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育迟缓是指在儿童生长发育过程中,由于遗传、环境、疾病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儿童在生理、心理、行为等方面发育水平低于同龄儿童的一种现象。据统计,我国发育迟缓儿童的比例约为5%-10%。面对这一严峻问题,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积极开展发育迟缓康复训练项目,为发育迟缓儿童提供科学、有效的康复服务。
一、发育迟缓康复训练项目概述
发育迟缓康复训练项目是指针对发育迟缓儿童在生理、心理、行为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通过专业康复训练,提高儿童的综合能力,促进其健康成长。该项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康复训练包括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言语治疗、心理治疗等。
2. 康复训练方法:采用一对一、一对多、小组等形式,结合游戏、音乐、绘画等多元化教学方法。
3. 康复训练目标:提高儿童的运动能力、认知能力、社交能力、生活自理能力等。
二、康复训练项目的重要性
1. 促进儿童健康成长:通过康复训练,可以有效改善发育迟缓儿童的运动、认知、社交等方面的问题,提高其综合能力,促进其健康成长。
2. 降低家庭负担:康复训练项目可以减轻家庭经济负担,避免因治疗费用过高而影响儿童康复。
3. 提高社会效益:康复训练项目的开展,有助于提高社会对发育迟缓儿童的关注度,营造关爱、包容的社会氛围。
三、康复训练项目的实施
1. 建立专业康复团队:由康复医生、康复治疗师、心理咨询师等专业人员组成,确保康复训练的专业性和有效性。
2. 制定个性化康复方案:根据儿童的具体情况,制定针对性的康复方案,确保康复训练的针对性。
3. 开展多元化康复训练:结合儿童兴趣爱好,开展丰富多彩的康复训练活动,提高儿童参与度和康复效果。
4. 加强家庭康复指导:指导家长掌握康复训练方法,在家中进行康复训练,巩固康复成果。
四、康复训练项目的成效
1. 提高儿童综合能力:经过康复训练,发育迟缓儿童的运动、认知、社交等方面能力得到显著提高。
2. 改善家庭生活质量:康复训练项目的开展,有助于改善家庭生活质量,减轻家庭负担。
3. 提升社会关注度:康复训练项目的实施,提高了社会对发育迟缓儿童的关注度,为儿童康复创造良好环境。
发育迟缓康复训练项目是我国政府为关爱发育迟缓儿童而实施的一项重要举措。通过科学、有效的康复训练,助力发育迟缓儿童健康成长,为我国儿童事业发展贡献力量。让我们共同努力,为这些特殊儿童创造一个美好的未来。
参考文献:
[1] 张丽华,李晓燕. 发育迟缓儿童康复训练策略研究[J].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9,34(4):432-435.
[2] 王丽华,张晓燕. 发育迟缓儿童康复训练现状及对策研究[J].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8,33(5):578-580.
[3] 陈晓峰,李晓燕. 发育迟缓儿童康复训练模式探讨[J].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7,32(10):980-983.
发育迟缓康复训练有哪些内容_发育迟缓
出生病史:宫内缺氧,轻微颅内出血。
五个月的时候发现仍然不会大声笑,于是在当地的妇幼保健院诊断结果是发育迟缓2个月。语言方面的结果最差。只相当于两个半月的水平。
核磁共震结果显示:双侧侧脑室稍大。
目前的主要症状是,
语言方面——不会咿呀学语,不会发音节,一个也不会,只会哭闹。会微笑,偶尔能笑出声,但不会大声笑。不会主动对人微笑。
动作方面——会翻身,上下两边都会翻。坐不稳,会主动抓物体,但不会两手传东西,拇指内收。
认知方面——会追视,任何物体都会追着看。会追声音,会追着手机的音乐跑。但不会认人,到现在也不认妈妈,谁都给抱。
1、注射神经节2、脑循环3、经络导平
4、康复训练
5、智力训练化验、检查结果(请使用右侧的工具上传):
认知发育迟缓康复训练(如何促进发育迟缓儿童的智能发育)
发育迟缓是指儿童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其粗大运动能力、精细运动能力、语言、与人互动交流的能力、日常生活自理的能力等方面落后于同龄孩子的状态,研究显示婴幼儿期的发育迟缓与与智力障碍、语言障碍、学龄期学习困难等疾病状态明显相关。婴幼儿期是中枢神经发育最迅速的脑发期关键期,此时如果能给予孩子良性刺激,可促进其脑结构和功能的代偿,有效的改善孩子的预后。
早期的康复促进训练主要是要增加对大脑的输入,激活大脑结构功能的活化和重组,在婴幼儿期具体来说就是手的精细动作、视听触感知觉训练和日常生活能力训练为主。下面就具体来讲讲在家中家长如何通过日常的强化训练来锻炼孩子的大脑:
1促进精细动作训练
b对指捏 对指捏是指用大拇指与其他手指(食指、中指、无名指)捏起小物件(如葡萄干、花生米等),特别是大拇指与食指对捏,其捏起小物件的动作极为重要,许多协调动作、技巧都要靠这个基本动作。这个动作是在儿童已经学会大把抓以后才可能开始训练的。
C 双手协调 指左右手协同活动去完成一个行为,而且左右手同时要做两种不同的动作。此动作需要在能完成对指捏的基础上才能进行训练。最好的训练项目是串珠子,类似的活动还有双手抛接球、拧毛巾、挤牙膏等。
2 促进感知认知功能发育的作业治疗
A 触觉训练 可用毛刷、触觉球、沙粒等来强化其手部的感知能力,尤其是指尖部位的感觉刺激非常重要,刺激物可由粗到细,刺激强度由重到轻。
b视觉训练 初期用黑白对比鲜明的大卡片或有光亮声响的电动玩具吸引儿童注视看到,逐渐慢慢左右移动扩大其视野,能左右追视180°后再上下移动物体,逗引其注意看到。大物体能稳定的注意看到后逐渐将物体减小、去掉声响和光亮,提高其视觉分辨力。
C 听觉的训练 给予不同音质、音频、音量的声音,如玩具、语音、乐器、音乐、复合音 ,分别在距患儿耳边约15 cm处刺激3-5秒,停顿2-3秒后再重复,让患儿感知声音的存在,能左右寻找声源后,再将声源转至患儿头顶和脚下,注意声源呈现时不要让患儿看到,避免视觉代偿。尽量改变说话音调,忽高忽低,或轻或重,或急或缓,让他们辨别;常常在不同地方呼唤他的名字,让他注意寻找;用不同节奏拍手,让他们模仿。
D 记忆力训练 视、听、触几种通道同时并用,或交替使用,有利于记忆;选择患儿生活里熟悉的人物或事件进行训练,如爸爸、妈妈、吃饭、喝水、睡觉、玩娃娃等;要记的东西愈具体、愈接近他们的生活愈好;无限制地重复是训练智力落后儿童的记忆的最好方法,重复中把学到的知识记下来;加强事后的强化,凡是他答对了的时候,立即给以强化。
E 初步概念的认识:比如颜色、形状。如,教“红色”时用红色纸板作教具,反复教:“这是红颜色的”红积木、红小碗、红盖子、红布也可作教具,让儿童体会红色。学会了红色再教别的颜色,循序渐进。形状学习也是如此,从一种扩展向多种。
3 日常生活能力训练:生活自理能力主要包括:自己进食、自己去坐盆大小便、自己穿脱衣物、自己漱洗等。训练生活自理的进程是:让儿童观察→用动作帮助加口语指导→口语指导→适时提醒→独立完成。在训练顺序性较强的生活自理技能时,不妨采用两种不同的训练方法,即一种是正向串联,一种是回复串联。正向串联。就是把一种技能如穿衣,细分成许多环节,按技能操作的自然顺序,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地连续教,再串联起来,成为一个完整的行为。回复串联,就是前面的环节成人已经做好了,他只需要操作最后一个环节、两个环节、三个环节……整个技能就完成了。
训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长期艰难的过程,家长需要在专业老师指导下根据自己孩子的发育水平及孩子的兴趣点选择适合的训练用具,只要坚持不懈的去努力,相信您的孩子会给您带来不一样的惊喜。
发育迟缓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在婴幼儿或者儿童生长发育过程当中出现发育迟缓的情况也是比较常见的,很多孩子都有可能会出现发育迟缓的情况。出现发育迟缓,主要表现包括运动发育迟缓,语言发育迟缓,认知理解发育落后,社交功能的落后,以及整体的发育落后。
孩子出现发育落后发育迟缓,主要的治疗方法就是进行康复训练,可以配合应用针灸理疗或者营养神经的药物进行辅助治疗。但是不同的地区可能治疗的方案会有所不同,一般最主要的治疗方法还是有专业的康复治疗师,能够针对孩子具体的情况进行一对一的训练,同时也有一些其他的训练项目,例如集体的训练,感觉统合训练等等,不同的孩子治疗的方案是有所不同的,因为每个孩子发育迟缓的表现是有很大的差别的!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1444646479@qq.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起点母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