襁褓,这个充满温馨与关爱的词汇,承载着无数家庭对新生儿的美好祝愿。襁褓中的婴儿,是他们人生旅程的起点,也是他们成长的摇篮。襁褓是什么意思?多少岁的婴儿还在襁褓中呢?本文将从襁褓的定义、婴儿在襁褓中的成长特点、襁褓对婴儿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关爱襁褓中的婴儿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襁褓的定义与历史渊源
襁褓,又称襁褓带、包被,是古代用来包裹婴儿的布制品。襁褓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当时人们用兽皮、树叶等天然材料包裹婴儿。随着社会的发展,襁褓的材料和制作工艺逐渐丰富,成为传统服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襁褓的主要功能是保护婴儿的安全,保持体温,以及为婴儿提供一个舒适、温馨的成长环境。襁褓的形状多为方形或长方形,将婴儿包裹在其中,使其四肢受限,有利于婴儿的骨骼发育。
二、婴儿在襁褓中的成长特点
1. 生长发育迅速:婴儿在襁褓中的前几个月,是生长发育最快的时期。在这个阶段,婴儿的身高、体重、大脑发育等方面都有显著提高。
2. 感官发育:襁褓中的婴儿开始逐渐认识世界,通过听觉、视觉、触觉等感官,感知周围的环境。这一时期的婴儿,对声音、光线、温度等外界刺激非常敏感。
3. 社会性发展:婴儿在襁褓中的成长过程中,开始与家人建立亲密关系。父母、祖父母等亲人通过怀抱、亲吻、抚摸等方式,传递关爱,为婴儿的社会性发展奠定基础。
三、襁褓对婴儿的重要性
1. 保护婴儿的安全:襁褓可以将婴儿包裹得紧紧的,避免因跌落、碰撞等意外伤害。
2. 保持体温:襁褓可以保持婴儿的体温,避免因外界环境温度变化而引起感冒等疾病。
3. 促进骨骼发育:襁褓中的婴儿,四肢受限,有利于骨骼的发育和生长。
4. 增进亲子关系:襁褓是父母与婴儿之间情感交流的重要载体,有助于增进亲子关系。
四、如何关爱襁褓中的婴儿
1. 注意襁褓的清洁与消毒:保持襁褓的清洁,定期进行消毒,避免细菌、病毒等对婴儿造成危害。
2. 合理调整襁褓的松紧度:襁褓不宜过紧,以免影响婴儿的呼吸和血液循环。襁褓也不宜过松,以免婴儿跌落。
3. 关注婴儿的生理需求:襁褓中的婴儿,需要及时更换尿布、喂奶等,满足其生理需求。
4. 加强亲子互动:多与婴儿进行眼神交流、拥抱、抚摸等,增进亲子感情。
襁褓,是婴儿成长道路上的一道温馨风景线。在这个阶段,婴儿的身心发展至关重要。让我们关注襁褓中的婴儿,用关爱和陪伴,为他们铺就一条健康、快乐的成长之路。
襁褓是指多少岁
古代泛指1岁以下幼童,现在以此借指未满周岁的婴儿
襁褓亦写作“襁緥”、“襁保”、“繦緥”、“襁葆”,葆,通“ 褓 ”。背负婴儿用的宽带和包裹婴儿的被子。旧说长一尺二雨至二尺,阔八寸左右。襁指婴儿的带子,褓指小儿的被子,后亦指婴儿包或借指未满周岁的婴儿。
古代称谓
1、婴儿:人初生。
2、襁褓:泛指一岁以下。
3、孩提:两至三岁。
4、始龀、髫年:女孩七岁。
5、始龀、龆年:男孩八岁。说明:根据生理状况,男孩八岁、女孩七岁换牙,脱去乳齿,长出恒牙,这时叫“龀”,“龆年”或“髫年”。
6、总角:幼年泛称。
7、垂髻之年:指儿童。(古代小孩头发下垂,引申以指未成年的人。)
8、黄口:十岁以下。
9、幼学:十岁。(《礼记·曲礼上》:“人生十年曰幼,学。”因为古代文字无标点,人们就截取“幼学”二字作为十岁代称。)
10、金钗之年:女孩十二岁。
11、豆蔻年华:女子十三四岁。
12、舞勺之年:十三岁至十五岁。
13、舞象之年:十五岁至二十岁。
14、志学:十五岁。(《论语》: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15、及笄:女子十五岁。(《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年而笄。”)
16、碧玉年华、破瓜之年:女子十六岁。(旧时文人拆“瓜”字为二八纪年,谓十六岁,多用于女子。)
17、弱冠:男子二十岁。(《礼记·曲礼上》:“二十曰弱冠。”)
18、桃李年华:女子二十岁。
19、花信年华:女子二十四岁。女子出嫁称梅之年,摽梅之年。
20、而立:三十岁。
21、不惑:四十岁。
22、天命:五十岁。(《论语》: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23、知非之年:五十岁。(《淮南子·原道训》:“伯玉年五十,而有四十九年非。”说春秋卫国有个伯玉,不断反省自己,到五十岁时知道了以前四十九年中的错误,后世因而用“知非”代称五十岁。)
24、耳顺、花甲之年:六十岁。(我国自古以来用天干地支互相错综相合纪年,可组成六十对干支,因而称作“六十干支”或“六十花甲子”,所以六十岁又称作“花甲之年”。)
25、古稀:七十岁。(杜甫《曲江二首》:“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26、杖朝之年:八十岁。
27、鲐背之年:八十至九十岁合称。
28、耄耋:八十、九十岁。(《礼记·曲礼》:“八十九十曰耄。”人们根据这解释,把耄耋两字连用代称八、九十岁。)
29、期颐:百岁之人。(《礼记·曲礼》:“百年曰期颐。”意思是人生以百年为期,所以称百岁为“期颐之年。”元人陈浩解释说:“人寿以百年为期,故曰期;饮食起居动人无不待于养,故曰颐。”)
襁褓,是指多少岁
襁褓—— 不满周岁 黄口——本指雏鸟,后比喻幼儿,10岁以下。
总角、孩提——幼年泛称。
垂髫(tiáo)、始龀(chèn)——童年泛称。
幼学——10岁 束发——15岁左右
弱冠——20岁
而立之年——30岁
不惑之年——40岁
知命之年、年逾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艾服之年、大衍之年——50岁
花甲、平头甲子、耳顺之年、杖乡之年——60岁
古稀、杖国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70岁
杖朝之年——80岁
耄耋(mào dié)之年——八九十岁的年纪
鲐背之年——90岁
期颐(jīyí)之年——100岁
襁褓是什么意思多少岁
襁褓
熟睡襁褓里,母亲轻轻的将婴儿摇晃,
仔细端详,眼神中透出喜悦流露着
看见未来的目光。
爱就像城堡,妈妈的温暖是无数阳光,
怀中婴儿,知道有未来待自己开创,
睁开眼茁壮成长。
生命是希望,在襁褓中逐渐壮大坚强,
爱在培养,伟大的意志前进向远方,
演绎时代的辉煌。
思维在畅想,现实的美好为真爱导航,
襁褓虽薄,抢夺不去的心中的翅膀,
从襁褓起步飞翔。
爱那么高尚,为你打理好远征的行囊,
婴儿虽小,无法战胜的灵魂的力量,
由婴儿开始释放。
襁褓是土壤,培育出祖国明日的栋梁,
爱是太阳,燃烧出一片光明的宇宙,
供驰骋千里骕骦。
20061024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1444646479@qq.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起点母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