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妇死亡(产妇死亡四大原因是什么)

在我国,每年都有不少产妇在分娩过程中遭遇不幸,甚至有的失去了生命。这让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产妇死亡事件频发?我们又该如何保障产妇的生命安全?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揭开生育安全的神秘面纱。

一、产妇死亡现状

根据国家卫健委发布的《中国孕产妇死亡报告(2019年)》,2019年我国孕产妇死亡率为17.3/10万,孕产妇死亡原因主要包括:产后出血、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糖尿病、胎盘早剥等。

二、产妇死亡原因分析

1. 医疗资源分布不均

表格1:全国孕产妇死亡原因占比

原因 占比
产后出血 37.6%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20.1%
妊娠期糖尿病 6.9%
胎盘早剥 6.9%
其他 28.5%

由表格1可以看出,产后出血是导致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产后出血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医院医疗资源不足:一些偏远地区医院缺乏专业医护人员和设备,无法为产妇提供及时有效的救治。

(2)孕妇自身原因:部分孕妇对孕期保健重视程度不够,存在营养不良、贫血等问题,导致产后出血风险增加。

(3)医护人员技术水平不足:部分医护人员对产后出血的预防和处理缺乏经验,导致救治不及时。

2. 社会因素

(1)生育观念落后:一些地区仍存在重男轻女的思想,导致孕妇在孕期和分娩过程中得不到足够的关爱和照顾。

(2)生育政策调整:近年来,我国生育政策逐渐放宽,但随之而来的是生育年龄的推迟,高龄产妇数量增加,这也增加了产妇死亡的风险。

三、保障产妇生命安全的措施

1. 加强医疗资源配置

(1)加大对偏远地区医院的投入,提高医疗设备水平,吸引专业医护人员。

(2)提高医护人员待遇,鼓励优秀人才投身于孕产妇保健工作。

2. 提高孕妇自我保健意识

(1)加强对孕妇的健康教育,提高孕产妇对孕期保健的认识。

(2)倡导科学育儿观念,减少生育过程中的风险。

3. 完善生育政策

(1)调整生育政策,降低高龄产妇比例。

(2)加大对生育政策的宣传力度,让更多家庭了解相关政策。

产妇死亡事件的发生,让我们看到了生育安全的严峻形势。只有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保障孕产妇的生命安全。让我们携手共进,揭开生育安全的神秘面纱,为每一个新生命的到来保驾护航。

产妇死亡的四大原因:根据原因巧妙避免

产妇死亡是现代应该警惕的问题,那你你们知道产妇死亡的一些原因吗?下面是我精心为你整理的产妇死亡的四大原因,一起来看看。

产妇死亡的四大原因

产后出血,产褥感染,妊娠合并心脏病,严重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导致孕妇死亡的四大原因。

如何预防产妇死亡

早检查、早发现最好不要剖腹产

除此之外,其他的安全步骤也很重要:

一、进行早期产前检查,控制潜在疾病危险,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怀孕会使人的血液更容易凝结。那些已经有血栓或者亲属有血栓、肥胖、静脉曲张的妇女患深静脉血栓的风险更大,她们需要进行血液稀释治疗。另外,剖腹产也会增加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

二、穿压缩鞋防止血液凝结在小腿部位。对于实行了剖腹产的产妇,医院应该考虑给她们提供压缩鞋,穿这种鞋能帮助产妇防止血液凝结在小腿部位。

三、尽量避免剖腹产。剖腹产有时是能挽救生命,但妇女们该学会尽量让自己不需要使用这种救命手段。因为如果你这次剖腹产了,下次再怀孕就很可能还需要剖腹产,一而再再而三剖腹产会增加大出血的风险。梅因说,孕妇在临产前就应该到医院,免得到时候手忙脚乱,增加需要剖腹产的风险。

产妇死亡的情况

每天,约有1000名妇女死于与妊娠和分娩有关的可预防疾病。所有孕产妇死亡有99%发生在发展中国家。在农村地区及贫困和教育程度较低的群体中,产妇死亡率较高。少女面临的妊娠并发症和妊娠死亡风险比年长妇女大。在分娩前后和分娩期间,熟练的护理可挽救妇女和新生儿的生命。 1990年至2008年,世界各地的孕产妇死亡率下降了三分之一。

孕产妇死亡率之高令人无法接受。全世界每天约有1000名妇女死于与妊娠或分娩有关的并发症。2008年,35.8万名妇女在妊娠和分娩期间及分娩后死亡。几乎所有这些死亡都发生在发展中国家,而且大多数本来是可以预防的。

做好产检预防孕妇死亡的方法

0~5周初步验孕。“老朋友”过期迟迟没来,就要怀疑自己是否怀孕了。建议你不妨先去药店购买市售的早孕试纸自行测试一下,或直接去妇产科,请专科医师为你检查。

5~6周超声波检查看胚胎数。此时通过超声波检查,大致能看到胚囊在子宫内的位置,若未看到,则要怀疑是否有宫外孕的可能。孕妈妈若无阴道出血的情况,仅需看看胚囊着床的位置。若有阴道出血时,通常是“先兆性流产”,这段时间若有一些组织从阴道中掉出来,就要考虑是否真的已经流产。另外,在孕期5—8周还可以看到胚胎数目,以确定准妈妈是否孕育了双胞胎!

6~8周开始害喜。超声波检查看到胎儿心跳、卵黄囊。在这个时期开始出现恶心、呕吐、胃口不佳等情形,要少量多餐,防止饥饿性酮症。如果前面没有做过超声波,现在也可做超声波检查,可看到胚胎组织在胚囊内,若能看到胎儿的心跳,则代表胎儿目前处于正常状态下。此外,还能看到供给胎儿12周以前营养所需的卵黄囊。

9~11周做绒毛膜采样。若孕妇家族本身有遗传性疾病,可在这个时间段做“绒毛膜采样”。此项检查具有侵入性,常会造成孕妇流产以及胎儿受伤,做之前要仔细听从医生的建议。如无家族遗传性疾病,一般孕妇不需做此项检查。

第一次产检:孕12周,主要检查孕期营养监测、B超、心电图、MDI分泌物等;

第二次产检:孕16~20周,主要检查尿常规、血糖、血钙、血脂、丙肝抗体、梅毒反应素、HIV抗体、优生四项以及微量元素;

第三次产检:孕20~24周,主要检查妊娠期高血压预测、妊娠期糖尿病筛查(糖筛)、大畸形筛查;

第四次产检:孕28~30周,主要检查B超、尿常规、血常规;

第五次产检:孕32~34周,主要检查尿常规、血常规;

第六次产检:孕36周,主要检查胎心监护;

第七次产检:孕37周,主要检查胎心监护、彩超、血常规、尿常规;

第八次产检:孕38周,主要检查胎心监护;

第九次产检:孕39周,主要检查胎心监护;

孕产妇四大死原因顺序,产妇死亡的四大原因排位

从备孕到分娩,这个漫长过程的辛酸只有妈妈一人才能真实感受到。尤其是在分娩期,孕产妇需要面对许多风险,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过一趟鬼门关”。一般来说,孕产妇在产前都会做好各方面的检查和准备,但还会有那么多孕产妇不幸死亡,那么孕产妇四大死亡原因顺序是怎样的,产妇死亡的四大原因排位如何?

孕产妇死亡的四大原因:

1、产后出血:产后出血是我国孕产妇死亡的首要原因。宫缩乏力、软产道裂伤、胎盘因素和凝血功能障碍都可能会导致产后出血,其中宫缩乏力是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产后出血危害产妇生命安全,所以做好产前、产中和产后的检查、护理以及心理疏导是很重要的。

2、产褥感染:产褥感染是常见的产褥期并发症,是产妇死亡的四大原因之一。常见症状表现为持续发热、剖腹产刀口疼痛或顺产会阴疼痛以及恶露异常。为减少产妇出现产褥感染的风险,建议产妇做好清洁,注意室内通风透气,减少细菌滋生,在身体允许的情况下进行适当地运动。

3、妊娠合并心脏病:妊娠合并心脏病是产科严重的合并症,是导致孕产妇死亡的主要病因之一,心脏病孕产妇的主要死亡原因为心力衰竭。妊娠合并心脏病有多种类型,其中先天性心脏病占比最大,建议有心脏病的女性做好孕前咨询及检查,怀孕期间坚持定期产检。

4、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高血压是常见且妊娠期特有的严重威胁孕产妇生命安全的产科并发症,对妈妈和胎儿都可能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为预防妊娠期高压,建议孕产妇加强产前检查,注重适当运动与合理饮食。

买了社保生育险产妇死了怎么赔偿

商业生育险主要保障大人和小孩,包括怀孕期间发生意外风险、生产期间出现意外以及新生儿的死亡和先天性残疾等。一般来说,商业生育险对于部分医疗费、顺产或剖腹产的费用是不报销的,怀孕或者生产时也没有相应的补贴。

具体还要看是不是医疗事故,还是身体原因导致。因医疗事故导致的产妇死亡,社保部分也是不赔的。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1444646479@qq.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起点母婴网

    本文地址:https://www.shdoqs.com:443/yuer/65591.html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