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于婴幼儿的急性传染病,由肠道病毒引起。手足口疱疹是其典型症状之一,表现为口腔、手、足等部位出现疱疹。手足口病发病率逐年上升,给广大幼儿家庭带来了极大的困扰。本文将针对手足口疱疹展开论述,旨在提高公众对该病的认识,共同守护幼儿健康。
一、手足口疱疹的症状及传播途径
1. 症状
手足口疱疹的主要症状包括:
(1)口腔疱疹:表现为口腔黏膜、舌、硬腭等部位出现疱疹,伴有疼痛、吞咽困难等症状。
(2)手足疱疹:手足部位出现红色丘疹,随后变为水疱,水疱破裂后形成溃疡,伴有瘙痒、疼痛等症状。
(3)臀部疱疹:部分患者臀部、大腿内侧等部位也会出现疱疹。
2. 传播途径
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种:
(1)飞沫传播:患者咳嗽、打喷嚏时产生的飞沫中含有病毒,易被他人吸入。
(2)接触传播:患者接触过的物品、玩具、餐具等可能被病毒污染,他人触摸后感染。
(3)粪-口传播:病毒存在于患者粪便中,通过污染的食物、饮水等途径传播。
二、手足口疱疹的治疗及预防措施
1. 治疗
手足口疱疹的治疗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对症治疗:给予退热、止痛、局部消炎等对症治疗。
(2)抗病毒治疗:根据病情给予抗病毒药物。
(3)支持治疗:加强营养,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
2. 预防措施
为预防手足口病的发生,应采取以下措施:
(1)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不与他人共用餐具、毛巾等生活用品。
(2)加强室内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降低病毒传播风险。
(3)接种疫苗:手足口病疫苗可有效预防该病的发生。
(4)注意饮食卫生:确保食物新鲜、干净,避免食用生冷、变质食品。
手足口疱疹作为一种常见病症,对婴幼儿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通过了解手足口疱疹的症状、传播途径、治疗及预防措施,我们能够更好地应对该病。希望全社会共同努力,提高对手足口病的认识,共同守护幼儿健康。
参考文献:
[1] 陈志华,赵春梅,等. 手足口病病原学、流行病学及临床特点[J]. 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019,27(1):1-3.
[2] 刘丽华,杨晓红,等. 手足口病流行病学、诊断及预防策略[J].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8,32(5):565-567.
[3] 郭丽丽,王芳,等. 手足口病病原学、诊断与治疗进展[J]. 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017,25(11):1-3.
手足口病疱疹越来越多怎么回事 手足口病疱疹怎么治
1 原因一:正常的病程发展现象
手足口病是一种自限性疾病,其病症大约在1周左右,患者首先会有发热现象以及手足口臀等部位长有疱疹,这些疱疹会随着病程的发展,逐渐越来越多,然后再慢慢消退。通常在病程的1—3天疹子最多,之后逐渐减少直至完全消退,不留痕迹。
2 原因二:其他病因导致的疱疹
另外要是孩子手足口病以及痊愈,但身上还是存留有疱疹的话,可能说明这些疱疹并不是手足口病引起的,而是其他病因导致的形似疱疹症状,如:
1、长痱子
手足口病的高发期在4—7月份,此时也正值炎热夏季,一些城市的气温早已飙升到35度+,于是一些宝宝长出了痱子。
痱子是由于汗腺导管口阻塞,汗液潴留后汗管破裂而引起的浅表性炎症反应,一般成批出现。常出现的位置包括腋窝、颈部、胸部、背部,宝宝头面部、甚至蔓延到全身等。
2、长湿疹
很多宝妈分不清痱子和湿疹,尤其是夏天。从症状上看,湿疹可以出现在任何部位,多发生在面颊、前额等,多呈对称性、渗出性,有明显边界,容易反复发作,多发于1月—2岁龄,其中2,3个月的宝宝最严重。
3、麻疹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传染性极强的病症。感染麻疹病毒后6—21天左右才开始发病,前3—5天出现上呼吸道感染症状,39—40度左右高烧,口腔第一磨牙对面颊粘膜上出现0.5—1mm针尖大小的白色内疹,2—3天后消失。
接下来从耳后出现红疹,渐及前额、面部、颈部,然后扩展到胸腹背部,2—3天后遍及全身。红点直径2—5mm,压之褪色,分布稀疏分明。出疹高峰中毒严重时体温可达40度,婴幼儿并发细菌感染较成人多。高峰后1—2天体温下降,2—3天后红点按出疹顺序消退,整个病程约10—14天。
4、风疹
风疹是由风疹病毒引起的一种常见的急性传染病,常发于5岁以下儿童,伴有发热、头痛、咽痛、流涕等症状。
风疹症状分发热前和发热后,发热前通常无明显症状,发热第1—2天后出疹,皮疹最先出现于面颈部,24小时内布满躯干及四肢,但手掌和足底无皮疹,皮疹状态介于麻疹和猩红热之间。红疹消退后,淋巴结肿大持续时间长。仅少数患者并发中耳炎、咽炎、支气管炎、肺炎心肌炎等病。
5、猩红热
猩红热在中医上称为“烂喉痧”,主要发生在冬春季节,是A组链球菌感染所致,潜伏期2—5天。
典型的症状为在全身皮肤充血发红的基础上散布着针帽大小,密集而均匀的点状充血性红疹,手压全部消退,去压后复现。伴有发热、咽峡炎,退疹后出现脱皮症状,持续2—4周,不留色素沉着。
6、药疹
药疹,说白了就是服药后引起的不良反应,大多因为过敏、药物过量、副作用、药物的特发性等。最易引起药疹的为磺胺类药。一般起病突然,皮肤发红、发痒并呈对称分布,疹型多种多样,停药后皮疹消退。宝宝出现药疹较易判断,宝妈只要回忆一下近两天有没有直接或间接给宝宝用过药物即可。
7、蚊虫叮咬引起
如果宝宝的耳朵部位被蚊虫咬伤会出现小红丘疹;局部瘙痒;在个别的情况下,出现叮痕(即平滑、突起、发红的皮肤)或硬肿。
蚊虫叮咬重在预防,夏天注意室内积水、死角的清理。不在黄昏蚊虫活动高峰或草丛附近玩耍。睡觉时可使用蚊帐等物理方式防蚊。被咬后可以使用儿童专用的止痒液或凝胶减少红肿发生。
8、荨麻疹
另外若是宝宝感染了荨麻疹的话也会导致手脚部位出现疹子,但这些疹子呈团状,伴有瘙痒感,不像是手足口病的疹子,没有痒痛感。
9、水痘
水痘属于全身症状,一般疱疹遍布全身,以前后胸、腹背部最多,此外,头皮上、脚底下、手指、手掌都可能出现疱疹,在发热的同时或是第二天,即可出现米粒大小的红色痘疹,在几小时后,痘疹就变成明亮如水珠的疱疹,个头稍大且皮薄,有痒感。一般病情会持续1—2周。
3 手足口病疱疹怎么治 1、手脚疱疹护理方法
(1)局部涂药
手足部皮疹初期可涂炉甘石洗剂,待有疱疹形成时可涂0.5%碘伏。疱疹破裂者,局部可涂擦龙胆紫或抗菌素软膏;疱疹有溃疡可以用金霉素鱼肝油,以缓解疼痛,禁止外用含皮肤激素的各种制剂。也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抗病毒药物及清热解毒中草药,补充维生素B、C等。
(2)保持患处清洁
保持局部皮肤清洁,勤洗手,避免搔抓患处,以免继发细菌感染。对出现皮疹、水泡的患儿,衣被要清洁,衣着要宽松、柔软;若在臀部也伴有皮疹的患儿,应随时清理患儿的大小便,保持臀部清洁干燥。
(3)剪短指甲
剪短孩子的指甲,必要时包裹患儿双手,防止抓破皮疹,带来继发的皮肤细菌感染。如已经抓破的话,建议局部涂抹一些抗生素预防感染。
(4)衣物消毒
手足口病患者身上长有疹子的,这些疹子可携带病毒,尤其是破溃了的疹子,因此家长在清洗患儿的衣物时要注意用84消毒液或其他消毒液进行消毒浸泡,然后正常清洗干净,再放到日光下暴晒杀菌消毒。
2、嘴里疱疹护理方法
(1)西瓜霜粉敷
西瓜霜具有清热泻火、消肿止痛的功效,是治疗咽喉、口腔疾病的良药。手足口病因口中有口腔溃疡才导致流口水,因此建议患者可将几片西瓜霜片碾成粉末敷于溃疡处。每天可敷数次,一般敷2~3天溃疡面即可痊愈。
(2)敷冰片
手足口病的口腔溃疡引起的流口水患者可用消毒棉签蘸取冰片并将其涂在溃疡面上,每天可涂两次。此疗法的特点是见效快,一般涂1~2天就可使溃疡面愈合。但需要注意的是,冰片性辛凉,不宜经常使用。
(3)涂抹或食用维生素B2和维生素E
口腔溃疡的发生与维生素C和维生素B2的缺乏有一定的关系,所以可以食用这两种维生素片或一同研末,敷在溃疡上同样能促进愈合。其次用维生素E的胶丸刺破之后,其中的油脂可以用于涂抹溃疡,有促进愈合的作用。
(4)萝卜汁绿豆汤
配方:绿豆50克,萝卜1个,白糖适量。
制法:萝卜捣烂取汁,绿豆放锅内加水煮成绿豆粥后,倒入萝卜汁,调入白糖服用。
功效:清热解毒、止渴宽中。用于口腔溃疡红肿疼痛。
(5)吃东西后用淡盐水或温水漱口
要注意保持患者的口腔清洁,饭前饭后用生理盐水或温水漱口,对不会漱口的宝宝,可以用棉棒蘸生理盐水轻轻地清洁口腔。
4 其他病因导致的疱疹怎么办 1、温水清洗
当孩子手足口病好了之后还起疱疹的,家长可先用温水清洗患处,保持患处清洁,适当减少不适感。
2、涂抹炉甘石洗剂
接着我们可以给宝宝涂抹一些炉甘石洗剂,这是一种皮肤外用化学药制剂,具有收敛和保护皮肤的作用,适用于荨麻疹、痱子等各种急性瘙痒性皮肤病。但家长们在涂抹时应注意宝宝皮肤有破损的地方不能使用。
3、及时就医
面对孩子长疱疹,但又无法分辨具体病因,孩子又出现其他病症表现的,像:咳嗽、呕吐、某些部位的疼痛等,则需要及时就医,不能只是家庭护理,还需到医院检查,明确具体病因,让医生对症治疗才行。
从小儿手足口病图片 看手足口病的初期症状及表现
现下又到了5月,每年5月-7月都是小儿手足口病的高发时节,尤其是3-5岁之间的幼儿,是很容易感染上此病的。所以,家长朋友们在这几个月里,一定要多加注意孩子的个人卫生,和身体的各种情况。如果发现孩子手、足、口、全身各部位,出现小红点或者红疹时,就要注意了,这有可能就是手足口病的前兆反应。
那么,小儿手足口病的初期症状有哪些表现?除了身上各处起小红点以外,还会不会有其它的不良反应呢?为了大家能够更好的认识到这个疾病,以下就让我们从小儿手足口病的图片,来看看它有何初期症状的表现吧。
从小儿手足口病图片 看初期症状的表现
手足口病是一种由数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主要侵犯5岁以下的宝宝。手足口病具有流行强度大、传染性很强、传播途径复杂等特点。病毒可以通过唾液飞沫或带有病毒之苍蝇叮爬过的食物,经鼻腔、口腔传染给健康儿童,也可因直接接触而传染。
小儿手足口病通常会有3~4天潜伏期,有此抵抗力好的宝宝症状较轻并可自愈,抵抗力差的宝宝则会表现为突然发病,发病患儿的主要症状表现如下:
多数患儿表现为发高烧,体温多在38度以上,同时伴有头痛,咳嗽,流涕等症状,体温持续不退,体温越高,病程越长,病情也就越重。
患儿会在发病当天或第二天出现皮疹,先是出现玫瑰色红斑或斑丘疹,1天后就会有部分皮疹形成卵圆形水疱,主要见于患儿的手指或脚指掌面、指甲周围、以及足跟边缘。婴幼儿或皮疹多者还见于手掌、足底、臀部、大腿内侧及会阴部,有时膝、肘部也可见到。
另外,患儿的口腔两颊粘膜与唇内舌边软腭也散在有红斑与疱疹,口腔疱疹易破溃出现溃疡,患儿表现为吃东西疼痛、拒绝进食、流口水等症状。
疹子“四不像”不像蚊虫咬、不像药物疹、不像口唇牙龈疱疹、不像水痘。口腔内的疱疹破溃后即出现溃疡,常常流口水,不能吃东西。
出现口腔疱疹后1~2天可在患儿的手心、足心及小屁屁上看到皮肤斑丘疹,以脚心部最多,疱疹呈圆形或椭圆形扁平小至米粒,大至豌豆大,较硬并内有混浊液体疹子周围绕以红晕。
孩子身上长了很多疱疹,不知道是不是手足口
一:如何分辨手足口病和水痘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中的柯萨奇16病毒引发,而水痘是由水痘病毒引起。
鉴别点1:
长“痘痘”的位置不同。手足口病“痘痘”主要出现在口腔黏膜、手和脚部,同时伴随口咽或口腔溃疡症状;但水痘属于全身症状,一般“痘痘”遍布全身,以前后胸、腹背部最多,此外,头皮上、脚底下、手指、手掌都可能出现“痘痘”。
鉴别点2:
痘痘不太一样。手足口病的疹子个小且颜色更红些,痒感不明显。在低热的同时,还有流涕、厌食、咽痛、腹痛等全身症状。口腔黏膜上的疱疹,大约1-3mm大小,疱破后即变成浅浅的糜烂、溃疡,灼痛感很明显;手心、足趾背面等易摩擦部位,出现的一般是红色斑丘疹或水疱,从几个至几十个不等。一般为7-10天。而水痘在发热的同时或是第二天,即可出现米粒大小的红色痘疹,在几小时后,痘疹就变成明亮如水珠的疱疹,个头稍大且皮薄,有痒感。一般病情会持续1—2周。
鉴别点3:
伴随症状不同。一般手足口病患儿有咽喉肿痛、因咽痛导致拒食的现象。而水痘患儿没有咽喉肿痛、因咽痛导致拒食的现象。
二:如何辨别手足口病和丘疹性荨麻疹
丘疹性麻疹是过敏性皮肤病,大部分是因为昆虫叮咬后出现水疱、丘疹等皮疹症状。
鉴别点1:水疱特征不太一样。丘疹性荨麻疹的水疱呈皮肤色或淡红色或淡褐色,大小不等,摸起来较硬,周围无红晕,患儿多会剧烈瘙痒,可群集或散布,多见于胸背和四肢。而手足口病多为大米性状的椭圆形白色水疱,周围有红晕,看起来比较干瘪,不痒,多见于指腹、手掌心、脚掌心、口腔等部位。
鉴别点2:伴随症状不同手足口病多不发痒,一般不会过度影响宝宝睡眠。但丘疹性荨麻疹往往伴随剧痒,以夜间尤为明显,严重影响宝宝睡眠。
三:如何区别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炎疱疹性咽炎是种比较特殊的感冒。在临床门诊中,一般每100个感冒患者中,就有5至10个可能是疱疹性咽炎。
鉴别点1:
疱疹位置不一样。疱疹性咽炎的疱疹仅仅出现在口腔内,而患手足口病的大多数孩子先是嗓子里有疱疹,后发展到手脚心,少见于长在手脚背,并伴有发烧。
鉴别点2:
疹子特征不同。手足口病出的疹子一般如小米粒或绿豆大小,周围有发红的灰白色小疱疹或红色丘疹,不痛、不痒、不结痂。而疱疹性咽炎疱疹的初期是灰白色的小丘疹,周围红晕,以后变成发亮的疱疹,破溃以后变成小溃疡。多数可见丘疹、疱疹和溃疡同时存在。
四:如何区别手足口病与口腔溃疡一般的口腔溃疡是疱疹病毒引起,以溃疡为主。而手足口病是肠道病毒所致,以疱疹为主。
鉴别点:
发病症状不同。手足口病的症状是手心脚心口腔、臀部都有小红疹而且伴有发热现象。而口腔溃疡的症状就是口腔、喉咙、软硬鄂、上下唇内侧等处有小红疹大多不发热。
手足口病到底可怕不可怕
为什么手足口病喜欢孩子呢?这就是免疫问题了,6岁前的孩子免疫系统没有发育成熟,抗病毒能力自然较差,所以嘛,病毒一来就容易出现问题了。都有哪些问题呢?发热是首发症状,疱疹是局部损伤,再后来口腔的疱疹破了成为溃疡,疼痛开始出现,孩子就流口水且不爱吃饭了。为什么病程要2周时间呢?因为手足口病的变化过程是病毒增生、复制、静止的过程。每个阶段需要3-5天左右,所以病程是2周左右。针对病毒有确实有效的药物吗?这个是真没有。没有抗病毒药物可用,我们能做的就是好好保护孩子。怎样做到保护孩子呢?这就是我们要说的治疗问题。
手足口病的治疗只需对症处理及合理补液。为什么这么说呢?第一是针对病原我们没有办法杀死它,不要和我说用病毒唑、利巴韦林,有没有效,地球人都知道。第二是手足口病的过程是个自愈过程,自愈就是自己能好的。
治疗如何操作呢?在治疗开始之前,医生应该与家长做好充分的沟通。沟通的目的是让家长明白并配合治疗。我们的治疗分两步:第一步是对症处理,发热就退热,可以用温水擦浴及适当应用退热药物,儿科常用的是布洛芬和扑热息痛,不要选用阿斯匹林及尼美舒利。因为口腔有疱疹或溃疡,孩子会有疼痛,可以使用利多卡因等局麻喷剂缓解疼痛,为嘛这样做?为了能让孩子吃饭呀,吃点东西是不是会好的快些呀,中成药的喷剂也是可以选用的了。发热、疼痛的问题我们解决完了,还有一个就是孩子会因进食少而液体量不足,这就是第二步,合理补液,补足液体会利于病情恢复。大孩子可以口服补液,小些的可以静脉输液。本来就是一个自愈性的疾病,治疗不可太过,儿童的身体处于发育阶段,过多的药物治疗对孩子身体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最后要强调一点,手足口病是传染病,孩子得病了应该隔离,不要去宝宝多的地方玩耍及带病上幼儿园,以免传染给其它孩子,同时孩子得病后也是要休息。注意休息、清淡饮食是所有疾病的基础措施,所以也适合手足口病哟。
啰嗦了这么多,只是想让大家明白一个道理,手足口病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没有特别有效的抗病毒药物可用,绝大部分的手足口病和普通感冒一样,是会自已好的,治疗只需对症处理和合理补液就可以了。记得饮食清淡、注意休息、多喝水哟。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1444646479@qq.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起点母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