂养不当都会引起宝宝出现上火便秘的症状。对于奶粉喂养的宝宝,在奶粉喂养的过程中要适当的给宝宝喝点水,可以选择在两次奶粉中间给宝宝喝点温开水,可以有效防止宝宝上火的情况,平时一定要按照要求冲泡奶粉,不可以将过浓的奶粉喂给宝宝,以免引起上火。同时家长在给宝宝选择奶粉的时候要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奶粉,是比较有保障的,而且奶源会比较固定,这样才能保证宝宝的健康成长。

如果宝宝有上火便秘的情况,可以给宝宝服用小儿七星茶进行治疗,对缓解宝宝上火便秘有一定的作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1444646479@qq.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起点母婴网

    本文地址:https://www.shdoqs.com:443/yuer/26351.html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