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儿血型不合(母儿血型不合重度溶血者指)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生孩子是一件大事,但你知道吗?有些看似普通的事情,却可能对母婴健康造成严重影响。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母儿血型不合。这篇文章将为您详细解析母儿血型不合的原因、症状以及应对策略,希望能帮助到更多有需要的家庭。

一、什么是母儿血型不合

母儿血型不合,是指孕妇和胎儿血型不一致,导致胎儿红细胞和孕妇血清中的抗体发生反应,从而引起胎儿溶血的一种疾病。常见的母儿血型不合有ABO血型不合和Rh血型不合两种。

二、母儿血型不合的原因

1. ABO血型不合:这种血型不合的原因主要是孕妇和胎儿的血型不同。例如,孕妇是O型血,胎儿是A型或B型血,或者是AB型血,就会发生ABO血型不合。

2. Rh血型不合:这种血型不合的原因主要是孕妇和胎儿的Rh血型不同。例如,孕妇是Rh阴性血型,胎儿是Rh阳性血型,就会发生Rh血型不合。

三、母儿血型不合的症状

1. 胎儿溶血:这是母儿血型不合最严重的后果,会导致胎儿贫血、黄疸、水肿等症状。

2. 胎儿发育迟缓:由于胎儿贫血,可能会导致胎儿发育迟缓,影响出生后的智力发育。

3. 新生儿溶血病:在新生儿出生后,可能会出现黄疸、贫血、肝脾肿大等症状。

四、母儿血型不合的应对策略

1. 孕期检查:孕妇在孕期应定期进行血型检测,以及时发现母儿血型不合的情况。

2. 输血治疗:如果孕妇出现胎儿溶血的症状,应及时进行输血治疗,以纠正贫血。

3. 光疗:对于新生儿溶血病,可以采用光疗的方法,帮助新生儿排出体内的胆红素。

4. 换血治疗:对于严重的胎儿溶血病,可能需要进行换血治疗。

5. 预防措施:孕妇在孕期应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同时注意饮食营养,增强体质。

五、案例分析

案例一:李女士怀孕后,医生建议她进行血型检测,结果显示她为O型血,胎儿为A型血。经过咨询,李女士了解到这是ABO血型不合,但不必过于担心,医生会为她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案例二:张女士怀孕后,医生发现她为Rh阴性血型,胎儿为Rh阳性血型,这是Rh血型不合。医生为她进行了抗体检测,结果显示抗体水平较高,存在胎儿溶血的风险。医生为她制定了治疗方案,包括定期监测胎儿状况、输血治疗等。

六、总结

母儿血型不合是一种常见的孕期疾病,但只要我们及时了解、预防和治疗,就能有效降低母婴健康风险。希望这篇文章能帮助到更多有需要的家庭,让母婴健康得到更好的保障。

表格

血型类型 孕妇血型 胎儿血型 是否发生血型不合
ABO血型不合 O型 A型
ABO血型不合 O型 B型
ABO血型不合 O型 AB型
Rh血型不合 Rh阴性 Rh阳性

(注:表格中仅为部分血型类型,实际血型类型较多。)

母儿血型不合

母儿血型不合实质上是血型抗原体之间的同种免疫反应,引起血型不合溶血病最常见的血型有Rh血型和ABO血型。

母儿血型不合

母儿血型不合指的是孕妇和胎儿之间的血型不合。胎儿从父母亲处各接受一般的基因成分,胎儿的红细胞可能携带来自父体的抗原,表现为胎儿血型与母体不同。当胎儿的红细胞进入母体的血液循环后,母体的免疫系统会对这种血型抗原产生抗体,然后通过胎儿血液循环系统,结合胎儿红细胞,使胎儿红细胞被破坏,从而导致胎儿或新生儿出现血型不合溶血病。

常见的血型不合有ABO血型不合以及Rh血型不合两种。

什么是母儿血型不合溶血病

血型不合溶血病是一种同种血型免疫疾病,发生在胎儿期和新生儿早期。人类红细胞血型中能引起母儿血型不合溶血性疾病的血型主要以Rh血型和ABO血型最为常见。

母儿血型不合溶血病胎儿红细胞正常不能通过胎盘,仅在妊娠或分娩胎盘有破损时,绒毛血管内胎儿红细胞才能进入母体,并根据进入的量、致敏次数,影响到抗体产生的多少及最后引起胎婴儿溶血的轻重等。

得了血型不合溶血病的胎儿或新生儿可因严重贫血、心衰而死亡,或因大量胆红素渗入脑细胞引起核黄疸而死亡,即使幸存,其神经细胞和智力发育以及运动功能等,都将受到影响。

母儿血型不合溶血的原因

1、Rh血型不合溶血

Rh血型中有6个抗原,分别为C、c、D、d、E、e,其中以D抗原性较强,致溶血率最高。故临床上以抗D血清来检验,D抗原阳性者称为Rh阳性,无D抗原者称为Rh阴性。由于机体初次被抗原致敏的时间较长,而且自然界中极少存在Rh的抗原,所以Rh血型不合溶血病很少发生在第一胎。极少数发生在第一胎的Rh血型不合溶血病的原因有:

(1)孕妇在妊娠前曾经输入Rh血型不合的血液或血制品;

(2)当孕妇在胎儿期,街错过Rh血型不合的母亲的血液,在胎儿期或新生儿期就已经致敏。

2、ABO血型不合

ABO血型不合是我国新生儿溶血病的主要原因,其中孕妇为O型血的发生几率高。ABO血型不合导致溶血往往在第一胎就可发生。主要原因与孕妇在妊娠前就有机会接触到ABO血型抗原有关。

(1)肠道寄生虫中有血型抗原;

(2)某些免疫疫苗中含有ABO抗原,如伤寒疫苗等;

(3)自然界中的植物或动物中有ABO血型抗原存在。

母儿血型不合的症状

母儿血型不合溶血病在妊娠期一般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少数患者可表现为羊水过多。

1、Rh血型不合溶血

母体产生大量抗胎儿红细胞的抗体,进入胎儿体内后,破坏胎儿红细胞,使胎儿贫血,严重的还会导致血红蛋白严重减少。严重贫血会使心脏负荷增加,发生心衰;使肝脏缺氧损伤,导致胎儿水肿,表现为全身水肿、胸水、腹水等。新生儿期,由于产生的大量胆红素不能及时从肝脏中排除,导致新生儿黄疸加重,并且最早在出生后12小时内出现,多在24小时内出现。

2、ABO血型不合

ABO血型不合发生率高,但是,真正发生溶血的比例不多,即使有溶血,症状也相对较轻,黄疸程度不明显,似生理性黄疸,也无明显的贫血现象。

母儿血型不合诊断

母儿血型不合溶血病的诊断一般根据以下几种方法判断,最终根据新生儿期的检查进行确诊。

1、妊娠期诊断

(1)病史。母亲过去有分娩过黄疸或水肿新生儿史,有流产、早产、胎死宫内史,曾接受过输血的都需要再妊娠前,夫妻双方接受血型和血型抗体的检查,以便排除存在母儿血型不合。

(2)夫妇血型检查。有不良分娩史的孕妇再次妊娠时要进行血型检查;无高危因素的孕妇初次怀孕时要进行血型检查;血型为O型或Rh阴性的孕妇要进行配偶的血型检查。

(3)血型抗体检查。血型抗体检查一般在孕前和初诊时各检查一次,后每隔2~4周复查,也可根据具体情况调节复查时间间隔。

(4)羊水光密度彻底。正常羊水呈无色透明或混有少许乳白色胎脂;当胎儿溶血后羊水变黄,且溶血程度越严重,羊水越黄。

(5)B超检查。通过观察胎儿、胎盘、羊水情况,可对胎儿溶血严重程度作出判断。

(6)胎心监护。妊娠32周开始实行电子胎心监护,可提示胎儿可能出现贫血缺氧。

(7)脐带血管穿刺。具有一定风险。

2、新生儿期诊断

溶血症的胎儿出生后皮肤苍白,并且迅速变黄,易发生窒息,心率快,呼吸急促,接着会口周青紫,心力衰竭。全身皮肤水肿,有苍白迅速出现黄疸,肝脾肿大,有腹水。黄疸多在24~48小时内达到高峰。

母儿血型不合治疗

1、一般治疗

针对孕期出现的症状给予对症处理。为了提高胎儿抵抗力,于孕早、中、晚期(即孕24、30、33周左右)各进行10天的综合治疗。包括25%葡萄糖溶液及维生素C,每日静注一次;维生素E,每日一次;氧吸入每日1次,每次20分钟。于预产期前两周开始服苯巴比妥,以加强胎儿肝细胞葡萄醛酸酶与胆红质结合的能力,减少新生儿核黄疸的发生。

2、中医治疗

茵陈蒿汤(茵陈30g、制大黄6g、黄芩15g,甘草3g),自抗体效价升高时,每天一剂煎服,直至分娩。此方有抑制抗体的作用。

3、胎儿宫内监护

定期B超检查,观察胎儿发育情况及有无水肿。如疑为溶血病或水肿胎儿,更需密切行B超检查,并在B超监护下行羊膜腔穿刺,进行诊断与治疗。

4、胎儿宫内输血

宫内输血可以挽救一部分严重溶血且胎龄过小的胎儿,藉以延长胎龄,甚至胎肺成熟再进行终止妊娠。

5、血浆换置术

Rh血型不合孕妇,在孕中期(24~26孕周),胎儿水肿未出现前,可进行血浆换置术。300ml血浆可降低一个比数的滴定度。此法比直接胎儿宫内输血,或新生儿换血安全,但需血量较多。

6、终止妊娠

妊娠越近预产期,抗体产生越多,对胎婴儿的危害也越大。原则为既防止死胎,又防止因过早终止妊娠而致早产死亡。抗体效价滴定度,胎儿胎盘功能,以及参照羊水中胆红质含量及L/S比等加以综合考虑,以选择恰当的终止妊娠日期及方法。

7、产时处理

孕妇于预产期前二周提前入院。有产科指征才行刮宫产。一般以自然分娩为原则。临产后缩短第二产程。分娩后立即断脐以减少抗体进入新生儿体内。保留脐带7~10cm以1:5000呋喃西林纱布包裹,以备插管换血用。Rh血型不合者,于产后72小时给产妇肌注抗D丙种球蛋白300μg,以防下一胎发生婴儿溶血病。

母儿血型不合影响

Rh溶血的影响

Rh血型不合溶血病往往起病早,病情重,病程长,容易发生胎儿贫血,水肿、心衰等,新生儿则会发生晚期贫血(产后2~6周),溶血性黄疸和核黄疸等,严重的还会发生死胎或新生儿死亡。

ABO溶血的影响

ABO血型不合发生率高,但真正发生溶血的比例不多,即使有溶血,症状也相对较轻,黄疸程度不明显,似生理性黄疸,也无明显的贫血现象。只有极少数的ABO溶血病会导致溶血性黄疸、核黄疸和水肿,需进行换血治疗。

大部分新生儿都会发生新生儿黄疸,但是有生理性和病理性的。生理性黄疸一般在孩子出生3天左右出现,一个星期左右最为明显,2周左右则会自动消退,孩子的精神状态等也比较好,不影响正常的生活。但是病理性黄疸则一般在出生24小时内出现,并且发展迅速,黄疸可能突然加重,并且消退过迟,反复出现。而ABO溶血是新生儿发生病理性黄疸的原因之一,患溶血的新生儿不仅有黄疸还可能伴随有贫血。

母儿血型不合溶血预防

Rh血型不合母亲,可分别于妊娠28、34、产后72小时内,肌肉注射抗体D免疫球蛋白。如果条件不允许,可在产后注射一次。进行羊水穿刺或流产、早产后也应该注射抗D免疫球蛋白,这样能保护母亲和下一次妊娠。

为了防止母儿血型溶血病的发生,夫妻双方孕前一定要重视产前血型检查,高危妊娠孕妇一定要重视孕期检查。

什么是母儿血型不合

新生儿溶血病是指由于母子血型不合,母亲体内产生与胎儿血型抗原不配的血型抗体,这种抗体通过胎盘进入到胎儿体内引起同族免疫性溶血,常见Rh血型系统和ABO血型系统的血型不合。新生儿期其他导致溶血的原因还有红细胞酶或红细胞膜的缺陷,这些都有专有的名称,只有血型不合的溶血称为新生儿溶血病。

母亲和胎儿间Rh血型不合和ABO血型不合是新生儿溶血病的主要病因。胎儿的血型是由父母双方决定的。如果胎儿从父亲遗传来的血型抗原是母亲所没有的,胎儿红细胞进入母体后使母亲产生相应的抗体,这些抗体再通过胎盘进入到胎儿体内,导致抗原抗体的免疫反应,发生溶血。

临床表现1.黄疸新生儿溶血病的患儿黄疸出现早,Rh血型不合的溶血大多数在出生后24小时内出现皮肤明显黄染,并且迅速加重。ABO血型不合的溶血有40%黄疸发生在生后24小时内,有50%发生在24-48小时,还有10%可能发生在生后48小时后。新生儿溶血病除了新生儿黄疸出现早以外,血清胆红素水平在短时间内快速上升也是其特点。2.贫血在新生儿黄疸出现时和黄疸消退之后都有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贫血。主要是由于发生溶血时大量的红细胞被破坏所致。Rh溶血可有严重贫血,伴有肝脾大,严重者可出现心力衰竭。ABO溶血大约有1/3出现贫血。(3)胎儿水肿多见于重症Rh溶血,表现为出生时全身水肿、苍白、皮肤瘀斑、胸腔积液、腹水、心力衰竭和呼吸窘迫。严重者可危及生命。3.核黄疸严重高胆红素血症可导致急性胆红素脑病,进而形成核黄疸。表现为手足徐动、智力及运动发育障碍、听力障碍和牙釉质发育不良等。

母儿血型不合怎么办

母儿血型不合应采取预防为主的原则。通过一些预防措施,可使病情的严重程度降低或避免发生。目前诊断血型不合的方法主要有:

①血型检查:对孕妇及丈夫做ABO及Rh血型检查。

②抗体测定:有血型不合可能者,应在妊娠中期检查孕妇血中有无抗体,可以诊断有无血型不合,还可以估计病情的严重程度,必要时应定期测定,动态观察。

⑨B超检查:观察胎儿有无水肿、肝脾肿大及腹水等。

④脐带穿刺术:需住院检查,既可明确诊断,也可对胎儿进行宫内治疗。

对有可能发生或已经明确发生母儿血型不合者,应采取必要的预防治疗措施。主要方法有:

①吸氧。每日两次,每次半小时。

②维生素E,每日一次,每次服100毫克。

③静脉注射二联药物。50%葡萄糖20~40毫升,加维生素1三十五00毫克,静脉注射,每天1~两次。

④苯巴比妥,每日三遍,每次30毫克。

⑤中药治疗。茵陈9克,熟大黄4.5克,黄芩9克,甘草6克,水煎服,每天1剂,直到分娩。

⑥子宫内输血。如胎儿溶血、贫血严重,可做子宫内输血。

采取上述预防及治疗措施后,可使病情大大减轻。孕妇应选择有条件的医院去分娩,分娩时和新生儿出生后仍需在医生的监护下采取一些必要的治疗措施,以保证新生儿能健康地成长和发育。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1444646479@qq.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起点母婴网

    本文地址:https://www.shdoqs.com:443/yuer/78957.html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