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癣,又称婴儿湿疹,是婴幼儿时期常见的皮肤病之一。奶癣的发病率逐年上升。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奶癣的病因、症状、诊断以及治疗方法,帮助家长们更好地认识与应对这一常见病症。
一、奶癣的病因
1. 遗传因素:研究表明,奶癣具有一定的家族遗传倾向,父母或家族中有过敏性疾病史者,其子女患奶癣的概率较高。
2. 环境因素:环境污染、气候变化、室内外温差等环境因素都可能诱发奶癣。
3. 饮食因素:食物过敏、食物不耐受等饮食因素也是导致奶癣的重要原因。常见过敏原包括牛奶、鸡蛋、花生、坚果等。
4. 感染因素:细菌、真菌、病毒等感染也可能诱发奶癣。
二、奶癣的症状
1. 皮肤症状:奶癣的主要症状为皮肤瘙痒、红斑、丘疹、水疱等。皮损多见于面部、颈部、四肢等部位,严重者可蔓延至全身。
2. 瘙痒:奶癣患者常伴有剧烈瘙痒,夜间尤为明显,影响睡眠质量。
3. 感染:奶癣皮损处易发生感染,表现为脓疱、溃疡等。
三、奶癣的诊断
1. 临床表现:根据患者的病史、症状和体征,医生可初步判断为奶癣。
2. 过敏原检测:通过皮肤点刺试验、血液检测等方法,确定过敏原。
3. 组织病理学检查:必要时,可进行皮肤组织病理学检查,以排除其他皮肤病。
四、奶癣的治疗
1. 避免过敏原:根据过敏原检测结果,避免接触过敏原,如牛奶、鸡蛋等。
2. 药物治疗:局部外用激素类药膏,如氢化可的松、地奈德等,以减轻炎症、止痒。严重者可口服抗组胺药物,如西替利嗪、氯雷他定等。
3. 光疗:对于难治性奶癣,可采用光疗,如窄波紫外线光疗等。
4. 饮食调理:注意饮食卫生,避免进食刺激性食物,如辛辣、油腻等。
5. 皮肤护理: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搔抓,可选用温和的护肤用品。
五、预防与护理
1. 注意室内外温差,避免感冒。
2.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过度清洁。
3. 选择合适的衣物,避免粗糙、刺激性的纤维。
4. 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物过敏。
5. 定期进行皮肤检查,及时发现并治疗奶癣。
奶癣是婴幼儿时期常见的皮肤病,了解其病因、症状、诊断及治疗方法,有助于家长们更好地应对这一病症。在此,提醒家长们,关爱婴幼儿的皮肤健康,从预防做起,共同呵护宝宝健康成长。
奶癣和湿疹的图片,告诉我可以吗
奶癣,又名胎癣、胎疮,为发于婴儿的一种湿疮,好发于婴幼儿之头面部,或可延展于其他部位。
而湿疹可发生于身体表面的任何部位;表现为红斑、丘疹、水泡、渗出、色素沉着等。
建议用以下方法改善湿疹:
1.荆芥,防风,白鲜皮,地肤子,苦参,艾叶分别15克,川椒4.5克。加上一定量的清水煮沸,取汁,等待药汁凉后用来洗出湿疹处。每天早晚各一次即可。
2.用玉米须15克,玉米芯30克,放在锅里加入适量水煎,取出汁。然后加入适量的冰糖饮用,每天喝一次,可以坚持喝5-7天。
3.用茶油涂抹在患有湿疹处,用来去除黄痂,再用野菊花100克加上一定量的盐用来煮水,用来清洗患处。
在以上办法清洗之后可涂抹一点蕴矶霜来去除湿疹是最好了。
奶癣和湿疹的区别图片
1 奶癣和湿疹的区别
婴儿湿疹中医俗称奶癣,这两个其实是一种皮肤病,没有什么区别的。其实奶癣和湿疹都是过敏的表现,也是婴幼儿常见病,可由于自身体质,环境,季节,食物,药物等引发,一般多发生于出生2~3个月的婴儿,可发生在任何部位,到1~2岁时,症状可明显减轻或消退。
2 奶癣和湿疹一样吗
事实上是一样的,只是叫法不同,奶癣是中医的叫法,湿疹是西医的叫法,属于过敏性皮肤病,与癣菌无关,发病常与遗传和过敏反应有关,多数婴儿可能因吃牛奶或某些食物过敏,过度喂养、衣服摩擦,刺激及一些内外因素而诱发。
3 奶癣与吃奶有关吗
一些家长往往误认为奶癣与吃奶有关,采取提前断奶的办法。结果往往适得其反,不仅湿疹照长,而且婴儿也会因为母乳的摄入不足,造成抵抗力下降。其实奶癣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如过敏体质,对鸡蛋、鱼、虾、蟹过敏,皮肤受刺激,消化不良等等,不单纯是吃奶引起。
所以宝妈们要注意观察哪些食物可能会加重湿疹,宝妈们就应暂时停止进食鸡蛋、鱼、虾、蟹等过敏食物,不吃具有刺激性的食物。吃奶粉的宝宝们,可以选用特殊配方奶粉(比如:水解蛋白奶粉、羊奶等)喂养。
4 奶癣怎么防治
婴儿期精心护理及合理喂养对本病的防治非常重要,应注意保护患部,忌用毛织物品及塑料用品,避免肥皂热水烫洗及搔抓,以免加重症状。患病期间,婴儿及奶母都应忌食发物,如鱼、虾、牛羊肉等。对牛奶过敏者,可将牛奶煮开几次,以减少其致敏作用。对有结痴多或覆有较厚的鳞屑时,切忌强行剥离,可将植物油如麻油涂搽患处,让痴皮自然脱落;病情严重时,在医生指导下运用抗过敏、止痒药物。
狗仔生奶癣,可以医好吗
图片参考:.yimg/i/icon/16/3 Vet 话狗仔生奶癣是颇常见的 ,特别是在春夏两季较潮湿的日子。 由于狗仔吃 奶时无意间脸庞会沾了奶汁 ,久而久之,湿了的皮毛便容易滋生细菌,亦因而产生奶癣。 图片参考:.yimg/i/icon/16/1 其实, 奶癣是湿疹的一种;奶癣会令皮肤有一点点红色的疹 ,而且会很痕痒 ,严重的还会渗出水来 。 除了脸部外 ,身体其他各部位亦可能会有奶癣。要医治奶癣,你要在狗狗每次吃奶后 ,用棉花沾少少暖水,把沾了奶汁的皮毛抹净,再用干的棉花把皮毛抹乾,最后就在奶癣患处涂些药膏。 图片参考:.yimg/i/icon/16/19 ***药膏最好在兽医诊所购买 (问问vet的意见) ,因为一般湿疹药膏的药性会较强,除了会容易 *** 狗仔的皮肤,如果它们舔了还会对它们有一定的影响。*** ***************************************************** 图片参考:.yimg/i/icon/16/26 猫狗湿疹现象很普遍,指的是猫狗皮肤的表皮细胞对致敏物质引起的炎症反应。症状是皮肤出现红斑、丘疹、水疱、靡烂、痂皮等皮肤伤,并有热、痛、痒症状。急性发作时表现为,患部呈点状或形状不同的红斑性湿疹,猫狗身体瘙痒情况严重。随后可出现丘疹期、水疱期、脓疱期、糜烂期等不同症状。在脓疱期和糜烂期时,皮肤散有异常臭味。发病期间,猫犬因皮肤瘙痒而搔抓、摩擦会造成炎症加重。如果没有及时治疗处理,病情会转入慢 性症状。猫狗的背部或四肢皮肤增厚、脱屑、色素沉着、被毛粗硬、逆立、瘙痒加剧,病情反复发作,有时拖延几年。 图片参考:.yimg/i/icon/16/27 猫狗湿疹的发病原因很多,接触过敏物质、洁僻过度舔毛、咬、抓、蚊虫和体外寄生虫的叮咬;一些药物的 *** ;皮肤不洁、污垢 *** ,生活场所潮湿,体内缺乏某种营养物质等因素都有可能引起湿疹。 图片参考:.yimg/i/icon/16/33 【病因】 第一,经常受到各种因素的 *** ,如潮湿、昆虫的刺蛰及污物的 *** 。 第二,饲养管理条件与病的发生也有密切关系,尤其是鱼类的不饱和脂肪酸与湿疹的 *** 很大,过多地摄入碳水化合物更易发生湿疹。气温较高、湿度较大的季节发病也多。我国以夏、秋两季,尤以5~9月份发病最多。 图片参考:.yimg/i/icon/16/42 【诊断要点】 湿疹好发的部位为颈、背、腹部、尾根部、阴囊周围及趾蹄及蹄间。其主要症状为皮肤表层发炎。病初患部可见米粒大至粟粒大的小丘疹,很快向周围发展。被毛粗乱,患部瘙痒,病犬表现焦躁不安,不停地舔触、搔抓、啃咬或磨蹭患部,从而加重局部损伤和感染。湿疹表面有黄红色渗出液,干后形成痂皮。严重时可导致皮肤大面积坏死和全层剥脱。病犬精神沈郁,食欲降低或废绝,体温升高或因败血症而死。趾间的湿疹常屡发不愈。 图片参考:.yimg/i/icon/16/67 【治疗】 (1)消除病因:包括治疗原有疾病,消灭体外寄生虫,除去异物,改善饲养管理条件,搞妊环境卫生,调整饲料中的营养比例等。 (2)减少或停止自我损伤,解除瘙痒:可给予镇静剂,或给病犬带上脖圈,防止继续啃咬患部。 图片参考:.yimg/i/icon/16/58 如何防治狗湿疹? 由于各种有毒物质的 *** 、维生素的缺乏、代谢紊乱及内分泌机能障碍的因素引发本病。阴湿的狗舍和狗床,皮肤不洁,雨淋或烈日暴晒,昆虫叮咬,以及慢性消化不良也可引发本病。 本病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湿疹为局限性的,好发于颈部、肩胛部、背部、腰部、臀部等,由于瘙痒或啃咬摩擦患部使病情变严重,病灶扩大。病畜患部潮红,继而出现红斑,其后发生豆粒大扁平湿疹,随之变成水泡和脓泡,破溃流出脓汁,糜烂而后结痂,成糠麸样黑色。 防治方法主要是加强饲养管理,清除病因,脱敏、消炎止痒,保肝;保持狗舍通风良好,阳光充足;经常打扫,保持狗舍、狗床干燥清洁;洗刷狗体,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适当运动。
参考: Me
12.discuss/viewthread
可以俾呢只癣患清狗仔食,任何癣菌都可杀死。因为呢只系草本提炼,所以唔会对狗仔产生副作用,但系又非常有效,我朋友只狗生癣疥都系食呢只野好番。 可以参考以下的网页: puspaka/*****263
你可以去睇兽医!!!!!!!!!!!!!!!!!!!!!!!!!!!!!!
参考: ME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1444646479@qq.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起点母婴网