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发烧39度怎么办呀(孩子发烧39度怎么办呀手脚冰凉)

发烧是孩子常见的症状之一,尤其是婴幼儿时期。当孩子体温升高至39度时,家长往往感到焦虑和无助。面对孩子发烧39度,家长应该如何应对与护理呢?本文将从病因分析、症状观察、治疗措施以及护理方法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以帮助家长们更好地应对这一情况。

一、病因分析

1. 感染性疾病:如感冒、流感、扁桃体炎、肺炎等。

2. 非感染性疾病:如中暑、脱水、药物副作用等。

3. 疾病并发症:如肿瘤、白血病等。

二、症状观察

1. 体温升高:体温超过38.5℃或39℃。

2. 精神状态:孩子可能表现为烦躁、哭闹、食欲不振、乏力等。

3. 皮肤症状:可能伴有皮疹、黄疸等。

4. 呼吸系统症状:如咳嗽、气促、呼吸困难等。

5. 消化系统症状:如呕吐、腹泻等。

三、治疗措施

1. 降温措施:使用物理降温法,如温水擦拭、冷敷等;必要时,可使用退烧药。

2. 抗感染治疗:针对感染性疾病,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生素。

3. 症状对症治疗:如针对咳嗽、腹泻等症状,可使用相应的药物。

4. 支持治疗: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保证孩子充足的休息和营养。

四、护理方法

1. 保持室内温度适宜:室内温度以22℃-26℃为宜,湿度以50%-60%为宜。

2. 适当补充水分:鼓励孩子多饮水,以防脱水。

3. 观察病情变化:密切观察孩子的体温、精神状态、皮肤症状等,如有异常,及时就医。

4. 饮食护理:给予易消化的食物,如稀饭、面条等,避免油腻、辛辣食物。

5. 休息护理:保证孩子充足的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五、预防措施

1. 增强体质:加强体育锻炼,提高孩子免疫力。

2. 注意个人卫生:保持手部清洁,避免交叉感染。

3. 避免接触病人:减少带孩子去公共场所,降低感染风险。

4. 接种疫苗:按时为孩子接种疫苗,预防相关疾病。

孩子发烧39度,家长需保持冷静,科学应对。通过病因分析、症状观察、治疗措施以及护理方法等方面的了解,家长可以更好地应对这一情况。加强预防措施,降低孩子感染疾病的风险。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家长要关注孩子的健康状况,为孩子营造一个健康、快乐的成长环境。

10岁孩子发烧39度怎么办

小孩子的身体是比较虚弱和脆弱的,因为这个时候小孩子的身体免疫力并不高。而且在用药上也需要谨慎使用,那10岁的孩子发烧39度怎么办好呢?因为发烧39度属于高烧,在这个时候一定要到医院进行降温。或者可以先拿湿毛巾给孩子,把体温先降下来。

10岁孩子发烧39度怎么办

1、10岁的孩子出现发烧39℃已经属于高烧症状,此时要及时通过物理降温方式先控制体温上升。可以使用温凉毛巾冷敷额头和孩子颈后部位,同时还可擦拭手心、脚心、腹股沟、腋窝和腿窝等血管丰富的部位,有利于体表散热退烧。

2、引起孩子发高烧的原因较多,在进行物理降温的同时,要带孩子去医院儿科进行检查。确诊发烧的原因后在医师指导下使用退烧药物,以尽快使体温恢复正常。家长切记不宜盲目使用退烧药物,以防药物不对症而影响到治疗效果。

3、孩子发高烧期间容易流失较多水分,所以要注意适量多喝一些温热水。在使用退烧药物之后,往往会随着体温下降而有出汗过多情况,这时要给孩子擦去汗液,如果内衣被汗水浸湿,还要及时更换干爽舒适的内衣,避免湿凉刺激。

小孩发烧不退怎么办

宝宝发烧不同度数的处理方法是不同的

当体温<38.5℃

推荐处理方法:适当饮水、物理降温、适当少穿衣服

当宝宝的体温是低于38.5℃,而精神状态较好,食欲正常,生活作息规律,爸妈们就不必太过着急。因为发烧是一种抵抗病原入侵的自然现象,所以如果爸爸妈妈硬要给宝宝退烧,反而削弱了宝宝的抵抗力。通常来说,如果宝宝体温在38.5℃以下,且没有特别不舒服,就不必着急地送宝宝就医,或是使用退烧药。最好也不要“捂汗”,这样热量反而不容易散发。

低烧一般会持续数日,应时刻观察宝宝的精神状态及食欲等,并于就医前记录发烧的天数(需精准计算发烧满几日)、间隔时间、温度变化及其他不适症状,以供医师参考。

当38.5℃≤体温<39℃

推荐处理方法:物理降温、适度使用退烧药、考虑去医院

如果孩子发烧没有好转,度数继续上升到38.5℃-39℃之间,家长应该现在家里采取冰敷、温湿敷等物理降温的办法,在利用物理降温帮宝宝散热的同时,可以适当使用退烧药或退热栓帮助退烧。

退烧药或退热栓:

宝宝发烧度数在38.5℃-39℃之间,可适度服用退烧药,以一次用一种药为原则,以减轻宝宝的不舒服,并防止宝宝高热惊厥的发生。退烧药最好是实现经过医生允可、保证小儿安全食用的药物;如果宝宝拒绝口服药物,退热栓就是最好的选择。这个栓剂是从肛门塞入的,主要由直肠吸,效果比较快速。但要注意的是,使用退热栓其退热作用强,容易退烧过度,导致体温陡降,而且药物反复刺激肛门后,还易造成宝宝腹泻,家长需与医生沟通后才能让宝宝使用。

孩子发烧到39度怎么办

有些家长一发现孩子发烧就立刻慌了神,那么孩子发烧到39度怎么办?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1、孩子发烧39度怎么办

病儿的衣服不宜穿得过多,被子不要盖得太厚,更不要“捂汗”,以免影响散热,使体温升得更高。要鼓励孩子多喝开水,多吃水果。发热后孩子食欲减退,可准备一些可口和易于消化的饭菜,选择孩子体温不高,或吃药退烧的时机进食,但不要吃得太饱。保持大便通常。

孩子感冒不要急于退烧,当体温达到39℃以上时就要在医生指导下退热。观察孩子有无腹痛和脓血便,不让按揉的腹痛提示急腹症,脓血便提示痢疾等,也必须上医院。

2、孩子发烧39度的用药原则

剂量不得过大,服用时间不应过久。服药期间多饮开水,以利药物的吸收和排泄,减少药物对小儿身体的’毒害。3岁以下小儿,肝、肾还未发育成熟,要小剂量服用。小儿或其家庭成员有解热药过敏史者,不要用退热药。退热药不要和碱性药同时服用,如小苏打、氨茶碱等,否则会降低退热的效果。

3、孩子发烧39度的护理

休息。增加休息时间,保证孩子有充足的睡眠时间,以起到增强孩子抗病能力的作用。

观察体温。如果孩子的体温超过38.5摄氏度就说明孩子发烧了,应立即进行物理降温(温水浴)或药物降温(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饮食。感冒的孩子往往食欲不佳,因此父母可讲进食的时间安排在退热后体温接近正常的时候,给孩子吃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补充水分。尤其是高热的时候,更应多饮食以补充水分的损失。

1维持家中的空气流通:

若家有冷气,维持房间温度于25℃—27℃之间。可将宝宝置于冷气房中或以电扇绕转着吹,使体温慢慢地下降,宝宝也会感觉舒适些。但如果其四肢冰凉又猛打寒颤,则表示需要温热,所以要外加毛毯覆盖。但爸妈要切记,一定不能让宝宝正对着空调和电风扇降温。

2温水拭浴:

将宝宝身上衣物解开,用温水(37℃)毛巾全身上下搓揉,如此可使宝宝皮肤的血管扩张将体气散出,另外水气由体表蒸发时,也会吸收体热。

3多喝水:

给宝宝多喝水以助发汗,并防脱水。水有调节温度的功能,可使体温下降及补充宝宝体内的失水。

4使用退烧药:

当宝宝中心温度(肛温或耳温)超过38.5℃时,可以适度的使用退烧药水或栓剂。

5脱掉过多的衣物:

如果宝宝四肢及手脚温热且全身出汗,表示需要散热,可以少穿点衣物。

6用退热贴:

有助于散热,但对较小的宝宝并不建议,因宝宝不易转动身体,冰枕易造成局部过冷或致体温过低。使用退热贴也可以,退热贴的胶状物质中的水份汽化时可以将热量带走,不会出现过分冷却的情况。

7及时送院治疗:

当宝宝体温超过38.5℃时,服用退烧药后,或是爸妈不知如何处理时应及时送院,让医生治疗。

孩子发烧39度怎么办

小儿发热时体温37.5—38℃为低热,38—39℃为中热,39℃以上为高热,超过41℃为超高热.发热是身体对病毒或细菌入侵产生的一种反应,有利于歼灭入侵的病毒和细菌,从而有利于小儿的正常成长发育.体温不超过38℃一般不要急于退烧,特别是在没有明确诊断前,如果盲目退烧就可能掩盖病情,干扰对病情的诊断.当体温达到39℃以上时就要在医生指导下退热.有4%—12%的孩子在高热时会发生惊厥,惊厥反复发作可能造成脑损伤,也是某些癫痫的先兆表现,还可能导致其它危险.因此,凡有高热惊厥史或家族史的病儿,一旦高热就应立即给予退热处理给小儿退热时,38.5℃以下最好选择物理降温,如多饮水,温水加酒精擦浴等.所有的退烧药,如扑热息痛,复方阿司匹林等都含有咖啡因,非那西汀等成分,有较大的副作用,婴幼儿的神经抑制机制尚未健全,高热时使用,易诱发惊厥,还会因大量出汗引起虚脱,甚至因血液中游离胆红素堆积而出现黄疸.同时对消化系统和肝肾功能也有损害,如果非要用退烧药,请在医生指导下选用. 生活护理:一,风寒感冒:多在冬春季节发病,其它季节也可发生,为感受风寒之邪引起.主要症状为发热,畏寒,头痛,无汗,鼻塞,流清涕,打喷嚏,咳嗽等.治宜辛温散寒,发汗解表.可选用风寒感冒冲剂,7岁以上儿童每次服1/2袋(每袋8克),3~7岁服1/3袋. 二,风热感冒:为外感风热引起,或由风寒感冒转化而生,四时都可发生,主要症状为高热不退,面红目赤,咽喉红肿,流黄鼻涕等.治宜辛凉解表,宣肺清热.可选用小儿感冒颗粒(冲剂),用开水冲服,1岁以内每次6克(每袋12克,或每块6克),1~3岁6~12克,4~7岁12~18克,8~12岁24克,每日2次.或选用小儿热速清口服液,1岁以内每次服2.5~5毫升(每支10毫升),1~3岁5~10毫升,3~7岁10~15毫升,7~12岁15~20毫升,每日3~4次.其它尚有风热感冒冲剂,桑菊感冒片,银翘解毒颗粒(冲剂)均可选用,照说明书按儿童剂量服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1444646479@qq.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起点母婴网

    本文地址:https://www.shdoqs.com:443/yuer/49907.html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