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对疫苗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疫苗作为预防传染病的重要手段,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流脑疫苗作为预防和控制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的有效手段,在我国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将从流脑疫苗的定义、重要性、应用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期为公众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流脑疫苗的定义
流脑疫苗,全称为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疫苗,是一种预防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疫苗。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是由脑膜炎奈瑟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侵犯中枢神经系统,严重时可导致死亡。流脑疫苗通过激活人体免疫系统,产生特异性抗体,从而达到预防流脑的目的。
二、流脑疫苗的重要性
1. 降低流脑发病率:据统计,我国每年约有10万例流脑病例,其中重症病例占比较高。接种流脑疫苗可有效降低流脑发病率,减轻患者痛苦,降低家庭和社会负担。
2. 保护易感人群:流脑疫苗适用于6个月至60岁的易感人群,特别是婴幼儿、孕妇、老年人等免疫力较低的人群。接种流脑疫苗可提高这些人群的免疫力,降低感染风险。
3. 阻断传播途径:流脑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接种流脑疫苗可降低病毒在人群中的传播速度,保护易感人群。
4. 促进公共卫生事业:流脑疫苗的普及应用有助于我国公共卫生事业的持续发展,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三、流脑疫苗的应用
1. 疫苗种类:目前,我国流脑疫苗主要有两种类型:A群流脑多糖疫苗和A+C群流脑多糖疫苗。A群流脑多糖疫苗主要用于预防A群流脑,A+C群流脑多糖疫苗则可预防A群和C群流脑。
2. 接种程序:根据我国免疫规划,婴幼儿需在6个月至2岁期间完成流脑疫苗接种。孕妇、老年人等易感人群可根据医生建议接种。
3. 免疫持久性:流脑疫苗的保护效果可持续数年,但为了维持免疫力,建议根据疫苗说明书和医生建议进行加强免疫。
4. 疫苗不良反应:流脑疫苗的不良反应较少,主要包括局部红肿、疼痛、发热等。如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应及时就医。
流脑疫苗作为一种有效的预防措施,在降低流脑发病率、保护易感人群、阻断传播途径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应继续加大流脑疫苗的推广力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为构建健康中国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 张志强,刘丽君,李晓波.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疫苗免疫策略研究[J]. 中国疫苗与免疫,2018,24(3):226-230.
[2] 王志勇,刘丽君,李晓波.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疫苗的研究进展[J]. 中国疫苗与免疫,2019,25(2):144-148.
[3]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预防控制指南(2019年版)[Z]. 2019.
什么是流脑疫苗
1、流脑疫苗,是用来预防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呼吸道传染病的疫苗。这种疫苗可以分为A群和A+C群两种。
2、流脑A群一般是在六个月到一岁半之间接种第一次,第二次和第一次间隔最少够三个月。流脑A+C群是两岁以上的儿童和成人,可以用来接种的疫苗。
3、流脑多发生于冬季和春季,儿童的发病率比较高。每年过年的前后,比如十一二月份和第二年的二月到五月份发病比较高。这个疫苗打完以后反应比较少,偶尔有局部疼痛、低热现象。
流脑疫苗注射问题
流脑不可轻视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它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较强。在2003年全国上半年按规定报告的27种法定管理传染病中占重要地位:死亡数、病死率均占第6位,仅次于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流脑的流行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周期性,主要在冬春季流行,发病常在3、4月份达高峰,并在一定周期内出现流行高峰。流脑病菌存在于鼻咽腔分泌物中,通过咳嗽、打喷嚏等飞沫传播,免疫力弱,病菌就可能进入血液循环,在血液中繁殖形成败血症,进一步随血流侵犯脑组织和脊髓外的被膜,引发脑脊髓膜炎。这种病的潜伏期一般为2—3天,最长的为一周。流脑病毒普遍易感,在各年龄组人群中均可发生。主要侵犯对象为儿童及青壮年,15岁以下儿童发病占75%,而成人的病死率高。
今年要打A+C
监测显示,健康人群中,抗A群流脑菌株抗体水平较高,A群流脑菌株带菌率较低,因此,出现大规模流行的可能性不大,但B群和C群菌株有可能出现爆发,但也不会大规模流行。
流脑球菌菌群存在漂移现象,流脑的流行由不同的菌群交替轮换引发,我国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主要以A群流行为主,但近年来由C群引起病例时有发生,局部地区还发生爆发性流行,病死率较高。国际上近年的流脑流行也主要由C群引发。预防流脑的最佳策略是采用多价多糖疫苗对易感人群进行预防。因此使用A+B群流脑多糖疫苗对易感人群进行预防接种十分必要。(B群多糖对人体无效,主要研制外膜蛋白为基础的疫苗)
如何接种流脑疫苗
6个月—2周岁的儿童,使用A群流脑疫苗初免两针,间隔3个月;2周岁、5周岁各加强一针A+C群流脑疫苗。推荐6—15周岁的孩子接种A+C群流脑疫苗。成人也可以自愿接种。接种后6—8小时,可能有红晕或压痛感,24小时后可逐渐消退。
有些人不可接种流脑疫苗:
★神经系统疾患、精神病患者:对患有癫痫、臆症、脑炎后遗症、抽搐等疾患或有上述既往病史,或既往过敏史者;
★肾病、心脏病或活动性结核患者;
★急性传染病、发热患者。
流脑疫苗是免费打还是自费打
注射流脑疫苗是预防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有效手段。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是一种儿童高发的疾病,如果没有接种疫苗或者治疗不及时会给儿童身体带来极大的伤害。现在市面上有免费流脑疫苗和自费流脑疫苗两种,那宝宝接种哪种疫苗比较好呢?
1、流脑疫苗打自费还是免费的
流脑疫苗自费和免费的效果实际上区别不是很大。一般来说接种免费的流脑疫苗就够了,如果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也可以选择接种自费疫苗。家长可以自行斟酌。
2、什么是免费流脑疫苗
免费疫苗实际上就是一类疫苗。一类疫苗是由国家免费提供的,规定必须接种的疫苗。包括预防15种疾病的14种疫苗。免费流脑疫苗是指在3、6月龄接种的A群流脑疫苗,和3、6周岁接种的A+C群流脑疫苗。
3、什么是自费流脑疫苗
自费疫苗实际上就是二类疫苗。二类疫苗是公民自愿,自费接种的疫苗。自费流脑疫苗有两种,一种是2岁以下儿童可用的A+C群流脑疫苗;另一种是用于2岁以上儿童的A+C+Y+W群疫苗。
4、用自费流脑疫苗的优缺点
自费流脑疫苗的优点是:使用自费A+C群流脑疫苗能使孩子更早的获得A+C群流脑的免疫力,使用A+C+Y+W群自费疫苗能让孩子获得A、C、Y、W四群流脑的免疫力。缺点是:价格较贵。
5、用免费流脑疫苗的优缺点
用免费流脑疫苗的优点是:6月龄以下接种A群流脑疫苗安全性好,价格实惠,质量可靠。缺点是:接种A+C群流脑疫苗的时间相对较晚,并且没有A+C+Y+W群流脑疫苗。
6、流脑疫苗接种时间
因为刚出生不久的宝宝是特殊人群,他们的免疫力不高,身体各种的系统功能还不完善,所以需要通过接种疫苗来得到保护。由于每种疫苗的不一样,所以接种时间都不一样。流脑疫苗有两个种类,那么不同的流脑疫苗接种时间一样吗?且看下面的细述。
1、A群流脑疫苗:婴儿在6—18月时接种第1、2剂,两剂间隔时间不得少于3个月;3岁时接种第3剂,与第2剂接种间隔时间不得少于1年;6岁时接种第4剂,与第3剂接种间隔时间不得少于3年。
2、A+C群流脑疫苗:接种对象为2岁以上的人群;已接种过1剂A群流脑疫苗者,接种A+C群流脑疫苗与接种A群流脑疫苗的时间间隔不得少于3个月;已接种2剂或2剂以上A群流脑疫苗者,按种A+C群流脑疫苗与接种A群流脑疫苗最后1剂的时间间隔不得少于1年;接以上原则接种A+C群流脑疫苗,3年内避免重复接种。
7、流脑疫苗副作用
接种本疫苗后,反应轻微,一般无严重的局部反应和全身反应。个别儿童接种后,局部出现红晕、轻微疼痛1—2天;全身反应有低热,1%—4%的受种者可出现超过38.5℃的发热;偶有过敏反应。大多数接种者在接种后10—24小时出现,一般1—2天自行恢复,必要时可对症治疗。
8、流脑疫苗注意事项
1、启开疫苗瓶后,每支加入所附5ml稀释液溶解,摇匀后立即使用;
2、安瓿破裂、瓶内有异物者不得使用;
3、接种后在接种单位停留30分钟,观察孩子的反应情况,无异常后离开;
4、接种后适当休息,多饮开水,注意保暖,避免进行剧烈的活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1444646479@qq.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起点母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