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作为一种常见的传染性疾病,主要影响婴幼儿和儿童。这种疾病以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疱疹为特征,严重时可引发心肌炎、肺水肿等并发症。因此,了解手足口病的防治与治疗,对于保障儿童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一、手足口病的病因与传播途径
手足口病主要由肠道病毒引起,其中柯萨奇病毒A16型和肠道病毒71型是最常见的两种。该病毒主要通过以下途径传播:
1. 直接接触传播:患者的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疱疹液,以及患者的粪便、唾液等。
2. 呼吸道传播:患者咳嗽、打喷嚏时产生的飞沫,以及接触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
3. 垃圾传播:被病毒污染的玩具、餐具、床上用品等。
二、手足口病的临床表现
手足口病的主要临床表现如下:
1. 发热:多数患者发病初期伴有发热,体温可高达38℃以上。
2. 疱疹: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疱疹,疱疹呈圆形或椭圆形,直径约为2-5毫米,疱液清亮。
3. 口腔溃疡:口腔内黏膜出现溃疡,疼痛明显。
4. 其他症状:部分患者可能出现乏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全身症状。
三、手足口病的治疗
1. 抗病毒治疗:目前尚无特效抗病毒药物,主要采用对症治疗。对于疱疹,可用1%碘伏消毒,保持局部清洁;对于口腔溃疡,可用碳酸氢钠溶液漱口。
2. 对症治疗:根据患者症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发热时给予退热药,口腔溃疡疼痛时给予止痛药等。
3. 抗感染治疗:合并细菌感染时,可给予抗生素治疗。
4. 休息与营养:保证患者充分休息,给予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饮食。
四、手足口病的预防
1. 增强体质:加强儿童体育锻炼,提高免疫力。
2. 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不与他人共用餐具、毛巾等物品。
3. 注意环境卫生: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定期消毒。
4. 接种疫苗:目前已有针对肠道病毒71型的手足口病疫苗,建议符合条件的儿童接种。
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的传染性疾病,对儿童健康造成较大威胁。了解手足口病的防治与治疗,对于保障儿童健康具有重要意义。家长和医护人员应共同努力,加强预防措施,提高治疗效果,为儿童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 张晓峰,刘秀珍,刘春燕. 手足口病病原学、流行病学及治疗研究进展[J].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8,33(2):105-108.
[2] 刘晓燕,李晓红,张晓峰. 手足口病防治指南[J].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6,31(10):783-785.
[3] 卫生部办公厅. 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0年版)[S].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
小孩手足口病怎么治疗手足口病怎么治疗
在日常生活中,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都是比较容易患上手足口病的,但是幼儿的抵抗力没有大人的好,所以,在手足口病的高发期,幼儿一定要注意预防手足口病。手足口病的传染性很高,小孩子又喜欢到处活动,他们是极易患这种疾病的,小孩子患手足口病怎么治疗呢?
1、手足口病的治疗原则
对手足口病尚无特效治疗药物,因此强调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本病如无并发症,预后一般良好,多在一周内痊愈。主要采取对症治疗。在患病期间,应加强患儿护理,减少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抗病毒药物和清热解毒中药有一定的疗效。可辅以维生素B、C。治疗不及时,延误病情,是发生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2、手足口病的综合治疗
1、诊断后,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抗病毒药物,如病毒唑。
2、做好口腔卫生,进食前后可用生理盐水或温开水漱口。
3、保持局部皮肤清洁,勤洗手,避免搔抓患处,以免继发细菌感染。
4、对发热患儿以物理降温为主,如用温水擦浴、冰袋敷额头等,高热患儿可在医生指导下,口服退热剂。但早期最好不要用激素退热。
5、口腔疱疹可外用西瓜霜喷剂,每日2-3次。手足疱疹涂抹龙胆紫或炉甘石洗剂。疱疹有溃疡可以用金霉素鱼肝油,以缓解疼痛。禁止外用含皮肤激素的各种制剂。家长最好不要自行买药外涂,应在医生指导下。
6、口服B族维生素。如维生素B1、维生素B2。
3、中药治疗原则
中药对手足口病有较好的疗效。主要采用清热解毒的治法,常用药有板蓝根、大青叶、桑叶、野菊花、芦根、薄荷、连翘等,但具体应请医生开方子。中药治疗既可以退热,又可以使皮疹和口腔疱疹及早消退。
4、饮食治疗要点
急性期患儿口腔粘膜布满疱疹和溃疡,疼痛,吃饭困难,不要给辛辣等刺激性食物,还要避免热、咸,可以吃些清淡、质软、性质温和的饭菜或流质、半流质食物。多喝温开水。
5、手足口病的食疗方
1、荷叶粥:鲜荷叶2张,白米50克,将荷叶切碎,煮粥食用。
2、竹叶20片,灯芯10根,扁豆15克,滑石6克,加少许糖,煎饮用。
3、银花蝉衣饮:金银花15克,蝉衣3克,水适量,煎水饮用。
6、合并治疗
手足口病严重时,可能结合心肌炎、脑炎、脑膜炎等病症,应及时住院进行治疗。并发脑膜炎者按照脑膜炎治疗,并发心肌炎者按照心肌炎治疗。如出现DIC、肺水肿、心力衰竭等,应给予相应处理。
7、注意消毒隔离治疗
一旦发现小孩感染了手足口病,应及时就医,避免与外界接触,一般需要隔离2周。孩子用过的物品要彻底消毒:可用含氯的消毒液浸泡,不宜浸泡的物品可放在日光下曝晒。孩子的房间要定期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新鲜、流通,温度适宜。有条件的家庭每天可用乳酸熏蒸进行空气消毒。减少人员进出孩子房间,禁止吸烟,防止空气污浊,避免继发感染。
8、不能吃什么
1、不宜吃过冷过热食物
手足口患儿,口腔内的疱疹破溃后出现溃疡,进食痛苦,饮食温度不宜过高,食用过热或过冷的食物,如热汤、火锅、热饮、冷饮、冰激凌、冰镇水果等,都会刺激破溃处引起疼痛,不利于病变愈合。
2、不宜吃辛辣食物
手足口病患儿由于口腔内长出疱疹,容易破溃,所以不宜吃辛辣的食物,以免刺激黏膜加重病情。如辣椒、大蒜、生姜、花椒、大葱、油炸、烧烤、火锅,都应该暂时避食。
3、不宜吃过咸的食物
患儿因发热、口腔疱疹,胃口较差,不愿进食。宜给孩子吃清淡、温性、可口、易消化、柔软的流质或半流质,禁吃咸食,如腌制食品、咸鱼、咸菜、口味重的食品等,以免刺激溃疡面,加重疼痛和病情。
4、不宜吃发物
手足口病患者的饮食宜清淡无刺激性,忌食海鲜、牛羊肉、公鸡、鲤鱼、鸭、鹅、芒果、香菇、竹笋等发物,以免加重局部皮疹,使病程延长。
5、不宜吃粗糙食物
有的家长认为孩子生病了就该补充营养,在患儿手足口病发病初期给孩子粗糙难以消化的食物,如红薯、洋葱、糯米、竹笋等,这些食物不仅会加剧孩子口腔的疼痛,还可能刺激孩子胃肠道,影响营养的吸收。
怎么治疗小儿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疱疹
,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
治疗方法一、治疗小儿手足口病要保持局部清洁,避免细菌的继发感染
。局部可以涂金霉素鱼肝油,以减轻疼痛和促使糜烂面早日愈合。
治疗方法二、可以口服B族维生素,如维生素B2等。服用抗病毒的药物,如病毒唑、病毒灵等。
治疗方法三、口腔因有糜烂,小儿吃东西困难时,可以给予易消化的流食,饭后漱口。
治疗方法四、若伴有发热
,可适时合理的选用安全、有效的退热药,如:对乙酰氨基酚、布洛酚。
小儿手足口病发病病毒很多,学会做好预防也是关键的。平时一定要教小孩子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和饮食习惯,饭前便后洗手、勤洗澡。尽量少带孩子去拥挤的公共场所,特别是尽量避免与其他有发热、出疹性疾病的儿童接触,减少被感染的机会。家长要经常对孩子居住的房间进行通风换气。注意家庭室内外的清洁卫生,家庭成员的衣服、被褥要在阳光下曝晒。
小孩得了手足口病怎么办
1.及时治疗:手足口病如果如果不能及时的控制住病情,会引起很多并发症,因为每个人的体质不同,抵抗力也有所不同,如果病情加生就会有可能出现持续的高烧,孩子高烧不退,就要进行科学的治疗,预防恶化发展。
2.早期隔离:手足口病传染性很强的疾病,患病后要及时隔离,不能让宝宝上学习,也不要让宝宝到人很多的地方,可以在家里接受隔离治疗,这样也可以更好的避免传染给他人。
3.多喝水:得了手足口病,宝宝就没有食欲,父母应该做一些清淡的饭菜,容易吸收和消化的食物,并且是让宝宝注意多喝水,喝温水,这样对宝宝身体的恢复工作会有很大的好处。
4.室内消毒:婴儿得了手足口病后,需要隔离,而且隔离的时间至少需要一周的时间,隔离期间,要对婴儿的房间和家中进行消毒,并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新鲜,循环。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1444646479@qq.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起点母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