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的生活习惯和饮食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导致消化系统疾病发病率逐年上升。其中,积食和消化不良是两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症状,它们在临床表现上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但病因、病理机制和治疗原则却存在较大差异。本文将针对积食和消化不良的区别进行详细阐述,以帮助读者正确认识这两种症状。
一、积食与消化不良的定义
1. 积食
积食是指食物在胃、小肠、大肠等消化器官内停滞不化,导致消化功能紊乱的一种病理状态。中医认为,积食多因饮食不节、脾胃虚弱、情志不畅等因素所致。
2. 消化不良
消化不良是指由于消化系统功能紊乱,导致食物在消化过程中不能被充分吸收,从而引起的一系列症状。消化不良的病因包括饮食不当、情绪波动、胃酸分泌不足、胃肠运动功能障碍等。
二、积食与消化不良的区别
1. 病因不同
积食的病因主要包括饮食不节、脾胃虚弱、情志不畅等。消化不良的病因则更为广泛,包括饮食不当、情绪波动、胃酸分泌不足、胃肠运动功能障碍等。
2. 症状不同
积食的主要症状包括脘腹胀满、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大便不畅等。消化不良的症状则较为多样,如上腹疼痛、饱胀感、反酸、嗳气、腹泻或便秘等。
3. 病理机制不同
积食的病理机制主要是脾胃虚弱,导致食物在消化器官内停滞不化。消化不良的病理机制则较为复杂,包括胃酸分泌不足、胃肠运动功能障碍、肠道菌群失调等。
4. 治疗原则不同
积食的治疗原则是健脾和胃、消食导滞。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中药、针灸、推拿等。消化不良的治疗原则是调整饮食结构、改善生活习惯、调节情绪等。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饮食调理、心理疏导等。
三、如何区分积食与消化不良
1. 症状持续时间
积食的症状通常持续较长时间,可达数天甚至数周。消化不良的症状则可能短暂出现,也可能反复发作。
2. 饮食关系
积食与饮食关系密切,饮食不节、过量进食是导致积食的主要原因。消化不良则可能与饮食关系不大,也可能因情绪波动、胃酸分泌不足等因素引起。
3. 症状伴随情况
积食常伴有恶心、呕吐、大便不畅等症状。消化不良则可能伴有上腹疼痛、饱胀感、反酸、嗳气等症状。
积食和消化不良是两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症状,它们在病因、症状、病理机制和治疗原则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了解这两种症状的区别,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消化系统疾病,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保持良好的情绪,关注消化系统的健康。
参考文献:
[1] 张晓燕,李晓红. 消化不良的病因及治疗[J]. 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018,26(1):48-49.
[2] 杨丽华,王丽华. 积食与消化不良的鉴别诊断[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9,17(11):128-129.
[3] 赵晓燕,张丽华. 消化不良的中医治疗研究进展[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7,15(12):136-137.
新生儿积食和攒肚有何区别要如何进行区分
家里有小宝宝的会有这种觉得,有时宝宝会几天不拉大便,这是怎么回事呢?有一些观点有可能是宝宝出现攒肚子,但万一是消化不良呢?你是不是也有过这种担忧?新生儿积食和攒肚有何区别?一般小宝宝在1、2、3月上下,会有几天不拉大便的情况,这样的事情延续时间没多久,且宝宝吃奶量正常的,精神头也挺好。攒肚子是由于宝宝的消化吸收能力逐渐提高,可以充分的消化和吸收奶水,造成每天吃下所产生的食物残留非常少,那样不能刺激性结肠,产生大便。
一般2~5多天,不排便也不会有痛苦的主要表现。再度大便仍是金黄色的软便,并且量很少,这种就是我们常见的生理现象,又叫攒肚子。攒肚子是由于宝宝的消化吸收能力逐渐提高,可以充分的消化和吸收奶水,造成每天吃下所产生的食物残留非常少,那样不能刺激性结肠,产生大便。一般2~5多天,不排便也不会有痛苦的主要表现。再度大便仍是金黄色的软便,并且量很少,这种就是我们常见的生理现象,又叫攒肚子。
而宝宝有消化不良得话,会有哪些表现呢?目的是为了宝宝没有食欲,并且对食物、奶制品提不起兴趣。宝宝的肚子硬,且大便干结,有一些可能会出现拉肚子的现象。小宝宝可能还会有发高烧、干咳的表现,目的是为了免疫力下降,并且睡眠质量不好,即便睡过去了,也很容易醒来时。小朋友假如消化不良的话会腹部在彻底释放压力的情况下有点儿肿胀,假如你帮他做大便势的推拿得话,会排气管;还有就是小孩子胃口不好。小朋友攒肚得话小孩子肚子不会有腹胀这样的情况,小朋友食欲也罢,人也很有精神。
消化不良会睡卧不安,会出现又哭又闹,会食欲不佳,会嘴巴里有点儿味儿(不要告诉我是甜味,对你说没消化不良就没味道,一点点也没有,只要是异味重便是消化不良,喝奶一样会消化不良),舌苔发白很有可能泛白厚等等一系列认证。攒肚就是不拉臭臭,可是孩子不会不舒服,不容易睡卧不安,不容易肚子难受,不容易又哭又闹,不容易肚子发硬,不容易食欲不佳。这两个方面验证了你就知道消化不良或是攒肚了。消化不良必须干涉,攒肚不需要特别干涉。
婴幼儿积食与消化不良的具体表现是怎样的呢怎样护理比较好
积食是中医的一种叫法 。通俗的讲,当宝宝肠胃消化东西的速度赶不上其吃东西的速度时,一般就会造成积食。
消化不良是胃肠道消化功能异常的一种大的统称 。 积食只是属于消化不良的其中一种 。
积食的具体表现一般就是: 肚子胀、肚子不舒服(或者疼痛)、肚子摸着发硬、不想吃饭、精神不好。积食严重的还会出现口臭,甚至会发烧(积食发烧好发生在晚上) 。
消化不良的具体表现一般比较杂,比较多。 像拉肚子、肚子疼、肚子胀、干恶心、甚至呕吐都属于消化不良。
两者其实既有联系又有一点不同。
宝宝之所以会消化不好,一方面是因为 宝宝的肠胃发育还不是那么完善 ,另一方面就是 饮食问题 。长期给宝宝 吃精粮、食物太油腻、不吃蔬菜水果、吃的太饱 等都容易出现消化问题。
所以,说到护理的话,我的建议就是: 在吃上面粗细搭配着吃,肉类蛋类一星期吃一两次就行了。一定要多吃蔬菜和水果。另外不要给宝宝吃的太饱。
有时间的话可以带宝宝 多多进行户外运动 。多多运动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消化的。
如果宝宝的大便太过干燥,可以给宝宝吃上一段时间的益生菌,调理一下肠道菌群。
老话说的: 要想孩子安,三分饥和寒 。想来还是有道理的!
1-3岁的宝宝很容易患上积食和消化不良,因为随着宝宝年龄越大,她们吃的东西就越来越多,然而由于宝宝消化功能还不够强大,所以宝宝吃的东西杂多,就容易出现积食和消化不良。那我们先来了解一下积食的症状和消化不良的症状,然后我们应该怎样来调理、预防宝宝积食和消化不良。
一、积食症状
1、宝宝口中有气味
积食最明显的一个症状就是宝宝口臭 ,如果你发现宝宝这段时间嘴巴发出来的味道比较大,并且闻起来有酸臭味,这就是积食了。积食严重的话会出现呕吐,这时就要及时就医。
2、看宝宝舌苔
宝宝的舌苔中间变厚,就是舌头中间出现白白的舌苔,有的是整个舌苔都有,而有一些是舌苔中间会出现像硬币大小厚舌苔,这时就要考虑是宝宝积食了。
3、观察宝宝大便
积食的宝宝大便次数会增加 ,而拉出的大便有一股酸臭味,味道非常大,还有一些会出现腹泻,则考虑可能是宝宝积食了。
4、食物紊乱
刚开始宝宝不想吃东西,每次只吃一点,但经过一段时间,宝宝食欲突然增加,吃的非常多,但吃完后肚子又非常胀,轻轻敲肚子会发出嘣嘣响,这就可能是宝宝积食了。
5、睡觉不踏实
每到晚上宝宝睡觉总是翻来覆去的,身体乱动, 还有一些比较小的婴幼儿在睡着时突然半夜哭闹,这就是中医说的“胃不合则卧不安”,很可能是积食引起的。
二、如何调理积食,预防积食
1、户外活动
带宝宝去广场、游乐园去玩,让她多做一些运动,多跑跑,多走走,这样孩子吃进去的食物就容易消化。
2、捏脊
让孩子平趴在床上,家长用两个手捏其脊椎两侧,随捏随按,由下而上,再从上而下,捏3-5遍,有空就可以捏。
3、揉腹
两手搓热,用一个手掌心放在宝宝的肚脐那,以顺时针反复划圈揉,30次左右,轻轻用力揉。
4、宝宝积食后饮食方面要注意一些事项
饮食上给宝宝吃些清淡的,以减轻肠胃负担,再配合消化药物,积食的症状很快就能改善 ,具体来说,就是让宝宝吃一些易消化的食物,比如:煮小米粥、面条、馒头等,不易给宝宝吃油炸、肉类、鱼类食物,等宝宝积食好了,再吃这些不易消化的食物。
三、消化不良症状
消化不良症状和积食差不多,会出现肚子胀、口臭、吐奶、晚上睡眠不安等症状。
四、那么宝宝为什么会出现消化不良呢?
因为小宝宝的脾胃功能发育比较慢,如果父母不注意喂养方式,经常把宝宝喂的太饱,就容易出现消化不良的现象,
五、那么宝宝得了消化不良,应该如何改善呢?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改善。
1、添加辅食要以少到多,以稀到绸
当你要给宝宝添加辅食了。一定要注意刚开始要少喂,主要还是以奶为主,辅食为副,先一样一样添加,等适应了无过敏症状再添加另外一样。然后先给宝宝喂一些稀的食物,比如:小米粥、烂面条等,再慢慢过渡颗粒状食物,再是大块食物。
2、控制宝宝的食量
1岁之前的宝宝是不知道饥抱的,这个时候就需要父母控制宝宝的食量,每次不要让她吃的太多、太饱,只要吃一点就可以,不然宝宝很容易得积食和消化不良的。
3、这些食物可以应对消化不良
(1)苹果:含有丰富的有机酸和蛋白酶,可以帮助消化,另外苹果还含有果胶、纤维素,除了可以加快肠胃蠕动的速度、还有促进排便的作用。
(2)西红柿:西红柿内的苹果酸和柠檬酸等有机酸,有增加胃液酸度、帮助消化的作用,而且西红柿中还含有一种特殊成分,番茄素,能协助胃液消化脂肪。
总结:以上就是我所分享的宝宝积食与消化不良的症状,以及如何改善这些症状,像一些小的婴幼儿是最容易患上积食和消化不良的,这就需要我们父母的细心照顾,来预防积食的发生。不过宝宝发生了积食和消化不良,父母也不用惊慌,只要不严重,都可以按照我所说的方法来改善的。
我家宝宝刚好一岁,什么辅食都不吃,奶也比以前吃的少,我都不知道怎么办?煎了山楂水也喂不到,药就更难喂,看到宝宝一天天瘦下去可是没办法,哪位大神有什么妙招请赐教,万分感谢
1、婴幼儿出现积食症状后由于胃肠功能减弱,如强制其进食,可能导致呕吐,增加其胃肠负担,因此不宜强制进食;
2、婴幼儿出现积食症状后饮食宜清淡为主,避免摄入过度油腻及寒凉的饮食,一般建议少量多餐;
3、婴幼儿出现积食症状后可适当服用益生菌等助消化的药物,促进胃肠蠕动,以逐渐缓解积食症状。
婴幼儿时期是让大人很费心的时期,宝宝小又什么也不知道,一般情况下,年青的爸妈对于婴儿的生长发育都很重视,很愿意让宝宝多吃快长,但是往往有时适得其反,造成宝宝的积食和消化不良。
首先说积食的具体表现,婴幼儿积食后,一般是不愿意吃东西,不管是再好的东西,都不愿意吃。老一辈的人都会说,让宝宝饿一顿就好啦。可是,现在的孩子都是家里的心肝宝贝,所有人是不会让宝宝挨饿的。如果是积食,可以给婴儿喂一点鸡内金粉或者鸡内金片磨成粉,给婴儿喂下。过一天就会好啦。尽量不要让婴儿吃太饱,要想小儿安三分饥和寒。可根据婴儿的月龄大小适当增加食物量。
其二,婴儿消化不良的具体表现是,拉的屎里面有奶瓣、拉肚子或者是吐,这些表现一般情况下都是消化不良的表现,婴儿的胃口是需要慢慢的调养的,一般情况下都需要吃奶或者软糯的东西来适应。即便添加辅食也需要慢慢适应,根据婴儿的月龄大小适当增加。比如:六个月后可以让他吃一点苹果泥等。喝一点小米粥上面的黏汤等,小米粥是养脾胃吆。
其三,婴儿月龄大一点后,可以让他多活动,两餐之间喝点水,或者两餐之间加点水果,都是很好喂养的方法。
我家二宝在大概七个多月的时候有过一次积食,当时特别明显的症状就是口臭,平时他嘴巴是一股稍甜的奶香味,特别好闻,有一天突然他嘴巴就特别臭,有股臭鱼味,大便也酸臭,第二天就发烧了,我就带他去推拿了,肚子上贴了消食贴,两天后就没口臭了。
我家宝宝积食的时候,嘴巴臭,不想饭吃,严重了会呕吐,有时还会发烧,等吐出来,或者拉出来就好了!
如何判断宝宝肠胃不好,消化不良
判断宝宝肠胃不好,消化不良应从宝宝的大便(性状、颜色、次数、气味)、饮食习惯、以及生长情况等方面来判断。
正常情况下,纯母乳喂养的宝宝,便便呈黄色或金黄色,稠度均匀如膏状或糊状,偶尔稀薄而微呈绿色,有酸味但不臭,每天排便2 ~ 4 次。
人工喂养(以牛奶、奶粉为主)的宝宝,便便色淡黄或土灰色,质较干硬,条状,常带奶瓣,有明显臭味,便便每天1~2 次。有些吃配方奶的孩子,排出的便便呈暗绿色,是因为配方奶中都加入了一定量的铁质,有些没被吸收的铁质经过消化道与空气接触之后,就呈现为暗绿色。
等到宝宝开始接受谷物、蛋、肉、蔬菜等辅食后,便便就会越来越接近成人。
在没有改变食物分量及种类的情况下,宝宝的排便比较有规律,所以当这个规律被打破时,就要特别注意观察,在宝宝精神状况较好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以下症状判断宝宝是否为消化不良:
1. 拉绿色便便;
2. 在睡眠中身子不停翻动,有时会磨牙;
3. 食欲不振;
4. 宝宝常说自己说肚子涨,肚子疼;
5. 宝宝鼻梁两侧发青,舌苔白且厚,还能闻到呼出的口气中有酸腐味。
如果宝宝有以上症状,便可以初步判断为消化不良,再结合宝宝具体的排便情况,便可以得出简单的结论了。
进一步评估:
1. 便便绿色稀水样,便数增多,宝宝精神状况较好,表示肠蠕动亢进,属饥饿性腹泻,应该增加奶量。如果精神状况差,伴有呕吐发烧等症状,则可能为病毒性肠炎。
2. 便便泡沫多,有灰白色的皂块样物,呈奶油状,表示脂肪消化不良,应减少油脂类食物。
3. 便便带腐败性酸味,泡沫多,说明糖类或淀粉类过多导致消化不良,应适当减少。
4. 便便臭味明显,不成形,则表示蛋白质腐败作用增加,也就是蛋白质过多导致消化不良,这个时候就应当减少奶量。
临床上,饮食不当或生病都容易引起儿童脾胃功能失调、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肠胃疾病,治疗上,首先避免宝宝受凉,应区别情况对症用药:如因胃肠功能或器质性疾病引起,应请医生进行综合性治疗;如因摄入蛋白质过多引起消化不良,应服用胃蛋白酶合剂、多酶片、胰酶片等,以帮助蛋白质的消化吸收;如因过多食用淀粉类食物引起消化不良,应服用淀粉酶等促使淀粉尽快分解;如因小儿贫血或肠内菌群失调引起肠胀气、腹泻等,可选服恢复肠道菌群的药物如妈咪爱、回春生、金双歧、乳酶生等。此外,中药的小儿肠胃康、焦三仙(神曲、麦芽、山楂)以及鸡内金等,对治疗儿童消化不良均有良好效果。
宝宝消化不良食疗方:玉米粥。
食谱原料:
玉米1个,黄酒10克,清汤750克,精盐1.5克,味精1克,白糖2.5克,鸡油15克,菱粉75克。
制作方法:
1.鲜嫩粘玉米一个,最好成熟期前10天或15天里,直接从玉米棒子上剥落后,
2.玉米去壳、洗净,加糖煮熟约20分钟取出,稍凉后,用不锈钢食匙括下玉米。鸡蛋清打散。
3.将铁锅置于炉上,放入清汤、黄酒、盐、味精、玉米,烧开后,用菱粉勾成薄芡,飘入鸡蛋清,淋入鸡油推匀,转小火熬到玉米粒软烂就可以出锅了!
4.喝玉米粥的时候最好配上一些馒头等副食品。
适合人群:1-2岁儿童,大众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1444646479@qq.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起点母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