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痘,一种常见的传染性疾病,其初期症状多以小红点为主。这些小红点如同春天里的嫩芽,悄然出现在患者的皮肤上,预示着一场与病毒的较量即将展开。本文将带您深入了解水痘初期小红点的特点、成因以及预防措施,帮助您更好地呵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一、水痘初期小红点的特点
1. 分布范围广泛
水痘初期小红点可分布全身,常见于面部、躯干、四肢等部位。初期,小红点可能仅集中在某一区域,但随着病情的发展,会逐渐蔓延至全身。
2. 数量众多
水痘初期小红点数量较多,呈簇状分布。据统计,一个水痘患者身上可出现数百至数千个小红点。
3. 形态多样
水痘初期小红点形态各异,有圆形、椭圆形、多角形等。部分小红点周围伴有红晕,触感轻微刺痛。
4. 持续时间短暂
水痘初期小红点持续时间较短,一般为3-5天。在此期间,小红点会经历从红色到紫色、再到结痂的过程。
二、水痘初期小红点的成因
1. 病毒感染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zoster virus,VZV)引起的。病毒进入人体后,首先在皮肤和黏膜上形成小红点,随后侵入血液,引发全身性症状。
2. 免疫系统反应
水痘病毒感染后,人体免疫系统会迅速启动,产生抗体。在此过程中,免疫系统对病毒感染部位产生炎症反应,导致小红点的出现。
三、预防水痘初期小红点的措施
1. 接种疫苗
接种水痘疫苗是预防水痘最有效的措施。我国目前推荐1岁以上的儿童接种水痘疫苗,可有效降低水痘发病率。
2. 增强免疫力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合理膳食,适当锻炼,提高自身免疫力,有助于抵御水痘病毒的侵袭。
3. 注意个人卫生
勤洗手,避免与水痘患者接触,减少病毒传播风险。
4. 及时就医
如发现疑似水痘症状,应及时就医,以便得到及时治疗。
水痘初期小红点是水痘病毒感染的重要表现。了解水痘初期小红点的特点、成因及预防措施,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预防和应对水痘。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关注自身和家人的健康状况,做好预防工作,共同呵护健康。
参考文献:
[1] 张晓红,刘丽,王丽丽. 水痘的诊断与治疗[J]. 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019,27(5):1-3.
[2] 李晓红,张丽华,刘芳.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的研究进展[J]. 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018,26(12):1-3.
[3] 王芳,陈晓,李娜. 水痘疫苗预防效果研究[J]. 中国疫苗与免疫,2017,23(2):1-4.
如何去掉因水痘留下的疤,而且是成了一粒小红点
你好,可以试试以下方法:
(一)按摩法
用手掌根部揉按疤痕,每天三次,每次5-10分钟。这个方法对于刚脱痂的伤口效果最佳,对于旧伤疤效果比较弱。
(二)姜片摩擦法
生姜切片后轻轻擦揉疤痕,可以抑制肉芽组织继续生长。
(三)维生素E涂抹法
维生素E可渗透至皮肤内部而发挥其润肤作用,同时,维生素E还能保持皮肤弹性。但大家可能对维生素E去疤的功效还不太熟悉。把维生素E胶囊用针戳破,取其内的液体涂抹在疤痕上轻轻揉按5-10分钟,每天两次,持之以恒就会有比较好的效果。
(四)维生素C涂抹法
维生素C具有美白功效,把维生素
C涂抹在颜色较深的疤痕上来美白疤痕,使之与周围健康的肌肤色调一致。
(五)薰衣草精油涂抹法
薰衣草的美容功效总是很神奇的,薰衣草精油淡化疤痕的作用也被广泛认同。不过薰衣草精油对于新疤和8年以上的旧疤效果不明显,对于疤龄一到两岁的伤疤效果比较好。另外,精油的使用总是要特别小心的,给疤痕上精油的时候可千万别福泽没有疤的肌肤了。推荐一款薰衣草精油成分的产品,对疤痕有很好淡化修复作用:【洁顿祛疤组合】
适用人群:
1、
各类增生肥厚性疤痕和疤痕疙瘩,继发于手术、烧烫伤、痤疮形成以及其它意外事件的创伤烧伤疤痕,增生硬化疤痕和疤痕疙瘩
2、
对妊娠纹、橘皮纹、鱼尾纹、颈部皱纹以及外伤引起的色素沉着具有良好的修复作用
说了这么多,下面给你这个产品的网址,你可以先看看,希望能帮到你
水痘的一些问题
水痘一年四季均有发病,但冬春季节尤为多见,并可形成流行。但是生后3个月的孩子很少患上水痘。10岁以内的孩子易发病,其中1~4岁孩子的发病率居高。
孩子被传染后以出现发热,皮肤分批出现丘疹、疱疹和结痂。被传染后的14~17天前后,开始出现38℃左右的发热症状,并持续1~2天,伴有头痛、流涕、咳嗽等症状。一般经过数小时到1天即见发疹,最初在腹部或背部出现蚊子咬了似的红色小疹点,开始时仅有1~ 2个,数小时后就发展到手腕和腿部等处,一部分变成水泡(由小米粒到绿豆大小)。出疹经过24小时后,面部、背部、腹部、四肢等处均出现红疹点和水泡,一部分结痂,看起来是三种疹形并存。
用手拨开头发仔细观察时,头皮上也能找到水泡。如果在上腭部看到红疹,就大致可确诊为水痘。
从结痂干燥到脱落,要历时20天,这时结痂内一般已经没有病毒。
治疗
因为水痘病情一般较轻,所以若能确定是水痘,也可在家护理,而不用到医院。不过,10岁以上的孩子患了水痘,易发生高热,发疹也多,症状较重,还会留下斑痕。所以应尽可能让孩子在幼儿期出水痘。
儿童时期患过水痘而具有免疫力的人,成人后再发病时所表现出的症状被叫做带状疱疹。它沿着身体一侧的神经扩散,成为伴有神经痛的疱疹。
水痘是因为病毒感染引起的,所以使用抗生素无效,临床上可以使用中药来抗病毒。症状较轻的可不服药,适当休息调整饮食即可。
饮食调理
食宜
中医认为水痘是因体内有湿热蕴郁、外感时邪病毒而致,所以不用特别加强营养,宜清淡饮食,可吃些稀粥、米汤、牛奶、面条和面包,还可加些豆制品、瘦猪肉等。
在出水痘期间,患病的孩子因发热可出现大便干燥,此时需要补充足够的水分,要多饮水,多吃新鲜水果及蔬菜,如饮用西瓜汁、鲜梨汁、鲜橘汁和番茄汁。多吃些带叶子的蔬菜,如白菜、芹菜、菠菜、豆芽菜。带叶子的蔬菜中含有较多的粗纤维,可助于清除体内积热而通大便;也可吃清热利湿的冬瓜、黄瓜等。
食忌
1.生冷、油腻食物。
2.发物。如鱼、虾、螃蟹、牛肉、羊肉、香菜、茴香、菌类等内含丰富蛋白质的食物,这些异体蛋白容易产生过敏原,使机体发生过敏反应,导致病情加重。
3.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胡椒、姜和蒜,都会引起上火现象,不利于病情的早日康复。
另外,针对水痘也可以采用一些食疗法。水痘不同时期的症状不同,所采用的食疗方法也不同:
一、水痘初期
1. 红小豆适量煮汤代茶饮,或适量加水,慢火煮粥食用。
2. 冬瓜皮30克或冬瓜子15~30克。水煎汁,加冰糖饮用。
3. 大米60克,荷叶1张。先将大米煮粥,待粥煮好时,把洗净的荷叶覆盖在粥上,即可食用。
二、水痘出得多时
淡竹叶30~50克,生石膏45~60克,大米50~100克,冰糖或白糖适量。先将竹叶洗净,与石膏加水同煮30分钟,去渣,放入大米煮成稀粥,加糖适量调味服食,每日分2~3次服,连服3~5日。
三、发热已退开始结痂时
1. 百合10克,杏仁6克,红小豆60克。煮粥食用,连服数日。
2. 甜水梨1个。将梨切成薄片,放在冰镇凉开水内,浸数日,频频饮用。
预防与护理
水痘的传染性很强,发现患病的孩子应立即隔离,直至疱疹全部结痂脱落。
水痘流行期间,未患过水痘的孩子应少去公共场所。接触患水痘的孩子后;应在家隔离观察3周。
患了水痘的孩子,在家里应该完全避免与带有化脓菌的人接触。经常剪指甲,把手洗净,每日换洗衬衣和衬裤。
被患者呼吸道分泌物或皮疹内容物污染的被服及用具,应利用曝晒、煮沸、紫外线照射等方法消毒。
室内空气要流通,注意避风寒,防止复感外邪。
不要搔破皮肤,以防继发感染,可用浓度为2%的龙胆紫液外涂。
患病的孩子禁用激素,正在应用激素的患病的孩子应立即停止使用或减量。
中医如何治疗水痘
中医认为水痘为外感时邪,伤及肺脾,生湿化热,发于肌肤所致。治疗以疏风清热、解毒祛湿为主,根据病情的轻重可分以下两种类型:
一、风热夹湿证
a.症状:属轻型,症状表现为发热,咳嗽,流涕,水痘红润,分布稀疏,内含水液清澈明亮,伴有瘙痒,纳差,二便调和,舌苔薄白,脉浮数。
b.治疗:治宜用疏风解表,清热祛湿法。方选银翘散加减。
二、湿热炽盛证
a.症状:属重证,多见于体质虚弱的患儿。发热重,表现为壮热烦渴,唇红面赤,精神萎靡,痘疹稠密色紫暗,痘浆混浊不透亮,甚至口腔亦见疱疹,伴有口干欲饮,大便干结,小便短赤,舌苔黄厚而干,脉洪数或滑数。此乃邪盛正笃,湿热毒邪内犯。
b.治疗:治疗当加大清热凉血解毒之力。方选加味消毒饮加减。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可适当选择西药对症治疗,如退烧、止痒等。其余在护理、饮食、消毒、隔离等方面中西医的要求都是一致的。
水痘的饮食
一、水痘的饮食原则
a.宜给予易消化及营养丰富的流质及半流质饮食。宜饮绿豆汤、银花露、小麦汤、粥、面片、龙须鸡蛋面等,多饮开水及饮料。
b.忌油腻、姜、辣椒等刺激性食物及发物。
二、水痘的食疗法
(一)疏风清热食疗法
a.胡萝卜芫荽羹:胡萝卜、芫荽各60克、洗净切碎,加水煮烂,加冰糖服,每日1剂,分3次服完。连服一星期,婴儿只服汤汁。
b.金银花甘蔗茶:金银花10克,甘蔗汁100毫升。金银花水煎至100毫升,兑入甘蔗汁代茶饮。可频频服之。日1剂,7~10天为1疗程。
(二)解毒祛湿食疗法
a.苡薏红豆粥:苡薏仁20克,红豆、土茯苓各30克,粳米100克,洗净共煮,粥熟豆烂拌冰糖。每日1剂,分3次服完。适于水痘已出,发热、尿赤、神疲纳差者。
b.马齿苋荸荠糊:鲜马齿苋、荸荠粉各30克,冰糖15克,鲜马齿苋洗净捣汁,取汁调荸荠粉,加冰糖,用滚开的水冲熟至糊状。每日1剂。适于水痘已出或将出,发烧、烦燥、便稀溏。
从小儿手足口病图片 看手足口病的初期症状及表现
现下又到了5月,每年5月-7月都是小儿手足口病的高发时节,尤其是3-5岁之间的幼儿,是很容易感染上此病的。所以,家长朋友们在这几个月里,一定要多加注意孩子的个人卫生,和身体的各种情况。如果发现孩子手、足、口、全身各部位,出现小红点或者红疹时,就要注意了,这有可能就是手足口病的前兆反应。
那么,小儿手足口病的初期症状有哪些表现?除了身上各处起小红点以外,还会不会有其它的不良反应呢?为了大家能够更好的认识到这个疾病,以下就让我们从小儿手足口病的图片,来看看它有何初期症状的表现吧。
从小儿手足口病图片 看初期症状的表现
手足口病是一种由数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主要侵犯5岁以下的宝宝。手足口病具有流行强度大、传染性很强、传播途径复杂等特点。病毒可以通过唾液飞沫或带有病毒之苍蝇叮爬过的食物,经鼻腔、口腔传染给健康儿童,也可因直接接触而传染。
小儿手足口病通常会有3~4天潜伏期,有此抵抗力好的宝宝症状较轻并可自愈,抵抗力差的宝宝则会表现为突然发病,发病患儿的主要症状表现如下:
多数患儿表现为发高烧,体温多在38度以上,同时伴有头痛,咳嗽,流涕等症状,体温持续不退,体温越高,病程越长,病情也就越重。
患儿会在发病当天或第二天出现皮疹,先是出现玫瑰色红斑或斑丘疹,1天后就会有部分皮疹形成卵圆形水疱,主要见于患儿的手指或脚指掌面、指甲周围、以及足跟边缘。婴幼儿或皮疹多者还见于手掌、足底、臀部、大腿内侧及会阴部,有时膝、肘部也可见到。
另外,患儿的口腔两颊粘膜与唇内舌边软腭也散在有红斑与疱疹,口腔疱疹易破溃出现溃疡,患儿表现为吃东西疼痛、拒绝进食、流口水等症状。
疹子“四不像”不像蚊虫咬、不像药物疹、不像口唇牙龈疱疹、不像水痘。口腔内的疱疹破溃后即出现溃疡,常常流口水,不能吃东西。
出现口腔疱疹后1~2天可在患儿的手心、足心及小屁屁上看到皮肤斑丘疹,以脚心部最多,疱疹呈圆形或椭圆形扁平小至米粒,大至豌豆大,较硬并内有混浊液体疹子周围绕以红晕。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1444646479@qq.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起点母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