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多的家庭开始考虑是否要生二胎。对于40岁以上的家庭来说,是否生育二胎却是一个值得深思熟虑的问题。本文将从生理、心理、经济等多个方面分析40岁后生育二胎的利弊,帮助读者做出明智的选择。
一、生理因素:年龄增长,生育风险增加
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女性在35岁以后,卵巢功能逐渐下降,生育能力逐年下降。40岁以上的女性,生育能力更低,且生育风险也随之增加。以下是40岁后生育二胎可能面临的生理问题:
1. 自然流产率增加:随着年龄的增长,女性卵子的质量下降,染色体异常的风险增加,导致自然流产率上升。
2. 妊娠并发症增多:高龄孕妇更容易出现妊娠高血压、妊娠糖尿病等并发症,严重时可能危及母体和胎儿的安全。
3. 分娩风险增加:高龄孕妇分娩时,胎儿出现难产、窒息等风险较高,需要剖宫产的概率也相对较高。
二、心理因素:家庭压力增大,育儿观念转变
40岁以上的家庭,面临的心理压力较大。以下是生育二胎可能带来的心理问题:
1. 家庭负担加重:随着孩子的成长,教育、医疗、养老等费用不断增加,家庭经济压力增大。
2. 育儿观念转变:随着社会的发展,育儿观念不断更新,40岁以上的家庭可能难以适应新的育儿方式。
3. 夫妻关系紧张:生育二胎可能会使夫妻关系紧张,尤其是当双方在育儿观念上存在分歧时。
三、经济因素:家庭收入有限,教育成本高昂
1. 教育成本:随着教育资源的竞争加剧,教育成本不断攀升,40岁以上的家庭在子女教育方面的投入更大。
2. 养老问题: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养老问题日益突出。生育二胎可能会加重家庭养老负担。
四、政策因素:生育政策调整,家庭规划需灵活应对
1. 生育政策调整:我国生育政策不断调整,40岁以上的家庭需关注政策变化,合理规划生育。
2. 家庭规划:生育二胎需考虑家庭实际情况,如家庭收入、住房条件等,避免盲目跟风。
40岁后生育二胎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综合考虑生理、心理、经济、政策等多方面因素。以下是一些建议,帮助家庭做出明智的选择:
1. 充分了解生育风险:在决定生育二胎前,详细了解高龄孕妇的生育风险,做好充分准备。
2. 调整家庭经济状况:在生育二胎前,确保家庭经济状况稳定,为子女教育、养老等提供保障。
3. 重视家庭沟通:夫妻双方在生育二胎问题上达成共识,共同面对育儿压力。
4. 关注政策变化:关注国家生育政策调整,合理规划家庭生育计划。
40岁后生育二胎是一个值得慎重抉择的问题。在做出决定之前,充分了解自身和家庭情况,权衡利弊,为了自己和家庭幸福,做出明智的选择。
写给犹豫不生二胎的人,40岁要不要生二胎专家建议
开放生育政策之后,一些夫妻就开始为要不要生二胎由于,特别是有些人年纪比较大,已经40岁了,犹豫着要不要生二胎。下面的内容是写给犹豫不生二胎的人,提供给40岁要不要生二胎专家建议。
40岁的女性考虑要不要二胎时,应该要先问自己几个问题:
1、身体情况是否允许
40岁年龄比较大,生二胎意味着高龄产妇,生孩子的时候会承受很多痛苦,身体情况是否能承受得了?孩子生完之后育儿压力也会随着而来,40岁的人是否还有足够的精力去照顾孩子呢?
2、家庭经济状况是否能承担
生了二胎意味着家里多了一个孩子,养多一个孩子是需要多花很多钱。到了40岁工作基本稳定,因为年龄的关系职场上可能会走下坡,要能保证生了二胎之后现有的生活质量不会下降,家庭有足够的经济能力支持养二胎。
3、家里的孩子是否反对
虽然生二胎是大人的事情,但也需要考虑大宝的感受,因为独生子女以及家里多一个孩子,对于大宝来说感受是不一样的。有些孩子并不愿意多一个兄弟姐妹分担父母的爱,希望独享父母的爱。生二胎之前,应该要仔细询问大宝的意见。
因生二胎问题犹豫不决的时候,应该要好好想清楚,别人的想法或建议只能用于参考,具体决定还是要以自身情况出发考虑。
40岁女性生二胎还是拼职场
我的建议是生二胎,一定要生二胎,很多人都在拼三胎,你还生二胎,还在焦虑这个选择?
40岁的女人要着重在投资职场这一块,怎么拼?你要拼什么?拼脑力?拼体力?你拼得过年轻人吗?
实际上,拼职场拼的是一种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生二胎是投资人生。
为什么我会跟大家讲你要去生二胎?
对于女人来说,我们一定要有一个大的长远的投资观念,你投资生二胎,不是说他未来会给你挣多少,而是说你的人生未来是一个什么样的方式与方向。之所以40岁的女性还在焦虑生二胎还是拼职业,实际上就是认为生孩子和养孩子阻碍了自己的事业发展,这才是根源,而最根源的问题在于我们有错误的认知。
第一个错误的认知是:总认为女人一定要经济独立
有了经济独立,一切才可以自由选择。
一个人的生活态度不是独立的,他不可能有独立的选择权,你有多少经济实力都没有选择权。
我辅导过一个客户,她是国企的老总,她的收入比她老公高太多,为什么她还想要去挽回老公?为什么我辅导她坚决地离婚,她就是不肯离?
经济独立的女人一定要牢记:家产有你一半,40岁的女人,核心的需要的投资,管控家产只是投资的一个渠道。
最怕的就是很多女人说:老公挣的钱是老公的,然后我自己去挣,你老公挣的不就是你的吗?这是一种投资思维。
第二个错误的思维是:老觉得自己挣的钱才是自己的
这就导致你要去工作,去拼职场,拼职场是没有问题的,问题在于你是不是认为只有你自己挣的钱才是你自己的。只有你自己挣到了钱,你才有人生的选择,如果是这个想法,那就是错误的。
你拼的职场,历练的是你对自己的自我价值的认同,你没有自我价值的认同,无论你在职场是什么职位,都无济于事。
我辅导过一个医生,她做医生的工作收入很稳定,挺不错的,她老公是一个老师,比她的收入低,她为什么也是苦哈哈地去挽救婚姻、挽回老公呢?
所以你要知道,无论你是否认同自己,你的的存在和价值一直都有,根本不用担心:忽略了职场,投入到生孩子这件事情上,你就会垮掉。
第三个错误的认知是:总觉得生孩子会导致婚姻危机
我辅导过的案子里,男人在老婆怀孕生孩子期间而移情别恋的,至少有40%,这是典型的孕产期的男人出轨,你认为是这个原因吗?
实际上是因为我们没有去管理,在很多情况下发现了这个问题,我们只是去看表面,而没有去分析问题的根源,你更加没有从系统的角度去看。
当面对“生二胎还是继续拼职场?”,要用一个系统思维来考虑,这个里面就是整个切入点,是一个投资思维。
你有投资思维,就得要来管控整个家庭,管控住了家庭的财产,你就不再需要考虑财产的问题。你有人生CEO的观念,就能管控自己的人生。在家庭里面,你就知道要去做好哪些东西;在婚姻里面,你会做好日常的KPI管理。
一个国家发展需要祖国的花朵,需要年轻人,而一个家族的兴旺发达,也是需要年轻人,
我们作为一个40岁的女人,此时此刻要知道用投资的眼光来看待生孩子和职场打拼,有了投资思维你就知道现在生孩子不会影响你在职场的打拼。
职场里面拼的是你的管理,而不是你的体力,当你懂得管理,一两年退出职场也丝毫不会受到影响,你懂管理意味着你会去调配整个家庭的资源去支持你生二胎三胎,这个是核心。
为什么是40岁以上的大妈都要生二胎
自从“二胎政策”开放之后,医院的妇产科就迎来了一次“小高峰”,但如果仔细去看你会发现,80、90后的人较少响应国策生二胎,现在响应国策的主力是40岁以上的大妈,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1.当时正好赶上“计划生育”
从时间方面去推算,这一波女性在生育的最佳年龄里,正好碰上了国家开始严格实行“计划生育”这项基本国策,她们亲眼见证了无数的惨剧以及悲剧,所以很多人都被吓得不敢生。可是宝妈们被吓得越狠,心里想要再次养育一个孩子的愿望就越深,好不容易国家松口肯让多生孩子了,有这种想法的女性也就自然开始付诸行动了。
2.物质条件比较好
原本应当成为响应国策主力的80后、90后,由于现在的生活压力较大,优秀的教育资源比较难得,本身的物质条件不算优越等等因素,选择了“优生优育”。而那些40岁以上的人呢,多半已经获得了充足的物质条件,所以他们并不惧怕再生育一个孩子。
3.正处于生育期的末班车
50岁以上的女性基本已经进入了绝经期,所以纵使有心也是无力了,但40岁出头的女性却绝大多数都还在生育期的末班车上,她们的物质生活也很稳定,精神生活却逐渐开始空虚起来,所以会有不少的女性再次尝试生养一个小宝宝。
4.孩子逐渐成年
中国的家庭一直都是很重视子一辈的,认为长辈为子辈更好的生活而牺牲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这也代表了夫妻之间花费了太多的心血在子辈的身上。但孩子不可能一辈子不出去遨游呀,上学就是一个很绝妙的分割点。当孩子们远离父母,开始走向自己的新旅途时,父母难免会觉得无所适从,甚至会因此而觉得精神空虚,此时有一些家长就会通过再孕育一个孩子,来让自己的生活重新充实起来。
这些40岁以上却想要生二胎的妈妈们,你们是因为以上哪一点决定要响应国策的呢?不管是因为哪一点,宝妈们尤其需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自己的身体,毕竟已经步入中年,年轻的病症会逐渐显现,怀孕之前一定要与医生进行沟通,怀孕的过程中也要尤其小心;二是要和大宝沟通好,如果这一点做不到,很容易影响到大宝的心里甚至是生活,这一点谨慎些总不是坏事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1444646479@qq.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起点母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