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在出生后的前几个月,由于消化系统尚未发育完全,很容易出现吐奶现象。对于新手父母来说,宝宝吐奶是件让人焦虑的事情。月子里宝宝吐奶严重怎么办?本文将从原因、护理方法、预防措施等方面为您详细解答。
一、宝宝吐奶的原因
1. 吞咽反射不成熟:新生儿的吞咽反射尚未完全成熟,容易导致奶液进入气管,引起吐奶。
2. 喂养方式不当:喂养姿势不正确、奶嘴孔过大或过小、喂奶过快等都会导致宝宝吐奶。
3. 奶量过多:宝宝吃奶过量,胃部容量有限,奶液无法消化,导致吐奶。
4. 肠胃功能不成熟:新生儿的肠胃功能尚未发育完善,消化能力较弱,容易出现吐奶现象。
5. 穿衣过多:宝宝穿衣过多,容易导致体温过高,影响消化系统功能,引起吐奶。
二、月子里宝宝吐奶的护理方法
1. 保持良好的喂养姿势:喂奶时,让宝宝的身体呈45度角,头部略高于身体,有利于吞咽反射,减少吐奶。
2. 控制喂奶量:根据宝宝的实际需求,适当调整喂奶量,避免过量喂养。
3. 选择合适的奶嘴:根据宝宝的月龄和需求,选择合适的奶嘴孔径,避免喂奶过快或过慢。
4. 注意喂奶时间:喂奶后,适当让宝宝趴在妈妈胸口,拍嗝排气,减少吐奶。
5. 保持室内温度适宜:室内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宝宝的消化系统,导致吐奶。因此,要保持室内温度适宜。
6. 注意衣物厚度:根据天气变化,适当调整宝宝的衣物厚度,避免过热或过冷。
三、月子里宝宝吐奶的预防措施
1. 喂养姿势正确:喂奶时,保持宝宝的身体呈45度角,有利于吞咽反射,减少吐奶。
2. 控制喂奶量:根据宝宝的实际需求,适当调整喂奶量,避免过量喂养。
3. 选择合适的奶嘴:根据宝宝的月龄和需求,选择合适的奶嘴孔径,避免喂奶过快或过慢。
4. 注意宝宝的情绪:喂奶时,观察宝宝的情绪,避免宝宝过于饥饿或过度疲劳。
5. 定期检查:定期带宝宝去医院进行体检,确保宝宝的健康状况。
月子里宝宝吐奶是常见的现象,家长不必过于担心。通过了解原因、掌握护理方法、采取预防措施,可以有效应对宝宝吐奶问题。在此过程中,家长要保持耐心和信心,与宝宝共同度过这段特殊时期。祝愿宝宝健康成长,家庭幸福美满!
月子里的小孩吐奶怎么办
月子里的小孩吐奶怎么办
月子里的小孩吐奶怎么办,宝宝吐奶,相信很多宝妈妈们都遇到过,吐奶的情况在临床与生活中都是很常见的,但是很多宝妈都会担心,以下分享月子里的小孩吐奶怎么办。
月子里的小孩吐奶怎么办1
新生儿吐奶的情况,妈妈要注意区分是生理性吐奶还是病理性吐奶。生理性吐奶数以正常情况,妈妈在喂奶时注意每次喂奶量不要过大,喂奶后先把宝宝竖起来,轻打背部;如果宝宝出生24小时就不停吐奶,量较多,多为病理性吐奶,应及时找医生诊治。
一般而言,宝宝从半个月大时开始吐奶,一般在两个月大时最严重,三个月大后慢慢减少吐奶的次数,宝宝半岁后吐奶现象就很少了。新生儿吐奶有些是喝太多的奶了,宝宝会将多余的分量吐掉,有些是把喝入胃里的空气排出来的时候带了奶出来。
1、上身保持抬高的姿势
一旦呕吐物进入气管会导致窒息。因此在让孩子躺下时,最好将浴巾垫在孩子身体下面并要保持上身抬高。如果孩子躺着时发生吐奶,我们可以把孩子脸侧向一边。
2、吐奶后,要多注意观察孩子的状况
在孩子躺着时要把孩子头部垫高,或者索性把孩子竖着抱起来。吐奶后,孩子的脸色可能会不好,但只要稍后能恢复过来就没有问题。另外,根据情况可以适当地给孩子补充些水分。
3、补充水分要在呕吐后30分钟进行
孩子吐奶后,如果马上给孩子补充水分,可能会再次引起呕吐。因此,最好在吐后30分钟左右用勺先一点点地试着给孩子喂些白水。
通过文章的介绍,相信各位朋友都已经解决了心中的疑问,如果大家有任何的困难,可以到正规的医院咨询专业的医师。
月子里的小孩吐奶怎么办2
婴儿吐奶是怎么回事
一般来说,婴儿吐奶的量比较多,可以发生在喂奶后不久,或半小时以后,吐奶前宝宝会有张口伸脖、痛苦难受的表情。吐奶是婴儿常见的现象,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所致:
1、疾病因素:
吐奶可能是全身性或胃肠道疾病时的一个症状。如果宝宝因为吐奶而导致体重急剧减轻,或者边吐边咳嗽,或是呕吐物呈现褐色或绿色,或呈喷射状吐了70—80厘米远,这些很有可能是某种疾病的征兆。大多数的宝宝都是快乐的呕吐者,如果宝宝吐奶吐得十分难受,很有可能就是食道发炎了,爸妈需要及时带宝宝到医院治疗。
2、生理因素:
婴儿胃肠首的。解剖生理特点容易发生吐奶:这是由于在食道与胃之间的贲门还没发育成熟,加上要排出残存体内的一些粘膜而导致的吐奶。由于生理原因而引起的吐奶比较常见。
3、其他原因:
宝宝也有可能是因为进食过多,而且在吃奶后立即平卧,也容易导致吐奶。这都是生理性的吐奶,爸妈不用太紧张。同时也要注意不要一次过让宝宝吃得太饱。
总的来说,如果宝宝偶尔吐一次奶,精神也很好,则不一定表示得病了。但如果宝宝连续吐几次,且每次喂奶都会吐,爸妈则要注意宝宝是否有发热,大便情况如何,精神有无改变等等。因为这预示着宝宝身体可能存在胃肠道问题,也可能是身体其他系统存在病变,需要带宝宝去医院查明原因。
小孩吐奶怎么办2
1、吐奶时要保持上半身处于抬高的状态
如果宝宝发生吐奶,为了避免呕吐物导致宝宝出现窒息,要让宝宝马上处于平趟的状态,让上半身抬高。
2、吐奶后要注意观察宝宝的精神状况
吐奶如果轻微,一般在10分钟左右,宝宝的精神状况就会恢复良好。吐奶后,可以将宝宝抱艳情来,并根据宝宝的精神状况适当的补充一些水分。
3、补充水分在呕吐发生后半个小时
在呕吐后半个小时,用小勺子给宝宝喂一些白开水,可以缓解宝宝身体方面的不适,同时达到补水的目的。
4、吐奶后喂养量要适当减少
如果吐奶后,宝宝精神状况也恢复了,宝宝又有吃奶的欲望时,妈妈们要少让宝宝吃一些。根据宝宝吃奶后的反应,再慢慢增加喂奶量。在呕吐没有完全恢复期间,是不能再额外的进食其它的辅食了。
宝宝多大不会吐奶
婴儿吐奶,很有可能会持续到六个月,甚至更晚。爸妈要做好心理准备,但是这并不是表明宝宝病了,他可能只是生理性的吐奶。大多数的宝宝会自己坐直的时候大概就不会吐奶了,然而也少数宝宝是例外,可能会延续到一岁。
爸妈在宝宝吐奶的时候,做些防护措施会让生活舒服些:例如当宝宝在你身上的时候,铺一条毛巾在肩上或者大腿上,这样宝宝吐奶的时候就不会把你也弄脏了,也方便给宝宝清理。
月子里的`小孩吐奶怎么办3
减少小儿吐奶方法一、适量喂食,切勿过多。少量多餐,以减少胃部所承受的压力。
减少小儿吐奶方法二、每次喂奶中及喂奶后,让宝宝竖直趴在大人肩上,轻拍宝宝背部,这个动作可将吞入胃中的空气排出,以减少胃的压力。喂奶时不要太急、太快,中间应暂停片刻,以便宝宝的呼吸更顺畅。
减少小儿吐奶方法三、奶瓶开孔要适中,开孔太小则需要大力吸吮,空气容易由嘴角处吸入口腔再进入胃中;开孔太大则容易被奶水淹住咽喉,阻碍呼吸气管的通路。
减少小儿吐奶方法四、在喂食之后,不要让宝宝有激动的情绪,也不要随意摇动或晃动宝宝。在喂食完毕后,不要让宝宝马上平躺,先把上半身挺直坐一会儿,并轻拍其背部。在躺下时,也应将宝宝上半身垫高一些,最好是右侧卧,这样胃中的食物不易流出。
吐奶的原因
1、宝宝的胃容量很小,呈水平状,吃的太多,太急都会吐奶;
2、奶头过大或过小,宝宝吸进空气;
3、刚吃饱的宝宝应平躺,不易频繁翻动。 正常的吐奶是宝宝吃完奶后,或是打嗝时从宝宝的嘴角溢出,如果宝宝的吐奶方式是喷射状的,还夹杂着其它的物质就应该带宝宝看医生了。
新生儿容易吐奶的原因在于他们的胃部和喉部还没有发育成熟。新生儿的胃部,从正面看是横躺着的,呈不稳定状态,同时贲门部位(胃部入口)还比较松。也就是说,大人吃饭时,当食物进入胃部后,贲门会通过收缩来防止食物逆流回食道;
月子里宝宝吐奶正常吗
说到宝宝吐奶,可能这是很多妈妈犯愁的问题之一。有些宝宝才刚吃完没多久,就把刚吃进去的奶全部吐出来了,妈妈既害怕宝宝的肠胃有状况,也担心宝宝不能吸收营养。现在让我来说说一些小心得吧!
宝宝哭闹或者吃奶时的吮吸动作往往会同时吸进许多空气,气体停留在胃中形成气泡,哺乳结束后,随着婴儿身体的移动或被翻动(如给他洗澡或替换尿布时),宝宝胃中的空气会上升从气管里跑出来,而宝宝的胃部肌肉也很薄弱,支配胃部的神经调节功能发育不够成熟,也就是说宝宝还不会打嗝,无法将胃中的空气排出,加上胃的入口松出口紧,如果一次性喂奶量过多,奶会随着空气一起跑出来。
解决方案:1、宝宝哭闹后不要立即喂奶。喂食前如果哭闹太久,可能会在哭叫当中吸入较多的空气到胃里面,此时喂奶就容易反溢。如果在喂奶前先帮他拍拍背、排排气,就会改善。
2、吃奶后应该避免的小动作。宝宝多采取仰卧位躺在床上。但吃奶后为防止吐,最好不要马上置宝宝仰卧位,应先右侧卧无吐奶现象后再让他仰卧。然后尽量在半个小时内不要翻动宝宝或给他洗澡,就可以避免吐奶。不要让宝宝吃完奶后,吸吮空的奶瓶。
作为新妈妈,最担心的就是还不清楚宝宝的反应是表达什么意思,以及担心不能照顾好宝宝。妈妈在喂奶的时候,不用着急,如果遇到宝宝吐奶的情况,不要急着再喂奶,慢慢了解清楚宝宝是什么情况,再找解决方法。
奶水不够吃,宝宝一吃奶粉就吐怎么办
宝宝溢奶/吐奶原因
吐奶
溢奶
一、宝宝溢奶(症状较轻)
溢奶多半是由于宝宝在吃奶时吸进了空气。空气进入胃后,因气体较液体轻而位于上方,容易冲开贲门而出,同时也会带出一些乳汁,这样就引起溢奶。溢奶时的量一般较少,对宝宝生长发育不会有多大影响;
二、宝宝吐奶(吐奶量有点大)
新生儿的胃部,从正面看是横躺着的,呈不稳定状态,同时贲门部位(胃部入口)还比较松。也就是说,大人吃饭时,当食物进入胃部后,贲门会通过收缩来防止食物逆流回食道;但由于婴儿的胃贲门部位还不能很好地进行收缩,从而导致进入胃部的奶汁等能比较容易地流回食道。另外,与大人相比,新生儿的喉头位置要高一些,再加上他们含乳头的方式比较笨拙,从而导致吃奶时空气容易与奶汁一起吸入胃部,所以当孩子打嗝或身体晃动时,吃进去的奶也就比较容易被吐出来了。
三、病态吐奶
是由身体和大脑的神经感受器触发的,例如某些病毒感染、细菌感染、食物中毒、药物甚至吃饱后运动量过大,都会导致呕吐。
有下面情况请立即就医:
(1)吐奶特别严重,并且呈喷射状,或吐出的东西有红色。
(2)呕吐频繁,且吐出呈黄绿色、咖啡色液体,或伴有发烧、腹泻等症状。
(3)因为吐奶,影响了体重及身高的正常增长水平。
(4)宝宝伴有精神不振、只想睡觉、情绪不安、无法入睡、发烧、肚子胀等现象。
如何预防宝宝溢奶、吐奶
如 何
预 防
一、按需喂养:
不要太多太频繁,以免宝宝因胃部饱胀而吐奶。
不同月龄宝宝的胃容量参考:
月龄 参考胃容量(ml)
0~2周 ———- 60~80 2~2个月 ——— 80~140 6个月 ———— 200~220 >6个月 ———— 220 二、注意事项:
母乳喂养时应让宝宝的嘴裹住整个奶头和部分乳晕,不要留有空隙,以防宝宝吸进空气,引起吐奶。
注意:用奶瓶喂奶时一定要注意奶嘴孔不能太小,因为太小会让宝宝着急,从而吞进空气。另一方面,如果奶嘴孔太大,由于奶流得太快,宝宝吞咽不及也会造成宝宝吐奶。
三、让宝宝专心吃奶:
喂奶时减少周围的噪声和其他可能会让宝宝分心的因素,尽量不要等宝宝很饿了才喂。如果宝宝分心或很急躁,有可能在吃奶时吞进空气,吐奶现象就更容易出现。
四、及时拍嗝:
喂奶后,及时给宝宝拍嗝。如果宝宝吃着吃着很自然地停住,妈妈也可以利用这个机会,在宝宝又开始吃之前拍嗝,尽量排出宝宝胃里的空气。
五、不能太紧:
不要压着宝宝的肚子。宝宝穿的衣服和纸尿裤不能太紧。
六、适度抬高:
将宝宝放回床上时,可将宝宝的上半身适度抬高一些,并保持右侧卧位,避免宝宝睡觉时吐奶。
科学提示:
大部分的新生儿的溢奶、吐奶都是正常现象,随着年龄增长会逐渐好转,妈妈们不必过于担心, 通过仔细观察宝宝吐奶时的表现,如果吐奶量不多(全天呕吐量<全天摄入量的5%,一般来说是比较安全的)且没有其他并发症状出现,则只要耐心地帮宝宝拍嗝儿就可以有效缓解了!
如果频次较高,并伴有异常症状,那么家长就需要及时带宝宝去就医,以免贻误病情!
文章及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联系电话(微信同号):
周老师:18516324546
笑笑老师:18516339536
微信公众号:shjhjz
佳禾总部地址:上海市徐汇区徐虹北路3号2楼整层佳禾国际家政
服务项目:
金牌月嫂、高级育婴师、家务助理(保姆)、家庭早教师、家庭厨师、高级管家
培训项目:
母婴护理、高级催乳、科学月子餐、产后修复、高级育婴师、精英育婴师、蒙氏早教师、小儿推拿、家庭厨师、高级管家、西点烘焙、营养辅食、家政上岗证其他等
佳禾国际家政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1444646479@qq.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起点母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