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爸爸妈妈们,恭喜你们迎来了可爱的宝宝!在这个充满喜悦的时刻,你们是不是既兴奋又有些紧张呢?别担心,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一些新生儿育儿知识,帮助新手爸妈们更好地照顾宝宝,让宝宝的成长之路更加顺利!
一、新生儿的生长发育
1. 生长发育规律
新生儿的生长发育非常迅速,尤其是在出生后的前几个月。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生长发育规律:
| 时间段 | 身高增长 | 体重增长 |
|---|---|---|
| 0-3个月 | 1.5-2.5厘米/月 | 600-900克/月 |
| 3-6个月 | 1.5-2厘米/月 | 600-800克/月 |
| 6-12个月 | 1-1.5厘米/月 | 300-500克/月 |
2. 生长发育指标
新生儿的生长发育指标包括身高、体重、头围、胸围等。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生长发育指标参考值:
| 性别 | 出生时 | 3个月 | 6个月 | 12个月 |
|---|---|---|---|---|
| 男孩 | 身高:50cm,体重:3.3kg | 身高:61cm,体重:6.3kg | 身高:66cm,体重:8.5kg | 身高:75cm,体重:10.5kg |
| 女孩 | 身高:49cm,体重:3.2kg | 身高:60cm,体重:6.0kg | 身高:65cm,体重:8.0kg | 身高:74cm,体重:9.8kg |
二、新生儿的喂养
1. 母乳喂养
母乳是新生儿最理想的天然食物,具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和免疫物质。以下是一些关于母乳喂养的知识:
- 母乳喂养的好处:增强宝宝免疫力、促进母子情感交流、降低宝宝患病风险等。
- 母乳喂养的注意事项:保持乳房清洁、正确哺乳姿势、避免乳头皲裂等。
2. 人工喂养
如果妈妈无法进行母乳喂养,可以选择人工喂养。以下是一些关于人工喂养的知识:
- 配方奶粉的选择:选择适合宝宝月龄和体质的配方奶粉。
- 冲泡奶粉的方法:严格按照奶粉包装上的说明进行冲泡,避免受污染。
三、新生儿的护理
1. 保暖
新生儿体温调节能力较弱,容易受凉。以下是一些保暖措施:
- 穿着适宜:给宝宝穿上柔软、保暖的衣物,避免穿得过多过厚。
- 室温控制:保持室内温度在22-26℃之间。
2. 洗澡
新生儿洗澡有助于清洁皮肤、促进血液循环。以下是一些洗澡注意事项:
- 水温适宜:水温控制在37-38℃之间。
- 洗澡时间:每次洗澡时间不宜过长,一般5-10分钟即可。
3. 皮肤护理
新生儿皮肤娇嫩,容易出现湿疹等问题。以下是一些皮肤护理知识:
- 保持皮肤清洁:每天用温水清洗宝宝皮肤,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洗涤剂。
- 涂抹护肤品:选择适合新生儿皮肤的护肤品,如润肤露、护臀膏等。
四、新生儿的疫苗接种
疫苗接种是预防宝宝感染疾病的重要手段。以下是一些新生儿疫苗接种知识:
| 疫苗名称 | 接种时间 |
|---|---|
| 卡介苗 | 出生后24小时内 |
| 脊髓灰质炎疫苗 | 2、3、4月龄 |
| 百白破疫苗 | 3、4、5月龄 |
| 麻疹疫苗 | 8月龄 |
| 肺炎球菌疫苗 | 2、4、6月龄 |
| 肠道病毒疫苗 | 6月龄 |
| 乙型肝炎疫苗 | 出生后24小时内、1月龄、6月龄 |
五、新生儿的健康检查
新生儿出生后,需要进行一系列健康检查,以确保宝宝健康成长。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新生儿健康检查项目:
| 检查项目 | 检查时间 |
|---|---|
| 体重测量 | 出生后24小时内 |
| 身长测量 | 出生后24小时内 |
| 头围测量 | 出生后24小时内 |
| 听力筛查 | 出生后48小时内 |
| 新生儿筛查 | 出生后48小时内 |
| 血常规检查 | 出生后48小时内 |
| 肝功能检查 | 出生后48小时内 |
| 肾功能检查 | 出生后48小时内 |
总结
以上就是一些新生儿育儿知识,希望对新手爸妈们有所帮助。在照顾宝宝的过程中,爸爸妈妈们要细心观察、耐心护理,让宝宝健康快乐地成长!祝你们家庭幸福,宝宝健康成长!
新生儿育儿知识经验
新生儿育儿知识经验(一)宝宝刚出生第一年的必经之路
第1个月:黄疸。
第2个月:哭。
第3个月:抬头。
第4个月:考虑添辅食。
第5个月:长乳牙。
第6个月:背奶。
第7个月:坐。
第8个月:爬。
第9个月:睡整夜觉。
第10个月:叫妈妈。
第11个月:站、走。
第12个月:断奶。
小婴儿不要再摇了
抱着孩子不断抖动,哭得越凶,抖的越厉害,直到孩子睡去,实际上孩子是被抖晕过去了。婴幼儿在一岁半前是脑发育高峰,而且出生后额叶未完全发育,脑组织的发育慢于颅骨的发育,因此颅内空腔较大,剧烈的活动头部会导致“摇拨浪鼓效应”,而最常见的是硬膜下积液。
10种宝宝禁食食物
3个月内不要盐
1岁之内不要蜜
3岁以内不要茶
5岁以内不要补
10岁以内不要腌
婴儿不要吃大豆食品
三岁以下幼儿不宜吃巧克力
2岁以内婴儿不宜喂鲜牛奶
少儿不宜多吃笋、功能饮料
宝宝鼻塞小药方
把生姜剁碎,烧热锅,随后把姜末倒进去炒,炒热之后,拿两条柔软的布把姜末包在宝宝的脚底,如果宝宝不配合的话,可以在宝宝睡着的时候包上去,再拿个袜子穿上就更稳妥了,不会担心包得不够紧或者姜末跑出来,很实用又没副作用。
宝宝发烧勿输液,蔬菜三样保平安
在宝宝生病发烧的时候,轻易不要给宝宝吃退烧药,也不要输液!告诉各位妈妈退烧的一个方子:香菜去叶子留茎和根3-4根白萝卜2-3片,生姜1-2片加冰糖加水煮15分钟。待温度适中给宝宝喝,宝宝喝下去会出汗退热的。
发烧宝宝食谱
米汤:将大米煮烂去渣,加入少许白糖;
绿豆汤:将绿豆煮烂,取其绿豆汤,加入适量冰糖;
鸡蛋羹:取1-2个鸡蛋打匀,加适量温水蒸熟;
西瓜汁:可促进毒素的排泄;
鲜梨汁:适于发热伴有咳嗽;
鲜苹果汁:含有维生素C,可中和体内毒素。
九个止咳小妙招
伤风咳嗽:红糖姜枣汤;
风寒咳嗽:萝卜葱白、白萝卜蜂蜜;
咳嗽肺痈:鲜梨贝母;
肺虚久咳:冰糖燕窝粥;
久咳咽干:蒸白梨蜂蜜;
止咳祛痰涎:萝卜胡椒;
止咳化痰平喘:豆腐糖;
补虚止咳:糖水冲鸡蛋;
夜咳:芝麻冰糖水。
宝宝拉肚子食疗法
1胡萝卜泥~取新鲜胡萝卜适量,洗净切成小块,加水煮烂或蒸烂,取出胡萝卜捣成糊状,然后加入煮胡萝卜的水调匀即可,每5~10克胡萝卜泥大约加100毫升胡萝卜水。
2蒸苹果泥:蒸熟了的苹果具有很好的止泻作用,平均每天吃2~3次。
宝宝抵御感冒必备的玉米水
玉米一根带须及最内两层青皮,胡萝卜一根(中等个头儿)去皮切滚刀块,荸荠(8至10个)去皮(不去皮也可但要洗净),配以清水1L-1.5L,水开后中火煮二十五分钟左右(至玉米熟透)。汤水保持温热,一日内服用。一般感冒初期,连续服用两天感冒症状会有效得到缓解。
新生儿育儿知识经验:新生儿夜间护理全攻略新生儿夜间可能发生的六大状况
(1)饥饿、口渴
(2)憋尿、尿布潮湿
(3)室温过冷或过热、衣服不舒适
(4)被蚊虫叮咬
(5)睡姿不适,引发肢体疼痛麻木、呼吸困难等
(6)突发性疾病:比如佝偻病、肠痉挛、蛲虫病,夜间预防宝宝突发疾病,要看清情况,以备及时就诊。
重点分享:宝宝夜间护理秘笈!
为宝宝创造舒适的就寝环境
想要确保孩子舒适入睡,先要调适好室内的温度、环境,以下是儿科医师对此给出的建议:
窗户:睡前半小时开窗通风,入睡时就将窗户关起来。如夜里开窗,也尽量不要让孩子睡在下风口。
婴儿床:婴儿床不要放置在窗户下或空调风口下。
睡衣、寝具:避免宝宝不穿衣服睡觉,保护好宝宝的小肚子。天气凉爽时可让宝宝穿着透气性好的长袖衣服、长裤;天热则可用薄单将宝宝的肚子围起。
空调:风向不要对着床,睡眠时尽量将空调调整到自然风和微风状态。
为宝宝准备好夜间安寝“必需品”
现在,让我们一起动手准备好宝宝夜间必需品,并把它们放在垂手可得的地方,以便在需要的时候能及时取用。
母乳喂养的宝宝比较省事,妈妈哺乳前只要用事先准备好干净的毛巾擦拭乳房即可进行授乳。
1、喝配方奶的宝宝:
需要准备消毒后的奶瓶1~2个;冷热水(以便调成泡奶的温水)、奶粉。这些东西最好离床头柜、床前灯、婴儿床远一些,以免睡得迷迷糊糊的您把热水碰洒,伤害或惊吓到孩子。
无论是母乳喂养还是吃配方奶,喝过奶后都要用水瓶喂宝宝两口水喝,不然奶水残存在口腔里可对宝宝牙齿大大的不利哦!所以水瓶也是夜间必备的物品之一。
聪明奶爸喂哺母乳小秘诀:如果妈妈白天过于疲劳,夜间喂奶的事也可由爸爸代劳。睡前用吸奶器挤出奶水放入冰箱冷藏,需要时拿出来温热即可。
2、尿不湿/被褥
新生儿不懂得主动小便,夜间的.大小便尤其频繁,如果不及时处理,娇嫩的小屁股极易引发尿湿疹之类的皮肤病。不容置疑的,尿不湿是夜间护理宝宝最常用的物品。
无论您为宝宝选择尿布、尿片还是纸尿裤,都应保证清洁无菌,备足数量后放在伸手可及的地方,比如床边的椅子上。宝宝尿床后当然不仅只是更换尿不湿这样简单了,弄湿的被褥也需更换,因此睡前应准备一套被褥放在床边的椅子上。
3、衣物
来不及换尿不湿或授乳时的碰洒、吐奶等很多情况都可能污染宝宝的衣物。准备两件清洁舒适的内衣放在床头柜的抽屉里是非常必要的。
4、安抚用品
宝宝出生几周后,会表现出很强烈地依附于某种能带来安慰的东西,如安抚奶嘴、某样玩具或者是自己的大拇指。孩子把玩它们时可以很快平静下来,因此家长可以选一样宝宝最爱的小东西放在容易够到的地方。如果宝宝半夜醒来要求得到满足后仍迟迟不肯入睡,可以借助它安抚一下孩子兴奋的心情。
5、干/湿纸巾
清理大小便、喂奶、倒水都少不了纸巾。它们最好放在卧室照明灯开关处附近,这样的话,即使黑暗中你也可以摸到纸巾处理,既不会让灯光吵醒宝宝,也不会因繁琐的动作赶走了你的睡意。
6、常用药品及温度计
天下父母都不希望自己的宝宝生病,但基本的测温仪器及常用药品还是应该放置在卧室的小抽屉里以备不时之需。
注意:有时宝宝睡眠不安稳的原因是由于室温不当。如果宝宝不吃奶、无尿意仍不肯入睡的话,抬头看看温度计,如果是室温过高或过低,相应调节一下就可以解决问题了。
关于夜间护理宝宝的常见问题解答
1夜间哺乳需注意什么?
宝宝半夜醒了,吵得全家不得安宁,很多妈妈的第一个反应就是把奶头送进宝宝嘴里。或者为了一夜太平,妈妈干脆让宝宝整夜都含着奶头。含着奶头睡觉,一方面会养成宝宝不良的吃奶习惯,不仅不利于其对营养的消化吸收,还会影响睡眠。另一方面可能在妈妈熟睡翻身的时候,乳房盖住宝宝的鼻子,导致宝宝呼吸困难甚至窒息。再者,宝宝整夜含着乳头还容易使乳头皲裂。所以,妈妈千万不要让宝宝整夜含着奶头。
夜间给宝宝喂奶,同时也要注意不要让宝宝着凉。喂奶前,记得把窗户关好,并用条较厚的毛毯把宝宝裹好。喂奶时注意把宝宝四肢裹严。
最后,还要注意喂宝宝时灯光要暗,同时将互动减到最低程度。尽量不要刺激宝宝。这样既能保证母子充足的睡眠,也能逐渐改变宝宝夜间吃奶的习惯。
2宝宝半夜惊醒怎么办?
宝宝夜惊是一种睡眠紊乱,孩子可能睡着睡着,突然间坐起、哭泣、尖叫、呻吟、来回打滚,同时,眼睛睁得大大的,但其实宝宝并没有完全醒过来。因为这时候孩子处在睡眠和清醒之间的朦胧状态,所以,不知道你在他身边,多半也不能对你的问话或动作有所反应。
宝宝出现夜惊时,爸妈不要试图叫醒他。只要说话声音平和,挡在孩子和危险物(例如床头板)之间,等着孩子自然平静就行了。
新生儿出生后,父母要知道哪些重要的育儿知识
新生儿出生后,父母要知道哪些重要的育儿知识?1、吐奶
不少新手父母在护理宝宝的时候,不管再淡定,也会被宝宝吐奶给吓到。原本吃奶正欢的宝宝,或者是刚吃奶不久的宝宝,突然出现喷射状的吐奶,躲避不及的准妈妈,被溅了一身脏。
她来不及担心自己,反而是宝宝的吐奶,让她惊慌失措,宝宝这是怎么了?其实这就是吐奶。新生儿吐奶,比较常见于宝宝吃奶之后,生理性吐奶是正常的现象,不会对宝宝造成伤害。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宝宝的胃容量增加,吐奶次数会越来越少。
如果宝宝的精神状态和食欲都不错,只是偶尔的吐奶,新手爸妈不用过分担心。然而,如果吐奶频繁,宝宝的体重增长特别慢,甚至体重不达标,准妈妈要及时带娃去就医。
2、新手爸妈怎么做才能减少新生儿吐奶?
新生儿吃奶后,要给宝宝拍嗝:不管宝宝有没有吐奶,每次宝宝吃奶后,我们要给宝宝拍嗝,能避免宝宝吐奶。宝宝不是每次拍打都会打嗝,但是没有关系,我们仍然要坚持在吃奶后,给宝宝拍嗝。
宝宝吃奶后,不要马上让宝宝平躺:在宝宝吃完奶后,我们不要立刻把宝宝放在床上平躺着,而是要让宝宝保持直立的状态,父母可以竖抱着宝宝半小时。
3、不过早竖抱宝宝,避免摇晃综合征
有些时候我们适度摇晃婴儿,确实可以让宝宝不再哭闹,安静下来。然而,大人过度摇晃新生儿,却容易让宝宝受到伤害。
美国儿科学会提到,不建议大力摇晃婴儿,否则容易导致宝宝的大脑出现损伤。不仅如此,新生儿也不能过早竖抱,因为宝宝的头部和脊椎都还没有发育完善。即使我们要竖抱宝宝拍嗝,也要控制时间在30分钟之内,尽量做到少竖抱。等宝宝5-6个月后,宝宝能支撑头部的重量,我们再竖抱宝宝。
4、黄疸
新生儿的肝脏发育还不够成熟,出生之后,容易出现新生儿黄疸。刚开始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宝宝的面部发黄,接着宝宝的胸部和腹部,眼部个别地方也会出现黄疸。
有些婴儿在出生3-5天内出现黄疸,也有些婴儿在出院后,黄疸会变得越来越明显。如果宝宝的黄疸比较严重,准妈妈要及时带宝宝去就医,避免因为延误就医,而导致宝宝大脑或者神经系统受损伤。
母乳喂养的宝宝,更容易出现黄疸。小宝当初还没有满月,我发现他黄疸越来越严重了。我们赶紧带着他去就医,才知道是母乳性黄疸,接下来的一周内,我们只给他喂奶粉,暂时不喂母乳。
一周后,他再次做检查,我们发现他的黄疸数值下降了不少,原来是母乳喂养过少。后来我就给他混合喂养,黄疸也逐步消失了,我才放下心来。黄疸持续2-3周后消失,每个宝宝的情况不同。
5、想要缓解宝宝的生理性黄疸,我们可以这样做,分享我的一些经验:母乳喂养的宝宝,每天哺乳次数最好在8-12次,保证宝宝有充分的奶量摄入、母乳不足的宝宝,准妈妈可以增加奶粉喂养,避免宝宝营养不良、多带宝宝去晒太阳,早上的阳光最温和,我们不用担心会灼伤宝宝、让宝宝多吃多“排泄”,母乳不够的情况下,我们要让宝宝适量喝温水。
6、及早开奶
宝宝出生后,新手父母需要考虑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宝宝的喂养。宝宝先吃母乳还是奶粉好?或者是温水?如果准妈妈有母乳,当然给宝宝吃母乳,是最好的选择。如果准妈妈还没有奶水,只能给宝宝先吃奶粉。等到1-3天有了母乳之后,准妈妈在考虑宝宝喂母乳。
宝宝还小,其实还不会分辨母乳和奶粉,所以准妈妈不用担心宝宝吃了奶粉,就抗拒吃母乳了。如果宝宝还不想进食,我们也可以适当用软勺给宝宝喂点温水。然而,如果准妈妈想要坚持母乳喂养,就要尽早让宝宝多吸吮,才能加快乳汁的分泌。
7、脐带护理
脐带护理看似很简单,但是做起来却不容易,更有些人因为护理不注意,导致宝宝脐带残端感染。胎儿在子宫里通过脐带吸收营养和补充氧气,然而,在宝宝出生后,胎儿跟脐带的连接会断开。切断脐带,婴儿不会感觉到疼痛,但是为了避免感染,脐带会留有一段残端,在1-2周之后,脐带才会萎缩脱落。
脐带的正确护理很重要。新生儿穿纸尿裤的时候,我们注意纸尿裤要低于肚脐的水平,要避免因为尿液或者是洗澡,而让脐带残端进水。如果脐带残端发炎,脐带周围皮肤发红,或者是脐带残端有持续出血,准妈妈要尽早带宝宝去就医。
结语新生儿是宝宝发育过程里,比较难带的阶段,宝宝不会言语,而且抵抗力也差。在宝宝的护理上,新手爸妈需要更加细心和谨慎。老人的经验固然宝贵,但是我们也不能盲目相信,孩子的护理,还是要做到科学育儿。0-1月龄宝宝的护理重点,主要在这5个方面,新手爸妈要知道,养娃不走弯路,宝宝发育更出色。
初生婴儿护理育儿知识大全
新生儿家庭护理
胎儿自母体娩出至满月,这段时间称“新生儿期”。由于新生儿刚离开母体不久,还比较娇嫩,对感染的抵抗力差,因此需仔细护理。
新生儿出生后6小时喂水,9~12小时开始喂奶,一般3小时一次,每次15~20分钟,下半夜可减少一次。尽力提倡母乳喂养,如母乳不足应及时补充鲜奶或奶粉。
观察新生儿躯体、头部有无失天性异常或产伤,五官有无异常。注意观察新生儿皮肤颜色,有无黄疸、红斑、丘疹、脓疹、湿疹等,有无感染、糜烂,尤其要注意腋下、臀部、颈下、耳后、腹股沟等容易感染的部位。
脐带一般在出生后1~7天脱落,脐带脱落后,如脐窝潮湿可涂些紫药水,若有脓性分泌物及周围红肿等感染迹象,应及时就诊。
脐带脱落后,有条件可每天洗澡一次,洗时不用肥皂或用刺激性小的香皂。皮肤皱褶处要揩洗干净。要勤换尿布,每次换尿布时,臀部用温开水揩洗,揩干后扑上消毒滑石粉。新生儿往往因换尿布不及时或喂养不当而致大便次数增多,刺激了娇嫩的皮肤而发生红臀,造成局部溃烂,婴儿因疼痛而哭闹,此时应及时作有效处理。
新生儿理想的室温是24°C左右,冬季要做好保暖,夏季要注意降温。新生儿娩出的头几天进食较少,又排出胎粪、小便,还从皮肤和呼吸道排出一定的水分,所以一周内有体重减少,半个月左右应有回升,约每天增加体重30克,满月时增加2~3斤。
出生后1~2天内,新生儿排出大便为褐绿色粘稠糊状物,即为胎粪。开始哺乳后,大便渐充黄色,质软,量不多。若是人工喂养则大便色淡,质硬量多,味臭,并有较多的块状物。
除吃奶、换洗外,新生儿每昼夜平均睡眠时间应在20小时以上,不要一哭闹就抱起或喂奶。睡眠时注意不要使小儿窒息。
新生儿的衬衣和尿布要选用柔软、吸水的棉布,不要空绒线衣,以免刺激皮肤。衣服要宽大。注意塑料尿布垫不要直接接触皮肤,避免发生过敏性皮疹。
母亲若患感冒,在喂奶和护理时要带口罩,尽量减少外人与新生儿接触,避免到公共场所,以免感染疾病。
新生儿保健护理
胎儿从脱离母体到生后28天,医学上称为新生儿期。这是孩子开始独立生活的第一阶段,身体变化很大,所以保健护理非常重要。新生儿护理主要方法:
1、脐部护理。新生儿的脐带,一般1-7天后脱落。脐带未脱落前要注意检查包扎脐带的纱布有无渗血。脐带脱落后,脐孔窝里如发现有血水或人脓,有渗出物可涂75%酒精,保持干燥,及时去医院治疗。
2、保温。因为新生儿调节体温的功能差,易受冷引起肺炎、感冒等病,故要保持理想的室温。一般以摄氏20-24摄氏度为宜。早产儿的体重越低,越要注意保暖。可以用热水袋,有条件的可用空调设备取暖。
3、口腔卫生。新生儿口腔粘膜柔嫩,血管丰富,较干燥。于上腭中线两旁及牙龈切缘上常可见黄白小点,这是上皮细胞堆积或粘液腺潴留肿胀所致。此小点叫上皮珠,俗称马牙,切勿挑擦,挑擦后轻者可引起局部溃烂,重者可引起败血症。
4、呼吸道护理。新生儿的呼吸特点是浅而愉,节律不同,因此必须保持新生儿呼吸道通畅。如鼻腔内有粘液,可用消毒棉花轻轻擦去。感冒时,常引起严的鼻塞,影响吃奶,可在吃奶前用0.5%的麻黄素溶液,每次一滴,严禁用成人的滴鼻净药水,以免中毒。
5、皮肤护理。胎脂有保护皮肤作用,出生后数小时可逐渐吸收,不要清洗。新生儿皮肤柔嫩,易擦伤引起感染,特别是颈下、腋下、大腿根部和臀部,每天应清洗,防止感染。
6、洗澡。新生儿新陈代谢旺盛,经常洗澡可使皮肤清洁,改善血液循环。洗澡洗头面部、颈部,然后洗全身。要注意耳后、颈、腋下、肘部、腹股沟等皱褶处的清洁卫生。女婴外阴部冲洗由前到后,防止肛门周围的粪便污染阴道及尿道。洗完澡后要用干毛巾擦干身体,并在皮肤皱褶处扑上婴儿用粉。
7、睡眠。新生儿时期,除了吃奶、换洗外,几乎都在睡眠中,睡眠时应避免光线直接刺激眼睛。睡眠姿势对婴儿的健康与体型的发育关系很大。经研究证实,长期处于仰睡姿势的婴儿,长大后在体型容貌定型阶段,大多五官端正,面容秀丽。
8、新生儿用药要慎重。要在医生指导下治疗疾病,不要随便给小儿用药。
新生儿皮肤护理
皮肤脐带未脱落前,不能洗全身浴,特别注意不要让脐带沾水。可采取分步洗,先洗头、擦干后再分别洗上身和下身。洗澡水温不宜过热,一般在40±3摄氏度,推荐使用婴儿水用温度计比较精确地测量水温。洗澡忌用刺激性肥皂,一般应选用专门的婴儿皂或婴儿浴液。洗完澡后应抹上润肤霜,在头颈、胳肢窝、腿关节、下身和宝宝易出汗部位扑上痱子粉。
新生儿对外界环境的变化,还不是很适应,所以给宝宝洗澡还要注意动作要快,轻柔,洗后立即擦干,穿好衣服,以免受凉。宝宝替换的衣物和尿布应选用质地柔软、吸水性强、透气性好的纯棉制品。
另外,婴儿排便后应及时清洗臀部。洗后在肛门周围涂植物油(可选用香油,事先加热消毒后放在干净的器皿中备用)、凡士林或鞣酸膏以免臀部因尿、便刺激而发生臀红和尿布疹。新生儿身体各器官及身体功能发育都不健全,刚刚离开妈妈身体的宝宝对外界还有些不适应,襁褓就像妈妈的身体一样,为宝宝提供保护,防止宝宝碰划伤,还给宝宝提供恒温的空间。所以妈妈一定要重视小小的襁褓,细心正确地包裹襁褓。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1444646479@qq.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起点母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