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前检查是保障母婴健康的重要环节,它不仅能及时发现和预防孕妇及胎儿的潜在疾病,还能为孕妇提供专业的孕期指导。本文将为您详细解析产前检查项目一览表,帮助孕妇们更好地了解孕期检查的重要性。
一、产前检查项目概述
产前检查项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妇科检查:包括阴道检查、宫颈涂片、乳腺检查等,用于评估孕妇的生殖系统健康状况。
2. 血液检查:包括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血糖、血脂、甲状腺功能等,用于评估孕妇的全身健康状况。
3. 尿液检查:用于检测尿蛋白、尿糖等指标,有助于发现肾脏疾病和糖尿病。
4. B超检查:包括早孕B超、中期B超、晚期B超等,用于观察胎儿发育情况、胎盘位置、羊水量等。
5. 心电图检查:用于检测孕妇的心脏健康状况。
6. 胎儿发育监测:包括胎儿生长发育监测、胎心监护等,用于评估胎儿在宫内的生长状况。
7. 遗传咨询:针对有遗传病家族史或染色体异常的孕妇,提供专业的遗传咨询和指导。
8. 营养咨询:为孕妇提供合理的膳食建议,确保母婴营养需求。
二、产前检查项目的重要性
1. 及时发现和预防疾病:产前检查有助于发现孕妇及胎儿的潜在疾病,如妊娠期高血压、糖尿病、胎儿畸形等,为孕妇提供及时的治疗和干预。
2. 了解胎儿发育情况:通过B超等检查项目,可以观察胎儿在宫内的生长情况,及时发现发育异常,为后续的孕期保健提供依据。
3. 降低母婴死亡率:产前检查有助于降低母婴死亡率,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4. 提高孕期生活质量:通过产前检查,孕妇可以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调整生活方式,提高孕期生活质量。
三、产前检查项目一览表
1. 妇科检查:阴道检查、宫颈涂片、乳腺检查
2. 血液检查: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血糖、血脂、甲状腺功能
3. 尿液检查:尿蛋白、尿糖
4. B超检查:早孕B超、中期B超、晚期B超
5. 心电图检查
6. 胎儿发育监测:胎儿生长发育监测、胎心监护
7. 遗传咨询
8. 营养咨询
产前检查是保障母婴健康的重要环节,孕妇们应积极配合医生进行各项检查。通过了解产前检查项目一览表,孕妇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孕期检查的重要性,为自己的宝宝营造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让我们携手共进,为母婴健康保驾护航!
产前检查项目表
产前检查项目表
产前检查项目表,十月怀胎,宝宝在妈妈肚子里一天天长大,这是一个奇妙的体验。作为妈妈,肯定想清楚知道宝宝每个阶段的发育情况,所以,怀孕期间,妈妈们需要定期做产检。下面我给大家分享关于产前检查项目表。
产前检查项目表1
第一次检查—13周之前:建立《深圳市母子保健手册》;尿HCG、妇科检查、血常规、尿常规、心电图、超声常规检查、胎盘成熟度检查、血红蛋白电泳试验(地贫筛查);
第二次检查—16-18周:产前检查(均含胎心多普勒)、血型、血常规、尿常规、肾功能3项(尿素氮、肌酐、尿素)、肝功能6项(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总蛋白、白蛋白、总胆红素、胆汁酸)、乙肝两对半、丙肝病毒抗体、梅毒血清抗体、血糖、唐氏筛查项目(包括甲胎蛋白、雌三醇、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空腹);
第三次检查—20-24周:产前检查、尿常规、超声常规检查(包括胎儿产前诊断项目)、胎儿脐血监测和胎盘成熟度检测;
第四次检查—24-28周:产前检查、尿常规、血糖筛查(空腹);
第五次检查—28-30周:产前检查、尿常规、ABO抗体检查;
第六次检查—30-32周:产前检查、尿常规、血常规、超声常规检查、胎盘成熟度检测;
第七次检查—32-34周:产前检查、尿常规;
第八次检查—34-36周:产前检查、尿常规、胎心监测;
第九次检查——37周:产前检查、血常规、尿常规、胎盘成熟度检测、超声常规检查、肾功能3项(尿素氮、肌酐、尿酸)、肝功能6项(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总蛋白、白蛋白、总胆红素、胆汁酸)、胎心监测(空腹);
第十次检查——38周:产前检查、尿常规、胎心监测:
第十一次检查—39周:产前检查、尿常规、超声常规检查、胎盘成熟度检测、胎心监测;
第十二次检查—40周:产前检查、尿常规、胎心监测
产前检查项目表2
产前检查注意事项
产前检查可以是称为孩子和母亲增加一道保护线,因为产前检查能让孩子和妈妈们的健康更加得到保障。其实很多时候若是产妇和胎儿有什么异样,都是能够通过产前检查看出的,产前检查能够很好的减少产期中的不良影响。但是在产前检查中,还是需要注意一些问题的,下面我们就来浅谈下这些需要的事项。
1、准妈妈必须清楚自己的血型,其实很多时候产妇对自己的血型并不是很清楚,这其实对孕妇有潜在危险的。所以在生产之前,最好是了解自己是什么血型,若是属于“熊猫血型”,则还需要让医院备血,避免在生产过程中发生意外,造成不能及时输血。
2、产检的频率:孕妇在孕期做产检并没有一个具体的数字,而是应该根据孕妇的健康史、怀孕过程中是否出现并发症,以及是否有妊娠疾病等等因素而决定。在怀孕28周前需要每月做一次产前检查,28~36周每两周做一次产前检查,36周后每周做一次产前检查,具体多少次产检需要根据孕妇的身体情况而定,而这个时期也可以为孕妇选择分娩方式做准备。
3、进行产检的目的就是为了观察孕妇的孕期进程是否顺利,在检查时孕妇也可向医生询问自己的疑虑,虽然产前检查只是检查一些有关孕期的常规性检查,但是对于宝宝真正的健康,孕妇的心情情绪状况也是影响很大的,所以在孕期妈妈保持乐观的心情对宝宝也是有很大帮助的。
产前检查项目及费用
产前检查的项目是很繁杂的,而根据怀孕时间的长短,产前检查项目也各不相同,而检查的费用也因为医院的不同而有些许的差异,其实产前检查的项目很杂,想要确保整个孕期的安全,产前检查项目其实主要是从详细询问病史、推算预产期、全身检查和产科检查这几个方面细分的,而这几个方面的内容可以称得上是产期的主要检查内容,下面我们就从这几个方面来了解产前检查的一些要素。
产前检查的内容一般是包括年龄、胎产次、职业、月经史,了解初潮年龄及月经周期这几个方面进行的,而关于检查的项目一般也是围绕这些内容展开,若是曾经分娩过的孕妇,则也要了解其过往生产史,在这些检查中,不仅仅是对孕妇本身的健康状况进行全方面的’检查,对于孕妇丈夫的健康状况,双方家族中是否曾用较为大型的病症等都要有所了解并记录。
而像是是推算预产期也是有一定的算法的,一般而言可以按按末次月经第一日算起,月份数字减3或加9,日数加7。如末次月经为3月5日,则其预产期为12月12日。需要注意月经不规律的孕妇由于排卵时间的异常而不能机械使用本方法确定预产期,但是比较精确的算法还是需要根据早孕反应出现的时间,胎动开始时间,宫底高度等进行判定。
全身检查更是更加彻底的了解产妇的身体状况,从身高和体重/体重指数(BMI)、血压、口腔、心肺等多方面对产妇进行检查,看产妇在这过程中是否会出现不良反应。而产科检查主要是了解胎儿的健康状况和产妇阴道方面的健康等。
产前检查项目表3
产前检查的好处
产前检查主要是指为妊娠期妇女提供一系列的医疗和护理建议和措施,其实产前检查能为孕妇和胎儿的健康保驾护航。产前检查目的是通过对于孕妇和胎儿的监护及早预防和发现并发症,减少其不良影响,其实关于胎儿和孕妇的很多病症,很多其实在产前检查中就能检测出来进行及时治疗,也能通过产前检查对胎儿的健康状态进行观察,而此期间提供正确的检查手段和医学建议是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和围产儿死亡率的关键。所以孕妇进行产前检查其实是很有必要的,因为这能很大程度上确保孕妇和胎儿的健康。
产前检查的误区
我们知道产前检查的好处很多,但是关于产前检查方面的知识很多人还是存在误区的,而最常见的就是孕早期不必到医院检查、产前检查不能做妇检、产前筛查能排除胎儿所有出生缺陷和产前检查次数和间隔是随意的这四个方面的误区。
很多新晋爸妈并不在意孕早期的保养,很多时候发现自己怀孕也只是简单通过验孕棒知晓,而后也没有进一步的检查,只是等到后期才到医院检查,其实孕早期是一个很重要的阶段,其实在这个阶段就应该到医院进行检查了。还有我国很多妇女认为妇科检查会让自己流产而拒绝检查,其实妇科检查并不会让自己流产,反而妇科检查也算是产前检查中的重要一项,因为在这一过程中,能很好的排查生殖道感染、宫颈赘生物、宫颈恶性肿瘤、盆腔病变等。
很多新晋爸妈对产前检查的期待很大,认为这能很好的帮助筛查出胎儿所有出生缺陷,其实这也算是认识误区,因为,产前检查和B超不是万能的。产前检查和B超仅仅是能排除婴儿的一些病变,而对于一些细微的病症,这两个方法也是难以排除的。还有针对产前检查次数和间隔是随意的这个问题,其实产前检查的次数和间隔都是有规律的,而在不同的时间段检查的项目也有所不同,所以简单认为产前检查次数和间隔是随意的是错误的。
孕期项目一览表 产前检查时间
孕期检查时间表
12周左右进行第一次孕检:
建档:此时建立“孕妇健康手册”档案,记录每次孕检结果。检查项目包括:量体重和血压;医生问诊;B超检查(听胎心,排除宫外孕,计算胎儿大小);验尿;身体各部位检查;抽血;检查子宫大小;胎儿颈部透明带筛查(评估患唐氏综合征的可能性)。
13-16周第二次产检:
进行唐氏筛查。检查项目包括:称体重;量血压;验尿;量宫高;腹围;医生问诊及听胎心音;对照上次检验报告。
17-20周第三次产检:
进行常规检查,B超可以准确查处胎儿性别。孕妇要注意饮食均衡,避免体重增加太多或不足。补充钙铁,开始做简单体操。
21-24周第四次产检:
进行妊娠糖尿病筛查。医院会让准妈妈喝下50克葡萄糖水,一小时后抽血检查。中期容易出现贫血,建议多吃含铁食物,如肝脏、菠菜、葡萄干、牡蛎、鸡蛋。注意胎动。
25-28周第五次产检:
进行乙型肝炎、梅毒血清试验等检查。孕妇多注意糖分和盐分摄入,了解孕期和生产知识,注意出血和腹痛。
29-32周第六次产检:
检查下肢水肿、子痫前症发生、预防早产。医生测量血压,发现准妈妈血压偏高或蛋白尿、全身水肿时,须多加留意。
33-35周第七次产检:
进行超声波检查,评估胎儿体重。孕妇应补充营养素,若胎儿过重,需控制饮食,以免剖宫生产或胎儿难产。咨询剖宫生产、无痛分娩等事项。
36周第八次产检:
准备生产事宜。每周检查一次,并做胎儿监视。准备生产用品,注意胎动。
37周第九次产检:
注意胎动。了解待产医院,准备物品,练习生产。保持运动,注意饮食。
38-42周第十次产检:
胎位固定,胎头下来,准备生产。42周仍无生产迹象,考虑使用催产素。
首次产前检查的最佳时间:
怀孕12周左右,进行全面内科检查,询问疾病史、个人史和家族史。
产检注意事项:
进行全身检查,孕期4―5个月需做一次全面检查。检查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空腹血糖、艾滋病、梅毒等传染病,注意血压、体重增长和浮肿情况。
观察腹部形态、大小,测量腹围和宫高,触摸胎位,孕30周以上异常胎位应积极矫正。多普勒听胎心,孕7个月时做骨盆测量,估计胎儿分娩方式。
孕期进行唐氏筛查。唐氏筛查时抽取母亲外周血,检测生化指标。如有需要,进行羊水穿刺进一步检查。分析判断胎儿患唐氏综合征的风险度。
进行四维彩超。一般在孕22―26周常规畸型筛查,至足月检查胎儿是否成熟及胎盘成熟度,孕期如有异常可复查。
孕期B超检查时间表:
第一次B超应在3个月以内完成。最佳检查时间是第8周,确定孕周、宫内妊娠,检查颈部NT厚度。
第二次B超检查时间为20―26周。进行排畸检查,一般采用三维或四维彩超,检出绝大多数胎儿畸形。
第三次B超检查时间为30―32周。补充排畸及胎儿生长发育情况的检查,查验胎儿生长受限、羊水及脐带情况。
第四、五次B超检查分别在孕第37、39周。检查胎盘成熟度、胎儿生长发育情况,不涉及胎儿结构检查。
孕妇多久测一次体重最合理:
孕妇每次到医院进行孕检时测量一次体重。怀孕七个月以前,每四周进行一次孕检。怀孕八到九个月,每二周进行一次孕检。怀孕第十个月,每一周进行一次孕检。
产前检查项目有哪些
产前检查的项目主要有:
1、做B超了解盆腔情况,看有没有子宫畸形或者是卵巢肿瘤或输卵管积水等。
2、做宫颈分泌物和阴道分泌物检查,了解有没有感染支原体、衣原体、B族链球菌等等。
3、做优生全项的检查,了解有没有感染艾滋病、乙肝、丙肝、梅毒。
4、做甲状腺功能检查,了解有没有甲减或亚临床甲减。
5、来月经第2-3天抽血,做性激素六项的检查,了解内分泌是否正常。
6、必要时可以做输卵管造影检查,了解输卵管是否通畅。
7、做阴道B超监测排卵,看是否能够正常排卵。此外,还可以做胸部透视和结核菌实验的检查,了解有没有结核菌感染。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1444646479@qq.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起点母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