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手足口病症状(儿童手足口病症状及治疗方法)

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尤其容易在儿童中传播。了解手足口病的症状对于及时发现和治疗至关重要。本文将详细介绍手足口病的症状,帮助家长和教师提高警惕,共同守护儿童的身体健康。

一、手足口病概述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接触传播和粪-口传播。患者以5岁以下儿童为主,尤其是在幼儿园、学校等集体生活中容易发生疫情。手足口病的病情轻重不一,大部分病例为轻型,但也有少数病例可能发展为重症,甚至危及生命。

二、手足口病的症状

1. 发热:手足口病患者早期通常会出现发热症状,体温可达到38℃-40℃,伴有畏寒、头痛、乏力等全身不适。

2. 口腔疱疹:口腔内疱疹是手足口病的主要症状之一,常见于舌、牙龈、硬腭、咽部等部位。疱疹呈圆形或椭圆形,大小不等,表面有黄白色膜状物质覆盖,周围红晕明显。

3. 手足皮疹:手足皮疹是手足口病的典型症状,常见于手掌、足底、手指、脚趾以及臀部等部位。皮疹呈圆形或椭圆形,颜色鲜红,边缘清楚,部分皮疹可融合成片。

4. 颈部淋巴结肿大:手足口病患者可伴有颈部淋巴结肿大,触摸时有疼痛感。

5. 咳嗽、流涕: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咳嗽、流涕等类似感冒的症状。

6. 肌肉酸痛: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肌肉酸痛,以肩、颈、腰背部较为明显。

三、手足口病的预防与治疗

1. 预防措施

(1)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尤其是饭前、便后和触摸公共物品后。

(2)避免与患者密切接触,减少交叉感染。

(3)加强室内通风,保持空气流通。

(4)注意饮食卫生,不吃生冷、油腻、刺激性食物。

(5)接种疫苗,降低感染风险。

2. 治疗方法

(1)对症治疗:针对发热、口腔疱疹等症状,可给予退热药、局部消炎药等治疗。

(2)加强营养支持:保证充足的营养摄入,提高免疫力。

(3)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利于病情恢复。

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了解其症状有助于及时发现和治疗。家长和教师应提高警惕,关注儿童健康状况,共同守护儿童的健康成长。在此,提醒大家关注以下权威资料:

《手足口病防治手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儿童手足口病诊疗指南》(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

《手足口病防控策略》(世界卫生组织)

通过本文的介绍,相信大家对儿童手足口病的症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让我们携手努力,共同为儿童的身体健康保驾护航。

手足口病有哪些症状

临床表现

手足口病主要发生在5岁以下的儿童,潜伏期:多为2~10天,平均3~5天

1.普通病例表现

急性起病,发热、口痛、厌食、口腔黏膜出现散在疱疹或溃疡,位于舌、颊黏膜及硬额等处为多,也可波及软腭,牙龈、扁桃体和咽部。手、足、臀部、臂部、腿部出现斑丘疹,后转为疱疹,疱疹周围可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手足部较多,掌背面均有。皮疹数少则几个多则几十个。消退后不留痕迹,无色素沉着。部分病例仅表现为皮疹或疱疹性咽峡炎。多在一周内痊愈,预后良好。部分病例皮疹表现不典型,如单一部位或仅表现为斑丘疹。

2.重症病例表现

少数病例(尤其是小于3岁者)病情进展迅速,在发病1~5天左右出现脑膜炎、脑炎(以脑干脑炎最为凶险)、脑脊髓炎、肺水肿、循环障碍等,极少数病例病情危重,可致死亡,存活病例可留有后遗症。

(1)神经系统表现并发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时表现:精神差、嗜睡、易惊、头痛、呕吐、谵妄甚至昏迷;肢体抖动,肌阵挛、眼球震颤、共济失调、眼球运动障碍;无力或急性弛缓性麻痹;惊厥。查体可见脑膜刺激征,腱反射减弱或消失,巴氏征阳性。合并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以2岁以内患儿多见。

(2)呼吸系统表现并发肺水肿表现:呼吸浅促、呼吸困难或节律改变,口唇发绀,咳嗽,咳白色、粉红色或血性泡沫样痰液;肺部可闻及湿啰音或痰鸣音。

(3)循环系统表现并发心肌炎表现:面色苍灰、皮肤花纹、四肢发凉,指(趾)发绀;出冷汗;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延长。心率增快或减慢,脉搏浅速或减弱甚至消失;血压升高或下降。

从小儿手足口病图片 看手足口病的初期症状及表现

现下又到了5月,每年5月-7月都是小儿手足口病的高发时节,尤其是3-5岁之间的幼儿,是很容易感染上此病的。所以,家长朋友们在这几个月里,一定要多加注意孩子的个人卫生,和身体的各种情况。如果发现孩子手、足、口、全身各部位,出现小红点或者红疹时,就要注意了,这有可能就是手足口病的前兆反应。

那么,小儿手足口病的初期症状有哪些表现?除了身上各处起小红点以外,还会不会有其它的不良反应呢?为了大家能够更好的认识到这个疾病,以下就让我们从小儿手足口病的图片,来看看它有何初期症状的表现吧。

从小儿手足口病图片 看初期症状的表现

手足口病是一种由数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主要侵犯5岁以下的宝宝。手足口病具有流行强度大、传染性很强、传播途径复杂等特点。病毒可以通过唾液飞沫或带有病毒之苍蝇叮爬过的食物,经鼻腔、口腔传染给健康儿童,也可因直接接触而传染。

小儿手足口病通常会有3~4天潜伏期,有此抵抗力好的宝宝症状较轻并可自愈,抵抗力差的宝宝则会表现为突然发病,发病患儿的主要症状表现如下:

多数患儿表现为发高烧,体温多在38度以上,同时伴有头痛,咳嗽,流涕等症状,体温持续不退,体温越高,病程越长,病情也就越重。

患儿会在发病当天或第二天出现皮疹,先是出现玫瑰色红斑或斑丘疹,1天后就会有部分皮疹形成卵圆形水疱,主要见于患儿的手指或脚指掌面、指甲周围、以及足跟边缘。婴幼儿或皮疹多者还见于手掌、足底、臀部、大腿内侧及会阴部,有时膝、肘部也可见到。

另外,患儿的口腔两颊粘膜与唇内舌边软腭也散在有红斑与疱疹,口腔疱疹易破溃出现溃疡,患儿表现为吃东西疼痛、拒绝进食、流口水等症状。

疹子“四不像”不像蚊虫咬、不像药物疹、不像口唇牙龈疱疹、不像水痘。口腔内的疱疹破溃后即出现溃疡,常常流口水,不能吃东西。

出现口腔疱疹后1~2天可在患儿的手心、足心及小屁屁上看到皮肤斑丘疹,以脚心部最多,疱疹呈圆形或椭圆形扁平小至米粒,大至豌豆大,较硬并内有混浊液体疹子周围绕以红晕。

儿童手足口病症状有什么

儿童手足口病症状有什么

儿童手足口病症状有什么,手足口病有隐性感染和现患病人两种,在多发季节里面,一些抵抗力弱的宝宝很容易在外界感染,需要时刻观察,下面分享儿童手足口病症状有什么。

儿童手足口病症状有什么1

手足口病是受肠道病毒感染而导致的疾病。症状如下:先表现为咳嗽、流鼻涕、烦躁、哭闹,多数不发烧或有低烧,发病1至3天后,手、足掌及口腔内出现红疹,疹子的直径约3毫米左右,当红疹转为水疱后会传染给别人。生长于手足的红疹较不易影响宝宝的情绪,但口中水疱破裂则会使宝宝因剧痛而不肯进食。宝宝会经常流口水,并有发烧及不安等症状。此病病情较为温和,可以自行痊愈,不过为防止脱水现象,应多喂宝宝温开水,果汁等饮料。如果患儿持续发烧、呕吐、烦躁不安,应去医院治疗。

一般来说本病的预防很重要,在流行季节要少带宝宝到公共场所游玩,教育宝宝养成讲卫生的良好习惯,做到饭前、便后洗手,对餐具、生活用品、玩具等应定期消毒。要防止用手搔破水疱而引起细菌感染。

注意事项:

1、消毒隔离:一旦发现感染了手足口病,宝宝应及时就医,避免与外界接触,一般需要隔离2周。 宝宝用过的物品要彻底消毒:可用含氯的消毒液浸泡,不宜浸泡的物品可放在日光下曝晒。 宝宝的’房间要定期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新鲜、流通,温度适宜。有条件的家庭每天可用乳酸熏蒸进行空气消毒。减少人员进出宝宝房间,禁止吸烟,防止空气污浊,避免继发感染。

2、饮食营养:如果在夏季得病,宝宝容易引起脱水和电解质紊乱,需要适当补水和营养。宝宝宜卧床休息1周,多喝温开水。患儿因发热、口腔疱疹,胃口较差,不愿进食。宜给宝宝吃清淡、温性、可口、易消化、柔软的流质或半流质,禁食冰冷、辛辣、咸等刺激性食物。

3、口腔护理:宝宝会因口腔疼痛而拒食、流涎、哭闹不眠等,要保持宝宝口腔清洁,饭前饭后用生理盐水漱口,对不会漱口的宝宝,可以用棉棒蘸生理盐水轻轻地清洁口腔。

以上我为大家讲解的有关儿童手足口病的这些症状表现已经预防方法你都了解清楚了吗?那么在生活中有效地预防孩子得这种疾病还是要及时注意讲究卫生多给孩子勤洗手脸观察,他们的身体变化这样才能更好的做到预防。

儿童手足口病症状有什么2

怎样预防手足口病?

及时就医

发病初期先有发热、咳嗽流涕和流口水等像上呼吸道感染一样,有的孩子可能有恶心、呕吐等症状以后手、足的指及趾背部出现椭圆形或梭形的水泡,这种情况就要速速前往医院。

饮食要注意营养

饮食要多餐。量不需太多,营养要高。如鸡蛋羹中加入少量菜末、碎豆腐、碎蘑菇等。大约十天左右恢复正常饮食。

口腔护理

宝宝会因口腔疼痛而拒食、流涎、哭闹不眠等,要保持宝宝口腔清洁,饭前饭后用生理盐水漱口,对不会漱口的宝宝,可以用棉棒蘸生理盐水轻轻地清洁口腔。

可将维生素B2粉剂直接涂于口腔糜烂部位,或涂鱼肝油,亦可口服维生素B2、维生素C,辅以超声雾化吸入,以减轻疼痛,促使糜烂早日愈合,预防细菌继发感染。

多喝温水

小儿手足口病一般为低热或中度发热,无需特殊处理,可让宝宝多喝水。

体温在37.5摄氏度-38.5摄氏度之间的宝宝,给予散热、多喝温水、洗温水浴等物理降温。

皮肤护理

宝宝衣服、被褥要清洁,衣着要舒适、柔软,经常更换。

剪短宝宝的指甲,必要时包裹宝宝双手,防止抓破皮疹。

臀部有皮疹的宝宝,应随时清理他的大小便,保持臀部清洁干燥。

手足部皮疹初期可涂炉甘石洗剂,待有疱疹形成或疱疹破溃时可涂0.5%碘伏。

注意保持皮肤清洁,防止感染。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1444646479@qq.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起点母婴网

    本文地址:https://www.shdoqs.com:443/yunfu/23828.html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