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喂养是育儿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关系到宝宝的健康成长。从出生到满一岁,宝宝的营养需求不断变化,如何科学喂养,让宝宝茁壮成长,是每位新手爸妈都需要面对的问题。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婴幼儿喂养的要点。
一、母乳喂养的重要性
母乳是婴儿最理想的天然食品。母乳中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易于婴儿消化吸收,同时具有多种免疫活性物质,能有效增强婴儿的抵抗力。以下是一些母乳喂养的优点:
| 优点 | 说明 |
|---|---|
| 营养成分丰富 | 母乳中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多种营养成分,能满足婴儿生长发育的需要。 |
| 易于消化吸收 | 母乳的成分与婴儿的消化系统相适应,易于消化吸收。 |
| 增强免疫力 | 母乳中含有多种免疫活性物质,能有效增强婴儿的抵抗力。 |
| 促进母子感情 | 母乳喂养有助于增进母子之间的感情,有利于婴儿的心理健康。 |
世界卫生组织(WHO)建议,婴儿出生后应尽早开始母乳喂养,并坚持至少6个月。在实际喂养过程中,也要注意以下几点:
1. 保持良好的乳房卫生:定期清洗乳头,防止乳腺炎等疾病的发生。
2. 掌握正确的喂养姿势:正确的喂养姿势有助于婴儿充分吸吮,提高喂养效果。
3. 注意饮食均衡:母亲在哺乳期间要注意饮食均衡,以保证母乳的质量。
二、配方奶喂养
对于无法进行母乳喂养的婴儿,配方奶成为首选替代品。以下是一些关于配方奶喂养的要点:
1. 选择合适的配方奶:根据婴儿的年龄和体质选择合适的配方奶,如1段、2段、3段等。
2. 严格按照说明冲泡:按照说明书的比例冲泡配方奶,避免过量或不足。
3. 注意奶温:冲泡好的配方奶温度应适中,不宜过热或过冷。
4. 定期清洗奶瓶:奶瓶、奶嘴等喂养工具要定期清洗,避免细菌滋生。
三、辅食添加
在婴儿6个月大时,开始添加辅食。辅食添加要遵循以下原则:
1. 由少到多:刚开始添加辅食时,每次只喂少量,逐渐增加。
2. 由稀到稠:辅食的质地应从稀到稠,逐渐过渡。
3. 由单一到多样:先添加一种辅食,观察婴儿的反应,再逐渐添加其他辅食。
4. 注意食物过敏:有些婴儿可能对某些食物过敏,如鸡蛋、牛奶等,添加辅食时要格外注意。
以下是一些适合婴儿的辅食:
| 辅食 | 年龄 | 说明 |
|---|---|---|
| 米糊 | 6个月 | 混合少量母乳或配方奶,易于消化吸收。 |
| 蛋黄 | 6个月 | 蛋黄富含蛋白质、脂肪和维生素等营养成分。 |
| 菜泥、果泥 | 7个月 | 菜泥、果泥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有利于婴儿的生长发育。 |
| 粥、烂面条 | 8个月 | 粥、烂面条易于消化,可增加婴儿的饱腹感。 |
| 肉末、鱼肉 | 9个月 | 肉末、鱼肉富含蛋白质、脂肪和矿物质,有利于婴儿的生长发育。 |
四、注意事项
1. 避免过量喂养:过量喂养会导致婴儿肥胖,影响生长发育。
2. 注意饮食卫生:保持厨房清洁,防止食物中毒。
3. 定期体检:定期带婴儿进行体检,关注其生长发育状况。
婴幼儿喂养是育儿过程中的关键一步。科学喂养,让宝宝健康成长,是每位新手爸妈的责任。希望本文能为大家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0-3岁婴幼儿的食物喂养应注意哪些问题
0-3岁婴幼儿的食物喂养应注意哪些问题
0-3岁婴幼儿的食物喂养应注意哪些问题,婴幼儿正处于生长发育旺盛时期,不但要供给足够的热量和各种营养素,还应注意各种营养素,以下是0-3岁婴幼儿的食物喂养应注意哪些问题
0-3岁婴幼儿的食物喂养应注意哪些问题1 1、新生儿喂养母乳很重要
婴儿在妈妈的肚子中都是靠脐带来传输营养,婴儿身体内的肠道系统还没有开始工作。当婴儿出生之后,肠道系统开始进行工作,此时要给孩子喂养母乳,因为母乳中富含多种营养以及妈妈身上所携带的各种疾病的抗体,婴儿吃了妈妈的母乳之后,可以提高婴儿的抵抗力,使宝宝的生长更健康。
2、适当增加辅食摄入
婴儿3到6个月之后就可以增加一些辅食的摄入,一些家长会选择蔬菜做成泥之后来给孩子增加一些维生素的摄入,但是,在进行蔬菜的时候一定要将蔬菜清洗干净,更不要将蔬菜水加入到面粉当中,因为现在的蔬菜都是喷洒农药的,将蔬菜下锅进行蒸煮的时候,农药一部分残留会进入到水中,所以家长们在处理蔬菜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农药问题。
每年因为吃饭而进入医院的婴幼儿不在少数,家长们要尤其注意这个问题,在孩子吃饭的时候家长要在一旁注意孩子的情况,一旦发现孩子有卡住喉咙的情况马上送往医院,千万不要在家中盲目进行救治。
家长要注意宝宝的饮食,饮食中不要出现一些带核的水果,防止婴儿被卡住,最好也不要吃鱼,因为鱼刺对婴幼儿的呼吸道伤害是非常大的。父母如果给孩子吃鱼肉的话,可以将鱼肉打成鱼泥,做成鱼丸,这样不仅可以避免鱼刺问题还可以让鱼肉更好地吸收。
随时关注宝宝的情况,做好预防工作
1、宝妈少吃带有过敏的食品
宝妈用母乳喂养婴儿,当母乳中含有过敏源时会引起宝宝不同的过敏反应,此时,我们应该及时向医院求助,不可擅自处理,并且要谨记过敏源,防止再次出现宝宝的过敏反应。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要注意宝妈的身体状况,如果有服药记录,那么一定要按照药品说明书来确定是否可以给孩子喂奶。
2、关注宝宝的生长情况
宝宝的生长速度是十分快的,所以我们要关注宝宝的生长情况,一方面,父母可以根据孩子的生长发育情况可以适当地让孩子进行一些站立或者爬行的训练,这样可以促进宝宝的脑的发育,另一方面,可以根据孩子的生长发育情况适当给孩子准备衣物,因为孩子的生长速度很快,所以不要因为衣物不合身造成宝宝的哭闹。
3、日常生活中观察宝宝的一举一动
对于一岁内的小宝,在日常生活中父母一定要注意宝宝的一举一动,特别是宝宝会爬会跑之后,这段时期,宝宝对外面世界充满了好奇,所以,父母们一定要把家中的比较小的物品放起来,或者放到宝宝拿不到的地方,防止宝宝将物品放入嘴中造成意外。
并且注意宝宝的面部表情,有时候一些物品进入到宝宝身体里不会造成宝宝哭闹,但是宝宝身体是十分不舒服的,这时宝宝的面部表情就会变得跟平时呢不一样,当父母们注意到这一点之后,必须马上对孩子进行检查,以免发生危险。
宝宝吃穿固然重要,但锻炼更是必不可少
1、对宝宝进行日常的锻炼
随着婴儿的年龄增长,父母们可以根据婴幼儿情况对婴幼儿进行一些日常的锻炼,比如,可以锻炼孩子爬行,或者是教孩子站立等等,这些锻炼不仅仅是身体上的发育还是对大脑的训练。
因为婴幼儿的大脑发育离不开身体的锻炼,所以给婴幼儿日常的锻炼是必不可少的。另一方面,日常的锻炼可以提升婴幼儿的免疫力,让宝宝有更好的免疫力,抵御疾病的侵扰,这对宝宝的健康发育是十分有好处的。
2、适当带宝宝了解外面的世界
对于0-3岁的宝宝,父母们可以适当地带宝宝去户外了解外面的世界,可以带宝宝去花园转一转,虽然宝宝可能还不会说话,但是外面事物对宝宝的刺激可以使孩子更好的发育,使宝宝的发育得到良好地促进。
对于3到4岁的孩子,父母可以带孩子去动物园或海洋馆等场所,这样不仅可以增长孩子的知识而且对于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亲子感情也起到了促进的作用。也可以带孩子去了解公益,带领孩子了解奉献精神,这样不仅可以丰富孩子的生活,而且对孩子的价值观的建设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在带领宝宝锻炼之后的卫生问题也是十分重要的
传染病对于宝宝的危害是十分大的,有些疾病会给孩子留下后遗症,家长对这件事一定要引起重视,在孩子外出之后,让孩子少接触一些公共的物品,回到家中之后要及时给孩子洗手,并且要教育孩子洗手是十分重要的。
目前,疫情的形势还是十分严峻的,带孩子去商场等人流密集的地方一定要带好口罩,并且家长也要密切注意与孩子接触的人,防止身边人身上带有病毒给孩子带来感染的风险。
在孩子饮食安全问题上,注意不给孩子吃过期食品和不新鲜的食品,这些食品都会引起孩子肠胃问题,并且孩子的餐具与大人的餐具要分开,最好孩子有一套自己的餐具,防止孩子被其他疾病感染。
0-3岁婴幼儿的食物喂养应注意哪些问题2【一月宝宝】
宝宝出生头两周里不宜规定喂食的时间和次数,视实际情况来调节。因为宝宝胃小,每次吸入的奶量并不多,按需哺乳能够使宝宝吃饱喝足,更快地生长。
母乳喂养:
新生儿阶段的宝宝每天需哺乳8-12次,每次至少吸空一侧乳房。宝宝在吃奶时,除了有节奏的吮吸声外,还可以听到吞咽声。每24小时排尿8-10次,每天至少3-4次黄色糊状便,每次哺乳后能安睡2-3小时,每周体重增长125克,满月时体重增长约600克。
奶粉喂养:
新生儿阶段的宝宝,一昼夜喂奶7-8次,约3小时一次,后半夜可间隔久一点。出生后第一天每次喂奶15毫升-20毫升,以后每天每次增加10毫升-15毫升,直到每次都可以吃60毫升;再隔天,每次增加10毫升-15毫升,直至每次90毫升,同时夜间喂奶的间隔时间延长。7-8天后,每天喂奶可以降至5-6次,每天总量120毫升-180毫升/千克体重。
【1-2个月宝宝】
母乳喂养:
如果宝宝每周的体重能增加150-200克,说明纯母乳喂养能满足宝宝生长发育的需要。如果此时宝宝每周体重增加不足100克,那么说明母乳不能满足宝宝的需求,需要额外奶粉的喂养。
妈妈可以在乳汁分泌较少的时候,给宝宝单独加一次牛奶,每次120毫升。如果添加牛奶之后,宝宝还会因为饥饿而哭泣,那么可以在夜晚10-11点之间,再喂一次奶粉,以保证妈妈的有足够的时间休息。
奶粉喂养:
如果采取奶粉喂养,注意不要使宝宝吃过量,以免加重消化器官的负担。一般的标准,出生时体重为3-3.5千克的宝宝,在1-2个月期间,每天以吃500毫升-750毫升左右的奶为宜,每天分7次吃,每次80毫升-100毫升。对食量过大的宝宝,尽管每次能吃120毫升,最好也不要超过120毫升,否则会加重肾脏、消化器官的负担。
【2-3个月宝宝】
母乳喂养:
母乳充足时,2-3个月的宝宝体重平均每天增加30克左右,身高每月增加2厘米左右。这时候宝宝的胃容量比上个月大了很多,可以容纳更多的食物了,上个月只要3个小时就饿得哭闹的宝宝,现在即使过4个小时也还没有饿。很多妈妈会因为喂奶时间到了就叫醒宝宝,这样会影响宝宝的休息,应避免这种做法。
奶粉喂养:
这时候宝宝的吮吸能力,消化能力都得到了比较好的发育,很多宝宝在喝完一次的奶量之后,还表现出想喝的欲望。很多妈妈会再次添加奶粉喂给宝宝吃,实际上这样很容易导致宝宝过度喂养,并加重心脏、肾脏和肝脏的负担。2-3个月的宝宝每天建议喂6次奶,每次喂奶120毫升-150毫升,中间可以相隔3.5-4小时,后半夜连续睡5-6小时不要喂奶。
【3-4个月宝宝】
母乳喂养:
对于母乳喂养的宝宝来说,要检查看看母乳量是否足够。宝宝的吸奶力量在增强,喝的奶量也越来越多,妈妈的母乳量如果没有相应增加的话,需要在母乳分泌不够时,采取奶粉喂养的方式。如果宝宝的体重每天能增加20克左右,说明纯母乳喂养可以满足宝宝生长发育的需要,不需加任何代乳品。
当宝宝体重平均每天只增加10克左右时,或夜间经常因饥饿而哭闹时,就可以再增加一次哺乳。妈妈可以每隔10天称一次宝宝的体重,然后除以10,以此得出宝宝每天平均增长的体重是多少。
奶粉喂养:
宝宝此时每次的使用量和上个月没有太大的差异,如果宝宝因为饥饿哭泣,妈妈可以多喂一次。如果宝宝每天的体重增长超过了40克,那么说明宝宝有婴儿肥胖的趋势。这时候宝宝的吸收能力很强,过多摄取奶粉和农容易导致肥胖。此外过度喂养还有可能导致宝宝出现厌奶的现象。
如果宝宝发生厌奶,妈妈可以从改善喂食方式做起,采取较为随性的方式,不需要按时间来喂食。以少量多餐为原则,等宝宝想吃的时候再吃。可以通过游戏消耗宝宝的体力,例如按摩、肢体活动等,当他精力耗尽、感到饥饿时,进食的状况也会获得改善。
【4-5个月宝宝】
母乳喂养:
现在宝宝的体重增长没有前3个月那么快了,但依旧保持平均每天增长15-20克的水平。如果宝宝在10天之内的体重只增加了100克,那么妈妈就要给宝宝额外添加奶粉喂养了。但是实际喂养中,如果宝宝到这个月龄才初次接触奶瓶,宝宝很有可能会拒绝,因为这时候宝宝能清楚地分辨出来,奶嘴和妈妈的(乳)头有很大的区别。
奶粉喂养:
4-5个月的宝宝,每天需要喂奶5-6次,每次150毫升-200毫升。后半夜可连续睡5-6个小时不需要喂奶。对食量过大的宝宝,可能吃完了200毫升,还表现出想吃的欲望,妈妈可以缩短下次喝奶的间隔时间,但是不要一次给宝宝喂太多,否则会加重宝宝肾脏、消化器官的负担。
辅食添加:
4个月后,宝宝体内来自母体的铁已消耗尽了,奶粉中所含的营养成分已经难以满足宝宝生长发育的需要,如果不及时补充,就会出现缺铁性贫血。到了这个月,如果宝宝的身体发育情况比较好,妈妈可以考虑给宝宝添加辅食了。需要注意的是,宝宝辅食添加时间只是参考,宝宝的身体成长表现才是决定何时添加辅食的重要因素。
【5-6个月宝宝】
辅食添加:
宝宝6个月后,可以吃一般的水果。可将香蕉、水密桃、草莓等类的水果压给宝宝吃,苹果和梨用匙刮碎吃,也可给宝宝吃葡萄、橘子等水果,但要洗净去皮后再吃。
该月龄宝宝的食谱可参照以下标准:
早晨6点:母乳(或牛奶)
上午9点:蒸蛋黄
中午12点:母乳(或牛奶)
下午3点:水果泥,果汁
下午5点:粥(加碎菜、鱼泥或肝泥、肉末)
晚上8点:母乳(或牛奶)
晚上11点:母乳(或牛奶)
夜间:一次母乳(或牛奶),或不喂
【6-7个月宝宝】
这个月龄的宝宝开始进入了身体发育的黄金时期,能吃的宝宝奶量会随着增多,但这样很容易使婴儿成为肥胖儿。因此不管宝宝多么能吃,每天的总量应该控制在1000毫升以内。
辅食添加:
6-7个月宝宝可加的辅食应以粗颗粒食物为好。因为此时的宝宝已经准备长牙,有的宝宝已经长出了一两个乳牙,可以通过咀嚼食物来训练宝宝的咀嚼能力,同时,这一时期已进入断奶的初期,每天可给宝宝吃一些鱼泥、肉泥、猪肝泥等食物,可补充铁和动物蛋白,也可给宝宝吃烂粥、烂面条等补充热量。如果现在宝宝对吃辅食很感兴趣,可以酌情减少一次奶量。
宝宝食谱安排可参照以下标准:
早晨6点半:母乳或牛奶
上午9点:蛋黄泥或者米糊
中午12点:母乳或牛奶
下午3点半:粥或面条小半碗,菜、肉或鱼占粥量的1/3
下午6点:母乳或牛奶180毫升
晚上9点:少量辅食
晚上11点:母乳或牛奶180毫升
【7-8个月宝宝】
7-8个月每天的奶量:
6个月-1岁期间,宝宝应保持每天600毫升-800毫升的奶量。这个期间只有以奶为主食,才能保证相对高密度能量的提供。即使此时宝宝非常喜欢辅食,也不能让辅食“喧宾夺主”。
辅食添加:
增加半固体性的代乳食品,用谷类中的米或面来代替两次乳类品。在每日奶量不低于600毫升-800毫升的前提下,减少两次奶量,用两次代乳食品来代替。代乳食品的选择。可选择肉末、肝末、动物血、豆腐等,同时还可以适量添加新鲜蔬菜、水果类辅食。
宝宝食谱安排可参照以下标准:
早晨7点:牛奶200毫升
上午9-10点:肉末粥一小碗
中午12点:牛奶200毫升
下午4点:牛奶150毫升,馒头1片
晚上8点:面条(加碎菜、动物血少许)
晚上10点:牛奶150毫升
【8-9个月宝宝】
用母乳喂养的宝宝一过8个月,即使母乳充足,也应该逐渐实行半断奶。
辅食添加:
这时候大部分宝宝都已经萌出2颗牙齿,能吃的东西就更多了。同时这时候的宝宝运动量非常大,在不增加奶量的前提下,辅食的量应适当有所增加。此时宝宝可食用碎菜、粥、面条、鱼、肉末等。辅食的性质还应以柔嫩、半固体为好。
给宝宝做的蔬菜品种应多样,如:胡萝卜、西红柿、洋葱等,对经常便秘的.宝宝可选菠菜、卷心菜、萝卜、葱头等含纤维多的食物。
宝宝食谱可参照以下标准:
早晨7点:牛奶200毫升
中午11点:粥一小碗,菜末30克,鸡蛋1/2个
下午3点:牛奶200毫升
晚上6点:粥多半碗,鱼30克或肉末30克、豆腐30克
晚上9-10点:牛奶200毫升
【9-10个月宝宝】
用牛奶喂养宝宝的,此时牛奶仍保证每天600毫升左右。如果宝宝的体重增长比较缓慢,可以增加喂奶量,每天1000毫升-1200毫升。但是不管如何,这时候宝宝都是比较适应辅食的了。
辅食添加:
此时可以在稀饭或软烂的面条中加肉末、鱼、蛋、碎菜、土豆、胡萝卜等,量应比上个月增加。此外注意补充水果,此月龄的宝宝,自己已经能将水果拿在手里吃了。但妈妈要注意在宝宝吃水果前,一定要将宝宝的手洗干净。
宝宝食谱可参照以下标准:
早晨7点:牛奶200毫升,饼干1-2块
上午9点:粥1/2小碗,水果适量
中午12点:面条半小碗,加蔬菜、肉、鱼
下午3点:牛奶200毫升,小点心一个
晚上6点:粥一小碗,碎菜、肝末
晚上8-8点半:临睡前加一次牛奶,约200毫升
【10-11个月宝宝】
如果宝宝的身体发育情况良好,对辅食的适应情况也较好,妈妈可以尝试在正餐的时候,用营养米粥、面条等代替奶,然后在副餐时间给宝宝喂奶,让宝宝慢慢适应断奶的过程。
辅食添加:
此时的宝宝已有了一定的消化能力,可以吃接近固体类的食物,辅食的量也应比上个月略有增加。如果以往辅食一直以比较稀的泥糊状为主,那么此时可以接近半固体,以锻炼宝宝的咀嚼能力和消化能力。中午吃的蔬菜可选菠菜、大白菜、胡萝卜等,下午加点心时吃的水果可选橘子、香蕉、西红柿、草莓、葡萄等。
宝宝食谱的安排可参照以下标准:
早上7点:牛奶200毫升,
上午9点:果汁适量,饼干两块
中午11点:肉末粥半小碗,鸡蛋1个,蔬菜
下午3点:牛奶200毫升
下午6点:稀饭一小碗,鱼、肉末、蔬菜
晚上9点:牛奶200毫升
【11-12个月宝宝】
虽然在宝宝的食谱中有动物性食品的安排,但是量不足,而从牛奶中补充是最佳的补充方法。此时的奶量依旧要维持在每天600毫升-800毫升。
辅食添加:
宝宝的膳食安排要以米、面为主,同时搭配动物食品及蔬菜、豆制品等。随着宝宝消化功能的逐渐完善,在食物的搭配制作上也可以多样化,最好能经常更换花样,如小包子、小饺子、馄饨、馒头、花卷等,以提高宝宝进食的兴趣。培养宝宝自己用勺进食。
宝宝的食谱可参照以下标准:
早晨7点:粥一小碗,肉饼或面包一块
上午9点:牛奶200毫升
中午12点:肉末粥或肝泥粥,适量蔬菜和水果
下午3点:牛奶200毫升
晚上7点:软烂的面条一小碗,适量蔬菜和水果
晚上9点:牛奶200毫升
0-3岁婴幼儿的食物喂养应注意哪些问题3一、0—6月龄婴幼儿喂养
1、纯母乳喂养。
2、产后尽早开奶,初乳营养最好。
3、不能用纯母乳喂养时,宜首选婴儿配方食品喂养。
1、0~3个月宝宝的奶量
宝宝出生后头三个月每月体重增加约1千克。0~3个月人工喂养的宝宝每天奶量为500~750毫升,分8次,每次为60~90毫升。每个宝宝吃奶量不尽相同,应根据个体情况决定。母乳喂养的宝宝可根据宝宝体重增长情况判断宝妈的奶量是否充足。
2、3~4个月宝宝的奶量
宝宝每月体重增长0.45㎏~0.75㎏说明喂养合理。母乳喂养儿提倡按需哺乳。人工喂养儿吃奶量每天为700毫升~800毫升,但不绝对,因人而异。
3、5~6个月宝宝的奶量
纯母乳喂养,如果每月体重增加400克~700克,说明母乳充足。人工喂养儿每天奶量800毫升~1000毫升,不主张超过1000毫升。
二、7—12月龄宝宝膳食营养
1、奶类优先,继续母乳喂养。
2、及时合理添加辅食。
3、尝试多种多样的食物,膳食少糖、无盐、不加调味品。
4、逐渐让婴儿自己进食,培养良好的进食行为。
添加辅食的关键是看宝宝是否符合以下4个条件,六个月只是一个参考值,因为大部分宝宝六个月都可以添加辅食:
1、有好的头部控制,包括可以稳定地把头保持在正中央或者转头表示不要再吃了;
2、有支撑可以自己坐稳;
3、推舌反应逐渐消失了;
4、对大人食物开始感兴趣。
在宝宝6个月~8个月之间添加辅食都是可以的,但是不要晚于8个月。
1、7~8个月宝宝如何吃?
7~8个月的宝宝建议每天喝奶800毫升,在奶量不减少的情况下添加1~2餐碎状食物。新食物引进建议安排在午饭之前。刚刚开始加辅食,一天吃几顿辅食,什么时候喂不要太教条,但有一个原则就是,要既不影响喝奶,也不耽误练习吃辅食。这个阶段辅食吃多少不是关键,关键是培养孩子好的吃饭习惯,用正确的方式喂让宝宝开始锻炼自己的咀嚼和吞咽能力。强化铁米粉、粥、烂面条、碎菜、肉泥、肝泥、水果等都可以。
2、9~10个月宝宝如何吃?
这个阶段宝宝已经有一定的咀嚼能力,要吃粗糙一点的食物,如肉末、稠粥、菜末、馒头、小肉粒等。喂奶的次数可以减少1~2次,最好保证每天700毫升~800毫升的奶量。奶是很好的蛋白质和钙的食物来源。具体的辅食添加量,每个宝宝情况不一样,没有硬性规定。
3、11~12个月宝宝如何吃?
本月龄的宝宝每天喝奶量600毫升~800毫升。软饭、面条、蔬菜、水果、动物血、红肉、动物肝脏、鸡蛋等都可以吃一些。
三、1—3岁宝宝的饮食安排
1~3岁的儿童,生长发育仍相当迅速,1岁左右的宝宝正在长牙,但牙齿尚未出齐,咀嚼能力差,胃肠道蠕动及调节能力较低、各种消化酶的活性远不及成人。加上母乳喂养的孩子在这个阶段处于断母乳,而辅食逐渐代替母乳转变为主食的饮食过渡阶段,更应注意保证各种营养素及热能的适宜供应,否则将导致儿童生长缓慢。
1、1~2岁宝宝吃多少奶和食物?
(1)每天应保证500毫升奶量。食欲不佳或者体格生长不良的宝宝,可适当增加配方奶的摄入量。每天吃肉的量为50克左右。
(2)每天可以吃一个鸡蛋,动物性食物30克~50克,每周吃一次动物肝脏或者动物血。吃1~2次鱼虾或者鸡鸭,吃3~4次红肉。
(3)谷物每天约100克,蔬菜和水果约150克。
(4)儿童可以吃家常菜,但食物应比成人的稍软,并清淡少盐。
2、2~3岁宝宝吃多少奶和食物?
(1)2~3岁的宝宝建议每天摄入乳类350~500毫升。
(2)膳食品种应该多样化,提倡自然食品均衡膳食。
(3)每天可以吃一个鸡蛋,动物性食物50克,谷物100克~150克,蔬菜150克~200克,水果150克~200克。
(4)每天可安排主食三餐,乳类和营养点心2~3次。
(5)允许宝宝决定进食量,规律进食,让宝宝体验饥饿和饱足感。
婴幼儿如何科学喂养
婴幼儿如何科学喂养
婴幼儿如何科学喂养,新生儿的到来给一个家庭带来了幸福,同时还是对新手父母的一场考验,要保证孩子身心健康的长大,就必须时刻关注孩子的发育变化,下面来了解一下婴幼儿如何科学喂养?
婴幼儿如何科学喂养1 1、坦然面对问题,给孩子选择的权利
辛辛苦苦做了营养美味的辅食,宝宝并不领情,吃了一口就不吃了;下班后着急忙慌的赶回家给宝宝做饭,发现孩子连吃的欲望都没有。
孩子的口味偏好,饭量大小,对待食物的态度甚至会一周一变,这个时候无论你有多爱孩子,心里还是会难免失望。
发现今天做的土豆泥宝宝很喜欢,第二天再做,他一口都不吃了;前天做胡萝卜,宝宝一口未吃,今天做的都吃完了。面对一个这样完全抓不住饮食喜好的宝宝,你是不是很丧气?很困惑,想要知道孩子喜欢吃什么样的食物?怎么做他才会喜欢吃?
其实你完全不用失望,坦然面对,允许孩子有自己的喜好,给他选择的权利,自己想要吃什么,吃多少的权利,你需要做的就是每天准备好各种各样营养丰富的辅食就好。因为在添加辅食的初期,孩子还处在对食物的探索期,没有人知道孩子哪天想吃什么,能吃多少。孩子吃的每一口每一餐并非都意义非凡,孩子哪天吃了多少饭并不能决定什么。
2、培养健康的饮食态度和习惯也很重要
餐桌上我们总是习惯于关注今天孩子吃了多少,吃的是不是有营养,当你这样做的时候,一些未知的担心,不自觉的涌现出来。除了这些,在餐桌上我们还可以培养孩子的健康饮食态度,吃绿色健康的食物,学习餐桌的礼仪,教孩子认识更多的食物。
3、坚持原则,守住立场
前面讲到坦然地面对孩子吃饭糟糕的情况,可是现实中往往可能会很难做到坚持原则。比如这一餐孩子没怎么吃,可能会给孩子吃点小零食,或者看会电视,拿个玩具哄一哄,以达到喂养目的,长远来看,这样做毫无意义。
宝宝某一餐没吃,真的影响不大,况且孩子还会喝奶,所以当遇到这种情况时,妈妈要坚持原则,守住立场,不轻易向孩子妥协。
4、确立正确的目标
在这里有一个误区,很多时候有的家长会认为孩子吃的多,吃的有营养就是好,而不管孩子是贿赂诱惑下吃的’,还是心甘情愿吃的。从长远目标来看,让孩子心甘情愿地张嘴吃饭才是我们的张极目标。
所以在喂养的路上,要做好越挫越勇的心理准备,不管孩子如何拒绝你提供的食物,不管发生怎样的亲子矛盾,都要不放弃,始终坚持,学会忍耐。不断尝试给孩子提供不同的食材,不同口味的食物。
5、约束自我,给孩子榜样的力量
孩子童时期的习惯很可能饮食未来一生的健康。所以在饮食习惯方面,父母要做好积极正面的引导,用自己的行动和习惯去影响孩子。一个常年喜欢吃垃圾食物的人,是没法养出一个有健康饮食习惯的孩子。所以如果家长自己也没有好的饮食习惯,不妨趁孩子加辅食这个阶段,改掉不好的坏习惯和嗜好,孩子一起前进。
婴幼儿如何科学喂养2 1、喂母乳的婴儿,出生后2~3个月就可吃菜水、果水;4~五个月可吃小量煮鸡蛋黄、小米汤,也可小量吃些鱼油、维他命C等;6~七个月可吃些软粥、软面片;8~9个月可吃素菜、骨头汤、水豆腐、蛋羹;10~12个月可软饭男、馍馍曲奇饼干等。
2、每一次最好是加吃一种食材,吃习惯再加第2种,每一次喂量从少渐多,但不必过多。
3、喂辅助食材。最好是在喂奶之前,这时候婴儿肚子里是空的,容易接受食材,也便于消化吸收。
4、留意小儿消化吸收状况,如消化不好,辅助食材应减药或中止。
5、喂奶期内妈妈要留意营养成分,便于让奶水充裕。婴儿妈妈能够多吃些新鲜水果、豆、蛋、肉类食品等食材,不能挑食。
6、乳妈要常常维持乳房环境卫生,勤清洗,勤换衣服,喂奶前要洗乳头。
7、喂奶频次,一般隔3~4钟头喂1次,晚间最好是不喂。每一次喂奶二十分钟,体弱多病的婴儿喂奶时间可稍长一些,但不必超出三十分钟。
8、每一次喂奶后,将小儿放到肩上,轻轻地敲打婴儿背脊,使吞下去的气体从肚子里排出去,以防呕奶。
9、大白天每喂2次奶的正中间喂1次水,但不必太多。每日给婴儿喂水时,可加小量食用盐。
10、婴儿3个月后,应有目的地让婴儿培养进食习惯性,为断奶奠定基础。婴儿满岁时要断奶,最晚不超过1岁半。假如断奶过迟,奶水较稀,不可以达到婴儿生长发育的必须,非常容易产生缺乏营养或缺铁性贫血。断奶最好是在秋天或春天。采用慢慢降低喂奶频次,以辅助食品类替代奶水的方法断奶。
婴幼儿如何科学喂养3婴儿正确的喂养方法分为以下几点:
1、喂养时间间隔的不同。根据每个婴儿的作息时间、玩耍时间、哭闹时间等等来区分,每个婴儿的喂养时间间隔也是不同,有的婴儿要间隔180分钟喂养,有的婴儿要间隔240分钟喂养,按照这个间隔时间不同的情况,可以规定一个具体喂养时间间隔的标准,为每隔3个小时进行喂养一次奶,保证婴儿的正常的生理需求,但是也要因婴儿所需为宜。
2、如果母亲乳汁不能满足婴儿的所需,那么就要配合加入奶粉,奶粉的喂养时间也是按照母乳喂养时间间隔来进行,保证婴儿一个营养消化吸收,而且对宝宝喂养奶粉一定要适量,不能过多,以免因为消化不良造成宝宝拉稀情况的发生。
3、喂奶的姿势也要注意,喂奶的姿势是正确喂养宝宝的重要保证,姿势一般为宝宝在母亲的怀抱里倾斜45度角来吃奶,并尽量让宝宝将乳头全部含在嘴里,这样避免进空气的现象。
以上三种是婴儿正确喂养的主要方法,当然还包括其他一些注意事项,比如在宝宝喝完奶后,要保证宝宝不呛奶,竖起宝宝的身体,拍拍他的后背,这样喝的奶不容易呛出来等等,另外就是妈妈因种种原因不能喂养宝宝的,可以采取人工喂养的方法进行。
婴幼儿的喂养有什么特点
喂养主要特点随着孩子乳牙的陆续萌出,咀嚼消化的功能较前成熟,在喂养上与前两个月相比略有变化,每日进食次数为5次,3餐中间上下各加一次点心。有条件的还可以继续每日加一个鸡蛋和250克牛奶。
孩子的膳食安排尽量做到花色品种多样化,荤素搭配,粗细粮交替,保证每日能食入足量的蛋白质、脂肪、糖类以及维生素、矿物质等。培养孩子良好的饮食习惯能使孩子保持较好的食欲,避免孩子挑食、偏食和吃过多的零食。为了保证维生素C、胡萝卜素、钙、铁等营养素的摄入,孩子应多食用黄、绿色新鲜蔬菜。油菜、小菠菜、土豆、胡萝卜、蕃茄、甜柿椒、红心白薯、萝卜、白菜、芥菜头等蔬菜所含维生素、矿物质虽较黄、绿色蔬菜低,但也具有不可缺少的营养价值。每日还要吃一些水果。含维生素C较多的水果有柑橘类、枣、山楂、猕猴桃等。除此之外,每日吃鱼肝油二次,每次仍为3滴,钙片每日2次,每次1克。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1444646479@qq.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起点母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