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这个听起来就让人心生恐惧的词汇,已经成为我国公共卫生领域的重要问题。为了预防乙肝病毒的侵害,注射乙肝疫苗成为了我们每个人都需要面对的问题。关于注射乙肝疫苗,你了解多少呢?接下来,就让我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
一、乙肝疫苗的原理
乙肝疫苗是一种预防乙肝病毒感染的疫苗,其原理是通过注入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来刺激人体免疫系统产生相应的抗体,从而达到预防乙肝病毒感染的目的。
二、乙肝疫苗的种类
目前,我国上市的乙肝疫苗主要有以下两种:
1. 重组乙肝疫苗:这种疫苗是通过基因工程技术生产的,纯度高,安全性好。
2. 血源乙肝疫苗:这种疫苗是从健康献血者血液中提取乙肝病毒表面抗原制备而成,纯度相对较低,但价格较便宜。
三、乙肝疫苗的接种对象
以下人群需要接种乙肝疫苗:
1. 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第一剂乙肝疫苗,1个月和6个月时分别接种第二剂和第三剂。
2. 婴幼儿:出生后1个月、6个月和1岁时分别接种三剂乙肝疫苗。
3. 学龄前儿童:未接种过乙肝疫苗的儿童,可在6个月至15个月期间接种三剂乙肝疫苗。
4. 成年人:未接种过乙肝疫苗的成年人,可按照0、1、6个月程序接种三剂乙肝疫苗。
四、乙肝疫苗的接种时间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的规定,乙肝疫苗的接种时间为:
1. 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1个月和6个月。
2. 婴幼儿:出生后1个月、6个月和1岁。
3. 学龄前儿童:6个月至15个月。
4. 成年人:0、1、6个月。
五、乙肝疫苗的接种注意事项
1. 接种前:接种前要确保接种者身体健康,如有发热、感冒等症状,应暂缓接种。
2. 接种时:接种时,要按照医生的要求进行接种,避免接种部位感染。
3. 接种后:接种后,要观察接种者是否有过敏反应,如有异常,应及时就医。
4. 接种记录:接种乙肝疫苗后,要保存好接种记录,以便日后查阅。
六、乙肝疫苗的效果
乙肝疫苗的接种效果非常显著,据统计,接种乙肝疫苗后,乙肝病毒感染率可降低90%以上。
七、乙肝疫苗的副作用
乙肝疫苗的副作用相对较小,主要包括接种部位疼痛、红肿、硬结等。极少数人可能出现过敏反应,如发热、皮疹等,应及时就医。
以下是一个表格,总结了乙肝疫苗的相关信息:
| 项目 | 内容 |
|---|---|
| 疫苗种类 | 重组乙肝疫苗、血源乙肝疫苗 |
| 接种对象 | 新生儿、婴幼儿、学龄前儿童、成年人 |
| 接种时间 | 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1个月和6个月;婴幼儿:出生后1个月、6个月和1岁;学龄前儿童:6个月至15个月;成年人:0、1、6个月 |
| 接种注意事项 | 接种前确保接种者身体健康,接种时按照医生要求进行接种,接种后观察接种者是否有过敏反应,接种记录保存 |
| 疫苗效果 | 乙肝病毒感染率降低90%以上 |
| 副作用 | 接种部位疼痛、红肿、硬结,极少数人可能出现过敏反应 |
注射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病毒感染的有效手段。为了自己和他人的健康,请大家积极接种乙肝疫苗,共同守护我们的家园。
注射乙肝疫苗应注意哪些事项
1、凡发热、严重感染及其他严重的全身性疾病患者,应暂缓接种。
2、新生儿第一针必须在出生后24小时内注射,若超过48小时后注射,则预防效果降低。出生后1个月仍未行注射者,则应先检测有关乙肝指标,证实未被感染者,可与乙肝高效价免疫球蛋白合用。
3、乙肝疫苗与其他疫苗如白百破、卡芥苗、乙脑疫苗等同时接种,互相之间无干扰作用。
4、注射后局部应保持卫生,最好3天内不要擦洗,以免抓破引起局部感染。
5、注射第3针疫苗后的1-3个月,应到医院检测保护性抗体水平,以判断免疫效果。若无效果,需行加强注射1次。
6、成人注射前需先检测乙肝病毒指标,已有感染,或感染后已痊愈并产生保护抗体者,不需注射疫苗。
7、凡对甲醛溶液或硫柳汞及其他药物过敏者禁用。
怎样接种乙肝疫苗
除新生儿外,接种前应检查血清HBsAg和抗-HBs,若二者均为阴性,就可以注射乙肝疫苗,若其中一项是阳性,则不需要注射。
一般注射方法是分别在0、1、6个月注射乙肝疫苗10μg;但母亲是HBsAg单阳性的新生儿,HBsAg阳性者的密切接触者,高危医务人员以及无条件检查HBsAg的地区,应首次注射30μg,即分别在0、1、6个月注射乙肝疫苗30μg、10μg、10μg。母亲是HBsAg和HBsAg双阳性的新生儿应乙肝疫苗与乙肝免疫球蛋白联合应用,方法是在出生后0、6小时内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各1支,并在2、3、6个月分别注射乙肝疫苗10μg。
成人打乙肝疫苗需要什么手续
要去医院检验乙肝五项,确认有无乙肝抗体,如果没有抗体,要按照标准的乙肝疫苗接种方式0、1、6依次进行注射,不可以随意调整乙肝疫苗接种的间隔时间。
乙肝疫苗接种全过程结束后一个月,检验乙肝两对半,确认产生乙肝抗体否,如果产生乙肝抗体,抗体的滴度<10,要注射一支乙肝疫苗加强针,如果乙肝抗体的滴度>10,不用注射乙肝疫苗。
三年到五年后,再检验乙肝五项,如果抗体滴度依然>10,表明抗体挺高,不用注射乙肝疫苗加强针。
乙肝疫苗(HepatitisBvaccin)是提纯的乙肝表面抗原,为是死疫苗。是用于预防乙肝的特殊药物。疫苗接种后,可刺激免疫系统产生保护性抗体,这种抗体存在于人的体液中,乙肝病毒一旦出现,抗体会立即作用,将其清除,阻止感染,并且不会伤害到肝脏,从而使人体具有预防乙肝的免疫力,以达到预防乙肝感染的目的。
接种第一针乙肝疫苗后,只有30%的人产生乙肝表面抗体,而且抗体效果很不稳定;接种第二针后,有90%的人产生抗体;接种第三针后抗体的阳性率可达96%以上.而且抗体效果持续维持在较高水平。
扩展资料:适应证:用于预防乙型肝炎。乙型肝炎易感者,主要用于婴幼儿。
临床应用:乙型肝炎易感者,主要用于婴幼儿,上臂三角肌肌内注射,免疫程序均按0、1、6个月各注射一针,每针10μg。其他高危人群,如肾透析以及其他职业性与乙肝密切接触者,每针30μg。
注意事项:患有肝炎、发热、急性或慢性严重疾病,有过敏史者禁用。幼儿出生时有严重脏器畸形、新生儿窒息、黄疸、急性严重疾病、早产体重小于2.5干克,以及阿普达评分小于7分的婴儿应暂缓接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乙肝疫苗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1444646479@qq.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起点母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