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是人体的一种自然防御机制,但温度过高时,就需要我们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应对。当体温达到39度时,我们是应该捂汗还是散热呢?本文将为您详细解答这个问题。
一、发烧的原因及危害
1. 原因:发烧的原因有很多,如感冒、流感、肺炎、阑尾炎等。当人体感染病原体时,免疫系统会释放出一些物质,导致体温升高。
2. 危害:发烧本身并不可怕,但过高的体温会对人体造成一定的危害,如脱水、神经系统受损、心脏负担加重等。
二、39度要捂汗还是散热?
1. 捂汗:
* 适用人群:体温在38.5度以下,且患者表现为怕冷、手脚冰凉等症状。
* 方法:穿着保暖衣物,使用热水袋、电热毯等,保持室内温度在25度左右。
* 注意事项:捂汗时要注意通风,避免中暑。
2. 散热:
* 适用人群:体温在38.5度以上,或患者表现为怕热、出汗等症状。
* 方法:
* 物理降温:用温水擦拭身体,重点部位为颈部、腋窝、腹股沟等。
* 药物降温: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退烧药,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
* 饮食调整:多喝水,饮食清淡,避免油腻、辛辣食物。
* 注意事项:
* 散热时要注意保暖,避免受凉。
* 退烧药不能随意使用,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三、表格对比捂汗与散热的优缺点
方法 | 优点 | 缺点 |
---|---|---|
捂汗 | 1.适合低烧患者;2.操作简单;3.可减轻患者不适感。 | 1.容易导致中暑;2.体温难以控制;3.不适合高烧患者。 |
散热 | 1.适合高烧患者;2.体温容易控制;3.可有效预防并发症。 | 1.操作复杂;2.需要密切观察患者体温;3.可导致患者不适感。 |
当体温达到39度时,我们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选择捂汗或散热。一般来说,低烧患者适合捂汗,高烧患者适合散热。在处理发烧问题时,我们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及时就医:发烧时,首先要排除病因,明确诊断,以便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
2. 密切观察:发烧期间,要密切观察患者的体温、病情变化等,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3.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多休息,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饮食清淡,多喝水。
发烧时,我们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以确保患者的健康。
发烧了到底要保温捂汗还是要物理降温
物理降温
发烧时捂汗是不可取的,往往越捂越热,易造成捂热综合征,还容易诱发高热、惊厥,就老人和小孩而言,在体温攀升时不易降温,使用保温捂汗无疑是自寻死路。
当然,体质良好的成年人和青少年另当别论。
发烧患者内环境稳态失衡,以降低环境温度影响机体散热的方式处理。常见的发烧物理降温方式有:降低环境温度,减少衣物,温水擦浴,冰袋冷敷等,另建议补充水分,严重者补充电解质溶液。
在38.5度以下合理使用物理降温,如若持续发热,建议立即前往医院进行治疗,以便将感染性发热风险降至最低。
发烧时应该先捂汗还是应该冰敷
正常体温(腋窝温度)为36-37摄氏度,健康人的身体可自动调节体温,使其保持在正常范围内。在热源(细菌、病毒等)的作用下,温度设定点向上移动,当温度上升超过正常值0.5°c时,就是发热,最常见的发热原因是感染。如细菌和病毒进入人体,人体为了保护自己,免疫系统要消灭入侵者,因为一定程度的发热可以帮助人体消灭入侵的细菌并加强防御,所以人体的免疫系统会产生一些物质使设定点的温度升高,让人体的热量产生大于热量,温度升高后保持相对较高的温度设定点,从而导致发热。当免疫系统获胜,身体消耗了过多的能量,开始迅速降温,温度设定点恢复正常,身体失去的热量多于产生的热量,在降温到正常的过程中,我们的身体大量出汗,带走大量热量。
但有时候,免疫系统与细菌和病毒之间的战斗持续得太久了。长期高温使心脏和呼吸加速,身体新陈代谢增加,加上高烧使我们失去食欲,导致大量能量消耗和供应不足,6个月至6岁的儿童也可能有发热性痉挛,发烧时怎么办?冷敷还是止汗?对于发烧,世界上没有完美的通用配方,只有最合适的方法,发烧已经很糟糕了,冰可能会使它更糟。冷敷使皮肤血管收缩,反而不利于散热。从发热机制来看,冷敷降温相反移动,暂时算力降温到正常范围,但温度设定点没有下降,只会使机体产生热量更严重。
然而,在长期发热的病人中,过高的体温会损害中枢神经系统,用冷敷降温头部有助于保护脑部。而用乌汗有用吗?当体温继续升高时,我们是否觉得舒服到可以用另一层被子盖住你?当体温升高到一定程度时,机体散热降温,是为了盖不住出汗。出汗时,机体辐射热量增加,被盖防止散热。特别是一岁以下的婴儿,长时间的遮盖可能会导致热症候群、轻度脱水、中枢神经系统严重受损。当体温没有上升到体温调节点时,我们的手脚会发冷,发冷,适当的遮盖可以帮助我们提高体温,减轻不适。
但当你达到温度设定点时,当温度保持在高位时,你不必再盖住热量,高烧也不会马上消失。美国小儿科学会的最新指导方针指出,健康的儿童如果没有明显的不适感,就不需要发烧到摄氏39度以下,而高于摄氏39度的发烧也不需要降低。中国的指南说发烧需要降低到38.5摄氏度以上。发烧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症状,发烧后,最重要的是好好休息,冷被子,太热的冷敷,出汗多喝水,及时营养。大多数发烧可以自己治好,不用去医院,如果病情继续恶化,身体感觉很不舒服,应该去医院听从医生的指导。
发烧时盖被子还是不盖被子
发烧要不要盖被子应该视情况而定,如果发烧患者感觉很冷,其四肢冰凉,一直打寒颤时,就要盖上被子,但是,如果发烧患者感到热,一直冒汗的时候,此时需要散热,不能盖被子。
拓展资料
发烧盖被子
发烧患者在体温上升期时,全身都发冷,打寒颤,以产生热量,所以,此时盖上被子可以减少热量的散发,让患者感到舒服。
发烧患者在机体没有产热的时候,就会逐步向外散热,血管扩张,身体一直出汗,这时,取下被子,是帮助患者散热,还可以适当减少衣物,否则会使得身体捂得更热,反而不利于散热降温,可在短时间内升得更高。
发烧盖被子出汗没用
对于体质比较弱的人,最好不要采用出大汗的方式,来达到降温的目的,大汗淋漓带走过多的水分,这会让身体本身就很虚弱的人更加虚弱。
对于小宝宝来说,切忌“捂汗”。小孩在发热时,会出现发抖的症状,父母会以为孩子发冷,其实这是因为他们体温上升导致的痉挛。可能是导致“捂热综合征”,造成休克等一系列严重后果。应该首先把孩子的衣服扣子解开散热,然后进行头部冷湿敷、温水擦身等物理降温的方法。
发烧处理方法
发烧的时候要及时补充水。好像机器在运转的时候要用水来散热,防止机器被烧坏一样。同样的,我们也要补充水来支持身体通过发烧排出毒素,所以适当地喝点水是有必要的。
除非发烧39度C以上,或可能有生命危险,不要贸然地去打退烧针。
多休息,不要透支体力。
要正确地认识,要知道我们身体的免疫系统从来不做没有意义的事,发烧是清除体内有害物质的信号。并且发烧需要消耗人体很多的养分、很多的能量才能够完成,所以只有在足够的养分和能量的支持之下,人体才能完成发烧排毒的过程。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词条发烧(发烧(疾病)_百度百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1444646479@qq.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起点母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