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特纳菌阴道炎,听起来是不是有些陌生?但你知道吗,这种阴道炎在女性中并不少见。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加特纳菌阴道炎,了解它的成因、症状、预防和治疗,让你远离这个“小麻烦”。
一、什么是加特纳菌阴道炎?
加特纳菌阴道炎,又称细菌性阴道病,是由加特纳菌引起的一种阴道感染。这种细菌原本就存在于女性阴道中,但当阴道菌群失衡时,加特纳菌数量增多,就会引发炎症。
二、加特纳菌阴道炎的成因
1. 性传播:与感染加特纳菌的伴侣发生性关系,是最常见的感染途径。
2. 个人卫生:不注意个人卫生,如不勤换内裤、使用不洁卫生用品等,会增加感染风险。
3. 避孕措施:使用避孕套、避孕药等避孕措施,也可能导致阴道菌群失衡。
4. 其他因素:如月经期间、怀孕期间、糖尿病等,也可能增加感染风险。
三、加特纳菌阴道炎的症状
1. 白带增多:白带呈灰白色,有鱼腥味,有时伴有恶臭。
2. 外阴瘙痒:外阴瘙痒不适,有时伴有灼热感。
3. 性交疼痛:性交时疼痛,甚至出血。
4. 异味:私处异味明显,尤其在月经期间、性交后或运动后。
四、加特纳菌阴道炎的预防
1. 注意个人卫生:勤换内裤,使用透气性好的卫生用品,保持外阴清洁干燥。
2. 避免不洁性行为:与性伴侣保持忠诚,避免不洁性行为。
3. 合理使用避孕措施:选择合适的避孕措施,避免阴道菌群失衡。
4. 定期体检:定期进行妇科检查,及时发现并治疗感染。
五、加特纳菌阴道炎的治疗
1. 药物治疗:医生会根据病情开具抗生素、阴道栓剂等药物,帮助消除加特纳菌。
2. 物理治疗:如微波、激光等物理治疗方法,可促进炎症消退。
3. 中医治疗:中医认为,加特纳菌阴道炎与肝肾不足、湿热下注有关,可采取中药、针灸等治疗方法。
六、加特纳菌阴道炎的注意事项
1. 避免滥用抗生素:抗生素并非万能,滥用抗生素可能导致菌群失衡,加重病情。
2. 治疗期间避免性生活:以免交叉感染。
3. 治疗结束后,仍需定期复查:确保病情得到彻底治愈。
七、总结
加特纳菌阴道炎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了解其成因、症状、预防和治疗,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预防和治疗这种疾病。希望这篇文章能对你有所帮助,让你远离加特纳菌阴道炎的困扰。
成因 | 预防措施 | 治疗方法 |
---|---|---|
性传播 | 注意个人卫生、避免不洁性行为、合理使用避孕措施 | 药物治疗、物理治疗、中医治疗 |
个人卫生 | 勤换内裤、使用透气性好的卫生用品、保持外阴清洁干燥 | 注意个人卫生、避免不洁性行为、合理使用避孕措施 |
避孕措施 | 选择合适的避孕措施、避免阴道菌群失衡 | 合理使用避孕措施 |
其他因素 | 定期体检、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 定期体检、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
以上就是关于加特纳菌阴道炎的详细介绍,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加特纳菌阴道炎应该怎么治疗
这好象是医生玩的个噱头,其实也不是什么新的毛病。
加特纳菌性阴道炎又名嗜血杆菌性阴道炎,以前曾归于棒杆菌性阴道炎,是由加特纳杆菌引起的一种阴道粘膜炎症,可通过性交传染。故列为性传播疾病。
治疗也不是很难,你可以用下列药物:
磺胺类药物和四环素族药物:将四环素100毫克和磺胺噻唑0.5克制成栓剂,置入阴道深部,每晚一次,共10日。
灭滴灵:250毫克,1日3次,7日。或大剂量2克,一次口服。大剂量可能引起恶心、呕吐。
氨苄青霉素:口服500毫克,一天4次,共7天。有全身感染者,可静脉滴注氨苄青霉素或氯霉素。
特别提醒:
你如果有固定性伴侣,要同时治疗,因为男性伴侣常是无症状带菌者,其尿培养阳性率高达79.91%。如果无固定性伴侣,在治疗其间要停止性生活。
加特纳菌阴道炎的疾病特性
Gardnerella vaginalis为小而短的多形性革兰氏阴性杆菌。在新鲜的湿片中常可见到无数成堆的这类杆菌,少量脓细胞及大量的阴道上皮细胞。在成熟的阴道上皮细胞表面,由于细菌的粘附而呈点状或颗粒状,细胞边缘晦暗,呈锯齿形,这种细胞称为线索细胞(cluecells),为本病的特征。
形态加特纳杆菌为革兰氏阴性细小杆菌,常呈球杆状,有时呈丝状和多形状,常见两极染色。仅0.4~0.6毫微米至1~2毫微米大小,无活动力、无鞭毛、无芽孢。许多菌株有荚膜。在人工培养时必须给予新鲜血液才能生长繁殖,故有“嗜血”之称。但其生物特性与嗜血杆菌不尽相同,临床上引起的阴道炎为非特异性阴道炎。阴道加特纳菌(gardnrella vaginallis,GV)与非特异性阴道炎(bacterial vaginosis,BV)有关。BV可以导致多种严重的妇科并发症,如子宫全切的术后感染、绒毛膜炎、羊水感染、早产、产后子宫内膜炎等。阴道加特纳菌还能引起新生儿致死性和非致死性败血症和软组织感染。因其可通过性传播,所以近年来许多学者将其列入性病病原体的范愁。与经典性病相比人们对它了解还不够深入。1980年Greenwood和Pickett经DNA杂交等研究,新建立一个菌属,即加特纳菌属,此菌属唯一的一个菌种即阴道加特纳菌。本菌无芽孢、无荚膜、无鞭毛具有多形性,革兰染色因菌龄不同而异。一般而言,实验室保存菌株趋向革兰阴性,而新鲜的临床标本分离株趋向于革兰阳性。大小约为0.5×1.5~2.5μm,兼性厌氧。
分类位置在最早期的研究中,由生长表面及型态特征为依据,是将Gardnerella vaginalis归类为Haemophilus或Corynebacterium这两属之一。经由现代的rRNA序列及DNA比对技术,便将之独立为一个属,并为了纪念在1955年首次发现该菌的Gardner及Dukes,就将这个属称为Gardnerella,此菌亦正式更名为Gardnerella vaginalis。而属名的vaginalis意指「阴道的」。此菌即为Gardner氏阴道菌。
自然栖息地人类的生殖或泌尿道。
适合生长环境Gardnerella vaginalis的适合生长环境生长温度(℃—25~42最适生长温度(℃)—35~37最适生长pH值—6.0~6.5氧气需求—兼性厌氧
培养特性接种后需放在蜡烛缸中或含有5%CO2的潮湿空气中。营养需求为可求性〈fastidious〉。但是并不需要nicotinamide adenine dinucleotide〈V factor〉、hemin〈X factor〉或其她类似辅?的物质。其她已知必需的营养物:biotin,叶酸〈folic acid〉,烟碱酸〈niacin〉,维她命B1〈thiamine〉,维她命B2〈riboflavin〉及两种以上的嘌呤与嘧定。在NA上呈现不生长或微量生长;在大部份一般的选择性培养基上亦不生长。若以Vaginalis agar培养,菌落成针尖状,圆形,不透明状,菌落边缘平滑。在接种后48小时内菌落可长至0.4~0.5mm,周围有透明环围绕,为β型溶血〈β hemolysis〉。
致病性及应用
1.非特定性细菌增生型阴道炎〈bacterial nonspecific vaginitis〉:在阴道中Gardnerella vaginalis、Mycoplasma hominis及乳酸菌等皆为正常菌丛。但若体内H2O2缺乏,便会产生阴道发炎的症状(过多的阴道份泌物,阴道pH值大于4.5,产生大量的clue cells)。
2、产后妇女的菌血症(bacteremia)。
阴道加特纳菌简介
阴道加特纳菌(Gardnrella vaginallis, GV)与非特异性阴道炎(Bacterial vaginosis, BV)密切相关。BV可能导致包括子宫全切术后感染、绒毛膜炎、羊水感染、早产、产后子宫内膜炎等在内的多种严重妇科并发症。此外,GV还能引起新生儿致死性和非致死性败血症及软组织感染。由于GV可通过性传播,近年来,它被许多学者归类为性病病原体。虽然对经典性病有较深入研究,但对GV的了解仍不够充分。
阴道加特纳菌在非特异性阴道炎中的作用至关重要。BV的发生与GV过度生长有关,可能导致阴道pH值失衡,进而影响正常菌群平衡。因此,BV通常表现为阴道分泌物异常增多,呈稀薄、泡沫状,有鱼腥味。GV与BV之间的这种紧密联系,使得GV成为研究非特异性阴道炎的重要对象。
GV与多种妇科并发症的关系也引起了广泛关注。子宫全切术后感染、绒毛膜炎、羊水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与GV的感染密切相关。早产、产后子宫内膜炎等产后并发症也可能与GV感染有关。这些研究结果表明,GV在妇科健康问题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由于GV通过性传播,近年来,将其纳入性病病原体范畴的学者越来越多。性病通常与性行为密切相关,GV也不例外。虽然对GV的性传播特性已有所认识,但对其性传播的详细机制及预防措施仍有待深入研究。
与经典性病相比,GV的了解程度相对较低。经典性病如梅毒、淋病等有较完善的诊断方法和治疗手段,而GV的诊断和治疗仍存在挑战。GV的诊断通常依赖于阴道分泌物的细菌培养和鉴定,治疗则主要依赖于抗生素。然而,GV的抗生素治疗效果并不理想,容易导致复发。
总之,阴道加特纳菌与非特异性阴道炎、妇科并发症以及性病有着密切联系。尽管对GV的研究已取得一定进展,但对其生物学特性、传播机制及治疗策略的理解仍需进一步深入。未来的研究将致力于揭示GV的更多奥秘,为防治非特异性阴道炎和相关妇科并发症提供更有效的策略。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1444646479@qq.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起点母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